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幫她打聽
字數:5713 加入書籤
沒想到他離得這麽近,全都聽到了。
趙宜年訕笑道,“我二哥就是這樣喊你的嘛,我跟著他喊也沒什麽問題。”
裴大哥。
想象她櫻桃紅唇清脆地這樣吐出這三個字。
感覺確實還不錯。
裴念心情挺好,輕輕彎起嘴角,“行,那你以後就這麽喊。”
少年俊美的笑臉在陽光下熠熠發光。
趙宜年自認為顏控不算嚴重,也不知不覺看呆了兩秒。
兩人拿好東西進山。
山路依然崎嶇,但有裴念在,一路都走得很順暢。
趙宜年經過昨天的磕盼,終於認清了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麽認識路,今天邊走邊看十分認真。
那個刻樹幹下方的奇怪三角形確實很有用。
隻要掌握了方法,很輕易就能在淩亂的樹林裏找到方向。
裴念淡淡地開口問。
“這個標記,真不是你們家用來認路的嗎?”
她現在也有點懷疑。
但這幾天全家人白天幹活晚上做豆製品,忙得昏頭轉向,她還沒找到合適的時機去找趙興平問清楚。
她解釋道,“進山打獵的事,爹爹他們很少跟我說起,等得了空我再問問。”
裴念點點頭。
忽又隨意地提起另一個話題。
“對了,我昨天下午去了趟縣城。”
她好奇地問,“然後呢?”
“我戴著竹笠,沒有露臉。本來隻是無事可做去看看,沒想到南遠縣城如此繁華。”
他頓了頓,才繼續道,“如果你打算開店,不如先考慮下南遠縣城。大平鎮地處偏僻,生意做不了多大。”
“我閑著無事,大概打聽了下。好地段小點的沿街鋪麵年租金約在十兩左右,如果不優先考慮位置,這個租金可以在偏點的地方租到帶鋪麵的一進宅子。”
趙宜年停下腳步,抬頭看他。
裴念走在前麵,高大挺拔的背影和他低沉有力的聲音一樣穩重內斂。
完全不像是個和趙興平差不多年紀的少年郎。
趙宜年神色複雜地盯著他的後背愣了愣。
家裏人隻知道她打算做生意,但時機還不成熟,她從沒透露過任何細節。
除了他,還沒人主動幫她做過參謀。
胸口鼓鼓脹脹的,有種突然被了解的動容。
裴念像是背後長了雙眼睛,她才停下來不到兩秒鍾,也停下腳步回頭看她。
“怎麽不走?”
趙宜年對著趙家人的關心能撒嬌示好,對著他卻什麽都說不出來。
輕咳一聲問道,“你覺得哪個好?”
他頓了下,才反應過來她指的是鋪子。
“不考慮其他的話,宅子好一點。”
她想賣的豆製品都要現做,租個宅子可以住在縣城,節省下大把的時間。
趙宜年也是這麽想的。
不過修了院牆,家裏的銀錢剩下不多,她現在也還吃不準要多久才能賺夠十兩本錢。
點點頭道,“過兩月再去看看!”
兩人又再次開始趕路。
快到家的時候。
裴念又像剛才那樣,頭也沒回冷不丁來了一句。
“砌完院牆我可以再進趟山。還有,分給我的那份銀錢,你也可以拿著先用。”
似乎對她現在的困難一清二楚。
趙宜年彎起嘴角道了謝。
又好奇地問,“你怎麽忽然這麽關心我開店的事?”
他沉默了片刻,目光微動。
最後避重就輕地說,“你說過,這半年時間要互相信任互相幫助才可以。”
……
回到家。
趙宜年分了兩趟才把食材搬到廚房。
時間還早,照例先去看他們修院牆的進度。
比她預計得快上不少,一側已經基本完工。
如果不是他家把院子圍得太寬,又打算把大門也一起建好,按他們現在的速度估計兩三天就能完工。
趁著今天回來得早,看完院牆進度還有些空閑時間,她又跑去菜園看了幾眼。
園子裏的菜,包括新種的辣椒樹長勢都很好,有些嫩生生的小青菜已經可以掐了來吃。
那幾排移植的辣椒樹也都開始陸陸續續抽新芽,一派欣欣向榮的模樣。
她在園子裏左右打量了許久。
打算晚上再跟趙向陽幾人商量,菜園的空間最好再留大一些。
畢竟她還打算再弄幾棵花椒樹回來呢!
最讓她欣喜的是,回屋發現她捂了七八天的豆子終於好了。
昨天晚上她就想掀布條看看,但又怕天色太暗看不真切才忍到現在。
捂好的豆子上長著一層白白的毛,看上去有幾分嚇人,但她看得喜笑顏開。
黃豆醬要好吃,豆子一定要捂得好。
以前她自己也動手做過一兩次,但沒有哪次捂出來這麽成功過。
把豆子倒進幹淨的圓簸箕,均勻鋪開之後放到院子裏晾曬。
忙完這一切,她才回到廚房開始做午飯。
照例是分量十足的五菜一湯。
昨晚趙興懷吵著說要吃魚,她今天煮了滿滿一鍋。
水煮魚片現在已經是酒樓招牌菜之一,她不打算在外人麵前暴露自己會做。
這鍋魚湯隻是放了薑片去腥,幾顆花椒辣椒提味,又煮上了些土豆青筍香菇一類的蔬菜。
看著清淡,但一揭鍋,濃鬱的香味瞬間鋪滿整個小院。
來幫工的三人,昨天已經被趙向陽家的午飯震驚了一次。
原本以為是第一天所以吃得豐盛些,沒想到今天和昨天一樣,依然是趕得上家裏過年那兩天的豐盛程度。
趙向坤不太讚同地看向趙向陽。
"趙老三,你們賺點錢也不容易,不用每天都這麽破費!"
他跟趙向陽同一輩,按照村裏的規矩,趙宜年幾個要喊他五叔。
不過兩家是遠得不能再遠的遠親,平日裏來往也不算多。
趙向陽憨厚地笑著喊他們入席。
“應該的,這幾天多虧了你們過來幫忙!”
“是啊五叔,您可別跟我們客氣!你們使得都是力氣活,做幾道菜招呼你們算不得什麽!”
趙宜年也朝他們笑,指著桌上幾道炒菜說道。
“這幾道菜都是我呆那家酒樓的特色菜,你們快過來嚐嚐味道。”
鎮上的酒樓,他們這輩子都沒進去過一次。
好奇心勝過一切,紛紛拿起筷子。
誰都沒想起問,趙宜年怎麽會做酒樓的菜色,又或者覺得她是掌櫃知道做法理所當然。
一頓午飯賓主盡歡。
晚上三人依然各帶著包子回家。
包子是白麵做的,連素包子的餡都用豬油炒過一道,咬一口就滿嘴香味。
正如趙宜年所料,他們不但沒有嫌棄簡陋,還高興得不得了。
帶回家裏,還能給家裏的小孩媳婦都嚐上幾口!
沒兩天,趙家溝又流傳起一個說法。
趙宜年當上酒樓掌櫃之後,家裏每天都吃得特別好,白米白麵不說,還頓頓都有肉!
這流言一出,頓時讓村裏不少人羨慕得口水直流。
特別是宋月英。
每天都在跟李淑芬哭訴,“娘,我就是那兩鬥糧是打發咱的!你看看他們現在發跡了,隻顧著自己吃喝享福,有誰記得給您多帶口吃的?”
李淑芬坐在太師椅上,眼神明明暗暗,顯然也動了怒氣。(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