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家門之話
字數:5612 加入書籤
“郎君好字。”
“隨意幾筆,不當誇獎。”
日落,雪停。
劉府書房門窗大開,虎兒在院埋頭掃雪,少卿正房與老夫人背誦《心經》,公子書房提筆練字,寫的是【東湖商會】。
他剛從北城縣衙回來,&nbp;&nbp;想到明天要成立東湖商會,自己又答應題字之事,這才練上幾筆。
見一張白紙上雲集眾多書法,有大有小,有正有草,且字字珠璣顯真學。
其中一【湖】字寫得最好。
真學降字,&nbp;&nbp;明光與字意交融,&nbp;&nbp;於鬼神眼眸中蕩漾水色,&nbp;&nbp;如湖光入目。
一旁觀賞的荀舫主見此字,不由得誇讚劉郎一句。
劉彥笑語持謙,問娘子:“可見過霞仙、瑞雲?”
“見過了。”
舫主回憶當時說:“霞仙此女蘭質蕙心,談吐有致,她也修道養魂,已達陰神之境。”
“瑞雲姿色確是有些,不看臉上那‘咒印’,大抵算得姿色上乘。”
“倒是她身邊小妹是個美人坯子,再長兩三歲容色可勝過瑞雲。”
“我欲抬舉她,收作丫鬟,細心調教。”
阿九旁聽問:“舫主可是打算調教好了,拿其身當妾身?”
“好個九娘子,卻學會耍戲我了?”
舫主笑顏嬌瞪,暗下傳音:“看透了莫說。”
劉彥寫下一字道:“娘子願抬舉那小娘子,便要善教,&nbp;&nbp;不可拿她當器物。若為我家之人,不可輕賤他人。”
阿九輕點頭,轉目看舫主。
荀娘子領下郎君話,幫著研墨道:“妾身也未想拿誰當器物,是想尋個肉身共用,為君養兒育女,盡本分。”
“妾身曾得一卷《玄天詫女術》,因沒有肉身無法修煉,想挑個可靠之女傳授。”
“到時她修詫女經,我修玄天經,一旦修煉小成,我倆就能共用一身,分合自由,絕非煉鼎奪舍之道。”
“這法術好。”
阿九分看公子,幫著荀娘子說話:“公子三年後才與高家解婚約,期間不能娶妻……”
“老夫人私與我說,那不如先納個妾室,與劉家增添香火,免得旁人背後說‘公子不孝’。”
劉彥持筆思量。
荀舫主回以阿九笑顏,趁機說:“其實妾身還有一人選,便是李憐雲。”
“憐雲妹妹雖說斬了赤龍,但先天精氣未絕。”
“隻要修《詫女術》中丹經道,&nbp;&nbp;便能控製赤龍,將來養育靈胎,更勝楊氏胎子。”
“且憐雲懂得丹道,修煉起來更快,一年之內即可小成。”
“老夫人想三年抱孫子,不是不行。”
“不過,妾身未問妹妹之意,那日我問問她。”
此話卻有試探君心之意。
劉彥犯了難,任他如何聰明君子,一時也想不出齊全之法。
暫時揭過此題,問起‘瑞雲臉上墨印’。
“娘子可能幫她消去‘臉疾’?”
“這個容易。”
見他轉話,荀娘子暗暗拿定主意,說:“瑞雲臉上咒印我彈指可破,下咒之人道行還不入鬼仙。”
“如此甚好。”
劉彥邊寫字邊說:“明日等賀之洲與她再見之後,娘子便抹去那法術,還回瑞雲原貌,使其心安。”
“如此瑞雲便不會卑賤自己,兩人佳緣可成。”
舫主點頭應下此事。
阿九接道:“今日家裏來親戚了,常州狐黃家來了五位小姐,她們巳時到的臨安……”
“此時還在東湖等公子。”
劉彥停筆問:“為何讓黃家五妹在東湖等我?”
