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汴河追燈,二人雙雙會錯意(上)

字數:3322   加入書籤

A+A-


    汴河邊上,月光清亮,岸邊幾處宵夜攤子、花燈攤子及各式飾品店鋪都燈火明亮,人影攢動。

    橋上郎君,玉冠束發,吟詩唱詞;橋下妙齡女子,香腮似雪,放燈祈願。清樂越過人群,來到汴河女子放花燈的地方,隻是她並非自己要放燈祈福,而是要順著汴河往下遊走,尋找一支與她手中花燈樣式一樣的燈,也就是姐姐清言所放的燈。

    清樂知道姐姐不肯明說自己心中中意的夫婿人選,要想知道,就必須找到姐姐所放的花燈。

    為了能在眾多的花燈中一眼找到,清樂讓元陽特製了兩盞耐水又樣式特別的花燈。清樂之前還讓人在這河邊事先試驗過,約摸清楚了花燈漂流的速度,計算著姐姐方才放燈的大概時辰,此時應該已經在下遊,快流出裏城了。

    清樂趕忙一邊往下遊走,一邊盯著那浮在水麵的燈,一路追著,越走越遠,燈也越來越少,眼看快到裏城的城門口了,清樂還是沒有發現自己要找的燈。

    正失望準備回家,突然看到城門口燈火稀處似有兩個熟悉的身影,清樂定睛又看了看,那兩個身影似乎也注意到了她,朝她走來。

    直到走進跟前才看清身形輪廓,這兩人正是孟遠和任羽。未等清樂開口,任羽先問到:

    “此處燈火稀少,又非放燈祈願處,不知林二姑娘因何來此?”清樂被這麽一問,也不好直接說自己是來偷看姐姐所祈姻緣,要是燈被找到又傳出去,對姐姐名聲不好,便隻說:

    “我來這裏追花燈。”

    “追燈?隻聽說這女子放燈,還未曾見誰追著放出去的燈呢,莫不是清樂姑娘方才祈求的願望不稱心意,現在又想追回來?”孟遠在一旁調侃到,不過這倒是給了清樂一個順坡下驢的機會,趕忙說到:

    “正是呢!我正是想反悔,我聽說花燈放一隻才靈,所以想把我去清音坊之前放的花燈給追回來,重新放燈。”說著清樂又補了一句:

    “不知侯爺在此又有何貴幹呢?”

    “哦,遼使離宋不久,送行的禁軍今日回城,我和侯爺是怕今日城中有暗探趁沐恩佳節,城中人流混亂,暗混入城中,便在此查看。”

    任羽回了清樂,也看看了孟遠。

    而孟遠聽到清樂方才說要追回自己的燈,便說到:

    “姑娘要追回花燈,可要在下幫忙找一找,如若怕花燈已經沉入水中,我可以吩咐幾個水性好的侍衛下河去撈。”

    “不用勞煩侯爺,這花燈找不到也是緣分該如此,我等乞巧佳節再放燈也不遲。”清樂見花燈已經找不到,便也不好興師動眾,畢竟窺探家姐所祈求之願,也不是什麽光彩之事,於是清樂便告辭,去找周管家接自己回家。

    而孟遠則帶著任羽繼續查看城門口附近的動向。隻是方才清樂所說的“緣分”二字一直繞在孟遠心頭,自己不覺也萌生出想看清樂花燈上所祈之願的念頭。

    孟遠一邊心不在焉,一邊已經來到外城,這裏才是他們查看的重點。孟遠用手感受了一下風的緩急,心中不自覺地開始了測算,估摸出了清樂所放花燈漂浮的位置。

    清樂也正是因忽略了夜晚風比白日裏更急,所以沒有找到已經飄出裏城的花燈。

    外城的河水沒有了城內燈光的映耀,水麵顯得清冷又安靜,而在這清冷安靜的河水上,孟遠和任羽都看到不遠處有點點微光在浮動,這應該就是清樂要找的那盞花燈。

    一個侍衛將那花燈取上來後,呈給了孟遠,孟遠拿在手中,心裏有些猶豫,如果貿然看清樂姑娘所祈求的緣分,似乎不太合適,但是心裏確實又想去展開那張紙條。

    思索了一會,終於找到了不得不看的理由,為防止有暗探借此傳遞消息,對了!這是為公事,定要打開看不可了,孟遠打開後,隻見薄薄的紙片上用娟秀的小楷寫了淡淡的一行字:

    心悅君無言,素手綰青絲

    孟遠看到了這清樂所說的“緣分”,也不知怎麽,單單被著“青”和“綰”二字刺著了,這“青”應該就是指清樂她自己,而這“綰”應是指她心中所悅又不敢言說之人。

    盤點東京城中未娶妻的適齡大家公子,又可能被清樂所知曉的,那不就是他鄧尚書鄧璋的獨子鄧之綰嘛。

    想到這裏,孟遠不覺心頭一空,便將手中的字條揉皺撕毀了,也無心再在這河邊繼續站下去,吩咐幾個侍衛在此繼續查看,便帶著任羽往城內走。

    一路上,孟遠一言不發,而無意間瞥見字條所寫句子的任羽,也是不知如何是好,自己不便言明這侯爺自己都還未確定的心思,便隻說了一句:

    “侯爺,這清樂姑娘方才說要追回這花燈,想來是這花燈上所求之願並不稱她心。”孟遠被任羽這句似乎話裏有話之語說得有些不知所措,便故意絲毫不在意地說到:

    “林二姑娘的花燈我們看了本就不妥,現下還是不要議論人家放燈所祈的願望才是。”二人就不再提此事,徑直回了府中。

    隻是孟遠和任羽不知道的是,在城外的汴河的水下,一個夏暗探還是接到了一盞已經沉入河中,載著密函的特製花燈。

    數日後西夏的梁太後收到宋遼已經化幹戈的消息,便也撤回了自己訪遼的使團,斷了與遼合圍宋的打算,集中兵力,開始了另一場謀劃。

    那邊清樂也已經快到自己家中,剛踏進家門,清樂似乎又聽見門外有氈車聲響,清樂便退出門外,看到姐姐清言從一輛車上下來,跟著另外一輛車也下了一人,居然還是一名男子。

    男子的麵容和身段也算是俊朗飄逸,隻是看起來也有七分眼熟,像是在宮中見過。

    清樂仔細回想一下在宮中演奏時候見過的朝臣,除了年過半百的老頭子們,年輕的官員就那麽幾個,對了!他就是常常和寧清侯爺走在一塊的那梁少卿梁陌嘛。

    清樂以為這定是姐姐心中屬意之人,雖然今夜花燈沒有追成,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想到這裏,清樂也不去迎姐姐,立馬裝作沒看見,奔向了爹爹的書房。(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