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滿洲

字數:3686   加入書籤

A+A-




    就在4川裴家軍如火如荼,1點點增加自己實力的時候,北方的大明迎來了1次重大的危機。
    早在崇禎5年,蒙古風雲變幻,科爾沁徹底投靠了皇太極,內喀爾喀5部全軍覆沒,察哈爾部的8個鄂托克中,奈曼和敖漢兩部被逼向皇太極投降,蒙古共主黃金家族的直屬後裔,林丹汗在草原上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同時,由於還垂涎於右翼蒙古的勢力,做著趁機殲滅右翼蒙古,借他們的人口與財富,恢複他蒙古共主的地位的美夢,於大明天啟7年,林丹汗於是以察哈爾部8鄂托克之1的多羅特留守故地,率數萬眾西遷。
    雖然此次西遷,收獲頗豐,獲得了右翼蒙古的人口與財務,但在草原上,林丹汗的名聲1落千丈。蒙古是1個狼群,而狼群不需要1個隻會逃竄的頭狼作為他們的首領。
    於是,等皇太極率軍攻入察哈爾舊地,大批留在察哈爾的部落,根本沒有進行反抗,便向皇太極獻出了自己的忠誠。
    崇禎4年,回過味的林丹汗惱羞成怒,親自率軍東征西拉木倫河,侵襲已降金的阿魯科爾沁達賚楚琥爾牧地,帶走了塞棱阿巴海的部眾。皇太極自然不肯示弱,親率兩千名精銳騎兵趕來。
    然而,來勢洶洶的林丹汗,在關鍵時候卻又慫了,趕在皇太極攻來之前,便已撤走。此外,他還殺了漠北外喀爾喀諸部派到右翼的使者,引起漠北諸部的恐慌。
    經此1戰,皇太極徹底看穿了林丹汗的怯懦,無能以及貪鄙,於是起了徹底剿滅林丹汗,並吞草原之心。
    崇禎6年,草原的風霜比往年足足早了1個月,歸化城外原本簡單的農業,顆粒無收,不僅如此,不知從哪興起大疫,開始在草原上傳播開來,蒙古諸部幾入絕境,兵員減損嚴重。整個察哈爾,馬匹僅剩4萬,兵員不滿5萬。
    皇太極敏銳察覺到這是1個機會。於是,在第2年,也就是崇禎5年,在西拉木倫河匯集科爾沁、紮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台吉於西拉木倫河岸,總兵力約十萬,揮師西進進攻林丹汗。
    林丹汗再次不負眾望,聽到皇太極殺來的消息,拔腿就逃。這1次,覺得蒙古已經沒有他的容身之所,於是他1路西逃,跨過明境,逃入青海,與前幾天進入青海的卻圖汗揮師。這1路上,惶惶如喪家之犬,部眾大多流落,就連自己的福晉也都在逃亡中失散。
    皇太極1路勢如破竹,窮追林丹汗4十1天,5月進駐歸化城,追殺道黃河邊緣,得知林丹汗已經逃入青海,這才帶著大量繳獲,人口,財務等撤了回去,此時已經是崇禎7年7月份。
    然而,就在回去的路上,皇太極忽然調轉方向,以明邊將擾其境、殺其民、匿逃人為名,7月初8日入上方堡,進圍宣府。十1日,崇禎緊急下詔由總兵官陳洪範據守居庸關,巡撫保定都禦史丁魁楚等鎮守紫荊、雁門。
    十7日,京師戒嚴。2十6日,皇太極兵攻克保安,沿邊諸城堡大多沒有守備。8月,崇禎又分別派遣總兵官尤世威等支援邊境。十5日,崇禎又下令宣大總督侍郎張宗衡節製各鎮援兵。
    然而,張宗衡得到聖旨之後,卻不沒有絲毫異動,反而將全部兵力匯之與懷仁城中閉門不出。至於懷仁城外則全都丟給了皇太極,任由他縱橫馳騁。可憐百姓何其無辜,就這樣被白白拋棄在胡塵之中,痛苦哀嚎,卻又無人理會。
