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章 雙聘同娶,清言忍痛親退婚
字數:6369 加入書籤
“侯爺,都知嚴允的檔案在此。”
任羽去宮中調來了嚴允的檔案,他如今知道孟遠那日去鄧尚書府中佯裝願拿死侍換其撤廢後劄子的目的了,是為爭取時間,查看皇城司的嚴都知。
“十歲入宮,無家人,不好下手。”孟遠翻看完嚴允的檔案,
而一旁的任羽,猶豫片刻,對孟遠小聲道:
“侯爺,我聽宮中的侍衛傳過,嚴允愛慕劉婕妤已久,或許此事可為我們所用。”
宮庭的帷幔底下確實有許多見不得光的心思,而大都隻是許多可憐人的無奈和辛酸罷了。
深宮不易,孟遠本願意用此事來解救同困深宮的家姐,但是眼下似乎又沒有更好的辦法。
而朝堂這幾日,廢後的劄子確實少了,又值和談在即,所以廷議之時,廢後之事便也暫時擱置了。
下朝之時,鄧璋緊跟孟遠,提示他該歸還兩名死侍了。
“放心,今夜亥時,鄧尚書可派人在城外陌桑亭接人。”孟遠低聲留下一句話便走了。
到了亥時,柳白和另一死侍被送到了陌桑亭,押送之人不是任羽。
任羽被孟遠連夜派出城,去迎接即將抵京的清樂。
當日孟遠在慶州接到梁陌來信後,便快馬加鞭歸京,清樂便和隨行隊伍落在後麵。本來有監聽軍的護衛,清樂並無安危之慮。
但自從孟遠準備將慶州之行途中的事件翻到台麵後,便不免擔憂鄧璋等人打清樂的注意,所以便派任羽出城迎清樂。
而陌桑亭附近,暗處埋伏好的侍衛一見到寧清侯府的車靠近,便先走出兩人去交涉,其餘近衛借機從暗處殺出。
他們的目的不是同寧清侯府的近衛較長短,而是要取車中兩名死侍的性命。
鄧璋有備而來,寧清侯府的近衛寡不敵眾,柳白和另一名死侍手腳被捆,困於車內,被亂刀砍殺。
而暗處兩雙眼睛目睹了這一切。
“你讓人易容成我的模樣,還帶我到此,便是讓我親眼看到這一切,可我既為死侍,便不在乎生死。”
“可你還是跟我來了!”
…….
天亮後,陌桑亭發生的一切隨夜色消散,東京城內熱氣初騰的街道上駛進了一輛風程仆仆的馬車,那車內的人正是清樂。與其一同進京的還有一對母女,而元陽則因想繼續為章楶改進軍械,便留在慶州,暫未歸京。
馬車穿過幾條街道,在林府旁的轉角處停下,馬車內走下一個衣著清素的婦人和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
“林姑娘,多謝一路相護,待我尋到夫君,定再登門相謝。”那婦人對著掀開車簾的清樂拜謝到。
“莫要客氣,大嫂子,如在京中有何為難之處,就來林府找我。”清樂探著頭,對著母女二人說到。
待那母女人人走後,清樂看了看四周,對騎在馬上的任羽說了一句,
“任羽將軍請過來,有事相請。”
任羽看了看一旁的隨行監聽軍,下馬靠近清樂的車旁。
“方才那婦人是我回京路上偶遇,說是因公爹病重,所以進京尋夫,可是問她夫君在何處營生,她卻答不出。”
“清樂姑娘認此女有問題?”
“本來我並未起疑,隻是那小女孩給我畫過他父親的肖像。”清樂說著便將那畫像遞與任羽,並悄聲將自己的疑慮告知任羽,任羽接過後速速收入懷中,騎馬離去。
到了林府門口,清樂的舟車勞頓一掃而光,便奔去找爹爹和姐姐。走到院中發現幾個下人都麵色凝重,而爹爹也沒有在書房,清樂心裏疑惑,便走到向姐姐清言的閨房,剛到房門口,就聽到裏麵有爹爹的聲音:
“清言,我知你心疼清樂,也氣惱他鄧家欺人太甚,隻是你可知,一旦這聘禮一退,這東京城的流言就會滿天飛,我怕人言可畏,會毀了你的前程未來啊!”
