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榫卯

字數:4352   加入書籤

A+A-


    葉楊兩家修房子的時候就砍了很多樹子做棱子,有些樹很大做棱子浪費了。

    周木匠就讓他們放在屋簷下等幹了做家具。

    正好這次做桌椅板凳。

    年老的周木匠被請來了。

    但是李秀蘭說什麽也不準在楊家的院子裏動工,讓在葉家做。

    “懷了身子要講究的,修房造屋甚至是釘一顆釘子都不行。”李秀蘭道:“這些事兒是要講究的。”

    老母親的擔憂你沒辦法去改變。

    她說什麽就是什麽吧。

    有一點說得很正確,葉家院子確實不合適做工。

    因為在李家的院壩裏就能看到了,樹子木材木屑擺得到處都是,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李秀蘭和關大嬸帶小孩子的陣地就轉移到葉家來了。

    “做這麽多桌子,是準備要辦酒席嗎?”關大嬸笑問。

    “不是,是我準備以後接酒席的時候全包工,連桌椅板凳加碗筷盤子一起送去。”

    “這可是要花點人工了?”特別是一些地遠交通不便的地方怎麽辦?

    “隻要主人家肯出錢,一切都不是問題。”

    比如林家灣那邊,因為修水庫有幾百號人每天進進出出,一條小路踩成了大路,大路都有往馬路發展的節奏。

    自行車三輪車架架車完全可以通過。

    楊智到時候用架架車拖去就行了。

    至於地偏地遠的,主人家加價就可以搞啊,反正出門就是為了賺錢,無所謂的。

    “大妹是打算將這個做起來呀?”關大嬸還是不明白:“要不去街上開館子吧。”

    “不開館子,太累人了,就幹這個廚子還行,幹一天休很多天。”

    雖然沒有保障,但是人輕鬆呢。

    “開館子小智一個人忙不過來。”李秀蘭道:“你看他連食堂那裏的差事兒都不願意幹呢,直接交給了郭海。”

    為這事兒,李秀蘭和葉泉水私下還抱怨過。

    葉泉水說孩子自有孩子的打算,當爹娘的不要瞎指揮。

    葉泉水是支持女兒和女婿不按常理出牌的。

    他自己就是個不著調的,東走西走,每個月掙錢多少全憑了運氣,但是他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啊。

    不受人約束,不看人臉色多好。

    女兒女婿接這個席宴也是一樣的,忙乎一兩天的收入當人家幹一個月,何樂而不為。

    “開館子不行。”葉佳榮摸著肚子:“這兒還有兩個負擔呢。”

    “哈哈,誰家不是這樣過來的,帶孩子是甜蜜的負擔。”關大嬸樂了:“你們一次性就帶大兩個,挺好的。”

    好是好,負擔也重噢,什麽支出都是雙份的。

    葉佳榮不止一次的給楊智說讓他加油掙錢,要不然給他閨女買衣服都沒錢。

    楊智隻要天放晴就會拎了相機出去轉悠,然後晚上再加班洗照片。

    不過,因為轉悠太頻繁了,照顧他生意的人也就少了。

    葉佳榮想著到畢業季的時候去村小轉轉,聯係一下業務看看,照畢業照不也是挺吃香的嗎。

    “喲,聊天時間就是過得快,又倘午了,我得回去做飯了。”關大嬸拎起了小浩:“這幾天還真是幸好有親家幫忙照看梅梅。”

    “讓她多住段時間可以吧?"

    “可以的,親家說以前吧還怕兒媳婦不高興,現在分家了倒是輕鬆了。”兒媳雖然也罵,但是老太太想通了,自己的閨女自己心疼,她坐月子也照顧了的啊,說什麽以後不給她養老,氣得趙春說你不養我養。

    老太太想了半晌覺得女兒說得也對,就兒媳那性子靠得住什麽呢。

    有什麽好的都往娘家送了,哪輪得上她。

    “梅梅都給勇子說,以後接她娘來關家養老,問勇子不要嫌棄。”

    “嗬嗬,可能沒幾個人願意去女兒家養老。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越老越不想離開家裏。”李秀蘭笑道:“特別是有親家的,更不會來。”

    “是啊,就是說說,勇子倒是說沒問題。”

    這話說出來都是寬慰趙梅的心的。

    隻是未來的發展誰都不知道。

    “這可真是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

    關大嬸走後,李秀蘭一聲歎息。

    “我怎麽有一種慶幸沒有婆婆的感覺呢?”

    “盡瞎說。”李秀蘭瞪了她一眼:“婆婆也有好的,你看你關大嬸對趙梅一樣親親熱熱的。”

    “那倒也是。”

    “聽你關大嬸說,你婆婆也是一個好人呢。”

    “可惜沒緣分”葉佳榮想楊英若是還在的話,別的不說,性格上估計和自己差不多吧。

    到時候還不一定能不能這樣愉快相處呢。

    那可是針尖對麥芒,一個釘子一個眼的,性格還是要互補好一些。

    對了,葉佳榮發現一個問題:周木匠做桌子板凳沒有用釘子呢?

    想到這兒,葉佳榮就去仔細將他們完工的幾桌桌子檢查了一遍:真沒有。

    “釘子?”周木匠疑惑的問:“有釘子還用木匠幹什麽呢?”

    “可是,連接不是用釘子嗎?”

    “用釘子連接的叫釘子木匠。”周木匠笑道:“那是半罐子木匠,千萬別說是誰教出來的徒弟,得讓他師傅接不到生意。”

    周木匠翻過來一張凳子。

    “你看看,我這裏可有釘子?”

    “都沒有呢,我看過了,桌子板凳都沒有。您老是用什麽手藝連起來還這麽穩固的?”

    “榫卯啊,你看看,這兩塊木結構之間嚴密扣合,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周木匠指著凳子的連接處道:“我師傅說這是一個木匠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我出師後不能丟他的臉,若不然是不會認我這個徒弟的。”

    “這是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本事吧?”

    葉佳榮曾經去參觀過一個木塔也是全都用這種古老的工藝製成的,有幾百年的曆史也是穩固得很。可惜她參觀後的第二年,那個木塔就被一把大火毀了。

    “這不算本事,這隻是經驗而已。”周木匠還是忍不住歎息:“現在的年輕人學手藝越來越不專門,求快呢,我的那個最小的徒弟就是因為不聽我的話要用釘子讓我給逐出師門的。”

    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