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封賞

字數:4889   加入書籤

A+A-




    這一場悄然發生在山野之間的戰爭失敗,正式意味著趙繼祖想要繞到南端,截斷陳顒不及,圍攻贛州城計劃的破滅。

    從總人數可以看出,他們參戰的人數有六七千人,一千多的騎兵死剩了百多人馬,步兵由於多作先鋒使用,死了全戰下來,死了近三千人,拚死外逃,加上魏十三下令不讓追,逃出了千餘人。剩下來棄械投降的,還有一千多。

    再去計算己方損失,王、吳斌二部三千人,隻遇到了趙家軍最後的困獸之爭,傷忙並不慘重。

    與角色置換,當先鋒軍的梁坤一部,截然不同。

    他們在騎兵投擲短槍時傷亡幾百,持槍奮進敵方馬騎兵時又是死傷幾百,最後退守回來的大多隻有弓箭手,連帶輕傷的,不外乎五百餘人。

    朱有才、王五從兩軍側翼殺出,各有死傷幾百。總共合計下來,出上猶城的萬一人,經此一戰,剩下八千多。

    細算下來,在占據人數優勢的情況下,由於情報得當,年輕可以清算為能夠一人置換敵軍三人,可知魏十三為何要如此注重情報。

    魏十三獨自一人複盤時,細想後又覺得一陣後怕。他們這一次勝,自然有氣候相助,有敵人輕敵等原因,若非如此,他們此戰下來,傷亡很可能要倍增。

    可見敵營之中,應當也出了一個才智不淺的謀士,趙福之雖然作戰勇猛,但其中布置細微之處,完全不是他的風格,魏十三是可以看得出來的。

    大戰過後,需要論功行賞來再接再厲鼓舞士氣。當天下午,魏十三大集全軍,集合在箭矢遍地、鮮血處處的大營轅門前。

    數千人的巨大隊伍,分作了七個區列隊,各隊前旗幟飄揚,轅門口豎立將台,背後幾麵大鼓,鼓手坦臂舉槌,鼓聲雄緩有力。

    魏十三舉步上台,梁、孫、鄭、朱、吳、徐、兩王諸將魚貫隨行。他們皆時右手按刀,身後掛著留下戰爭痕跡的披風;昂首挺胸,器宇不凡。

    他特意讓五百名守護輜重的兵卒位列最前方,剩下的人則以軍功輕重由內到外圍成圓陣擴散開來,然後精選的幾十個大嗓門軍漢氣昂昂站在一邊,以便作“擴音器”使用。

    魏十三高立先前大營之中的觀戰台之上,就連馬夫人都隻是立在台下,昂首準備聽他說話。明軍營中副百夫以上軍官,按照官職排成兩列站好。

    這時候,頭上豔陽已高照,大風轉小,深春的意境彰顯在盎然綠意之中,收納在萬千將士眼裏。暖和的天氣,和昨夜相比,恍然兩個世界。

    全軍列隊規整好之後,魏十三居高望去,槍戈如林,鴉雀無聲。

    “昨夜子時,敵軍企圖趁我軍修整之時,大舉來犯,可他怎知天降神風相助我軍謂之天時,我營中眾位將士紮營穩固可謂地利,出外遊騎驍勇無畏送回情報又得人和,天地人三者合一,縱是敵軍來勢洶洶,諸位將士也敢於拔刀相向,當其時也,各軍卻盡職守,讓敵軍無機可乘,待我領兵出戰之時,敵軍已是強弩之末,所以能打得全麵大勝。”

    總結完昨夜大戰,魏十三頓了頓,接著提高聲調:“然臨敵陣之前,將軍不畏死,將士不貪生,此皆為戰自必勝的重要條件,也當是諸軍之功勞!無有爾等,便無我軍今日今時,賞慰克敵勇士可謂上應天道下達人心。立功封賞,無功加勵。昨夜眾位將士的表現,本統領都曆曆在目,心為之讚,氣為之揚!”他喝道,“軍律官何在!”

    一名年輕人挺胸出列:“末將在。”

    魏十三早在先前嚴明軍法之時,就在各個千夫收下安排了馬夫人信得過的獨立軍律官,專門是臨陣對敵時,方便記錄將士們的軍功,無需將頭顱一一割下掛在腰帶上。

    “臨陣對敵,臨危不亂,指揮得當,克敵人於短,揚己之長,揚我軍威者,至使趙家軍不能入我轅門一步。當何賞?”

