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霞仙謝恩

字數:5289   加入書籤

A+A-




    “瑞雲,瑞雲。“

    “媽媽叫我?”

    “不叫你叫誰?莫非耳朵聾了?”

    ……

    未時,雪正緊。

    見過恩客後,瑞雲便被媽媽奪了妝扮,趕會柴房燒火煮水。

    這才過一個時辰,蔡媽媽又來,說話口氣大有訓教之意。

    瑞雲垂頭聽著,&nbp;&nbp;暗猜測是因‘海棠給自己送湯圓’。

    老鴇蔡氏反倒沒提那事,瞥眼道:“跟我去見衣雲娘子,以後你就在衣雲身邊當丫鬟,把她給我伺候好了。”

    “倘若磕著碰著,衣雲哪點不如意,我拿你是問!”

    瑞雲聞言愣愕,未料蔡媽媽會讓她伺候衣雲,卻又不敢多問媽媽。

    片刻她們走入冬園,&nbp;&nbp;見梅堂衣雲獨坐吃杏,神采頗為悠哉。

    老鴇蔡氏一進去變化笑臉道:“娘子點的人領來了。瑞雲還不見過娘子。”

    瑞雲規矩欠身一禮。

    衣雲端酒敬蔡媽媽一杯,說:“該教的我自會教她。媽媽自去清閑。”

    蔡氏對她百般順從,喝完杯中酒便離開。

    瑞雲孤站著不知所措,心想:“衣雲點我做丫鬟是何意?”

    思量時,衣雲擦肩而過把門關上,挽扶著她落座,退身兩步,跪行大禮道:“恩公在上,請受小妹一拜。”

    瑞雲驚站起身,扶她問:“妾身有何恩情予娘子?”

    衣雲起身笑著坐到對麵說:“小妹原叫陳霞仙,海寧人士。此番賣身入院,乃為‘用見大人’,尋求君子蔭庇。”

    “我原本無緣與君相見,不想借到姐姐造化得遇君子,&nbp;&nbp;獲得賞識蔭庇。”

    “故而,我認姐姐為恩人。”

    盡管霞仙說明恩義由來,&nbp;&nbp;瑞雲還是不明白,問:“妹妹口中君子大人是何人?如何就借到我的造化?”

    “我又有何造化?”

    陳霞仙不急著回答,&nbp;&nbp;斟酒與她敬上才說:“君姓劉,姐姐已經見過他了。”

    “我若說出名諱,姐姐定知曉。”

    “便是奉義君子劉世才!”

    瑞雲神色從恍然到驚目。

    霞仙觀其神態,含笑告知‘姐姐造化之所在’。

    “先生欲成人之美,成全姐姐和賀公子。”

    “過兩日我表兄會給姐姐贖身,就委屈姐姐在我身邊當兩天丫鬟。”

    “先生說,要考驗賀公子,看他究竟是愛慕姐姐容色,還是愛慕姐姐這人。”

    “若隻是好美色,妍醜易念,這成人之美就做不成!”

    “但姐姐也別怕,先生自會給你一個妥善歸宿。”

    此一番話,瑞雲聽得潸然淚下,喜極而泣。

    此時此刻,她終於明白那句贈言含義,口中複念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困境終有出頭日……”

    陳霞仙看著不禁共情,&nbp;&nbp;掏出手拍過去拭淚。

    瑞雲止泣,把手霞仙問:“不知奉義大官人在何處?妾身願為奴為婢,報答恩情。”

    “先生他們已走半個時辰,&nbp;&nbp;”

    說著,陳霞仙側看她臉麵黑斑,眼眸流轉一重玄光,笑道:“姐姐不必急於答謝,可把恩情記在心中。”

    “坊間關於先生的傳聞,你大概也聽過。”

    “我要說的是,先生之人,更勝傳聞。”

    瑞雲點點頭,向她討問‘奉義之事’,說:“我知道不多,隻知奉義祭鬼,助官家解瘟,得天子賜號……”

    霞仙道:“小妹比姐姐多知道些。不如我倆就借先生佳話,小酌一番。”

    “姐姐之憂和小妹之憂,都因先生而解。”

    “你我當共同遙敬先生!”

