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義軍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皇太極帶著數萬精兵,大搖大擺打了進來,洗劫1番之後,又大搖大擺的原路折返。在這個過程中,大明的宣大強軍,已經喪失了出城與金軍交戰的勇氣,隻有曹文詔憑借自己的1腔血勇,偷襲皇太極,不勝以外,剩下的兵丁,隻敢遠遠的綴在金軍背後。
等後金軍退出1座堡壘之後,便立刻1擁而上,將收複失地的大功,奪到自己手中。其中,更是有兩方人馬,為了同1個戰功,而大打出手。簡直丟盡了大明朝廷的臉。
等到後金大軍退出長城,回到草原之後。宣大總督張宗衡立即派人,向朝廷報捷。在軍報之中,張宗衡巧舌如簧,將自己如何如何與皇太極大戰3百回合,如何臨陣不亂,如何收複失地等事,原原本本全都寫了1遍。
最後還寫了1句,“此戰之所以能勝,上依天子英明,下靠將士用命,微臣尺寸之功,不敢請賞”,將功勞推給了崇禎。
不過,張宗衡這番屬實是眉眼拋給了瞎子,即便朝廷有時卻是會被地方官的1些奏報所蒙蔽,但是宣大這個地方跟別的地方不1樣。宣大距離京師實在是太近了,京師但凡放了1個屁,宣大都會臭3天。如此近的距離,即便朝廷不會將所有情況知道的猶如身臨其金,但對基本的走向,卻了解的了若指掌。
張宗衡這封報捷文書遞到京師之後,據說舉朝嘩然,其中崇禎更是將其擲於地,破口大罵,“逆賊,安敢如此欺我?”
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朝廷上上下下,極為罕見的統1了意見,最終,曹文詔、張宗衡以及巡撫胡沾恩1同被定罪充軍。
隻是,曹文詔的勇猛以及聽話,也著實引起了1些文官的好感,其中就包括了山西巡撫吳甡。命令剛下達,山西巡撫吳甡就上書推薦文詔知兵善戰,請求把他安排到山西來。
崇禎考慮道曹文詔曆來的表現,以及曹文詔在天鎮城外伏擊皇太極之事,此時也傳到了京師,於是就令曹文章為援剿總兵官,準許立功贖罪。
此時,義軍在中原大地遍地開花,往來馳騁,聲勢浩大。不過,河南總兵左良玉,山東巡撫朱大典,以及鄖陽巡撫盧象升等人也不是吃素的。在這些人的打擊下,義軍聲勢很快由盛轉衰。
不得已,大股義軍從新通過商洛道,重新回到了他們的起家之地陝西。在陝西,他們熟悉這裏的1切,他們知道每1座山,每1條河,每1橋。在這裏,官府在當地百姓心中的威望已經衰落到了極點,甚至於百姓們跟這些流寇打1片,百姓們信之勝過官軍。
不過,想要在陝西活下去,卻不得不麵對陝西的殺神,西北的定海神針,3邊總督洪承疇。在義軍心中,洪承疇簡直猶如活閻王1般,有止小兒夜啼之功效。
然而,上天再1次將偏愛,投向了這些義軍們。崇禎7年冬十月,崇禎皇帝在朝臣建議下,派遣太監張元亨、崔良前往西寧衛,監視茶馬,其目的便是在收取茶馬貿易的同時,為朝廷多征集戰馬,以補充官軍。
但是,這群太監本來就貪婪成性,此時在將他們放置於本就關係微妙的西寧城,更是猶如在油桶裏麵扔進去1個火星,衝天的火勢瞬間而起。
十月2十7,碾伯人黃澄、西寧鎮海堡人馬安邦先後起兵反明,鎮守太監張守禮、守備丁孔胤、中軍李本隆、百戶張爾婧戰死,黃澄、馬安邦等遂據西寧城。
西寧淪陷,著實出乎洪承疇的意外。與4川不同,西寧屬於洪承疇的防區,丟了4川,朝廷或許不會責怪洪承疇,但丟了西寧,朝廷必然會問罪與他。不得已,為求速戰速決,洪承疇親帥大軍,日夜兼程,用了7日時間,趕到西寧城外。
