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虎女送獐
字數:5554 加入書籤
“拜見奉義大官人。”
前院廳堂,劉彥背一袖而立,打量堂前南鄉虎女和她腳下那隻‘鹿’。
段虎兒喜見奉義,學鄉裏老人作揖做禮數。
表妹少卿挽扶著劉氏姑母隨後入堂,眼眸都有些新奇。
要說獵戶捕捉山獸不足為奇,但換成女子手伏活鹿,那可就稀奇了。
而且看此‘鹿’身無半點傷,&nbp;&nbp;隻四蹄被麻繩捆傅。
黃犬小六蹲坐一旁觀看,那‘鹿’也伸著脖子望它。
劉彥抬手指‘鹿’,笑問虎兒:“此香獐如何得來?”
“香獐?”
老夫人、表妹、阿九等分顧地上獐子,她們誰都以為是鹿。
包括前來送‘鹿’的段虎兒也差異,低頭看腳下,回話說:“它是我在山上抓的,&nbp;&nbp;早起我上山砍柴,&nbp;&nbp;似聽見有人唱歌,尋過去發現它躺在山窩洞裏,&nbp;&nbp;以為是隻山鹿便抱住綁下山。”
“鄉人都說是鹿,還說鹿可作為拜訪君子的禮物,我就想送來給大官人。”
“這便扛著它來府上拜見。”
“卻不知遭了鄉人哄騙,把它說成鹿,叫我在大官人麵前出醜。”
說著虎兒攥拳羞惱,氣衝臉麵通紅。
劉彥觀看香獐道:“鄉人未必存心哄騙你,可能他們也認錯了,獐鹿近似,沒生角時卻難分辨,要分辨獐鹿,且看是無尾還是短尾。”
“無尾鹿便是香獐。”
“虎兒可否先為它解綁?”
這南鄉虎女聽奉義講解,火氣片刻無存,哎聲應喏,蹲地給香獐解繩。
獐子掙脫束縛後倒沒有跑,&nbp;&nbp;竟是前蹄跪地,向公子拜謝。
一家人無不眼亮新奇,明白此獐乃通人性的山獸。
劉彥抬手請起香獐。
這鬼神世界見怪不怪,他入真學這一路,已知大千諸多奧秘,對於有靈旁類則相待如人。
轉頭吩咐桃花,弄些蜂蜜茶水,給這隻靈獐壓驚解渴。
後與虎兒攀談,聊問南鄉豆腐坊近來生意。
說話間,桃花端來一大碗蜂蜜水擺在地上,獐兒點頭禮謝添舌吃起。
虎兒看著口中幹渴,阿九察言觀色,讓桃花再端一碗來。
虎兒接過蜂蜜水大口吞咽,三兩口就喝完了。
老夫人瞧著喜愛,打聽她家幾口,問是否嫁人。
段虎兒都老實回答,說:“我母死後,我獨自一個過日子,多蒙餘家二嫂周濟,餓不死……”
“鄉人說我秉性凶悍,無人敢給我說親。”
劉氏聽她一番話,動了惻隱之心,轉眸和阿九相視。
九娘子會意,&nbp;&nbp;問道:“上次妹妹和餘家二嫂來送豆腐,&nbp;&nbp;可有事相求?”
虎兒說:“我想拜入大官人府邸為婢,換個細心眼。那日來府,便是為此。但二姐她懼怕知縣夫人,未說我的事就領我走。”
“今日我想借送鹿,自己來說。”
“當日大官人說我‘天性剛猛勇直,難得可貴,隻是缺個細膩心腸’。”
“我想求個教化,二姐指點我說‘若能入大官人府為婢,身染書香之氣,早晚能解身上煞氣,得個細膩心腸’。”
劉彥知道她送‘鹿’用意後,含笑點頭道:“娘子天生虎性,可謂世間奇女子。若得善教,將來定有好出路,不輸世上人傑。”
“隻憑你這身力氣,拜師學個武藝,也能為江湖俠女。”
“何必與人為奴,輕身自賤?”
“我家不缺侍婢,倒是需要一個雜工,幫著出力幹家務。”
“你可願做?”
“願做!”
