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憐雲之心
字數:5141 加入書籤
“姐姐,我們是不是上了仙船?”
“那舫主夫人、那些小姐,個個都似神仙一樣,來時無聲,去時無蹤……”
“昨晚做夢,我夢見被仙子叫去聽講學……”
“好似走入一幅畫裏,我見到好些仙子,&nbp;&nbp;還見到霞仙小姐,奉義坐在師位,與我等講……”
“講什麽我記不得了。”
……
初晨,紅光灑照東湖水,湖麵寒煙升騰。
南山畔,青花舫上亭閣裏,&nbp;&nbp;海棠與瑞雲說夢。
此時二女未起,半身裹在被中。
東邊朝陽透過紗簾照入閣內,映亮瑞雲半麵玉容。
她唇角提笑,&nbp;&nbp;把手海棠說:“妹妹福氣到了。你昨夜之夢也許不是夢,可能真被邀入仙畫之中。”
“這青花舫不是仙船,但舫主侍女還有女客,皆為神仙中人。”
小娘子心竅忽明,大眼晶亮。
這時一股寒風灌入,卻是弦月撥簾進來,笑道:“瑞雲姐姐今日卻比昨日清明許多,就海棠妹妹不開竅。”
“昨夜在畫中,聽了公子講學,可覺心兒透亮些?”
海棠驚奇問:“你也做夢入畫了?小妹愚鈍,忘了公子所講。就覺得腦子靈光些。”
弦月微笑點點頭,與她們講昨夜入畫都有何人。
海棠聽後解惑,瑞雲心更敞亮。
片刻她們收整睡榻,穿好衣裳,下來亭閣見舫主。
荀舫主道:“今日東湖集上熱鬧,&nbp;&nbp;你倆可去集上遊玩,&nbp;&nbp;若見賀之洲,就照我昨日教你們的說。”
“弦月取些銀子,&nbp;&nbp;陪她們前去。”
“是。”
弦月領喏,二人欠身記下。
舫主交代完步出船房,化飛煙飄去臨安城。
……
東湖畔,大集上,熱鬧初現。
小販營生早早開張,渡船一艘接一艘的載人到岸。
林家表兄妹集上攀談,見一家魚湯早食棚內,一老一少談笑品嚐,乃李家太公和孫女韻蘭。
霞仙、韻蘭四目相對,一個神色交好,一個眉目生厭。
林承平不敢看李韻蘭,拱手與太公做禮數,寒暄兩句就走。
走到人少處,他問表妹:“李韻蘭到底因何厭惡我倆?你我與她過去不曾謀麵,也未曾得罪過,何故無名生厭?”
“並非無名。”
霞仙道:“若是有一件本來屬於你的東西,卻被賊盜走,&nbp;&nbp;表兄是否厭惡此賊。”
林承平不假思索道:“豈止厭惡,&nbp;&nbp;我……”
說著他想到什麽,&nbp;&nbp;轉顧身後,&nbp;&nbp;驚見李家小姐近在咫尺。
韻蘭目視霞仙說:“知道就好。”
“七歲那年,你和令兄做賊,用幾個包子偷換丐仙《洞玄水韻經》,丐仙算到該有此失,才不與你兄妹計較。”
“那部‘水經’本是送來與我,卻被你倆所盜,使我隻得《火明經》,不能水火既濟。”
“不想你們賊心不改,又偷到勾欄弱女身上,截天奪運。”
“入了青花舫,可不要再做賊。”
承平理虧,想解釋卻被表妹截下。
霞仙笑道:“一啄一飲皆為天數,昔日丐仙送‘水火二書’給你,我和表兄並不知曉,偷書隻出於孩童心,乃上天唆使。”
“你不怪蒼天,何來怪我?”
“瑞雲姐姐之事,與我之事意外相合,我截天之術未用成。與先生相見皆為緣法。”
“先生見我用心真誠,才引我見荀舫主。”
“我看你也有緣,將來你我同入青花舫,因當水火相濟,萬莫水火不容,否則皆失造化。”
“賢妹說得好!”
林承平暗下助陣。
表妹此番辨答,他聽著痛快。
李韻蘭不為話所動,淡然道:“水火本不容,你我各守好一個【淡】字,便可相安無事。”
說話轉身回喧鬧處。
承平思量話中意,手指在掌中寫【淡】字。
一邊是水,一邊是火,他頓然明意了。
“李韻蘭確有才情,【淡】字合水火,其意是說‘你倆彼此之間淡然處之’。”
陳霞仙含笑點頭,目視韻蘭身影:“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韻蘭有肚量。”
說罷,她轉眸看南畔青花舫。
見有三女從岸邊劃船過來,對表兄道:“準備一艘船去臨安等侯先生。”
林承平得提點立即就走,回自家商船,見父親說此事。
不多時一艘林家船載著公子去往臨安。
與此同時,杭州碼頭處,一渡船離岸。
船上眾人都是去東湖趕集的,因雪道不好走,百姓多走水路。
船尾見華明淵、賀之洲,船頭見李通判、李憐雲。
憐雲目視長河,心想著‘今早舫主相送時說的話’。
當時她已見動心,有感姻緣到了,但不知父意如何,君意如何。
李通判笑談今日東湖事,卻見女兒魂不守舍,轉問道:“我女有何心事?可與為父說。”
憐雲回神斟酌,輕聲道:“若是女兒與人為妾,父親可許得?”
“哦?”
李通判刹那想到一人,邀愛女一旁敘話,道:“那要看是何人。”
“為父非是在意顏麵,而是想讓我女有個好歸宿。”
“若是世才這等品性之人,與其為妾,有何不可?”
“莫非你倆已私通情信?”
李憐雲臉麵粉紅,說:“公子不曾與我私通,是荀舫主有意引我入劉府。”
“姐姐鬼仙之身,不能生育子女,想與我合修玄法,……”
說著,她如實將舫主之言轉述與父親知,又談《玄天詫女術》精妙所在。
李通判真得一個欣喜,興談道:“荀娘子此法確是妙法,補了我女之缺,此事可以答應。”
“不過,總要有個名分,就算是妾室也要名正言順。”
見父親如此爽快,李憐雲反倒心慌,說:“不知他意如何,還是讓荀姐姐問問。”
“此事不能問,一問失了三分機緣。”
李通判瞭望運河風光,心中定下籌謀,對女兒道:“為父欣賞世才久已。今日到臨安,我便借機一見劉氏。”
“當麵與劉氏言明‘嫁女之意’。”
“上次東湖山廟之上,我看老夫人對你頗為喜歡,這樁姻緣十拿九穩。”
“我女靜候佳音!”
李憐雲心懷砰跳,即有期盼,有生擔憂。
倒是其父李通判心情甚爽。
巳時,船到臨安東湖。
望山廟集市喧聲如潮,趕集百姓不下三千人。
李家船閣內商賈雲集,皆在等待官家和奉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