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集市買馬
字數:5304 加入書籤
“叔翁,你說我家‘長耳公’能賣幾個錢?”
“不好說哩,賣得好三兩銀子,賣的差也就一二兩。”
“一二兩,不知夠不夠抓藥,醫好娘親的病。”
……
清晨,小雨過後,朝陽初開,空氣透著泥土氣。
臨安東鄉十五裏外,一條鄉野小路上,一老漢牽著三頭驢子趕路。
後麵跟一個騎驢少女,十二三歲年紀,丱發、草鞋、粗布衣,褲子幾處縫補。
她坐下‘長耳公’,與老漢三隻驢子稍顯不同。
身上有五處白,肚子白、耳朵白,鼻唇白、驢尾白,外加額心一點白。
毛色也比那三隻鮮亮,身長七尺,身高六尺,可謂驢中的俊生,但是一頭閹驢。
這對老少是同村人,都住在臨安與富春交界的小莊村,加之同姓同宗,所以少女稱老漢一聲‘叔翁’。
莊老漢是個販賣牲口的牙人,低價買高價賣,從中取利。
今日端陽,他正要牽驢去周家集上賣。
少女的母親生病急使銀子,便想賣掉‘長耳公’換錢醫病,早起跟著叔翁同去集市。
說來奇怪,昨日母女剛商量賣驢,晚上就做了個怪夢。
夢見有個小童兒跪在門前磕頭,說:“小人本想拉磨、擔水報答夫人一世恩情,既然夫人要用小人換錢醫病,我便順應主人之意。”
“隻是不能報恩了,還請夫人以後多保重。”
又對少女道:“我見本村牙人十三翁印堂好彩,一副要遇貴人樣。明日小姐便隨他一起去集上賣驢。”
“興許能沾染運氣,遇貴人把驢賣個好價錢。”
說完這些,小童兒便不見了。
今早母女醒來說夢,才知昨夜同夢,認為是家裏‘長耳公’托的夢。
母親便讓女兒去問了驢子,點頭則是,搖頭則無。
結果驢子點頭了,母女都害怕的不輕,不想家中竟有妖物,更想早些賣掉。
來的路上,少女將此事說與牙人叔翁聽。
莊老漢隻笑不信,覺得是母女故意編謊話,想給驢子賣個好價錢。
少女為證明說話不假,又問了自家長耳公,而毛驢斜眼不理會。
再走二裏就到周家集,少女不知驢子能賣幾錢,就問叔翁。
莊老漢說的‘一二三兩’,乃毛驢市價。
這類牲口不比上騾和馬,一頭騾子能賣五六兩,一匹青馬則貴上一倍。
說著話,一老一少從小路上大道。
道上不少車馬牲口同行。
西北望去,見前方一大片牲口集市,人聲喧鬧,畜類眾多,炊煙柴氣籠罩那方虛空。
進到集市,莊老漢被一家賣荷葉糕的饞住,十文錢買了兩個,與少女挑地方拴驢子。
與此同時,周家集西路上,一輛騾車載著一主一仆一娘子往這邊趕來。
主人便是劉彥,仆人是劉平,娘子乃萱兒。
劉彥今日著一身青衫,這件舊衣裳已漿洗的泛白,反襯他身骨之相,頭上一條白布束發,麵貌風氣流淌,青須已攢三寸。
身邊劉平胡須也長起來,有個一寸的須毛,穿的也是舊衣,懷中錢袋卻有五十兩重。
萱兒變化成民家女,笑顏蕩漾雙腳,與劉彥說馬,談論西域寶馬良駒。
不久,騾車駛入集市,劉平給了車費,主仆三人便步行入市。
周家集乃臨安一帶有名的牲口市場,不僅買賣牛馬,雞犬、鴨鵝、羊豚、騾子、毛驢也來此買賣。
市場上充斥著牲口畜禽叫聲。
那邊有雞鳴,這邊有犬吠,北邊馬兒嘶鳴,南邊驢子哼叫。
殺狗宰豬的屠夫等著開張,各類販夫遍布集市,買賣雙方形形色色,男女老少圍著牲畜看。
劉彥置身其中,甚喜這人間世俗之氣,兩目環看各處。
往北走不遠,來到一片賣馬地,大小馬駒一匹匹拴在木樁旁,馬販三五成群聚集。
隔壁南邊就是賣騾子、驢子的,那邊牲口販子明顯衣著不如馬販,兩方可謂‘涇渭分明’。
劉平眼目環顧眾馬,說:“這麽些馬兒,怕要挑花眼了,好在有懂馬的萱妹子。”
萱兒含笑分視主仆:“小奴並非行家裏手,剛才不過紙上談兵,論相馬不如那些馬販。”
劉彥笑點頭:“各行有各行的裏手,就如丹青之道,我不如聞紫青。”
三人說話間,一位錦衣中年人捏須打量他們。
此人乃周家集最大的馬販,姓常,名守城,富春人士,相馬一絕。
除了會相馬,他還懂得相人看麵,一眼發現劉彥不俗,暗下好奇生出結交之意。
他辭別身邊之人,微笑闊步過去禮問:“三位可是要買馬?”
