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正心持謙

字數:5479   加入書籤

A+A-




    “那紫靈仙自稱敬重有道義的君子,說有一卷《鬼穀子·中經》古籍,要贈予世才。”

    “她想請我倆引薦,貂兒則守慎,以‘郎君近日思學’為由搪塞過去。”

    “貂兒說,等她和紫靈仙結交深了,再思與君引薦。”

    ……

    黃昏一更天,臨安劉府書房。

    高二從西湖過來,說完‘花仙私約用意’後,又談起瑞石山中草木仙——紫靈夫人。

    劉彥點頭,認同貂兒守慎之心,說:“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無論其話中真意假意,初識守慎是對的。”

    “守慎可防偽詐,也是一種‘中心之術’。”

    “而‘中心之道’,關鍵就在於‘守中’與‘守慎’。”

    “守慎者,言行如走棋,一動思三步。不一概而論,不以偏概全。”

    “守中者,不假定善惡、好壞,見自己中庸,見他人中庸,待人處事,不偏不倚,不論其言行,皆折中對待。”

    “君子隻要做好‘守中’和‘守慎’,則無有差錯,不惹眾邪人怨。”

    “守中心之道,方能行正心之術,道義不受損傷。”

    高二愛聽他闡解道理,眼眸含笑直視這兄弟。

    劉彥談論到最後,察覺二姐目光有異,眼眸清正道:“我是不是說的太多了?”

    “也不知因何,自從正心後,我身中之學總想跳脫出來,或者說總想要與人闡述道理。”

    “就像今日和憐雲乘船去西湖……”

    “船家一句言語,就能引我身學躍動,而我心自行運轉,調動身學神思,對船家之言闡解。”

    “包括昨日去蘇府查妖,我心亦自行協助我思,甚至我神思未動,心思便已啟動。”

    “也不知,是不是我身中靈明強大之故,還是正心之後,心氣神滿之故。”

    說到此處……

    高二插言:“世才後句話說對了。你君心自轉,運轉身學闡道,起因就在於‘心氣神滿’四字!”

    “心氣神滿,是一種常態入道之境,乃心得道之後與天地同運作。”

    “此言是莫夫子說的!”

    “莫夫子說‘正心後如道家真性如一’,是為‘去來如一,真性湛然’。”

    “君子處於這個心境,身中靈明和上玄時刻運轉著,這即是‘乾道之態’!”

    “一得正心,即入乾道,乾道者,終日乾乾。”

    “世才現在,不正處於‘乾乾’之中?”

    聞她一語點撥,劉彥陡然通透了!

    自己現在所處的,正是‘乾道之態’。

    君心時刻運轉著,並且不傷神思,助長明理!

    高二察言觀色,見他明白了,接著道:“莫夫子還說,乾道君子,其心助思,對於明思通達,大有益處,如得鬼神助。”

    “那鬼神,即身中靈明之物。”

    “這時君子因當守住自心,讓鬼神內在運作,還要忍住‘道理從口出’。有些話說出,不利於行。”

    劉彥已得通透,對夫子後話指點甚是明白,問道:“莫夫子可說,如何守心守言?”

    高二點頭,轉顧阿九:“去把我帶回的東西拿過來。”

    阿九飄身上樓閣,抱下個黃稠袋,有一臂長短,裏麵是一卷文章,已經裝表好了。

    高二拉開袋口紅繩,與阿九配合取出書卷。

    “這卷文章是莫夫子贈予賢弟的謝禮,乃答謝你為他家解婚書,消去孽緣。”

    說著,放到書桌上,慢慢推展開來。

    劉彥起身在旁觀看,隻見通篇文光入目,不下千字!

    首行第一句為【艮山謙,君子以裒多益寡】。

    再看中間,一幅《易經六爻圖》爍爍入目。

    其卦體結構為【上卦為坤為地,下卦為艮為山】。

    六爻之下,書寫一個大大的【謙】字!