    說話提壺斟酒。

    ……

    杭州城外,飛雪夾道,華府馬車載著劉彥、萬山、明淵奔回臨安縣。

    半個時辰後車入東門。

    華明淵相邀說:“今日天寒,晌午也未吃飽飯,不如我叫家人去酒樓置辦一桌,我三人竹舍小酌……”

    楊萬山附和,提袖說道:“今日與世才赴勾欄,再次領略到君子善用心,就連精通易學之女布計,也被世才看破。”

    “我欲臨行求教,隻怕回了洛陽,再難得君指教。”

    劉彥問他:“萬山近日便要走?”

    楊萬山點頭說:“昨日有洛陽商船到東湖,此來乃為湯圓。”

    “世才當日回信寄湯圓之舉,已見成效,湯圓之名已從宮中傳至坊間,上至王孫,下至百姓,皆交口談論。”

    “那些宮外的京城士人都想一品臨安湯圓滋味,更有人說‘願以一兩品一顆’……”

    “商人們見奇貨可居,便聞風而動,結伴下江南,來臨安采辦。”

    “昨日洛陽船來五艘,他們見識到東湖大集,又在集上品嚐到湯圓,一個個讚不絕口!”

    “他們欲辦三萬斤湯圓回京,使人情找到我,我指點他們去東鄉采辦。”

    “等那三萬斤湯圓辦成,我便與他們同回洛陽。”

    “非小弟不願留,隻因家父壽辰將至……”

    “不然,我定要等到侄兒出生再回洛陽。”

    劉彥思慮少許,還是拒絕二人相邀,說:“今日我另有要事,慧靜法師今日點明燈,我要助她一臂之力……”

    楊華二人新奇相視,問:“佛門也有‘點明燈’?”

    劉彥談道:“釋教中有‘般若學’,此學空觀思想與莊學無極相似,亦可視為佛門心學,博大精深。”

    “慧靜法師今日點‘般若明燈’。”

    “就好比我等入真學,點文燈。”

    “心有般若燈,能照五蘊,聞思空性,滋長智慧……”

    二人聽他一番講述,聞見釋教般若經深,明白此事大過與他們飲酒賞雪,便不過多邀請。

    車道南城,劉彥辭別二友,和平兒沐風雪還家。

    楊萬山、華明淵車前目送,笑顏交談。

    明淵道:“世才兄結交廣泛,身學見識達儒釋道三教,他年可修三教為一身。”

    萬山道:“我與你所見不同,世才將來會以儒術為尊,兼顧釋道思想,而開劉門之學思。”

    說話兩人回車去往華府。

    ……

    槐花巷裏,大雪擁戶。

    劉彥平兒到家,見正房眾女圍坐碳火,以老夫人為首,聽慧靜講《般若心經》。

    見公子回來,眾女各都起身,段虎兒最先相迎。

    她來劉府才五天,卻也受到一些教化熏染。

    劉彥在正房與母親聊幾句‘瑞雲之事’,便邀慧靜入書房,問佛家:“可見身法空相?”

    慧靜道:“雖不見空,卻見光明爍爍,《心經》兩百六十字照我禪心。”

    兩人一言一語談心境,來送碳火的虎兒聽不明白。

    出去後她詢問阿九:“公子和法師可是在打啞謎?”

    阿九關好書房門,回眸笑道:“不是打啞謎,是在說禪話,有些話明說會損禪境。”

    虎兒似有明悟說:“我明白了,就好似做豆腐,點過鹵水就不能亂攪合,要等著豆腐結塊,這般才能做成豆腐。”

    阿九點頭道:“依著你這般比喻,慧靜法師今日算是‘點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