向來喜怒不形於色的林典成,如今也是去帽寬衣,坐在那椅子上唉聲歎氣。
“爹爹不用再勸了,我也並非全是為了清樂而委屈自己。”清言見爹爹如此動容,反倒是平靜地對爹爹說到:
“不怕爹爹責罰,昨日我已經私下見過鄧公子,他告訴我讓清樂同嫁為妾是鄧尚書的意思,他自己也抗爭過,鄧尚書便讓他在同娶或者同不娶中間選擇。”
“那如此說來,那鄧之綰倒也算有些情義了!”林典成默默感歎道,而清言則搖了搖頭道:
“他鄧之綰如若真對我有情義,便會忍痛選擇同不娶,而不會將我和清樂推入這般難堪的境地!”
林典成沒有想到,平日素來溫和的清言,此時卻如此決絕,隻是一想到清言要因此事而背負惡名,心中還是不忍:
“不過我還是擔心你以後.......”林典成還是將“嫁不出去”這幾個字吞進了嘴裏。
“即使他日東京城無一家娶我,今日我也決不嫁那陰險算計的鄧府!”清言這“算計”二字著實也刺痛了林典成,是啊!連清言都知道,他自己又何嚐不了解,鄧璋要求他二女同嫁的目的就是為了牽製他,斷了他與別人結姻親、附黨派的路,好讓自己唯他鄧璋是從。
門外的清樂則聽得雲裏霧裏,自己離家之前姐姐還是滿心歡喜地待嫁閨中,怎一回來就聽到退婚二字?清樂沒有推門進去,而是找到了姐姐的貼身丫鬟墨兒,將事情的經過問了清楚。
原來,前幾日那鄧家居然在送聘的時候擅自送了兩份聘禮,說是嫡女為妻,庶女為妻,姐妹二人一同過門。那鄧家還說,或是收下聘禮,姐妹同嫁;或是送回聘禮,第二日他鄧家就會將退婚書送到府上,對外說林家大姑娘不守閨中之禮,不宜為妻。
得知緣由後,清樂心裏即是恨那鄧家辜負姐姐一片真心,又是恨自己終還是拖累了姐姐的婚事,心裏想著,眼裏的淚水就出來了。
思量再三,清樂待爹爹從姐姐房裏出來後,便推門走了進去,對清言道:
“姐姐,你收了鄧府的聘禮吧,我前腳同你過門,後腳就讓鄧之綰給我一封休書,我會帶著休書離開東京。也好過讓姐姐受退婚之辱!”
清言見清樂如此,便明白清樂已經知道了鄧府下雙聘的一事,難怪方才進來雙目含淚,神情委屈。清言雖然感念妹妹的成全之心,但是心裏退聘的主意卻愈加堅定,她扶著清樂坐下,細細地道:
“清樂你莫要以為我隻是因不忍心讓你嫁入鄧府做妾才決意退婚,我誠然心悅鄧之綰多時,隻是今日之局麵,也讓我知曉閨中情思於填詞作詩之時,是純粹美好之物,與擇婿婚嫁之事,卻常常是癡心錯付!”
“姐姐何出此言,你和鄧公子不是兩情相悅嗎?”
“一來,正因為兩情相悅才容不得這般委曲求全,二來他鄧府算計你我姐妹婚事,目的在牽製爹爹,我們若是順了他的意,也失了氣節和尊嚴!我不願嫁入鄧家,不僅為你和爹爹,也是為我自己。”
清樂知道平日裏溫和靜默的姐姐雖然重禮儀規矩,但是卻和爹爹一樣最是有文人氣節,想來姐姐是不會受此委屈,嫁他鄧之綰了。
清樂想起自己此前和姐姐開玩笑,說要看到姐姐不守規矩一次,沒想到如今竟一語成讖!一時間心酸無語,隻好靜靜地靠在姐姐清言的肩上。
正當姐妹二人相互依偎之時,墨兒走了進來,悄悄對清言說鄧公子此時正等在門外,要見清言一麵。
清言並未多說一字,而是站起來,走到書案前,將自己與那鄧之綰所和的詩詞一並收拾出來,交於墨兒,說到:
“轉告鄧公子,他鄧之綰豆蔻詞工,我林清言才疏情淺,這詞以後都不必再和了!”