段虎兒高興跪下磕頭,都不問每月能掙幾錢。
阿九走去攙扶,劉彥問老夫人:“母親意下如何?”
劉氏點頭笑道:“此女我看著喜愛。瞧她這身力氣,五個男兒也抵不上。”
說話四周眾女皆笑。
虎兒也笑說:“老夫人話說不差,我在鄉裏力氣最大,自小打架沒有敵手。”
幾句歡談笑語,劉彥指香獐道:“此獐被你誤抓來,該放還山野。”
“今日你先回鄉裏作安頓,告知鄉鄰到我家做工之事,莫讓他們為你擔憂。”
“明日可來府,一切聽阿九安排。”
段虎兒抱拳應喏,撿起草繩結個圈,套住香獐脖頸,邊係邊說:“我可不是綁你,你在城裏亂跑,撞壞人家,吃罪的是你。”
“等出了城去,我給你解繩,你想跑便跑,我不追你。”
“大官人的話,我虎兒不敢有違。”
香獐點點頭,又望劉公子,眼眸似碧水清澈,低頭一拜後跟著虎兒出門。
這時平兒帶著楊萬山、華明淵進家,三人各都好奇瞧一眼段虎兒、香獐子。
劉氏見兒郎朋友來,受了禮敬便回內院與眾女笑說‘虎女靈獐’,說她們:“一個為人似虎,一個為獐似人。”
“這天底下,真是無奇不有。”
眾女紛紛點頭談此事。
前院廳堂,劉彥略說幾句‘虎女送獐之事’,解二客心奇,後又談‘東湖大集’,問明淵‘昨日為何沒來?’
華明淵道:“昨日我在餘杭縣拜訪賀之洲,不知東湖大事,晚時回到西子城,方知東湖集會……”
“今日來也想參與一腳,不知行否?”
劉彥笑道:“明淵無需問我,東湖商地為官民同辦,眼下正是廣納商家之時,誰來都有一把交椅。”
“我看本縣六家已聞風而動,明淵大可讓家人來尋生意、找合作商賈,共謀財路。”
說話,轉問華明淵:“與之洲結交如何?”
明淵道:“賀之洲才情不低,隻是他做學問還停於表麵,心誌不高。昨日我和他論誌向,他竟對我說,平生之誌,隻為娶一勾欄女子!”
“我本欲夜宿其府,點撥他做真學,但聞其誌後甩袖便與他告辭。”
“星夜還家。”
“賀之洲真是有負世才兄抬舉!”
楊萬山談道:“正所謂人各有誌,有人愛才,有人愛美,既然他不求進取,隻求軟玉溫香,何故再教?”
“所謂同道難尋,大概就在於此。”
劉彥略好奇,問明淵:“賀之洲傾慕之女是哪家名妓?叫什麽?”
華明淵回想說:“我聞此妓女出自杭州怡紅院,名叫瑞雲,其他諸事我不曾細問。”
“瑞雲?”
劉彥斂袖耳熟,想起《聊齋》中好似有她的典故。
故事裏也有一個‘賀公子’,但內容記不清了。
他思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之誌亦隨時而變,我觀之州尚未定誌,其因是因此番情緣未滿。”
“若得圓滿,興許他能安心定誌,在佳人陪伴下一心向學。”
“改日讓人問問那瑞雲身價,看此女品性端的如何。”
萬山、明淵相視,前者問:“世才欲成人之美?”
劉彥笑說:“難道不好嗎?最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就是廣行善事。”
“君子應有成人之美,助他人亦在助自己,此乃積善積福。”
“成全他人,亦能養德。”
“一心私為自己,則失了天下,其心專於私利,也成不了大業。”
二人聽教各有所獲。
華明淵收拾心中憤慨,抱拳說:“世才兄君心廣大,明淵受教。我今日回去便叫家人去問。”
劉彥轉眸道:“不要明著問,也不要提贖身之事,過幾日把之洲請來,我與他麵談一番。看他是為了女色,還是為了真情。”
“若隻是貪圖美色,這成人之美就做不得。”
說話暫別二友,回裏院告知母親一聲,便與萬山、明淵去東湖觀賞大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