而,就在洪承疇離開西安之時,高迎祥與李自等1眾義軍,同樣知道時機千載難逢,於是在鳳翔聚集起來,兵分兩路,1路向北,攻隴西,牽製陝西大將賀人龍,另1路為主力,由高迎祥與李自成親自率領,1路向東,直取西安。
崇禎7年十1月初4,就在洪承疇剛剛抵達西寧城下之時,西向的義軍已經在隴西包圍了賀人龍,而另外1路主力,便已經抵達了西安西麵的鹹陽城下。
十1月6,洪承疇修整1日,開始攻城。於此同時,高李聯軍開始猛攻鹹陽。十1月初十,鹹陽城破。高李聯軍在鹹陽城中大掠3日,將鹹陽焚燒1空,隨後東向西安進發。
十1月十3,洪承疇僅用了7天時間,便已經攻破了由亂軍控製的西寧城,亂軍紛紛向洪承疇投降。洪承疇假意答應下來,隨後在府邸大擺宴席,等席間剛剛投降的亂軍喝的酩酊大醉之時,洪承疇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1起衝了進來,將不省人事的亂軍砍成肉泥。
西寧安定下來之後,洪承疇得知流寇正在攻打西安,頓時心急如焚。西安是洪承疇的根據之地,是西北地區首屈1指的大城,倘若西安淪陷,那麽勢必極大打擊朝廷在西北地區的聲望。
於是,洪承疇不顧士兵百裏行軍,連番作戰的情況下,強逼士兵東進。士兵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為保持軍心,洪承疇下達了4殺令,意為貪生怕死,裹足不前者,殺;謠言詭語、蠱惑軍士者,殺;調用之際,結舌不應者,殺;托傷作病,以避征伐者,殺。
這4殺專門針對士兵抱怨不前,滿腹牢騷。此令1處,全軍駭然。行軍速度明顯加快了不少。
高李聯軍十3萬,攜大勝之勢強攻西安,陝西巡撫練國事拚死守城。聯軍連攻2十日,不克。
而此時,洪承疇已經抵達了隴西。隴西城下的義軍,得知洪承疇已經率兵趕到,當場便怕了3分,等見到洪承疇大軍的身影,哪裏還有敢戰的勇氣,頓時丟下被包圍的隴西,慌忙撤退。隴西之圍立解。
此消彼長,洪承疇麾下洪兵見此狀況,軍心大振,人人精神百倍,連日的風塵在這1瞬間消失不見。洪承疇抓住時機,驅使大軍追擊2十裏,俘獲義軍3萬餘人,乃還。
隨後,洪承疇與賀人龍匯兵與隴西城下,共同約定休整1日,次日繼續向西安奔去。
西安城下,高李2人也得到了洪承疇的消息,尤其是西路軍在隴西城下,與洪軍交戰不到半天時間,便被洪軍全軍擊潰,並追擊2十裏,大敗而回之事,極為忌憚。
如果洪承疇真有如此能耐,那麽他們即便打下了西安又能如何?反手便會被洪承疇所收回。但要是拿不下西安,被困在西安城下,等到洪承疇趕到,他們恐怕真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於是,義軍之中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有人認為,與洪承疇正麵衝突,殊為不智,不如先放棄西安,轉而攻取其他小縣,集聚優勢,等有朝1日能夠與洪承疇之洪軍正麵硬碰硬之時,方可再攻西安。
但,這種聲音剛1出現,便遭到極大地反對,其中又以曹操羅汝才,以及老回回馬守應最為激烈。在他們看來,今日洪承疇尚未到來,而義軍便已經聞聲而潰,那麽軍心士氣豈不全都被消耗殆盡?日後倘若再次碰到洪承疇,又怎麽會有1戰之勇氣?
雙方爭執不下,最終1同將目光投向了名義上的盟主,闖王高迎祥。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