門外接過這些詩詞的鄧之綰如幽靈一般,在東京城的各條大街上晃了一整夜。
曾以為的靈犀心意、佳偶天成,在父親替自己提親的那一刻起,就已成了黃粱一夢。
天亮後,清樂一睜開眼睛,就不見清言蹤影,問了下人才知道,姐姐一大早就親自和周管家去鄧府退聘禮了,清樂得知消息後,害怕姐姐在鄧府受到欺負,立馬坐了車去追姐姐。
但是走到半路。清樂想到自己孤身一個女子,如果出事,也並不能幫忙,便讓仆人駕車去了孟遠府上,任羽卻告訴他侯爺一大早就進了宮中,清樂隻好離開。
正犯難之際,清樂看見了幾個侍衛正簇擁著一個郎君,這郎君正是那日沐恩節在橋邊救下姐姐的梁陌梁少卿。看到他,清樂心裏有了主意。
鄧府門口,兩隻惡犬攔在門口,門房對林府的周管家說:
“我家尚書今日不在,如果周管家有什麽事情,請自行進去吧!”這是明擺著要羞辱來退聘的林府,周管家見此狀,也隻好咬咬牙對清言說:
“大姑娘,他鄧府有意為難,今天我老周就是豁了老命,也當為大姑娘退了這聘禮!”
還沒等清言攔住他,周官家就拿著禮單和細帖子往裏頭衝,兩隻惡犬也撲了過來,正當周官家被一隻惡犬撕咬之際,一個大理寺侍衛手起刀落,將那兩條傷人的惡犬斬殺在鄧府門前。
“大理寺辦案路過,見惡犬傷人,自當為民除害!”那侍衛收起刀,對著鄧府的門房說到,那門房正氣得想搬出自家尚書的名頭來恐嚇對方,另一個侍衛便補了一句:
“若有何疑問或不服,我們梁少卿說了,可親自找他理論!”硬是憋回了門房口中的話。
沒了惡犬的阻攔,周管家帶著傷和聘禮走進了鄧府之中,將聘禮和細帖子閣下後就準備帶清言回林府。
清言見清樂帶著大理寺的人,便也知道是梁陌幫了忙,他未現身,想來是不願讓自己難堪。
隻是清言不知道,此刻的梁陌已經獨自來到林府,將自己求親用的細帖子悄悄交給了林典成,並留下一句“暫不告知清言,梁陌唯願靜等。”後就離開了。
回府的路上,清樂擔心姐姐回去悶在房中憋壞了自己,便對姐姐說自己肚子餓了,要下來去清風樓吃點心,周官家便帶著兩位姑娘去了清風樓。
剛坐下不久,正吃著點心,清樂就聽旁邊的人在議論:
“你們聽沒聽說皇後失德的事,我聽幾位老爺議論似乎這皇後的後位坐不了幾天了!”
“我也聽說了,據說是因皇後下巫術詛咒劉美人和公主。”
“宮闈之事,我們平頭百姓哪裏知道,據說啊,孟皇後是被人誣陷的呢!”
“哎,管他皇家的廢立,我們隻管喝我們的酒!”
聽到這裏,清樂想起一早去找孟遠,他便不在,原來是孟皇後出事了,難怪從慶州回來的時候,就覺得他似乎心事重重,看來是自己太馬虎大意,竟然不知道孟遠心裏裝了這等大事。
清樂又向清言細問了皇後之事,從姐姐清言口中了解皇後境遇後便馬上從清風樓跑了出去,向寧清侯府跑去。
剛出清風酒樓,清樂就在街角遇到了孟遠和梁陌的車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