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天狐之身
字數:5793 加入書籤
今日隴西下起時雨,裘府一家人都在靈堂敘話。
西院廂房。
高二與裘四娘對坐雨窗邊,談論‘臨安諸事’。
二姐給四娘講‘我弟世才是何等樣人’。
見四娘身著孝衣,頭纏孝布,兩隻玄黑狐耳露出尖角,茸毛光亮,耳內桃紅,隨著聽講抖動。
看其麵,眉清目秀,明眸皓齒,嫻靜若一池清水,姿色天然,略有三分狐媚藏於眼目。
“不聽姐姐說,小妹不知世間有這等奇人君子。”
“奉義妻子何人?”
“我弟尚無正室,隻有兩個妾室,一乃青花舫荀娘子,二是通判女李娘子。”
高二笑談說起二女,輕歎道:“其實,我家三妹本與世才有緣,能為君子妻室。奈何隻有緣,卻無分。”
“妹妹品性上佳,秀色可餐,可願為我弟側室?”
四娘羞紅臉,心知二娘姐姐與她調笑,說:“小妹不人不狐,身賤命薄,還長著招風耳、狐狸耳,醜陋惹人恥笑。”
“怎敢妄想伴君左右?”
“妹妹此言差矣。”
高二抬手撓她狐耳,笑道:“我卻看著它倆可愛。妹妹有人之道體,又有仙脈,靈秀出眾,乃是天造的神秀!”
“今後修行都不用轉世了。”
“且,兩耳有神通,通了聰明耳竅。”
“這等造化,我狐類少有!敢說自家身賤?”
“妹妹可有尾巴?”
四娘聞問,湊近小聲告知:“尾骨後長出一點,隻有一指長短,我藏著它。就母親一人知曉。”
高二點頭笑道:“看來你果真是‘天狐身’。”
“回到臨安,我讓荀貂兒授你《詫女丹經》,你以後就修煉鉛汞丹道。”
“天狐身,修性不修命,往後煉精化氣,煉氣化神,一樣可養陰神陽神。”
四娘不知身體玄妙,好奇求教:“何為‘天狐身’?”
高二道:“此,要從上古人皇大禹王說起。”
“禹王治水,在青丘與塗山氏結姻緣,塗山氏乃九尾白狐,其有一妹乃九尾玄狐,嫁給禹王為妾。”
“禹王賜姓【夏侯氏】。”
“夏侯玄狐得禹王寵愛,產生一庶女,大概似你這般,人身狐耳,股後長尾,天生九竅通達,得人仙之妙體。”
“我狐族奉夏侯女為天狐,其妙體也稱為‘天狐身’。”
“你雖不似夏侯女那般九竅通達,但通了耳竅和聰明竅,能少修百年功。”
“你頭上兩隻狐耳乃玄色,也許你父親乃夏侯一脈狐狸,他們受命守長洲,極少涉足大千世界。”
四娘詫然神思,幾分明了,又問:“長洲在何處?”
高二說:“長洲乃山海之地,虛土所化小千世界,可視為仙地。大禹王治水後開辟,禹王長女命夏侯氏駐守長洲。”
“要說狐仙,唯有他們才稱得上‘狐仙’。”
“原本大千還有塗山氏,乃我八姓狐共主。”
“然,塗山氏參與造化神器之爭,輸了氣運,全族遭誅。”
“塗山娘娘不知魂去何處,傳聞她有一女,也不知所蹤。”
裘四娘記下二娘姐姐這些話,道:“那小妹,究竟是人還是狐?”
高二牽起玉手說:“妹妹即是人,也是狐。你有人狐靈秀,萬不可自棄。到臨安後,我倆拜個姐妹如何?”
裘四娘笑若桃花:“姐姐對我恩重如山,小妹天幸遇到姐姐,願義結金蘭,不知奉義可許?”
高二略思道:“回去告知一聲就是,你這等天造之女,也許真與世才有緣。”
話到此處,窗外兩縷靈煙飄落,顯化出荀貂兒、十三娘之形。
四女隔窗相視,高二手指說:“那個就是荀貂兒,我弟之妾。”
裘四娘驀然回神,忙起身出迎,在門口禮見荀娘子。
“小奴四娘,拜見舫主。”
“妹妹無須多禮,方才你倆所談,我聽到一些……”
說著,貂兒走到高二旁落座,談道:“難得你狐族出了一個仙姿卓約之女,回去可與郎君說,以後就在我青花舫修學養道。”
高二點頭,引四娘過來拜謝。
四娘乖巧聽話,荀娘子受其一禮後,問:“她母親何在?”
