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英國崩潰(三)

字數:8441   加入書籤

A+A-




    1944年3月16日,利比亞大沙漠中,德國最新的豹式坦克向著世界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撲去。這種豹式坦克與另1個時空的德國豹式坦克不同。這1款豹式坦克屬於德國版42噸的26潘興坦克。
    美國的謝爾曼坦克本身設計的相當出色,布局非常合理。作為同盟國的1員,德國向其他同盟國提供了大量軍事裝備技術,自然也換到了許多軍事裝備。新的豹式坦克就是與美國1起搞的潘興坦克的德國版本。
    美國版的26潘興坦克重41.9噸,德國版的42噸。美國裝備了英國產的90毫米坦克炮,其威力與中國59式坦克相差無幾。德國則裝備了著名的88毫米反1切炮,其威力更是不俗。
    自此,英、美、德3國都基本確定了本國的坦克。至少美國與德國已經確定了重型坦克為42噸,中型坦克為30噸。並且開始快速淘汰其他各種坦克,將所有6軍坦克的資源和研發能力都投入到這兩款坦克上。
    德軍將30噸的坦克命名為虎式,42噸的坦克命名為豹式。外形看上區別很大,內部區別倒是有限,美軍和德軍都再次使用汽油發動機,內部的很多組件已經基本通用。
    德軍對於豹式坦克相當滿意,這款坦克的火力、裝甲、速度都達到了德軍的期待。而且生產技術也沒有超出德國的能力,德國也可以大規模生產。
    在北非戰場上,豹式坦克可以正麵擊穿中國的59式坦克裝甲,這是之前的虎式坦克很難做到的。
    不過豹式坦克也隻是能夠與中國59式坦克相提並論,德軍則有著足以自豪的精銳裝甲兵,換裝了豹式坦克後,之前打不過黑人裝甲兵的汙名總算得到了洗刷。接連數次大規模的裝甲作戰,德軍都獲得了1定優勢,並且成功的數次擊敗了黑人裝甲兵。
    這次交戰,雙方打的依舊非常激烈。不斷有豹式坦克與59式坦克被擊毀。雙方的裝甲兵卻沒有因此而畏懼,駕駛著鋼鐵巨獸互相廝殺,使得雙方的裝甲兵們都亢奮起來,甚至有些狂躁。
    你來我往之間,雙方不斷投入了新的兵力,讓本就激烈的戰場真的燃燒起來。美國的26使用汽油發動機,德國的豹式坦克與中國和蘇聯1樣,使用柴油發動機。所以被擊毀的坦克燃燒的時候黑煙滾滾。火勢之猛烈,讓那些救護坦克的工程兵們根本不敢靠近。那些戰死的坦克組員在烈火中燒的黢黑,根本分辨不出來是黑人或者是白人。
    德軍的裝甲部隊的確很精銳,抓到1個機會就切入世界人民解放軍第13集團軍裝甲部隊的空襲,形成了3麵包圍的態勢。
    眼見局勢不利,第13集團軍的裝甲部隊開始撤退。59式坦克的最高速度為每小時50公裏,德國豹式坦克為每小時48公裏。雖然看著隻有4的差距,但是坦克真正有效的交戰距離也就是幾百米。每跑半個小時,雙方距離就能拉開1公裏,等於是脫離了戰鬥。
    德軍此時也上了頭。雙方數百輛坦克進行的大追擊無疑大大刺激了德軍坦克指揮官的神經。他們就這麽不顧1切的追了下去。
    然而追出去不到1個小時,1輛豹式坦克突然爆炸著火。很快,豹式坦克接連中彈。然而德軍裝甲兵指揮官們熱血上頭,並沒有在意,直到接連有十幾輛豹式坦克被摧毀,德軍前線指揮官才意識到遭到了伏擊。
    德軍畢竟是德軍,即便1時熱血上頭也是因為追擊很可能會擴大戰果。眼見自己已經開始吃虧,德軍坦克群立刻調轉車頭,往後撤退。
    可世界人民解放軍這邊使用的是155榴彈炮,這種火炮精度好,射速快,片刻就在再次擊毀了十幾輛德軍豹式坦克。並且在德軍撤退中又擊毀了2十幾輛。
    最終,當德軍撤回到出發點時。發現這次交戰居然沒占便宜,因為被中國火炮的埋伏轟擊,德軍最終還吃了點小虧。
    消息傳到非洲軍司令官隆美爾裝甲兵1級上將這裏,隆美爾臉色雖然堅定,語氣卻嚴厲起來,“你們不要因為對手是黑人就小看他們,這明顯是我們的戰術,黑人很快就學會了!”
