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章 壯軍

字數:3328   加入書籤

A+A-




    魏十三下了觀戰台。

    屬下也抬上來了烈酒,他立在大軍之中慷慨良久,向諸軍說道:“昨晚一戰,陸千戶單騎闖營,新受大小創傷十多處,身中六箭,還受了深入骨肉的三刀,可謂膽氣衝天。得此良將實為我軍之大幸,尚未立下軍功者,當以之為楷模。若人人能如陸千夫這般驍勇,莫說區區眼下趙家軍,就算是那令所有臨陣著膽寒的背嵬軍,本統領也敢領你們去碰一碰,榮華富貴,更是取之易如反掌!”

    事實上,陸開山這種作戰方式加上他這種驍勇的性格,讓他成為了與閆峰一樣的鐵血戰士,這種人才,生來就比別人粗獷,實為罕見,將這兩者一結合,魏十三腦中忽地出現了一些奇怪的想法,日後或許可以組建一支極致進攻的開山軍,去與那極致防守的背嵬軍相較高低。

    萬軍之前,先抑後揚,雖然遭到了統領的批評指正,令人朝笑,可並不妨礙後來那一番話讓陸開山聽得熱血沸騰。

    封賞已經結束,這些行為可謂是,魏十三收攏人心所為,他如約來到了中軍,不等陸開山開口去說些什麽,接過瓦碗,任手下倒滿酒水,高舉於手,蕩氣回腸大喊:“誰敢橫戟立馬,屬我陸大千夫。飲!”

    魏十三一連串的推崇、重賞、厚賜,言談真誠,舉止發自肺腑,鐵石之人也要動容。何況他陸開山本就是義氣深重,輕財重氣之人,不過半月間,便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連升數級,雖比不上朝廷中的加官進爵,對他們而言也已經足矣改變一生,而這些都是因為受到了慧眼統領的賞識,於是乎,隻見他紅著眼睛,舉杯仰頭,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熱淚盈眶:“誓死願為統領馬前之卒。”

    受將台下這一幕感動、激勵的,不止陸開山;血勇敢死的士卒,無不亢奮。握刀槍劍戟的眾多將士,握得手指骨節發白,也伸出一手來接過瓦碗和酒水,隻覺得渾身蓄滿了力氣,隻感覺自己下一刻要像陸開山一樣去奪榮華富貴。

    大營之中,軍旗翻滾之下,兩股氣直衝頭頂,恨不得現在就身處敵陣,舞旗衝殺。

    黑壓壓的隊伍中,起了一陣輕微的騷動。這支軍隊的士氣,挾大勝之餘,終在此時,達到了頂峰。

    “飲!”

    此時此刻,一杯烈酒下肚,更添了幾分豪氣。

    等慰勞勉勵了尚未立下軍功的將士,陸開山也被魏十三命親兵扶下療傷。

    他又讓軍律官選出了昨夜鏖戰中最為驍勇剽悍的士卒,列成一隊,上前敬酒。這些人多數是王德與梁坤手下將士,攏共有四五十人,這些人在重編陣列之時當有大用,但他還未形成具體的措施去落實。

    魏十三上得前去,也與眾人共飲,順帶著撫看傷處,命親兵賜酒、賜錢賜物。

    午間的封賞到了這個時候漸漸接近尾聲,諸將都同意收編趙家軍降。這些人多數是草寇山匪出身,在趙家軍中當的是先鋒敢死隊,歸屬感並不強烈,對明軍也並未造成太大的損傷,加上生逢亂世的兵卒,又哪有大人物那般什麽義字當頭、隻為一主都是扯淡,重要的還是要活下去。

    由於思想還需要改造,他們被魏十三投放到了梁坤和陸開山旗下,再配上一些鏖戰時驍勇彪悍士卒提拔起來擔任軍官。一千多降軍,外加王德手下抽調了六百人,打亂編製,主要補在梁坤、陸開山麾下,將雙方的兵力補至一千五百左右,專門用來訓練長槍兵、刀斧手與騎兵。

    梁坤這家夥是老行伍,管理軍隊方麵,耳聞目睹,並非生手,魏十三對他是並不擔心的。

    這一隊獎賞過後,還有投誠過來的十幾個百夫長。對這些人,雖是投誠過來,但魏十三接納起來卻是頗為猶豫。一來,他們手上都背了好些明軍將卒的性命,自家兄弟對他定是帶有仇視,二則,這些人都是能夠接觸到趙福之一類人的,能否忠心於他也難以鑒別,什麽無間道一類的劇情他不希望出現在自己軍中。

    但如果不接納他們,先前打出的投降口號,就成了放屁,這對於投降的兵卒也可當是一種不信任,會造成嚴重的後果,若是接納了他們呢,又怕讓本軍兄弟寒了心,才剛鼓動起來的軍心冷落下來。

    一時間,十分為難。

    最後,還是馬夫人提出了建議,認為軍令與招降的口令無論是誰說的,肯定不能改;隻有在對他們的任命上動點手腳,讓全軍都看出來,明賞暗懲。

    這十幾個百夫,至少各個人手中,都背了三條以上的明軍人物性命。魏十三按照朱有才分出去的口令,賞一批財物,但也將他們的職務降了一級,任用為十夫長。一概調入孫科的手下,作為護運輜重的後備軍。同時,吩咐孫新等,暗中吹風,將他們殺己方兵卒的“壯舉”說與手下的將士聽,慫恿義氣當頭的士卒違命將其殺之。他相信,趙家軍降是降了,但想要殺這些百夫的定是大有人在。

    馬夫人的這條計策,是在讓魏十三對其大為改觀,或許他也沒有想到,接下來的這些日子中,這十幾個人,沒一個活夠一個月。死一個,馬夫人就熟門熟路命人,先戮屍,再厚葬。而對殺他們的降軍,嚴加重罰,暗中嘉賞。可見她的柔情亦是擇人而發的。

    對於趙家軍敗軍之後,是否會重回營地調兵,前來報仇,魏十三自然是知道的,對於趙繼祖的獵殺之心,讓他不願久留,而是乘著士氣正盛,開始乘勝追擊。

    他讓老神棍擇了個出行的吉時,魏十三雖不信這些,但將領士卒們信。

    因此,下令修整了半日之後,掩埋死者,給全軍上下每人發了半吊子錢,死者加倍。查點繳獲,匆匆忙忙,知得能用戰馬三百餘,皮甲兵器仍可用的有千餘套,皮甲兵器暫時收納,以備後用,戰馬則是分配下到陸開山手上。盡管如此,騎兵一千五百人中,仍還有近五百是沒有馬的,他們隻練騎術與槍術,以便新舊交替與傷亡更替。

    與此同時,走水路過去的宋青等人,根據魏十三手上地圖手繪臨摹出來的地圖顯示,早已經到達了指定的位置,而且前後派出了三批的人物,前往打探。

    兩批探子已回來了。

    但贛州城西部與北部都並沒有發現趙家軍的行蹤,他們想攻贛州,本就有一河相隔,既然有河就避免不了要打造大批的船隻,如此想要派出船隊,繞行到贛州令一方向,應當也不是什麽難事,加上對方還有如此大規模的軍隊呢,難不成是對方並未想到這一步,是他們自己想多了?

    矗立大船甲板上,宋青稍稍皺了皺眉,看向遠處,見到最後一批的探子也是開始往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