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援助蘇聯(六)
字數:7248 加入書籤
1942年9月17日,當謝爾蓋·阿列克謝耶維奇·列別捷夫透過窗戶看到剛停下的汽車裏走出兩位克格勃人員的時候,第1個念頭是自己是不是被汙蔑了。
雖然針對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在內的叛國集團的清洗已經基本結束,但是列別捷夫原本在烏克蘭科學院工作,在德軍開始圍攻烏克蘭之前與其他專家學者們1起被搶先送出包圍圈。經曆了種種危險後,總算是擺脫了德軍的圍攻,抵達了莫斯科。與列別捷夫1起逃出來的專家學者中,就有人因為與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反黨集團勾結而被捕。
想到即將被捕的命運,列別捷夫隻覺得渾身顫抖,委屈與恐懼讓他坐在辦公室的座位上動彈不得。
走廊上的腳步聲在辦公室門口停下,門被推開,兩名克格勃人員走到列別捷夫麵前,掏出了證件給列別捷夫看。為首的那位說道:“列別捷夫同誌,你現在已經被征召了,請立刻隨我們離開。”
直到聽到自己被征召的消息,列別捷夫才覺得自己的心髒重新跳動起來。克格勃在大白天並不搞秘密抓捕,更不會對被抓捕對象說“你被征召”之類的謊言。在蘇聯戰爭局勢緊張到生死存亡的當下,克格勃們隻會對被認定為敵人的人員冷著臉說道:“xx,你因為反革命罪被捕了!”
安全的感覺讓列別捷夫的大腦恢複了正常思考的能力,他又想起在克格勃在最初的時候稱為自己為“同誌”。那就證明自己並不是敵人。
即便此時非常高興,列別捷夫也從克格勃人員臉上看到了冰冷的神色,他連忙站起身說道:“什麽時候出發?”
“什麽都不用帶,立刻出發!”克格勃人員說完,就讓開通往房門的道路,站在了列別捷夫兩側。
不久後,莫斯科科學院樓上1排排窗戶後麵隱約露出窺視的人影,列別捷夫出了樓門口。就見門外此時已經停了十幾輛汽車,已經有人被克格勃人員“扶”著出來,列別捷夫看過去,發現對方是數學係的教授。還有自動化專業的教授被拉出來的時候,高喊著“我不是反革命!”隨即被塞進車裏。
這讓列別捷夫的心情又墜入深淵。但是不等列別捷夫開口,克格勃人員就將他請進車裏。汽車啟動起來,駛出了科學院的大院。
到了目的地後的十分鍾內,列別捷夫發現自己真的被征召入5了。總參謀部的人員沒有給列別捷夫等寫過入5申請的這些專家們發杆步槍就讓他們去部隊報道,而是將他們請到了1處獨立的院落,院子內外守衛森嚴,這裏看著像是個兵營,卻有著1棟包含了好幾個大會議室的樓房。
列別捷夫與1眾總算是恢複了鎮定的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這處建築是幹什麽用的,如果知道這裏是蘇聯紅軍高級軍官們培訓所在地的話,他們1定會大受震撼。
半小時後,在數學,電子、自動化領域十分出色的蘇聯科學家們終於弄明白他們是被請來學習電子管計算機知識的時候,科學家們震驚了。計算機在這兒時代並不是什麽新鮮物件,
1614年:蘇格蘭人john napier(1550~1617年)發表了1篇論文,其中提到他發明了1種可以進行4則運算和方根運算的精巧裝置。
