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小籠包
字數:5466 加入書籤
早飯布置在廂房裏。
呂辭和他的好友孟英光似乎都是習慣早起的人,趙宜年他們到的時候,兩人已經坐在桌邊閑聊。
見到小廝兩手端著蒸籠進來,孟英光臉上閃過幾分詫異之色。
不過很快便收斂幹淨,淡笑著說道。
“這倒是稀奇。”
呂辭這幾年不拘小節慣了,再加上在大平鎮時還曾經自己端著碗去買過豆花喝,倒是見怪不怪的模樣。
隻是好奇地問跟在小廝身後進來的趙宜年。
“趙掌櫃,這是給我們做了包子?”
“包子還有粥,是早上比較容易飽腹又好消化的食物。”
她笑著介紹。
早已經有在旁伺候的丫鬟接過她手中的長盤,盛了兩碗粥出來,擺在呂辭兩人麵前。
接著有些不解地看向那壺醋。
不知那是做什麽用的。
趙宜年等小廝把蒸籠放在桌子中央擺好,才緩緩上前揭開蓋子。
熱氣騰騰的香味霎時飄滿了整間屋子。
呂辭兩人不由自主往蒸籠裏看去。
籠底鋪著紗布,紗布上是一個個晶瑩剔透,小巧精致的包子,一屜約莫十個,正散發著陣陣香氣。
趙宜年清脆的聲音穿過熱氣緩緩傳來。
“這小籠包比普通肉包的麵皮更加軟香,您兩位可以趁熱嚐嚐。”
說著又讓丫鬟用小碟子盛了兩碟醋,擺在碗筷側方。
“可以稍蘸點醋,風味更佳。”
這下連一直神色淡淡的孟英光,都忍不住挑了挑眉,眼中露出幾分興趣。
“還有這種吃法。”
她笑道,“您可以嚐嚐,若不喜歡的話,不蘸醋也行。”
孟英光正猶豫間。
坐在他對麵的呂辭早已經毫不猶豫伸出筷子,夾了個包子蘸好醋,放在嘴邊吹了吹,直接塞進嘴裏。
動作一氣嗬成,連考慮都沒帶考慮的。
像是十分信任趙宜年的判斷。
孟英光微微傾身上前,語帶好奇。
“味道怎麽樣?”
呂辭輕輕嗯了一聲,半眯著眼似是在感受口中的餘味。
還沒等孟英光再度開口。
忽又睜開眼,手中的筷子再次伸向蒸籠。
“……”
孟英光不再猶豫。
也夾了一個,蘸了些許醋之後,放進嘴裏。
沒有他想象中的酸澀感,反倒讓包子的味道更有餘味。
除了包子皮,那餡料的滋味似乎也跟以往吃過的不太一樣。
讓他吃完一個,忍不住又夾了一個。
一時間,屋內隻有輕微的咀嚼聲。
趙宜年自是很滿意兩人的捧場,嘴角的笑意也變又真心實意了幾分。
“趙掌櫃,你也坐下跟我們吃點。”
呂辭連吃三四個才歇下碗筷。
擦了擦嘴,抬頭熱情地招呼她,“為我們兩個老骨頭忙了一早上,估計還什麽都沒吃吧?”
趙宜年當然不會那麽沒有眼力見。
呂辭同她客氣,大約是因為喜歡她的手藝,也願意尊重她。
可這不代表她能大大咧咧坐下,跟客人同吃。
她搖搖頭,輕聲說道。
“我隻是想來看看合不合您倆口味,還是不打擾您們用膳了。”
現在看起來,倒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她心中有些猶豫,要不要開口詢問呂永的事。
說完之後沒立刻退出去。
沒想,呂辭笑道,“說起來,還有人在等著你吃早飯吧?我就不強留了!今日我和孟兄要去城外賞景,中午不回來,你們幾個若是閑來無事,也可以出去四處逛逛,一會讓呂永安排個人陪你們去。”
趙宜年眨巴了下烏溜溜的大眼睛,對上呂辭儒雅慈善的目光。
片刻,她便懂了他的意思。
原本想追問的那些,暫時也沒必要再問了。
她嘿嘿笑著福了福身。
“多謝呂老先生的關心。不用安排什麽人,之前來過兩趟縣城,認得路!”
雖不知發中間生了什麽變故,但呂辭顯然已經知曉了管家呂永的所作所為,而且並不讚同,正明明白白的告訴她別放在心上。
峰回路轉。
呂永怎麽想的瞬間就不重要了。
她趕著回小院告訴趙興平兩人這個好消息。
隨便尋了個借口,退出廂房。
人走後。
呂辭不緊不慢地享受著這頓早飯。
吃完包子,放下筷喝了幾口粥。
像是用骨頭湯煮的,還加了點青菜調味,濃稠香甜又帶著幾分清爽。
味道很不錯,但他總覺得哪裏不太給勁。
仔細想了半天,忽然歎道。
“要是能再來碗豆漿,這頓早飯可真就毫無遺憾了。”
孟英光不由放下手中的碗筷問道。
“豆漿?”
“也是趙掌櫃做出來的一種湯飲,香甜可口得很,我打賭你絕沒嚐過這樣的味道。”
呂辭順勢又把在大平鎮東福來酒樓吃過的新鮮菜品介紹了一番,不餘遺力地幫趙宜年造勢。
笑眯眯地摸著胡須,“這幾年我也算嚐盡大詔美食,沒想到最後竟是在故鄉吃到了不一般的味道。”
眉飛色舞的模樣,讓孟英光腦中不由浮現起多年前年紀輕輕的他。
那時兩人先後入仕,正是意氣風發的年紀,呂辭時常跟他談起滿心的抱負,臉上的表情也如現在般神動色飛。
誰能想到多年後,他倆都鬢角微霜。
能讓他再度展露如此神色的東西,竟然變成了幾道酒樓的菜色。
孟英光在心中輕輕地哀歎。
……
趙家兄妹三人,在小院中用完早飯不過辰時。
忽然多出近一整天的自由時間,三人都顯得很高興。
趙宜年提議,“先陪以晴姐去幾家繡坊探下情況,下午還有空的話咱再四處逛逛。”
她原本托了裴念幫忙打聽租鋪子的事。
但他走得太急,現在隻能她們自己抽空去找。
她想趁這幾天的功夫,先去東福來酒樓附近看看。
趙興平沒什麽意見。
他這趟來縣城,本就是為了陪妹妹來的。
趙以晴反倒有些不大好意思,“我的事不著急……”
“宜早不宜遲!”
趙宜年笑著道,“今天時間長,正好能多去問幾家,你就別跟我們客氣了。”
找工作這事她畢竟更有經驗一些,想得也比趙以晴他們多。
成與不成,要先去看了才知道。
萬一這條路走不通,也能多幾天時間思考後路。
聞言。
趙以晴感激地朝兩人笑了笑,沒再推辭。
心中暗自下定決心,不管能不能留在縣城做繡娘,日後定是要做些什麽,來還趙宜年家這份人情的。
尤其是趙宜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