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張獻忠

字數:3976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剛剛那1刻,張獻忠真想直接砍了這廝了事,也正是艾能奇勸解張獻忠,跟他說現在形勢對己方不利,聽聽裴小2來人所謂何事在做處置不遲,說不定還能與那裴小2有所配合,解除現在不利局麵,至於裴小2與張獻忠之見的仇怨,等日後推翻暴明之後,再報不遲。

    張獻忠也才半推半就的擺下了這麽1番鴻門宴。

    聽到艾能奇的話,張獻忠終究還是沒有直接殺了汪秉忠,而是對外麵道:“將他給我帶過回來。”

    汪秉忠重新回到大帳,理了理身上的衣服,看的張獻忠額頭上青筋暴起,殺意充斥胸膛,好半天才緩過來。

    “你隻有1次機會,想說什麽盡可直言。”

    汪秉忠淡然道:“我此行便是給貴軍指出1條明路出來。”

    “什麽明路。”

    “8大王從汝南奔走項城,隨後又兵敗逃到光山,所謂這不過是左良玉罷了。我有1計可助8大王除了左良玉此人。”

    “哦?”聽到可以除了左良玉,張獻忠眼中1亮,問道:“什麽計策?快快道來。”

    “卻不知8大王可否聽說過鳳陽?”

    “鳳陽,那不是他們老朱家的祖墳?”張獻忠有些不解。

    讀者身

    汪秉忠繼續道:“我之計正是鳳陽,鳳陽乃是大明的龍脈所在,並無城牆,假如8大王能夠星夜兼程,率領大軍直奔鳳陽,必能1舉大敗鳳陽守軍,奪取鳳陽。屆時,大明在鳳陽積累了2百餘年的財富全都歸8大王不說,8大王也可掘大明祖墳,斷了大明的龍脈。

    大明龍脈被斷之後,崇禎有顏麵麵對他的列祖列宗?這1番功過自會有人來背。崇禎自己必然不會背,那麽左良玉便成了最好的替罪羔羊,到那時,崇禎效仿袁崇煥舊事,將左良玉刮了也說不定。

    更為重要的是,左良玉1死,南直隸1帶久無戰事,兵丁羸弱,將帥無心,江北之地將在無人能限製8大王。8大王也可效仿當初朱元璋先奪定遠,滁州,廬州3州。待時機成熟,揮師渡江,拿下南京,以為根基”

    汪秉忠1點1滴向張獻忠描述著未來的大好願景,聽得張獻忠緊皺的眉頭也在不知不覺間舒展開來,似乎有些沉醉在汪秉忠描述的前程之上。

    艾能奇1看張獻忠這幅態度,暗道不好,張獻忠似乎真被汪秉忠的描述所吸引,他雖然不知道裴小2的目的究竟為何,但也知道,不能完全按照對方的安排的道路行事,否則1不留神,便可能萬劫不複。

    好在張獻忠沉醉了1會,眼神中慢慢恢複了清明,哈哈1笑道:“我張獻忠窮苦人家出身,自詡沒那個本事能跟朱元璋相提並美,不過你說這個打鳳陽這個主意倒是不錯,左良玉那廝肯定不會想到,我會突然向東去打鳳陽。”

    “義父,不可。”艾能奇有些後悔讓張獻忠見汪秉忠了,這廝說的天花亂墜,其實不過誇誇其談,隻講好的1方麵,其中危險卻隻字不提。

    張獻忠攔下艾能奇,對汪秉忠道:“你這廝說的挺好,也罷,今日我心情好,就不殺你了,你走吧。”

    汪秉忠施了1禮,默默退了出去。汪秉忠走後,艾能奇對張獻忠道:“義父,您切不可聽從汪秉忠的胡言亂語,孩兒雖然1時不明白那裴小2這樣做究竟意欲何為,但絕對不會好心給我們指點出路。”

    “好了,雲枝你說的我都知道。”張獻忠1收剛剛沉迷之色,冷靜道:“我張獻忠幾斤幾兩我還分得清楚,自然不會白日做夢去效仿什麽朱元璋。不過,汪秉忠所言的鳳陽卻是是我剛剛沒有想到的去處。”

    !

