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祖上

字數:4590   加入書籤

A+A-


    “一代不如一代了,好在他們還是能養活自己。”

    楊智這會兒再不敢輕易的相信老爺子說一代不如一代的話了。

    就算是差,那肯定也能將自己甩出十萬八千裏的境界了。

    “王爺爺,您的刀法真正是好厲害。”

    “老了老了……”

    老爺子的話吹進風裏,因為他又看見了一隻兔子。

    “小子,快,看你的。”

    楊智的反應總是慢半拍,不過還是看準了扔出了刀去。

    扔出去的時候才感覺自己失去了準頭兒,好像位置不太對。

    好在,沒有太臉丟,刀插在兔子的後腿上,那兔子一直在掙紮。

    “不錯不錯,在山裏餓不死。”

    老爺子對楊智是很好奇的,因為聽葉泉水聊天的時候說起自家女婿刀法不錯,能用飛刀逮野鴨。

    所以一見麵就想見識見識。

    現在看來,這小子還是有幾分本事的。

    “王爺爺,比起您我是差得太遠了。”

    “不急不急,功夫不在一時,要慢慢練。”

    老爺子顯然對楊智還是很滿意的。

    “你比石山崖的後生強了不少呢。”

    說起這事兒,老爺子心裏就特別不爽。

    雖然不當土匪了,手上的功夫還是不能丟啊。

    結果,一代不如一代。

    他們這一代的人還是半路上山,好歹也敢和官兵和地主家丁對抗。

    結果自己的孫子們卻軟了不少。

    他能百步穿楊能出手就能見血。

    兒子們可以將這些動物打殘,而孫子們則是毛都見不到一片了。

    本事還不濟楊智呢。

    老人是惜才的,所以對楊智很喜歡,至少和自家兒子輩的是一樣的本事。

    可惜不是自己的孫子。

    “爺爺,您的功夫是自己學的嗎?”

    “我們王家祖上是打鐵的。”

    秒懂,打鐵的,硬功夫啊!

    “我爹就說過,一代不如一代強不過三代,還真正是這樣。”老爺子回憶道:“我記得小時候,我老祖和爺爺的九兄弟,在一個叫羅陽縣的地方打鐵,鋪麵都有三間半,兄弟們個個都能幹。”

    羅陽縣在哪?

    楊智走街躥巷都不知道。

    “那是清朝的一個地名,解放後改了的,我六歲那年就跟著老祖和爺爺一起逃命到這裏來的。”

    逃命?

    “是啊,聽說是我祖上替人打兵器犯了法,要砍首,所以一大家子六十多口人四分五散各自逃命”王爺爺道:“到現在為止,都不知道我其他八個爺爺在哪裏。”

    按著王老爺子的說法,老祖是真的替人打造了兵器的,然後被官府發現了。

    老祖果斷下令九個兒子各自帶了家眷各奔東西。

    “不能一起走,我爺爺後來給我說過的,這要是一起走,一鍋端了老王家是一滴血脈都留不下來了。分散走,能活一個家是一家,能活一個也是活。”

    楊智點頭,這是逃命的最佳法則。

    “我都不記得走了多久了。”老爺子抬頭看天,似乎努力想回憶起兒童時代:“反正我和四歲的老三是一人坐一個籮篼被老祖挑著走的,我還記得路上遇上了鹽巴擔兒,他們還幫忙挑了我們的,我老祖還送了他們兩把菜刀。”

    這可真正是一個很有曆史感的故事。

    “爺爺,那您記得祖上是給誰打造的兵器嗎?”

    “不記得了,隻記得來的人是一個剪了辮子的年輕人,後來聽老祖說那是造反派。”

    楊智書讀得少,扳著手指算了算,葉家爺爺說的這個時代應該是小皇帝登基的那些年。

    時局是真正的動亂!

    “老祖走到石山崖就累倒了,我們就沒辦法再往前走了。”老爺子回憶道:“爺爺上山來看了一下,覺得這地兒是個好地方,我們一家子在這山上生活了三四年,到我十歲的時候,才在山下佃了地主的田搬到山下種起地來。”

    “我們家是世代打鐵為生的,種地真正是不在行。”王老爺子回憶著那些年的事兒:“每年看別人幹什麽就跟著幹什麽,卻總也種不出好莊稼來。要說勞動力吧,我們家有啊,要說懶王家人肯定是不承認的。”

    “後來才知道,地主算計了我們,因為我們家是外來戶是不懂,所以佃給我們的田全是沙石地根本不出莊稼。”

    知道被坑了也沒辦法,白紙黑字寫著呢,佃期是十年。

    在幹到第八年的時候遇上了災難。

    就出了六妹妹的那檔子事兒。

    “我六妹妹長得很乖,地主不知道怎麽見了一次就上門說要納妾。”王老爺子說到這兒臉色難得的變壞:“我老王家的都是大漢,怎麽可能賣妹妹求榮求生存,就是全家餓死也做不出這樣的事兒來。”

    王老家又不缺勞動力,地主家的強搶肯定是要比拳頭硬。

    結果是老王家幾兄弟幹贏了地主家的十多號家丁。

    幹贏了結果就是犯了王法,要被官兵捉拿砍頭。

    “於是我爺爺連夜帶著家人躲到了這山上來。”

    王老爺子回憶起往昔覺得曆曆在目。

    “官兵捉不住我們就拿我們的姻親和要好的鄰居來威脅。”老爺子覺得他們特別不要臉。

    “那一夜,我們幾兄弟下山又幹翻了幾個看守的官兵,將這些受我們牽連的親戚鄰居都接上了山。”

    從此以後山裏就變得熱鬧起來。

    “我們還是靠打獵為生。”

    人接上了山,吃住都得老王家負責。

    “說什麽公社,我告訴你啊,小子,我們那會兒比公社還要好呢。”老爺子笑道:“男人就負責開荒種地打獵,女人負責割草砍柴蓋房織布帶小孩,連煮飯都是分工做的。各幹各的,無比的團結……”

    “打的獵堆起來吃不完就醃了做臘肉,全村的老少都覺得日子早該這麽過了,不比在山下種田差啊。”老爺子笑道:“我們硬是將日子過得比地主家的還要富裕。”

    “王爺爺,那你們……”

    楊智沒好意思問出來。

    “說我們有沒有搶人對不?”

    楊智嘿嘿幹笑兩聲。

    “搶了,我們共下山三次,搶了地主家的米糧和布匹,還搶了牛羊。”

    果然是不按常理出牌!

    實在是厲害!

    “你們都不怕嗎?”

    “怕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