主仆三人轉顧。
劉彥還禮道:“正是為馬而來,過兩日小可與家人出遠門,想買一匹能吃辛勞的良駒作代步。”
“仁兄也來買馬?”
常守城笑說:“在下賣馬,未知貴人如何稱呼?在下姓常。”
“小可姓劉。”
劉彥眼眸與他對視,能看出其意不在招攬生意,告知姓氏後問:“不知常兄馬匹在何處,可否一看?”
常守城笑顏手指北邊,引路道:“那邊三十根樁子所拴皆是我家馬匹,貴賤皆有。有六匹正對劉兄所需。”
說著他們走到馬地北處。
見東家過來,兩個小廝忙上前聽招呼。
他們在主人指點下解樁繩,牽來兩匹關中馬,一黑一棕,體型壯碩,幹燥清秀,耳豎立,頸礎高,體軀粗實,背腰平直。
即便是不識馬的人,見這兩匹駿馬,也知道‘此乃良駒’。
常守城道:“這兩匹關中馬,牧於渭河畔,甚能奔跑,亦吃得勞苦,載三百斤重物,也能跑上一二百,力不竭。”
萱兒盯看二馬,轉對公子道:“確是良馬,不知主家賣多少銀兩?”
常守城稍作思量,心說:“此人麵有貴相,骨骼清奇,絕非等閑之人,我可賤賣一匹,結交一二。”
“這兩匹一個價,三十兩。”
“三十兩?”
此言出口,兩邊各有驚詫。
小廝驚主人賣得甚賤,劉平驚賣價太高。
來時他與車夫問過,尋常馬匹不過十一二兩,良馬也隻是二十兩左右,此人卻賣三十兩一匹。
“公子,不如去別家看看?”
“也好。”
劉彥點頭,拱手一禮便告辭。
常守城抱拳心中疑惑,不知貴人為何聽仆人的,心說:“仆人沒眼力,或許覺得貴,他難道看不出我賤賣?”
“他身邊娘子也是懂馬之人,這是為何?”
他個自琢磨時,那邊主仆一行漸遠。
來到一處馬樁旁,劉彥問萱兒:“常家那兩匹關中馬,正常價值幾何?”
萱兒稍思回答:“黑馬六七十兩,棕馬也要五十兩。”
劉平聞言一愣,顧看那方問:“那他為何隻賣三十兩?”
萱兒看公子笑而不語。
劉彥與他解惑道:“因為其有結交之念,此人應該對相麵略知一二,能夠相麵辨人。我不願平白受此人情。”
劉平恍然說:“他倒是會做買賣,隻是把公子看低了。”
劉彥笑了笑不多說,領著二人繼續觀馬找馬。
不遠處,一隻驢子眼目瞪著主仆三人,腦中小童子喜道:“噫,真遇見貴人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