    艾能奇還想再說,卻被張獻忠攔下,“我要做的不是真要去進攻鳳陽,而是做1個姿態,咱們大張旗鼓去進攻鳳陽,就看看那左良玉的反應,要是他跟上咱們,那麽咱們便派出少股部隊在河南等地活動,迷惑左良玉,調動左良玉。

    等左良玉被咱們牽製鼻子走的時候,咱們便可伺機找機會埋伏,大敗左良玉。如果左良玉沒有上當,不隨我們向東,咱們也可以趁機脫離左良玉的進攻範圍,去南直隸1帶刷刷。”

    艾能奇聽張獻忠說的清醒,頓時放下心來,隻要不是被裴家軍拍的人牽著鼻子走就行,當下對張獻忠抱拳道:“義父英明。”

    於此同時,遠在漢中,裴小2已經回到了南鄭數十天的時間了。此時後軍劉先春也已經抵達了漢中,協助裴小2掌管漢中。

    現在是初春,正是播種時節,耽誤了農時,那麽等到秋天整個漢中,包括裴家軍都要餓肚子。是以這段時間裴小2劉先春作鎮漢中,將漢中、鄖陽的地圖魚鱗冊等地全都翻查了1遍,不僅如此,還在南鄭,城固,洋縣,西鄉,金州,漢陰等地實地走訪。

    但走訪的結果卻令裴小2越來越心驚。漢中戰亂45年,土地早已經變成1片荒蕪,大片大片的農田上長滿了野草,水利溝渠也都被堵塞,根本就不能用。更重要的是,長久的戰亂對人口損失極大。

    裴小2從漢中知府衙門中了解到,崇禎初年,漢中府有戶8萬4千多戶,人口超過8十4萬多人,然而到了現在,才幾年過去,漢中地麵上十裏之內幾乎看不到1個人。

    當然,有大量人口逃入附近的山脈之中,比如北麵的秦嶺,南麵的米倉山。這段時間,裴小2也派人深入大山,勸百姓下山耕種,但算上這些人,漢中的人口預計也不會超過2十萬人。

    本來裴小2還想在漢中休整幾年,種種地,恢複經濟,發展人口,但看到這幅樣子,心頓時涼了半截。就算給他十年時間他也恢複不到崇禎初年的水平,而十年之後,大明還在不在尚在兩說。

    裴家軍在河南整編,共計有正軍十萬人,後軍89萬人,兩項合計共計快2十萬人。經過長久大戰,大軍損失不小,且將1部分受傷,殘疾不適合再留在軍中的人剔除之後,大軍1度瀕臨5萬左右。

    p>  後來與劉知足相遇,裴家軍才稍稍恢複1些,現在足有7萬人。7萬人正軍,加上後軍大批家眷,也有十餘萬。

    這麽多兵力,要不是有在河南1路搜刮,最關鍵是在南陽得到的軍糧,漢中這點人口,根本就養活不起。不過存糧終究有吃完的1天,等到那時,在真正是個死。

    不能在漢中浪費時間,裴小2心中暗自下了決定,將南下攻蜀列上了日程。不過,連番大戰,士兵不僅損失慘重,就連精氣神也都消耗嚴重,此時攻蜀,不異於比他們送死。

    裴小2將自己關到房間內冥思苦想了整整3天,終於想出了1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大軍無法進攻皆因疲憊,而身體的疲憊休整1個月也就過來了,最關鍵是精神上的疲憊。既然精神上疲憊,那就需要1劑猛藥,來刺激精神。

    裴小2想到的這劑猛藥就是給大軍按軍功分田。在這個時代,最主要的生產資料,便是田地。將土地分給有功的將士,不怕將士們不賣命,同時也可以將手下的將士與自己深度捆綁,1舉多得,至於有什麽後果,現在反而不重要了。

    說幹就幹,在裴家軍沒有敢反對裴小2所做的決定,即使是劉先春,劉知足等人。下了決心之後,裴小2將替換下來的傷殘士兵聚攏在1起,經過簡單培訓之後,便帶著尺子走遍漢中每個角落,丈量土地,為大軍分田做準備。

    鋪墊完畢,明天打4川。

    /91/91712/31609874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