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五兩買驢
字數:5657 加入書籤
“《馬經》有雲:嶺南馬,靈敏溫馴,善走山路,能馱重物,平路奔行二三百裏……”
“他這匹嶺南馬,毛色鮮亮,體健清秀,身矮便於騎乘。”
“依小奴看,可買。”
……
周家集,馬地南邊。
劉彥三人圍著一匹嶺南馬觀看。
馬主人是個幹練漢子,六尺身高,眉目明亮,二十出頭樣貌。
他這匹嶺南馬乃母馬,個體矮小,與成年驢子相當。
通體棗紅色,額心點綴棱白,整體看起來頗為俊秀。
聽著萱兒品談,馬販刮目相看,又顧劉彥,暗覺這位乃‘讀書人’,且頗有學識。
劉彥點頭,轉與馬販相視,拱手禮問:“未知小兄弟尊姓?”
馬販抱拳還禮:“小人姓趙,單名一個‘飛’。相公如要買我這匹馬,小人可低賣。”
劉平轉睛問:“你為何要低賣?”
馬販趙飛被問詫異,他卻不知剛才也有一個賤賣馬匹之人,被君子謝絕了。
“我觀相公乃有學之人。”
“小人讀過兩年書,略知幾個字,最敬有學之士。故此,願少賺銀子。”
“此外,小人也想做成這筆買賣,換來銀子去幹別的營生。”
劉彥顯笑說:“我從不占人便宜,你原本打算賣多少銀兩?”
馬販趙飛回道:“此馬乃小人花十兩從衡州買來,盤纏使了五兩,打算賣二十兩。我願十八兩賣與相公。”
劉彥看眼棗紅馬,小用仁術說:“不必,我就二十兩買下此馬。多二兩銀子,你手頭則寬裕一分。”
“你以後做何營生?”
趙飛受用君子仁厚,心氣爽悅抱拳:“多謝相公。小人還不知做何營生,想去臨安東湖看看。”
“聽聞臨安縣東湖有大商集,乃財氣匯聚之地,買賣眾多。”
“小人欲去找尋營生。”
“好想法。”
劉彥稱讚說:“東湖有大商亦有小商,大有大的買賣,小有小的營生。”
“我有一個提議,你不妨參考。”
“可把二十兩銀子分作小錢,先試小買賣,多插幾支柳條,看哪支長得好、能成樹。”
“以後便可以為營生。”
“切不可為求陡富,而孤注一擲,不然折了本錢,還搭上苦心。”
說著,讓劉平取二十兩銀給他。
趙飛琢磨道理,深以為是,施一禮答謝指教。
收下銀子後,他解開馬樁繩索,請劉彥試乘此馬。
劉彥目與棗紅馬相視,抬手一指文光點在馬額棱白處,對馬兒道:“你以後就是劉家之駒。”
“今日端陽節,你名便叫【端陽】。”
紅馬被他文光一點,似開了靈竅,眼眸透出清亮,四蹄歡跳嘶鳴,把頭湊近抵主人衣襟。
此一幕看得遠處幾個馬販驚奇,其中包括常守城。
趙飛在旁目睹,笑說:“相公與端陽甚是有緣,它甚能依順相公!”
劉平幾分得意道:“這一匹馬有些靈秀,能夠識人,見我公子便知遇貴人,自當依順。”
趙飛聽其言,看著劉彥上馬,禮問劉平:“可敢請教相公名姓?”
劉平與馬上公子相視,請他一旁耳語說話。
趙飛聽到‘奉義’之號,猛地喜上心頭,不想遇到大人,連忙拱手拜上。
劉彥略還一禮,騎著紅馬‘端陽’小試駕馭。
這時,忽聞南邊驢子哼叫,聲音十分響亮。
尋聲而望,見三丈外一頭長耳公雙蹄躍起,甩開眾人拉扯,朝他這邊奔來,跳過圍欄來到馬前。
方圓十丈眾目紛紛往這邊看,追驢的幾人連呼帶喊。
劉彥饒有興趣的看著麵前這隻驢子,透過其目,見其似有靈智,試問道:“你有求於我?”