阿九顧看荀娘子:“這是她的注意,娘子故意騙她們在東湖等。”
劉彥失笑,知道這貂兒還是不喜狐,提筆點她說:“世間之人都不同,狐狸豈是一樣?”
“娘子莫把舊日前嫌,算到黃家小妹身上。”
“你若不能忘舊,說明還掛念著徐郎。”
“貂兒哪有?”
荀娘子霎時心急,丟掉對狐狸疑心,說:“妾身這就去請她們來府。”
“這才是我家娘子。”
劉彥讚賞一句,筆指阿九:“你與娘子一同去,把謊話圓回來,莫要露餡,讓她們知道貂兒騙了她們。”
又道:“既然霞仙修道煉魂,今夜可邀她入畫境,我與她論學一番,看看此女學五經如何。”
兩位娘子各自領喏,結伴出書房,隱身去東湖。
約有一炷香的功夫,二女辦事回來,身後跟著黃家五女。
正房老夫人、表妹少卿、虎兒、玉娘母女,都看見眾女入書房。
劉氏暗知是仙家,笑顏轉看義女。
玉娘會意母親意思,拉著小月兒去書房旁聽。
虎兒瞪眼道:“這些大姐都從哪裏來?怎麽一眨眼就進家?還不知禮數。”
劉氏牽手侄女說:“那幾位都是仙家,自然不講俗禮。我劉府非尋常門第,我兒亦非坊間秀才,虎兒心裏要有數。”
“見到仙家不可驚異,不然讓人笑話。”
虎兒領下老夫人交代,忽然意識到,自己造化大了。
玉娘回來告訴母親:“來的都是黃家妹妹,就是昔日送避瘟丹那家之女。”
劉氏恍然明白,對侄女道:“是狐仙。”
少卿眼眸閃爍,轉望表兄書房。
房內,劉彥收起養情話術,問十三娘:“賢妹可都見過老夫人?”
十三娘站著回話:“我等來時姐夫不在家中,未敢擅入房中拜見姻母。”
劉彥思量起身,說:“既如此,五位賢妹隨我見一見家母,就當是自家表妹,稱呼姑母。”
“是。”
黃家五女笑逐顏開,領喏跟著‘表兄姐夫’去見老夫人。
劉彥這話中之意,是告訴她們‘我兩家以後單獨結交,不必再借高家之名’。
她們都是聰明狐女,豈能不知話中之意,眼眸相互交替傳音。
“太好了,這般我家就與姐夫家結下善緣,情義比高家還高!”
“那是自然,高家隻有婚書,三年後便廢了,我家與劉家此番乃長久情義,回去便與母親報喜。”
“那我等以後要不要改口,叫姐夫表哥或兄長?”
“先莫改口,高家婚書還在……”
“嗯嗯……”
眾女商定後,入正房齊聲拜見劉氏,口稱:“侄女拜見姑母。”
房內真表妹幾分詫異,心思:“表兄家何來狐仙親戚?”
房外荀舫主、阿九笑顏相對說:“劉郎練達人情,爐火純青。”
阿九回道:“黃家之狐遠比高家真誠,值得我家結交。”
“高家除了二夫人有恩公子,拿出真心與真情相交,其他皆小人之狐。”
“那莫小姐雖做成真學,但想當公子正妻,她德行還夠。”
荀舫主轉睛問她:“此話是誰說的?”
阿九回答:“此乃老夫人之言。”
“老夫人原話是‘我家門第雖小,但家有君子,即是仁德之家,娶正妻要娶有德之女,莫家小姐割恩斷義,此乃失德,其心私利!’”
“這等女子不能娶進門。否則有辱門風,辱沒了【大節奉義】四字。”
荀舫主眼眸增彩,目視房中劉母,敬重道:“老夫人說的甚是!”
“常言道,娶妻娶德,娶妾娶色,尋常百姓家都知此理,我家更要守理。”
“否則內室失德,傷得則是郎君美名,劉家仁德。”
“你我亦要多養身德,效牝馬之貞。利君子,元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