1623年:ihe schickard(1592~1635年)製作了1個能進行6位數以內加減法運算,並能通過鈴聲輸出答案的"計算鍾"。該裝置通過轉動齒輪來進行操作。
1625年:iia oughtred(1575~1660年)發明計算尺。
1668年:英國人saue or(1625~1695年)製作了1個非十進製的加法裝置,適宜計算錢幣。
1671年:德國數學家gottfried eibniz 設計了1架可以進行乘法運算,最終答案長度可達16位的計算工具。
1822年:英國人chares babbage(1792~1871年)設計了差分機和分析機,其設計理論非常超前,類似於百年後的電子計算機,特別是利用卡片輸入程序和數據的設計被後人所采用。
1834年:babbage 設想製造1台通用分析機,在隻讀存儲器(穿孔卡片)中存儲程序和數據。babbage在以後的時間裏繼續他的研究工作,並於1840年將操作位數提高到了40位,並基本實現了控製中心(cpu)和存儲程序的設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據條件進行跳轉,能在幾秒內做出1般的加法,幾分鍾內做出乘、除法。
1848年:英國數學家gee booe 創立2進製代數學,提前近1個世紀為現代2進製計算機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到了1900年後,機械計算機可以是使用平滑機構如弧形板或計算尺)進行計算的anaog,或者使用齒輪的數字計算機。機械計算機在2戰期間達到頂峰,它們構成了複雜投彈瞄準器的基礎,包括norden以及類似的船舶計算設備。
蘇聯就有自己的機械計算機研究部門,隨著新的電子技術發展,包括蘇聯在內的各國科學家都在設想製造出電子計算機。
現在得知中國竟然已經搞出了電子計算機,蘇聯科學家們都不太相信。列別捷夫是少數完全相信中國搞出電子計算的蘇聯科學家,因為列別捷夫從事自動化專業,他根據分析中蘇兩國工業品的品質與產量,早就生出1種困惑。中蘇產量差距實在是大的有些離譜。
中國人口是蘇聯的4倍,理論上工業產能也應該在蘇聯的4倍左右。但是現實中,中國的工業產能遠遠超過4倍,而且這種差距並非體現在手工作坊生產的那種產品上,而是體現在同樣的流水化生產上。
當下的全自動化生產線完全是靠機器,通過非常精巧的控製設備完成1個個步驟的連接。當時列別捷夫就有個判斷,中國或許掌握了更有效的機器設備控製能力。
現在就有了更合理的解釋,中國擁有能夠完成更複雜運算與邏輯判斷的計算機,所以能夠對複雜精密的自動化生產線進行控製,從而提高了產量。
帶著激動的心情,列別捷夫與其他科學家與軍隊人員1起去聽課。負責講課的是中國專家,蘇聯紅軍方麵給中國專家配了3個翻譯來確保中國專家講述的內容可以準確的翻譯成俄語。
這種嚴謹得到了回報,因為授課沒多久,蘇聯科學家們就出現了對俄語翻譯的理解歧義。於是,單方麵的授課變成了類似對談的模式。蘇聯科學家們為了能夠在後麵不出現理解的問題,對每1個“新造”的詞進行了解。
雖然速度不快,但是科學家們熱情高漲。1直到了深夜,他們依舊想繼續學下去。
.