眾目注視下,見毛驢竟然點頭,前蹄屈膝,跪地趴下。
眾人驚奇,遠處的人湧來圍觀。
追驢那幾人也趕來。
一老漢指著驢子怒罵:“你這畜生,險些害殺我等,撞死撞傷旁人,官家隻怪我等頭上……”
“小花家裏正是犯難,你這畜生好不通人性!”
周圍人聽了歡笑。
一人道:“它一牲口,如何通得人性?”
又一人說:“蠢驢蠢驢,不蠢不是驢,此驢若通人性,還不成精哩。”
一時眾人紛紛笑談。
說話間,兩個青年用繩索套住毛驢脖子拉拽,但驢子犯倔,臥地不起。
任憑他們使勁,也拉拽不動它。
旁邊有個少女看了,蹲去對驢子說話,叫聲‘兄弟’,說:“你行行好,就隨新主去吧。”
毛驢看她一眼,仰頭哼叫,就地打滾,將那兩個拽繩索的青年扯翻,弄的半身泥,引眾大笑。
“不中使,此驢不中使,不買了!”
其中一青年起身後惱火,拉起身旁兄弟,伸手問少女討要銀子:“二兩銀子還我,我兄弟不買你家驢。你自家留著使。”
少女猶豫一下,從布袋掏出銀兩歸還。
兩兄弟擦著臉上泥,氣憤離開,老漢跟上賠不是。
少女低頭哭泣抹淚,對地上長耳公埋怨說:“昨夜是哪個托夢告訴我哩?說甚報恩,叫我牽你來賣。”
“如今找個買主,二兩銀子好價錢,你卻發瘋,使驢脾氣。”
毛驢聽她責怪,起身頭蹭少女,圍觀眾人各有琢磨,交頭接耳談論此驢。
劉彥旁聽少許,指問:“小娘子為何賣自家長耳公?”
“我看此驢能知人言,並非不通人性。興許它覺得小娘子賣得賤,才不跟那二人走。”
少女擦淚,行個禮回話:“小奴母親生病,急使銀子抓藥,所以才賣它哩。大官人怎知它懂人言?”
“我問了叔翁,一頭驢好的賣三兩,差的賣一兩,二兩賣它不算賤賣。”
劉彥分視毛驢說:“小娘子說的,是尋常驢子價錢。你家長耳公,我看值二十兩。”
“二十兩?!”
少女張目,周圍一片喧嘩聲。
老漢回來笑說:“莫說二十兩,相公敢出五兩。這驢就賣與你如何?”
劉平不悅道:“我公子不占人便宜,我家用不上毛驢,買它作甚?”
劉彥接話說:“如何使不上?驢不能騎嗎?”
“能騎!”
少女搶著答話說:“小奴從家出來,便騎著它上集。”
“既然可乘,此驢我便買下。”
說著,劉彥笑問毛驢:“可願跟我走?”
驢子聽了皮毛抖擻,踏蹄站起身,對著劉彥點頭。
眾人驚奇四起,紛說‘此驢果能聽懂人話’,老漢亦瞠目思量。
少女喜上眉梢,禮問道:“大官人給多少銀兩?”
劉彥稍思笑說:“五兩。”
少女笑點頭:“小奴賣給相公。”
其時,一人高聲叫嚷:“我出二十兩!”
除了劉彥,眾目齊看那邊。
少女回話道:“小奴已答應大官人。我雖年少不知事,但知道‘言而有信’,我家長耳公隻賣給大官人。”
劉平轉顧公子,嬉笑說:“妹子守信不貪,定有好造化。”
“不要多嘴,取五兩與她。”
劉彥抄手吩咐,背袖觀麵前毛驢。
少時,指凝文光,點中它額頭,心念隨之而入,窺見一童子形貌。
那童兒感應君子正大光明之念,魂兒抖擻,慌得禮拜。
“不必驚怕,隻把實話告訴我。”
“你如何魂落驢身?與小娘子家有何因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