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縱馬北上

字數:4365   加入書籤

A+A-




    範汝為等義軍儀仗對地形熟悉的優勢,加上有人親率手下前去吸引追兵,範汝為因此得以暫擺韓家軍窮追猛打。

    停下來修整的範汝為聽到隨他敗退出來的二千餘手下,人心惶惶,又見陳地山也在長途跋涉中陷入昏迷。

    似被先前城門一戰擊潰了心中傲氣,頹然坐在一塊大石邊上,感慨:“我範汝為天生蠻力,亦尤善格鬥,初不過五十人,深得眾路英雄信任,一路衝鋒陷陣也從不畏懼,義軍數至十萬餘,今日一戰,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這場起義難道從開始便注定要失敗的麽?”

    聽範汝為絮絮叨叨說了幾句,葉鐵骨等人傍他身側,知他仗義,心中也是苦澀難言,沒有一個人忍心去看他們這位元帥。

    後又聽聞韓家軍追來,於是吩咐手下往四個方向逃去,還刻意將陳地山與自己分開跑,韓軍中的騎兵山澗騎術驚人,迅速將他們包圍了幾層。

    範汝為對身後二千餘義軍,頗為豪氣喝道:“這次換我來給你們衝出一條生路來吧!”

    言猶未了,範汝為義將自發組建攻勢領四方騎士飛奔而去,約定衝到山的西邊,分作三處集合。

    於是乎,範汝為高喝一聲,身後將士隨之齊聲呐喊衝了出去,韓家軍竟是破天荒似草木隨風倒伏一樣被打得潰敗了,他殺掉了一名夫長。

    這時,對他窮追不舍的還是身經百戰的王權,範汝為瞪大眼睛嗬叱他,王權等人毫不示弱,直到且戰且退,教授有百餘回合,奔襲走出好幾裏外。

    義軍再一次仗著占據這熟悉地形上麵的優勢,暫時擺脫了身後韓軍的追擊,但是王權也並非等閑之輩,在範汝為不知去向之後,立即判斷出前者有可能的去向,將手下部分分作三路,再一次包圍了上去。

    範汝為再一次策馬迎戰,將一名副尉斬於馬下,一路突襲殺死有百八十人,由於他的作戰勇猛,己方不過才損失十餘二十人。

    但卻是沒再往先前約定的三處集合,而是獨自一人引開了追剿他們的韓軍。

    馬背上。

    手下敬佩之餘又有些疑惑道:“元帥,我們的方向是否反了?”

    範汝為笑了笑說:“如今天數已定,我還回去做什麽?十萬餘建州農民軍跟我起義,如今就剩下這麽點人,縱是突圍出去之後,你們仍認我作頭領,我又有何顏麵再領你們再戰下去?你們當知道,此戰之敗,非義軍不如韓,實乃我範汝為不如韓世忠也!”

    當即再命令身後的手下繼續策馬而行,“你們速走,就讓我這位無能的首領再為你們爭取一次逃生的機會吧!”

    “元帥!”

    見眾手下不肯走,範汝為忽地笑了,“放心,腐朽朝廷想必用重金懸賞我的腦袋,我不會讓他們如意的。”

    說罷再令手下撤走,隻身手持短兵器兜馬回去追兵交戰,僅憑借範汝為個人的驍勇,竟真的就殺死韓軍一路追兵百餘人人,以自己身上負傷十多處為代價,突圍而去。

    兩方抉擇之下,韓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朝著範汝為的方向追殺而去,便是如此,他僅以個人之勇,為手下兩千餘義軍換來生機。

    最終,這場農民軍與韓軍的決戰,在奔襲數十裏前來支援的熊字號義軍再一次被擊潰,數日之後山洞中找到範汝為含恨的屍體,陸必強、陸必先、葉鐵骨、張弓手等將領率領的義軍殘部各自為戰,在以跳澗習騎的韓家軍麵前,也相繼被擊敗後,算是告一段落。

