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湖上敘話

字數:5694   加入書籤

A+A-




    “一棵香楠就想拜入奉義門下?”

    “朱翁這是把奉義當做私塾先生了?”

    ……

    西城施家壽鋪。

    正午,施善打北鄉回來,將此一行見聞說與兒郎。

    少東家聽後哈哈笑,端茶與父親道:“這老翁心未免太高,奉義是何等人?想要上等棺木何處尋不來?”

    “隻要與東湖商會言語一聲,莫說是香楠木,金絲楠木也能弄來。”

    “朱家想用一棵楠木,    換孫兒膝前聽教,大概是癡人說夢。”

    施善用一口茶,放下說:“成與不成,尚未可知。”

    “你年少,不知世上因緣際會,諸如神仙、高士、異士、奇人,    收徒拜師皆講究一緣法。”

    “一緣法,勝過千金萬兩銀,非錢財能夠稱量。”

    “朱翁有此誠念,    重金不賣樹,難道就無根源?”

    少東家收笑思量,坐到身旁:“爹爹是說……,有鬼神指點朱老翁?”

    施善起身道:“有無鬼神助,我不知,但必有人指點。就看他家孫兒造化高低。”

    “奉義家人已答應‘回府轉告’。”

    “這即是一線機緣!”

    說話出門,領著兒郎去東城酒樓品嚐‘十味豆腐’。

    ……

    南城劉府,後院正房。

    劉平兒見老夫人轉述‘朱翁之言’,眾人聽後各有神態。

    高二笑與老夫人相視說:“許是有人指點他,不然憑他一鄉野老叟,想不出‘贈香楠,換拜師’這一招。”

    “雖說誠意是有,但想膝前聽教,怕是不易。”

    “尋常儒士收徒還要多番考量……”

    “常言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師傅’,投師如投胎,豈能如此兒戲?”

    “那鄉翁想得太簡單,    也把世才看低了。”

    劉氏思量道:“倘若那棵百年香楠果真有靈,    還是莫要殺它,不能因我一具老死之軀,而害有靈之樹木性命。”

    “依我看,也莫與我置辦棺木了,我既入東山穀,就要一視同仁!”

    “我死之後,就行火葬,燒完弄個壇子裝骨灰。”

    “我也不想帶著罪孽入土,一把火燒了幹淨、利朗!”

    眾人麵麵相覷,此事誰都不敢應。

    即便老夫人道理甚明,也隻能是‘長子決斷’。

    荀娘子眼過憐雲,探身說:“老夫人高風亮節,避奢從儉,傳入坊間當為佳話。”

    “但就怕有人非議,言‘劉郎不孝,重財輕母’。”

    “我家亦非從前,百姓們看待我府,    高過官紳門第。”

    “喪葬事宜乃大事,    該有的不可少。”

    “還是等郎君回來,    再作商議。”

    “老夫人不願殺害有靈之木,另尋一棵就是了,這對我家算難事嗎?”

    劉氏聞言點頭,平兒咧嘴笑,福伯附和。

    眾人小敘片刻,前堂午膳備齊,一眾人去前院用飯。

    平兒看眼書房不見公子,跟著桃花打聽。

    桃花說:“公子和官家去縣衙議事,晌午大概不回來。”

    她的話其實有誤。

    劉彥、陸侯等人巳時離府,並沒去縣衙,而是去了東湖。

    此刻李家船閣內,眾商擺宴與陸知縣、郭主簿、周縣丞商談‘辦燈會事宜’。

    大體都定下來,正如劉彥所料,東湖商會很願讚助臨安辦燈會。

    不但願意出銀兩,還想參與燈會,借著燈會揚名。

    何況捐施讚助燈會,還能得‘奉義彩頭’,就是當成買賣來做,也是穩賺不賠。

    劉彥促成此事後,就不與官商多敘。

    獨自上山拜廟給東湖師兄敬上一炷香,下山後登上東湖龍船,在眾人驚目詫異中乘船而去。

    此時,船停在北湖。

    劉彥和東湖師兄暢談‘問經所獲’,提到‘莫夫子贈謙卦’,以及自己‘立同道之思’。

    相君讚夫子之德,對於世才立同道也認同,以《易經·天火同人》卦理,闡解‘同道對君子的益處’。

    說:“天火同人,上為乾為天,下為離為火,天在上,火在下,取火而明天地,乃天下正道。”

    “同道者,上下和同,同舟共濟,人人為公,天下大同!”

    “世才此誌,利涉大川,利君子之貞。”

    “甚好!”

    “莫夫子所贈《謙卦文》,乃獨善其身之道,正適合兼用!”

    “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利君子行道。”

    “世才內養謙山,外交同人,前路則無不通泰。”

    劉彥把盞飲酒,麵享湖風說:“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則未來可期。”

    “今與師兄一敘,愚弟更知前路。”

    “家母不久將辭世,我要用守孝而篤行敬業。”

    相君及四女略有驚訝,問起‘劉母之事’。

    劉彥將‘臘月十六禮城隍,問母壽’簡略一說,談‘家門思量和商定’。

    相君捏須點頭:“此事理當如此來辦,高堂壽終後,我當去吊唁。”

    劉彥禮謝師兄,揭過此題,又談‘燈會之事’,說:“官家辦燈會,乃為安民心。”

    “我等初定,將燈會主場設在東湖君廟,分會場設在東山城隍廟。”

    “當夜先引百姓聚燈去東山祭鬼敬神,後乘船來東湖放水燈許願祈福……”

    “如此民心凝聚,告天祈佑,我請師兄屆時顯聖,以應民心,下求上應,讓燈會功德圓滿。”

    “我鄉名聲必傳江南,亦顯東湖之靈驗。”

    相家父女聽其言,逐笑顏開。

    七郡主眼眸轉動說:“你這個提議甚好。爹爹,不如我家做一些花燈,布置在山廟上……”

    六郡主、八郡主也各說己見,加入討論。

    相君把盞與師弟飲酒,笑顏道:“世才之思甚善,此乃天地人神和諧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賢弟卻助治一方水土而養民心,教百姓向善。”

    “世才促成東湖商會,使百姓倉廩實。”

    “世才助辦臨安燈會,使百姓民心安。”

    “倉廩實則知禮節,民心安則地方安。”

    “此乃《春秋》牧民之精髓。”

    “臨安有君子,為百姓之福。”

    劉彥聞誇讚麵泛微紅,放下酒盞道:“不敢當此讚譽,其實小弟助辦燈會,也有一些自己私心。”

    “家母壽終將至,我想讓母親去的安樂,終前多獲得一些快樂。”

    “好!賢弟於公於私都不失,君子當如是。”

    相君更添讚譽。

    劉彥所言之私心,在他看來是君子有情有義的一麵。

    世間多少人不能兼顧。

    有些人為親人避害,而損傷道義、天理。

    另一些人鐵麵無情,對待親友冷若鐵石,保全自己,殺親害友。

    這兩種人看似天差地別,實則同為一類,皆為自私之人。

    再相君看來,劉世才所為乃是‘一視同仁,愛民愛母’。

    今日一場敘談,這對人神同門師兄弟相談甚歡,論至夕照也意猶未盡。

    回到家裏,劉彥心情上佳,從平兒口中得知‘北鄉之事’。

    他坐思少許,說:“我家尋木,他求良師,此乃因緣際會。”

    “明日可去他家看看,若朱家童兒可教,我便修此善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