    訓斥歸訓斥,德國非洲軍的指揮官們隻是羞愧,並沒有憤怒。隆美爾即便身為1級上將,依舊與官兵同甘共苦,並且經常出現在戰鬥非常激烈的前線。這種作風雖然在德國總參謀部內不受待見,但是官兵們非常熱愛經常與他們1起冒著敵人槍林彈雨作戰的隆美爾。
    正如隆美爾所說,使用88毫米炮反坦克本就是德軍的拿手好戲,從西班牙內戰期間就開始出現。曆經了波蘭戰役,西歐戰役,以及蘇德戰爭,這種反坦克手段已經非常成熟。當88毫米炮安裝到豹式坦克上,德軍內部1片歡騰。
    現在德軍的手段被黑人裝甲兵學去,對於德軍的確構成了不小的威脅。而且黑人裝甲兵們學走的可不僅僅是埋伏,他們還學走了非常多德軍裝甲兵的技戰術,並且用來對付德國裝甲兵。
    隆美爾由心而發的歎道:“諸位,我們麵對的是真正的軍隊,而不是非洲部落。我要求大家必須用尊重的心態去麵對他們。如果有人繼續小看黑人軍隊,隻會讓自己沒辦法活著回到故鄉。”
    說出這話並不是訓斥,而是隆美爾自己真的感到了不安。從抓到了俘虜進行審問後,隆美爾得到的情報顯示,第13集團軍最初的時候有6成都是中日朝的軍人,黑人隻占4成。
    隨著戰爭的進行,黑人官兵在裝甲部隊中的比例不斷提升。最初是黑人官兵成為坦克車組裏麵的裝填手。之後,駕駛員甚至是炮手都出現了黑人。
    之所以車長中暫時沒有黑人,完全是因為坦克車長需要掌握很多門類的技術,現階段的黑人的確沒辦法勝任。
    這樣的人員變化,使得第13集團軍中的黑人比例從40提升到現在的60。稱為黑人占多數的部隊為黑人軍隊,在隆美爾看來並不為過。
    根據俘虜的口供來看,那些有經驗的亞洲軍人則加入了其他部隊。已經知道的番號中,就有第11集團軍,第12集團軍。這兩個集團軍下轄的各部隊已經從原本的摩托化步兵師向著裝甲部隊轉化。
    口供裏麵還有第27、28、293個尚未謀麵的集團軍。根據俘虜說的0散情報,德國非洲軍司令部情報分析部門認為,這3個集團軍很有可能從步兵部隊升格為摩托化部隊。
    如果這6個集團軍全出現在前線,就將是百萬大軍。這支軍隊麵對德軍的時候還有些差距,但隆美爾很了解英國軍隊,他認為英軍麵對這些黑人軍隊,同等兵力下大概率占不到便宜。
    而且英軍在利比亞隻有30萬人,在數量不如黑人軍隊的時候,英軍很可能會被打崩。就如他們在阿拉曼戰役以及托布魯克戰役中表現得那樣。
    至於德軍,總參謀部並不想在非洲維持百萬德軍的規模。隆美爾在蘇聯打過仗,倒是能理解總參謀部的想法。
    蘇聯雖然與德國簽訂了停戰協議,但是德軍根本不相信蘇聯真的會退出戰爭。蘇聯人現在隻是抓緊時間恢複實力,重建精銳部隊。兩年後,蘇聯必然會再次成為德國的重大威脅。蘇聯紅軍的戰鬥力應該能夠給德軍造成很大威脅。
    然而非洲這麽大,別說100萬德軍,就是算是在非洲投入500萬德軍。也不足以中國爭奪非洲。更不用說,現在的世界人民解放軍中的亞洲人領導的黑人部隊數量已經非常大。隻要400萬亞洲軍人為核心,就可以組建規模達到1000萬的黑人精銳部隊。
    隆美爾對於種族主義不感冒,他看不起非工業國的國民,卻將他們當人看。所以隆美爾並不覺得500萬德軍麵對1000萬精銳黑人軍隊的時候能討得好去。
    3月18日,始終處於激烈戰鬥的德國空軍給隆美爾送來了1條消息。根據他們在激烈戰鬥中看到的1些跡象,德軍對麵的黑人軍隊好像撤退了。有新的部隊接替了11、12、133個集團軍。
    得知了這種可能後,隆美爾準備給有可能新上來的黑人軍隊上上強度,給他們來1次主動進攻。然而沒等隆美爾的計劃展開,對麵的黑人軍隊主動開始了進攻。德軍哪裏肯慣著對手,立刻實施了對攻。
    3月19日的戰鬥結束後,德軍已經基本確定了對麵的新部隊是第28與29集團軍。隆美爾沒想到這兩個集團軍並非是摩托化了,而是直接裝甲化。
    19日的戰鬥中,28月29集團軍表現得相當出色。除了戰鬥有點生澀之外,其基本訓練相當出色,並不亞於撤下去的第13集團軍。
    3月20日,正在應戰的德軍得到了英軍的求救電報,請求德國裝甲部隊的支援。隆美爾的非洲軍下轄11個裝甲師,並不存在軍級單位。因為隆美爾認為在北非大沙漠上作戰,軍級單位過於龐大,由司令部直接指揮11個裝甲師更能發揮出戰鬥力。
    .