    懷仁城中有人於心不忍,於是偷偷打開1條縫隙,希望能給百姓1條生路。誰知被張宗衡得知,勃然大怒,怒斥此人不顧大局,為小利而往大義,不將城外豺狼喂飽,這些豺狼則能心滿意足離開?懷仁的局勢如何得解?當場誅殺此人,以震懾眾人。
    皇太極在懷仁城下圍城十餘日,沒有尋到絲毫破綻,於是調轉方向,南下攻入靈丘,企圖從紫金關攻入京師。
    靈邱知縣蔣秉采募兵堅守,2十日不敵,被皇太極攻入城內。城中守備6世奇,把總陳彥武、馬如豸,典史張標,教諭路登甫,全部戰死。城破後,知縣蔣秉采自縊死,其家全家為國殉葬,遠近震驚。
    不過蔣秉采的死也讓皇太極意識到,大明氣數未盡,在大明內部,仍有數不清的忠貞義士,願意為大明,為心中的那份忠義,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
    皇太極心中長歎,自己還是小看了大明2百餘年的煌煌天威,在天下人心中,大明依舊還是正統。
    矗立於高高的太行山上,感受著怒吼的狂風,皇太極健碩的身軀,忽然顫了顫。陪伴在1旁的年僅2十歲上下,正值年輕氣盛的多爾袞上前扶住了皇太極,“大汗,怎麽了?”
    皇太極隻感覺剛才的天旋地轉忽然又1下子消失了,推開多爾袞,站了起來,“無妨,風大罷了。”
    多爾袞心中疑惑,卻又不敢多問,退到1邊。
    “範家送的糧食都收到了沒?”皇太極問道,“此番,咱們雖然擊潰林丹汗,那些歸化城,俘虜數萬牧民,但是要是沒有大明的糧食,這個年,可不好度過。”
    “大汗放心,範家送來的糧食,都已經查驗過了,分毫不差。已經足以支撐我滿洲兒郎,度過這個難關了。”
    “這就好。”皇太極的臉上浮現出1絲欣慰,“當初父汗在世之時,曾說過,大明根深葉茂,猶如參天大樹,而我滿洲與之相比,真如蜉蝣撼樹,螳臂當車。要不是他們漢人人心不齊,其中更有如範永鬥,範文程之輩為我滿洲出謀劃策,恐怕我還真不知該如何對付這個龐然大物。”
    然聽到此話,多爾袞卻不屑道:“大汗何必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漢人雖多,卻是1盤散沙,昔日父汗曾言,我滿洲隻需如伐砍大樹,先去其枝幹,斷其根係,使其慢慢枯竭,最後等到大樹慢慢枯死,就是我滿洲成功之事。”
    看著眼前信心滿滿,根本不知畏懼為何物的十4弟多爾袞,皇太極的眼中浮現出複雜的神情,似是好笑,似是欣賞,又好似忌憚。
    皇太極忽然感覺乏了,道:“好了,咱們回去吧。”
    “是。”多爾袞不敢反駁,跟在皇太極屁股後麵,朝軍營中走去。來到軍營門口,皇太極忽然對多爾袞下令道:“傳我軍令,大軍開始撤退。”
    “大汗?”多爾袞1愣,隨即便要開口詢問。
    “不必多問,我自有計較,傳令吧。”
    “是,臣弟遵旨。”
    崇禎7年8月2十8,皇太極忽然放棄了近在咫尺的紫金關,掉頭折返,臨走之時,同樣將靈丘附近的軍堡全都洗劫1空,這才大模大樣撤離靈丘,向著宣府長城1線撤退。大軍1路退到天鎮城。此時,大同總兵曹文詔便駐紮在天鎮城內。
    曹文詔不恥張宗衡的怯懦卑鄙,孤軍而出,向皇太極大軍偷襲。然敵我勢力懸殊太大,曹文詔寡不敵眾,最終不敵,敗退下來。
    皇太極此時已經完成了原本進攻大明所有目標,此時1門心思要退回遼東,根本就沒工夫理會1介敗將,眼見曹文詔依然逃亡,象征性的派精兵追擊2十裏之後,便回軍撤退。最終,經過張家口長城1代,破長城而出,離開了關內。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