    單是書法字義,就足以讓他去仔細的琢磨、探究、闡解。

    而書卷中千字真學文章,皆是圍繞這個【謙】而解,闡述其易理!

    劉彥觀之如見大器、重寶,脫口道:“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此乃《易經·謙卦》解意文章!”

    “莫夫子贈我此卦文,是讓我‘正心持謙,而終日謙、終日乾’?”

    “賢弟真個君心通透,夫子他正是這個用意。”

    高二笑顏相對,明眸善睞手指這幅‘卦文’道:“莫夫子贈送時說,正心後乾道,能時時窺道明理,有時見大義,而失去小義。”

    “故而,麵對不得道義之人,或麵對一些有小義之人,君心會生輕慢、傲慢。”

    “這時定要警惕心高氣傲,不然就會斷了乾道之路,所以要‘正心持謙,守住謙謙,方能終日乾乾’!”

    “他說,這幅【艮山謙】是他得正心之時,授業恩師所贈,叫他用此卦來謹守正道而獲吉祥。”

    “他如今轉贈與你,也是這個用意。”

    “夫子言,《易經》六十四卦,【謙卦】乃卦中君子。”

    “證得天心之前,盡可用此卦守君之道義。”

    “用【乾坤大卦】則有凶險,用不好‘亢龍有悔,龍戰於野’。”

    “而【謙卦】含坤之德,乾之道,艮山之厚氣,正迎合君子應有之道德。”

    “夫子說,你山高,他山更高,與其和人爭比,不如把山藏於地下,不使自己高大顯露。”

    “所以持謙,無不利!”

    “他叫我轉贈時,尚不知世才已得‘正心’,特意叮囑‘得正心之後方可看’。”

    “說屆時你一睹便能悟三分。”

    “現在看,夫子所談不差分毫!”

    劉彥細聽二姐轉述夫子言,個中道理明了在心,身中仁心熱流湧動。

    獲得的感動,如昔日東湖師兄代師授道。

    高二透過目光感受君心,笑與阿九相視。

    “世才真可謂‘得道多助’,此番得夫子厚贈‘謙卦文’,也因你善用心、行道義之故。”

    “莫夫子最後交代,送你此卦文,非是收徒之意,乃激勵後學。”

    “此乃達者應盡之道,是為孔道、仁道、儒道。”

    劉彥斂袖歸藏觸動,接言道:“也是我今後之道。儒者,光大也。”

    說罷,心定神靜,讓阿九收卷《謙卦文》,笑問二姐‘此去還有何所獲’。

    高二受邀座談說:“所獲還有‘釋然’。”

    “我現在對三妹已無半分怨,可舊日親情也澹了,抽去了其中血緣之情。”

    “雖說仍視她為妹,卻不及與賢弟親。”

    見她含笑,劉彥也由心而笑,道:“如此也好,我當初勸姐姐體諒她,用意也是‘解怨’。”

    “若此怨不解,姐姐心中常掛記,又如何安心定誌?道境更進一步。”

    “賢弟原來是這個用意。”

    高二嬌看他道:“我還以為,你想借我搭橋,與三妹修成鴛鴦哩!害我厚著臉皮去莫家,遭人冷眼相待。”

    阿九插問:“這次去,可遭莫家冷眼?”

    高二笑說:“還好,莫家知我家不再糾纏了,就不管我與三妹養情。這還是賢弟之功。”

    “對了,我去到時結識一位蜀中君子。”

    “其名叫孟川,表字子玉,與世才一樣,亦是孔孟雙成之士……”

    “不過他孔學是後成的,比你低一重境地,剛得【明經】,但已【固道】,養一丈六尺浩然氣。”

    “他此番拜入莫夫子膝下,為夫子關門弟子。”

    說著二姐細談此君。

    正房,憐雲服侍老夫人就寢後,也來書房加入敘話。

    一屋親眾秉燭而論,甚愜意融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