    聽到英軍的求援,隆美爾的司令部內氣氛有些壓抑。之前隆美爾將自己的分析講給了非洲軍司令部的人員,大家也認為英軍未必真的打得過精銳黑人軍隊,卻沒想到這種悲觀的預測這麽快就變成了現實。
    如果有什麽比德軍的悲觀預測更悲觀的,大概就是正遭到第27集團軍猛攻的英國非洲軍。
    現在的利比亞有3支非洲軍,分別是德國、英國、意大利3國的非洲軍。哪怕是沒有在非洲投入兵力的其他同盟國成員國都認為意大利非洲軍肯定是最弱的1個,而且是比世界人民解放還弱。
    正如各國的判斷那樣,意大利非洲軍從原本的67萬被打的剩下了15萬。連墨索裏尼都不願意再給意大利非洲軍增兵。
    英國非洲軍則從原本的41萬打的剩下了13萬。按照比例,也不比意大利非洲軍光彩多少。而此時位於南線的英國非洲軍麵對的是同等兵力的第27集團軍。英軍的確進行了非常勇敢的戰鬥,卻被對麵的27集團軍靠硬實力給打的穩不住陣線。
    眼見如果繼續這麽打下去,英國防線很可能會被第27集團軍打穿,英國非洲軍不得不請求德軍支援。
    德國非洲軍司令部根據戰局分析,認為當下的非洲軍沒辦法進行支援。以11個裝甲師對抗對麵兩個裝甲集團軍,德軍的兵力也隻是勉強維持。1旦派遣增援部隊,德軍就沒了應對意外情況的預備兵力。
    既然德軍沒辦法出戰,增援的重擔自然就被推給了在英德兩軍後麵的意大利軍隊。
    為了能夠更有說服力,隆美爾還專門給希特勒發去了電報,將當下的戰況告知給元首。隆美爾沒有說出的話則是,希望元首能夠對墨索裏尼施壓,讓墨索裏尼能夠給意大利非洲軍下達增援英軍的命令。
    隆美爾並不知道,他此時在德國總參謀部裏麵的風評並不好。很多種族主義意識強烈的德國將官都認為,隆美爾打黑人軍隊的時候並沒有打出酣暢淋漓的大勝仗,反倒成了消耗戰。這足以證明隆美爾辜負了希特勒的器重。
    好在現在的代理總參長是曼施坦因元帥,6軍參謀長是保盧斯1級上將。兩人都了解隆美爾,而且這兩位都是有著豐富1線經驗的參謀型人才。看了大量戰報後,兩人都對世界人民解放軍迅速提升的戰鬥力有很深刻的印象,兩人都用沉默的方式表達了對隆美爾的支持。這才沒鬧出罷免隆美爾的鬧劇。
    希特勒雖然對黑人有著根深蒂固的輕蔑,但是希特勒很欣賞隆美爾。收到了隆美爾的電報後,希特勒敏銳的注意力關注起了居然是英國非洲軍先請求援助的要求。
    此時英軍正在將國內的20萬部隊運往北非,力求增強英國非洲軍的實力。在英國援軍還沒抵達前,前線的英軍就扛不住了,這反倒說明隆美爾的擔憂非常有道理。
    希特勒先給墨索裏尼發去電報,之後就讓總參謀部對當前的戰爭情況做匯報。
    在蘇德戰爭進行期間,希特勒1直在東普魯士的“狼穴”裏監視戰爭。現在蘇德兩國停戰,希特勒又回到了柏林的總理府。
    雖然蘇德戰爭並沒有取得如同西歐戰役那樣的橫掃,但是德軍的確獲得了巨大的戰爭優勢,並且在遭到慘重損失前撤回了國內。所以德國民眾的情緒並沒有受到影響。希特勒最近每次集會時候出現在總理府的陽台上,都會得到陽台下大量德國民眾的熱烈歡呼。
    這1次,希特勒很想到陽台上看看,卻忍住了。當下的德國過得還算舒適,雖然美國與南美的原材料不再供給德國,但是英國與法國同樣斷絕了來自美國、南美、非洲的資源。與英法相比,德國擁有現在歐洲最大的勢力範圍,也擁有遠超英法兩國的原材料供應。
    但是希特勒感覺到整個局麵有著令他不安的壓力。這種壓力讓希特勒更不想出現在德國群眾麵前。
    很快,代理總參謀部參謀長曼施坦因元帥,6軍總參謀長保盧斯大將,6軍第1作戰部部長莫德爾大將,還有被希特勒重新啟用的裝甲兵總監古德裏安大將到了總理府。
    看著這群將帥,希特勒有些感慨的說道:“看到諸位,我就想起了製定西歐戰役的時候。”