    而韓家軍報上朝廷中的捷報統計上看來,此役,農民軍先後被殺戮高達三萬餘人。

    第二日,韓家軍大局進城,城頭之上也插上了韓家軍的軍旗。

    當主將韓世忠重新麵對建州城中的百姓時,當也知道作戰之時,士兵們都會殺紅眼,才會造成如今這種滿城伏屍的慘狀。

    他騎在高頭大馬背上,看著滿街衣衫襤褸的百姓,伏地朝拜不敢起身,忽地他似響起了在臨安臨走時那位老人跟他說過的話。

    “建州百姓多是無辜的,萬不可將屠刀揮向他們。”

    李綱李相公的這一番話,如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韓世忠的心頭之上。

    軍隊一路行進道了知州府的位置,終於有傳訊的馬兵開始飛馳而出,並且帶來了道命令:

    “傳韓將軍軍令,城中百姓,隻要放下武器的,不得妄殺,違令者斬!”

    建州的父老頓時老淚縱橫,歡聲雷動,似終於見到了公道,跪拜致謝。

    韓世忠卻意味深長歎道:“是李相公救了你們,要謝便謝他吧!”

    西匪暫時落幕之時,魏十三一等人也來到了水路的盡頭。

    他們的商船出乎意料的順風順水,一路航行來到東韶鄉水域,前麵已經沒有水路可走,貨物順理成章地轉移到了岸上隨行的餘龍等人領來的車馬上。

    然後走了一日的陸路,沿途一路打探消息,才知道,趙繼祖的懸賞消息,並未傳到這一帶,由於這邊已經靠近江浙地區,官軍的威懾頗大,匪寇與義軍倒是沒有贛南、湖陰一帶猖獗。

    魏十三一直想要壓低路線,盡量不要進入到嶽飛的駐地,恰時又從逃亡商賈中打探到,東邊韓世忠的韓軍將範部遺軍打得節節敗退,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非常敏感的位置。

    不曾想,經由雩都城中招納補充,來到了七八十人的隊伍,正尋了一處平曠的草地停下馬來休息之時,忽然先前派出去打探情況的手下來報。

    “你說駐紮在建昌的嶽家軍退軍了?”魏十三滿臉驚異,朝跑回來的手下確認道。

    那手下卻是滿臉喜色,回道:“三哥兒,千真萬確的,我與六子戰戰兢兢去到建昌附近一帶打探消息,誰曾想,卻是看到一副頗為鬆弛的防禦狀態。

    然後我們就去招人問詢,原來是範汝為一部已經被盡數剿滅,而嶽飛本是與張俊同來剿李成遊寇的,後來調兵保撫州與建昌不過是臨時接到調令,

    如今既然範患已除,朝廷自然不會讓他們久留,聽說新的調令是,將他調往了兩湖一帶,去除那邊的遊寇,如此一來,我們北上之路便是門戶大開了。”

    魏十三聞言也是麵露喜色,但他看著身前這位手下,生得五官端正,卻是談吐不凡,與一般的匪寇氣質大不一樣,忽道:“你叫什麽名字?先前可是個讀書人?”

    那手下聞言愣了一下,急道:“小的名叫方碭,幼年家境貧寒,隻曾借於藏書之家,未曾念過正經的私塾、書院,才學更不及三哥兒千分之一哩。”

    眾人聽他所言無不側目。

    其中不乏有熟悉他的幾個人,咬牙出聲道:“馬屁碭,又來了?”

    誰知魏十三卻不厭反喜,追問道:“我記得先前一路上並沒有你,你是自雩都城中投過來的?”

    “三哥兒慧眼!”方碭諂媚笑答道。

    魏十三笑問:“為甚要加入我們,不去投奔趙繼祖呢?不知道跟著我們凶多吉少,隨時都可能一命嗚呼麽?”

    方碭繼續道:“自是知道的,可小的更知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打從第一眼看到三哥兒以來,我便知道三哥兒並非等閑之輩了,既是橫豎要爭口飯吃,趙繼祖不如三哥兒也。”

    魏十三看向了宋青,見後者並不表態,繼續笑道:“這就有點意思了,現在我將雩都城中投誠過來的十六人全部派在你手下,你可能勝任?”

    “小的定不辱命!”放蕩聞言大喜謝道。

    魏十三看了一眼身側那些個從雩都跟過來的手下,個個神色複雜,眼中有一道精芒一閃而過,隨後轉身喝道:“出發!縱馬北上。”

    【作者題外話】:求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