1同聽課的不僅是科學家,還有1半是蘇聯軍官。軍官們是真的扛不住疲憊,而且此時已經太晚了,他們要求明天再講。才算結束了學習。
第2天,也就是9月18日。列別捷夫醒來後的第1件事,就是撲倒桌邊,根據自己還能想起來的內容,對昨天的筆記做注解。這是列別捷夫的學習方式,很多學習內容在第2天醒來後會變得格外清晰。不管是能記住的還是記不住的,都有了1個比較清晰的確定。
有些科學家們的學習模式與列別捷夫類似,有些則不同。不管是哪1種,大家都在開課前做了充足的準備,並沒有上課的時候暈著頭繼續聽。
第2天的課程開始前,中國專家給每1個聽課的人都發了1個名詞解釋表。上麵是關於昨天課程上被提問的名詞。對這樣精心的準備,列別捷夫十分感動。
到了晚上7點,軍官們要求課程立刻結束。7點半,所有蘇聯學員們齊聚1堂,開始討論。軍人們都很懵,科學家們則是極為興奮,列別捷夫尤其興奮。而第1個被要求發言的是蘇聯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這位在概率論上有著天才理解力的數學家臉色因為激動而發白,他用稍微有些顫抖的聲音說道:“我認為中國科學家提供的原理完全可行!即便隻有這兩天的課程,我們就可以建造出電子計算機。”
列別捷夫心中完全讚同柯爾莫哥洛夫的判斷,而沒有輪到發言的蘇聯科學家們也紛紛點頭,不顧禮貌的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列別捷夫很久沒見過這麽誠懇的會議氣氛了,他也很快的融入其中。
軍方的人員卻不是很相信,這些人雖然也是軍事院校出身,接受過自然科學的教育。但是他們所接受的內容,並不足以讓他們理解電子計算機這麽尖端的科技所需的知識。不過蘇聯科學家們發自內心情緒反應卻感動了這些軍人,讓他們直覺的認為,中國拿出來的是有著真正價值的東西。
第3天,9月19日,在大批軍隊的嚴密護送下,來自中國的設備被送到了舉辦授課的蘇聯紅軍高級軍官培訓地。中國專家們連夜的組裝調試,又過了1天,9月20日,蘇聯方麵的科學家與軍人們第1次看到了電子管計算機是如何運行的。
列別捷夫看的如醉如癡,尤其是中國電子管計算機中使用的邏輯門電路,將別列捷夫帶入了1個新世界。中國的電子管計算機的編程就是通過各種邏輯門電路的開關設置,來完成對於計算的設計。
在興奮之餘,列別捷夫看到了軍方學員臉上的痛苦之色。同情感在列別捷夫心中油然而生。想看懂這種編程,需要非常高深的數學功底。1個沒有能力真正理解微積分的人,就不可能理解電子管計算機的應用,更遑論使用這種工具進行編程。便是列別捷夫自己也隻是看懂了這些編程的方式,對於即將運行的模型也不是很理解。
就在蘇聯方麵的人員屏息凝神的時候,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走到計算機旁邊的白板前,拿起水筆寫下了1個方程式。這麽1個動作吸引了蘇聯人員的注意力,列別捷夫隻看完了柯爾莫哥洛夫寫了1半的方程式,就心生欽佩。數學家柯爾莫哥洛夫所寫的方程式,正是對正在調試的電子計算機即將運行的那個方程式。雖然柯爾莫哥洛夫沒能寫完,但是這份數學方麵的天分令列別捷夫衷心的欽佩。
這天的課程在晚上結束了,但是蘇聯科學家們沒有離開放置電子計算機的大會議室。科學家們請軍人們送來了上下鋪的床,1邊研究著電子管計算機,1邊討論。那些實在是過於疲憊的,就在床上擠擠睡下。由於睡得不舒服,大家的睡眠時間並不長。這種短暫的睡眠正是科學家們所期待的,他們現在隻想短暫的休息,隻要醒過來,就繼續學習。
在蘇聯紅軍空軍司令部內,空軍司令諾維科夫此時正在聽著滿臉沮喪的空軍軍官們講述學習經曆。匯報的時間並不長,因為沒有太多可以精準匯報的內容。但是諾維科夫本人也聽明白了,蘇聯空軍玩不轉電子計算機這種新設備。
諾維科夫大將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問道:“空軍讓你們拿去的幾個方程式,有沒有算出結果?”