    這話勾起了4位將帥的回憶。西歐戰役過去了不過4年,但是4人感覺好像過去了1個世紀般的久遠。但是曼施坦因、古德裏安、保盧斯,都回想起當時少壯派們與總參謀部老古董們的鬥爭。
    那時候的總參謀部認為德軍不可能在第1次進攻中就徹底打敗以英法聯軍為首的西歐聯軍。曼施坦因卻堅定的認為要是沒辦法1舉擊敗西歐聯軍,西歐戰役就沒有必要發動。所以找了古德裏安詢問裝甲部隊能否通過阿登森林。
    當時的曼施坦因與古德裏安親自駕車跑了1趟阿登森林,最終確定阿登森林足以讓大量德國裝甲部隊順利通過。
    雖然在莫斯科戰役時,古德裏安拋下其他友軍,自己率先跑路。差點讓蘇聯紅軍的反攻部隊從古德裏安讓出來的位置殺進來。
    不過西歐戰役時候的情誼還在。曼施坦因雖然覺得古德裏安性格中缺乏如同莫德爾的頑強堅定,但是古德裏安在引進消化吸收美軍4謝爾曼坦克以及26潘興坦克的過程中的確表現出出類拔萃的裝甲專家的實力。所以曼施坦因對古德裏安始終以禮相待。
    莫德爾對古德裏安沒太多交集,倒也無所謂。
    保盧斯是給賴歇瑙元帥當參謀長的時候飛速晉升,那時候保盧斯是b集團軍下第6集團軍的參謀長,屬於純步兵與英法聯軍正麵作戰。對於古德裏安是有點看法的。不過希特勒現在的態度明顯是為了緩和關係,保盧斯自然不會故意掃興。
    感歎回憶1番,眾人的關係顯得融洽起來。希特勒這才詢問起眾人對當下英國的分析判斷。
    作為總參謀長,曼施坦因很率直的說道:“英國當下兩線作戰,雖然從撤回英國的殖民地人員中得到了兵源補充。但是英國人口也頂多能達到6000萬,由於大量的人力損失,英國人口裏麵女性數量已經超過了1半。即便英國繼續堅持,也不可能拿出超過1000萬的部隊。
    元首,我認為現在的中國是準備通過消耗戰耗光英國這1000萬軍人,從而讓英國在未來30年內都緩不過來。”
    曼施坦因的聲音不大,語調也不抑揚頓挫。但是他平靜的講述著分析內容,給聽眾們造成的心裏震動甚至超過了希特勒那種歇斯底裏的聲音造成的程度。
    如果中國真的幹掉1000萬英國人。英國現在的6000萬人口就隻剩下5000萬。其中3000萬是女性,剩下的2000萬男性也是老弱病殘。英國未來30年內肯定緩不過來勁。
    眾人雖然被這樣的分析弄的很有壓力,但是沒人同情英國。眾人隻是繼續看著曼施坦因,等著他繼續分析英國的未來。
    曼施坦因繼續說道:“現階段,英國很可能會將保住加拿大作為首要目標。加拿大有著豐富的資源,也是英國現階段能夠維持國內工業生產的根本。如果英國在非洲繼續遭到打擊,英國很可能會徹底放棄非洲。1旦英國撤離非洲,首當其衝的就是法國、意大利與西班牙。英國完全可以在這個階段中集中力量在加拿大與中國決1死戰。我認為英國很可能正在討論要不要這麽做。”
    希特勒聽了曼施坦因的分析後,神色有些憂鬱。意大利是德國的盟友,墨索裏尼更是希特勒的好兄弟,希特勒發下過誓言,隻要墨索裏尼有需要,不管墨索裏尼處於何種境地,希特勒都會幫助墨索裏尼。至於西班牙的弗朗哥,同樣是納粹德國的親密夥伴。如果英國撂挑子跑了,希特勒不可能不支持這兩位盟友。
    想了1陣,希特勒看向了保盧斯,“參謀長,你對於現在的黑人軍隊戰鬥力怎麽看?”
    保盧斯雖然對於希特勒非常忠誠,但是作為軍人,尤其是參謀型軍人,保盧斯並沒有為了討希特勒歡心就編造假話的習慣。他果斷答道:“根據情報來看,有過戰鬥經驗的黑人在得到了優良裝備的時候,的確可以發揮出戰鬥力。更何況,黑人軍隊的指揮官是亞洲人。亞洲人認為黑人同樣是受到白人壓迫的民族,屬於亞洲人的天然盟友。”
    希特勒冷冷的看著保盧斯,這話他是真的不愛聽,1點都不愛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