高二道:“裘氏陰魂留在墳中,母親可準許她入府?”
貂兒分視四娘說:“老夫人讓母女都來臨安,隻把裘氏骨灰帶過去,葬入東山穀,即可入陰邸。”
四娘顯露笑顏,替母親高興,再謝抬舉之恩。
貂兒淡笑與她說起‘老夫人收人入府的標準’。
閑談數語後,又問她們:“可有告知裘府眾人?”
高二回道:“尚未告知他們,隻等母親之意。”
荀娘子顧窗外起身:“時辰不早了。我與郎君約定午時回去,彩衣今日也將到臨安,屆時一並引薦與君。”
說著出門,揚手青煙飄起,幻化成一把畫傘,上有《山居秋暝》一詩。
裘四娘明眸善睞,拿起油紙傘,跟著她們去見舅舅、舅母。
靈堂內,裘家人正在說‘四娘之事’。
眾女一行撐傘來到靈堂外,引裘家眾人分顧。
不知何時又來一位仙姿婦人,猜測是狐仙。
裘罡斂袖起身,攜帶子女、妻妾等揖禮迎見。
高二隨手與他們引薦,隻說‘此乃荀娘子’。
眾人禮畢,荀貂兒也不入座,直言道:“我家老夫人賞識令妹裘氏,稱讚她是有德之婦,欲抬舉收入陰邸。”
“此來告知貴府一聲。”
裘罡思量,心說:“小妹已下陰間?如何能去服侍仙家?”
高二看透他心思,解惑道:“我母親乃一方郡君,受泰山正位,城隍相見禮敬三分。自然可蔭庇裘氏陰魂。”
“我已將其陰魂接回陽世,其魂正在墓中。”
“稍後要帶走她的骨灰陰魂,你家人可來相送一程。”
“此外,四娘我也要領走。”
“她有我狐族仙脈,留在你家隻能淪為俗女,乃明珠暗投。”
“以後我等自會教養,等她修道有成,讓她回來探親。”
裘家眾人麵麵相覷,皆知此乃仙緣造化,無不為母女高興。
裘罡抖擻精神,分視四娘,拜謝道:“仙家抬舉,小人當依從,不知我家能做何事?”
高二轉顧貂兒,笑說:“備一個裝骨灰的魂壇,拉一車柴去裘氏墳前即可,其他諸事我等自辦,你等可以旁觀。”
裘罡抱拳領喏,立即安排兒子、管家速速籌備,又讓人備車馬和香火祭品。
一番忙碌,辰時過半,眾人驅車同往城外‘裘家桃園’。
到地後,隻見滿園桃花開,雨水洗涮舊塵,粉花甚是明豔。
桃園西邊不遠,就是四娘母親‘裘氏之墓’,墓碑上刻【裘月蓉】之名。
原本裘月蓉未婚生女,傷風敗俗,依著裘家門風,不能葬入桃園。
但她為家而死,裘罡上告父親、祖宗後,便做主將妹妹葬入此地。
走到月蓉墓前,長兄涕淚,手扶碑說:“吾妹可憐,少年被狐所害,被父親趕出家門,孤兒寡母飽受寒苦。”
“又為愚兄而自縊,嗚呼哀哉——”
“上天憐你,與你賜下陰福,你就隨仙家去吧。想我時,托夢來看。”
說話,身邊妻妾等人引燃紙錢,個個落淚啼哭。
十三娘挽手裘月蓉陰魂出墓,引香火為她護魂。
高二手袖一扇,紙錢煙霧飄向月蓉陰魂,其魂顯現,是個美貌婦人,不過三十餘歲。
她掉淚道:“哥哥不必掛念小妹,我命該如此。等我安穩後,當來托夢告知於你。”
裘家眾人紛紛轉顧,見裘氏陰魂煙霧中顯身,驚詫過後並不害怕。
裘罡拭淚上前和她說話,侄兒、侄女拜見姑母。
高二讓四娘也去陪母敘話,揮袖掀起墓碑、墳頭土,貂兒施法在旁邊堆柴。
不多時,大火熊熊燃起,裘月蓉棺槨在上,其屍身一腔怨憤隨煙而走。
裘氏看著,陰魂得一安寧,笑對四娘道:“此番,為娘沾了女兒之福。我母女終有歸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