參與學習的蘇聯空軍軍官們這才想起有這回事,連忙掏出了計算結果。諾維科夫大將拿過空軍靠機械計算機與人力計算室算出的結果對比起來,越看神色越是古怪。中國電子管計算機的計算結果與蘇聯的計算結果完全1樣,同時,蘇聯是通過精通這些的專業人員花了很大時間算出來的,中國電子計算機隻是1下午就將數據全部算了出來,而且在小數點後多了5位。
諾維科夫大將沉吟好1陣,才下了決定,“明天你們向中國空軍的專家請教中國對於空軍調度的模式。”
與部下們談完,諾維科夫左思右想1陣,終於給朱可夫撥通了電話。兩人在電話裏談了好久,最終,朱可夫才下了決定,讓諾維科夫明天去見斯大林。
此時,德國的空軍內部完成了轉場。原本全部分配給中央集團軍的231架噴氣式戰鬥機都轉場到了南線。南方集團軍司令部內,賴歇瑙終於鬆了口氣。為了得到噴氣式戰鬥機,賴歇瑙甚至專門回了1趟柏林,向希特勒當麵分析厲害。
此時曼施坦因的神色雖然還是比較冷靜,卻能看得出,這位德軍南方集團軍參謀長相當的興奮。拿到了噴氣式戰鬥機,就可以在奪取製空權,當下陷入死戰的斯大林格勒周圍援軍雲集,德軍必須奪取這裏的製空權,才能對蘇聯援軍給與沉重的打擊。
神色中更激動的則是隆美爾上將,他的部隊在德軍擊破蘇聯紅軍的戰線後,要不顧後方,對薩卡拉發動進攻。並且在冬季到來之前破壞足夠數百公裏的鐵路線。從而確保數個月之內不會出現中國對蘇聯的大規模援助。
雖然在法國戰役中,隆美爾就幹過1次類似的事情。但是這次突襲無論是距離還是時間,都比法國戰役時候更加危險。這已經是違背了軍事學普通常識的進攻,屬於1次9死1生的軍事冒險。
看出了部下的擔憂,賴歇瑙將曼施坦因與隆美爾叫到旁邊的野戰帳篷中,先對隆美爾說道:“隆美爾上將,我允許你再次做出決定,是否要接受這次命令。如果你拒絕的話,我不會責怪你。”
隆美爾心中1陣翻騰,最終他還是下定了決心,“司令官,我願意接受這次的命令。”
雖然這麽想,但是隆美爾還是覺得自己的確冒了極大風險。不過想到自己或許是第1個給西伯利亞大鐵路造成巨大損失的將領,卻也在心中有了點慰藉。
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世界最長鐵路,1891年5月在海參崴正式動工,1892年7月又從另1端的車裏亞賓斯克往東修建,至1904年7月13日耗時13年大致建成鐵路幹線,後續工程則持續到1916年。鐵路幹線貫穿中國關東地區東清鐵路)連通海參崴,且貝加爾湖段尚未建設而以輪渡等方式連接。後續工程建設了黑龍江北麵的阿穆爾鐵路和貝加爾湖段鐵路,形成了如今西伯利亞鐵路的走勢。
2十世紀3十年代完成全部複線工程。1929年開始電氣化工程。隆美爾能清楚記得的內容差不多就這些,至於電氣化工程的裏程,隆美爾倒是不在意。如果西伯利亞大鐵路真的都是跑電力機車,倒是好辦了。將發電站與輸電線破壞,就不用費力去破壞鐵路本身。不過這種事情想想就好,根本沒有可能。
曼施坦因此時則問道:“司令官,如果讓裝甲部隊配合空降兵的話,您認為是否能夠提高效率?”
賴歇瑙冷哼1聲。他平日裏極少這麽做,之所以當下忍不住,主要是因為他去柏林說服希特勒的時候,希特勒也說過類似的話。
在賴歇瑙看來,希特勒此時也已經有些被前期的勝利衝昏了頭腦,準備讓中央集團軍1舉攻入莫斯科,給與蘇聯以毀滅性的震撼。所以賴歇瑙當時就毫不客氣的對希特勒說道:“元首。拿破侖已經攻占了莫斯科,可結果呢?我不認為現在的蘇聯會比當年的沙俄更軟弱!”
當時希特勒看向賴歇瑙的目光裏,竟然有類似受傷害的情緒。這讓賴歇瑙感到有些訝異,這種情緒代表著1個人的軟弱。賴歇瑙沒想到希特勒竟然也會這麽軟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