第253章 東湖事成
字數:5428 加入書籤
“請問阿翁,那南山處青花船是誰家的?”
“這個老朽不知,隻知那花船也是外鄉來的,停在茶山邊多日……”
……
兩個時辰後,太陽向西。
一眾官商上山拜廟,要在神靈麵前立書成約。
李家‘少年郎’獨自在湖邊遊賞,無意間看到南邊虛空有香火氣飄落,&nbp;&nbp;落在青花舫上隱去。
她便好奇尋個湖畔漁家,問那船歸屬何人。
聽罷老漁夫的話,李家少年禮謝,低眉思說:“臨安真是靈秀之地,處處都能見著靈妙……”
“方才那香火中精氣盛大,絕非尋常陰神,是鬼仙也未可知。”
“最奇的還是劉奉義。”
“此君神魂裹著一重山水詩韻,&nbp;&nbp;不似玄門道法,像是儒家神通。”
“若是如此,那他必定入了真學,也不知幾等境地。”
她思量著回到船上。
又見南山畔青花舫起香火,似有三女駕乘,朝著山廟飄落。
山上廟宇正殿,眾人歡談喧鬧,官商依著次序在商定的契約書上按下手印,添上名字。
劉彥在殿外旁觀,左右是楊萬山、林承平。
荀舫主領弦月、萱兒落在劉郎身後,探望正殿與郎君傳音敘話。
她剛從西湖回來,今一早便去杭州見憐雲,商議‘學堂之事’,又去湖心島挑選建學堂的位置。
後在島上與三位公主飲茶談天下才子、才女,相談甚歡。
歸來東湖,聽說劉郎在山廟,便來會郎君,聊聊今日事。
聽她歡談,&nbp;&nbp;劉彥也說起今天東湖商賈集會。
他們說話,一旁林承平靈覺感應身後有靈仙陰物,&nbp;&nbp;數次想要顧看都被念頭壓下,深怕此舉不敬。
話不多時,殿內官商立約完成。
眾人紛紛提議,請奉義主持‘拜神立書儀式’。
陸侯步出問:“世才之意如何?”
劉彥也不推辭,背一袖跨步入殿,仰望相君神像。
從孫押司手中接過一柱清香,先上前禮敬。
此香剛插上,見香頭飄起大股煙氣,很快燒去一半。
香灰折斷時,煙氣一股湧向神像臉麵,圍繞像麵聚而不散。
這時,肉眼可見一張神明麵孔套在神像上,使木雕之麵栩栩如生。
殿內一眾官商驚喜詫然,皆分目光看那奉義君子。
殿外有四人看的比他們更清楚。
林承平二目運玄光,看到木雕神像顯出金光神麵,一副中年儒士貌。
他趁此機會,顧一眼身後……
見到一位美貌夫人和兩位娘子,&nbp;&nbp;卻隻看出二女魂境,看不出夫人境地。
心中立即知曉,&nbp;&nbp;此夫人非比尋常!
荀舫主見他分視過來,&nbp;&nbp;微笑相視不言。
林承平慌的轉看殿內。
正見劉彥退身一旁,張口主持儀式,向座上東湖師兄稟明‘官商因何拜竭’。
幾句話後,他接來契約書放上供案。
相君神靈抬手一指,虛空香火氣落下,附著契約書上,顯現出兩個雲紋【東湖】二字。
劉彥看一眼,揭起說:“諸位可以禮敬君家了,這契約書已得東湖君靈證。”
眾商賈相覷,剛才種種靈驗他們都親眼所聞,便聽奉義指點,各懷誠敬,上香禮謝東湖君。
此舉在今後,會成為東湖商人立約中最重要的一環,買賣雙方敲定生意、亦或租借貨物、銀兩,皆到東湖請神明見證。
一炷香後,儀式結束,官家商人各都愜心如意。
他們結伴下山,到山腳集市,李太公說:“今日佳事有利於我等,我等當竭力運作東湖福澤之地。”
“往後東湖即是我等買賣之鄉!”
“老朽提議,明日諸君把各家貨物都運到東湖來,在東湖連辦七日大集,做成這‘萬商集會’!”
“一來易換買賣,二來引人聚氣,給此地打響名氣!”
“諸君意下如何?”
“好!”
周圍大小商人都應和新安李家太公。
他們相互聚集,商談帶何物來,問各位都買賣什麽。
一時喧聲四溢,集上小販、百姓也過來旁聽。
劉彥旁觀,眼眸掃過李太公,又看船上少年郎。
陸侯辦成此事,心氣分外舒暢,提袖與世才道:“若非君子,安有我鄉今日?”
“我臨安鄉民,該記世才大恩!”
劉彥笑說:“出力奔波的乃是諸位官家,此事已做成七分,後麵隻等水到渠成。”
“七日內,陸兄可以牽頭成立東湖商會,再給予座次交椅,選位一位會長。”
“如此他們更能抱成一團……”
“往後官家無需勞心,隻要安排人手,做好緝盜防賊即可。”
陸侯點頭,那邊李太公領幾位過來,作揖禮道:“今日奉義為我等證契約,我等思酬謝,想奉上薄銀一千兩,再請奉義為商會提名。”
“不知可否?”
楊萬山一笑插話:“世才也提議你等成立商會,名字已經起好,就叫【東湖商會】,題字之事,我看不如等到最後一日。”
“到時候熱鬧操辦一場,選出會長、定下座次,諸位都有顏麵。”
“嗯,言之有理!”
李太公揚須笑道:“是老朽操之過急,唐突了。”
心頭對臨安官家、君子都高看,敬這一鄉人物。
劉彥略談幾句,借此作別,岸邊呼來兩艘渡船,乘坐返還臨安城。
李家船上,少年目送劉奉義,看船頭君子身後的荀娘子。
不知出神多久,李太公上到船來,伴望問:“韻蘭可願拜入奉義門下?”
少年笑顏回眸道:“我願拜奉義為師,修儒家學問,就是不知先生收不收女弟子。”
李太公拂須思量:“自古賢師收徒,皆不看男女,隻要求學心誠,有根基資質,多半拜入門內。”
“我觀劉奉義,不是重男輕女之儒。”
“七日後帶上你兄長,我等一同拜府,遞予引薦書。”
少女韻蘭微笑點頭,小聲告訴太公,她剛才所見。
李太公卻說:“不足為奇。三日前兄長托夢,告訴我劉奉義助錢塘伏妖,受邀參加九江潮會,似這等儒家君子,豈會沒有仙家朋友?”
韻蘭聽言好奇,追問起‘奉義如何助錢塘降妖?’
另一艘商船上,林家父子敘話。
員外交代完諸事,說:“我看劉奉義有幾分賞識我兒,你不妨借此結交。你二人功名一樣,但他才氣有一丈,而你不過寸尺。”
“我兒應以師禮相待。”
林承平嗯聲領喏,道:“孩兒也有意結交。”
“我見奉義,有儒家真學之氣。”
“表妹讓我多與此君結交,說奉義可能乃應運之人!”
“哦?”
林員外捏須琢磨,恍然明白道:“難怪李家太公處處撿風頭,原來早想結緣劉府。”
“既如此,我林家不能輸了他家李家。”
“我兒回海寧,把東海所得奇貨隨船運來,我就與李太公比比。”
“他有安南貨,我有出雲貨,海外奇珍不止他一家有。”
林承平應喏,顧看李家船上假男兒,也想給自己出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