    “臨敵不退,勇謀決絕,扭轉局勢者,不以常功酬賜,屬一等以上,千夫以上,擢官一級。”

    魏十三點了點頭,從手中分出一支軍旗,看向立在眾軍之前的梁坤,登時又想起死去的替自己擋下一彈丟了性命的鄧碩,心中莫名一陣傷感:“迎敵首功者,當屬攻守有度的副將梁坤,軍令:拔擢一級,任工事營正將位,同萬戶級。”

    梁坤肅容接令,並沒有太過於吃驚,魏十三提拔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曾經跟在王教主身後,他也經曆過不少的戰爭,經驗和軍法是積累了一些,不過他對於自己的實力還是非常客官的,加上幾次領戰下來,魏十三確是他所見過的最為出色的首領,他身上的能力也能得到充分發揮,實屬兩全其美的事情。

    接了青旗之後,一道道聲音在旁人的宣傳之下傳遍大營的每一個角落。

    魏十三繼續道:“奮勇當先,敢為常人不敢為,一人衝破敵營者,斬敵百夫以上六人,攪亂敵方陣營者,當如何賞?”

    軍律官正容道:“對敵斬首者屬奇功,不能以尋常酬敘,千戶一下,擢官兩級。”

    似有銅皮鐵骨的陸開山,稍微包紮了一下,此時也是立在梁坤的身邊,聽到這些話之後更是喜上眉梢,往前走了幾步,正想要撲到了魏十三麵前,跪倒磕頭。

    怎奈魏十三麵色嚴肅,明顯是仍有話要說:“但是,你看看交給你的數百騎兵,被你至於何地?臨陣之時,你可有想到他們的處境?”

    陸開山看向後方的陣營,正是先前魏十三交到他手上跟著他征戰的騎兵,之比梁坤身後的兵卒稍多,較其他陣營之前已經少了一大截,頓時為之啞言。

    諸將鄙夷的有,含笑的有,魏十三咳嗽兩聲,嘲笑之聲瞬間停下。

    見他尷尬地撓了撓頭,眾軍之前,也給他留了麵子,從身邊親兵捧的木盤上,取過一塊由木匠打造出來的書有“騎”字的木製令牌:“不過,功歸功,過歸過,今封為正品騎兵千戶,統領軍中所有騎兵,至於懲罰,暫記在懲罰榜上,待戰事之後,再統一清算,接令。”

    梁坤伸肘頂了一下陸開山,後者才反應過來,啞了嗓子,大聲呼道:“統領大人威武!末將實在昨晚所作所為,實在有辱千夫之名,今後定跟梁將軍多加學習,爭取做出更好的智慧和決策。”

    冊封完陸開山之後,接下來受封的還有朱有才,此人領兵方麵的才能雖然平平,但勝在具有良好的戰場視野,又是個識字的人,能夠準確洞察到敵我的優劣,加上也不是擔心怕事之徒,本是沒有實權的副千夫,倒也被魏十三封賞了個騎兵副千夫的職務,與陸開山合力管理騎兵。

    朱有才聽令算不上感激涕零,但也是頗為意外就是了,起碼到了這個時候,所有的將士都已經相信了一個事實。

    在當今這支明軍大營之中,隻要有勇謀,敢作為的驍勇善謀之人,都是可以出頭的,無需任何身份與關係的支持。

    朱有才聽令之後,笑逐顏開:“屬下能有如此作為,當是受到統領王霸之氣的感染,小人自覺沒甚奇偉謀略!都是將統領的氣勢,統領大人令旗所指,小人定然所向披靡,縱是死無葬身之地也絕不退後半步。”

    魏十三皺了皺眉頭:“好了,這些話以後在營中盡量少說,本統領不喜聽。”

    朱有才聽得笑容一僵,猶不知一通馬匹拍到到了馬腿上。

    魏十三並不想在這個問題上糾纏,緊接著又道:“轅門攻守戰,梁坤首當敵鋒,陸開山千夫難擋,王德深蟄敵後,朱王兩位千夫亦是護營得當,各有封賞,剩下的就是守護輜重和護衛馬夫人的將士,沒得軍功也無須擔憂,待封賞隻之後抬酒上來,我與諸君同飲!”

    “所有軍功人員,封賞之後,記錄在紅紙之上,張貼在大營轅門之側,表作榜單,供全軍將士觀賞。”設立軍功榜,為的正是是鼓舞萬軍士氣。

    如今他手下這批軍隊,經曆了這一次由他親自率領的戰爭之後,也算是一次不錯的適應,這些人大多先前就或多或少有作戰經驗的,不完全是新兵蛋子,如今可以說是聚攏了軍心。

    加上魏十三對如今贛南的情勢,也看得越來越清楚了,這一戰他可以不將對方追殺覆滅,趙家軍南攻的計劃已經可以說是完全破產了,就看北邊宋青他們能否得手。

    收到敗軍消息的趙家軍必然士氣大跌,若是陳顒能夠得到這個消息,對趙繼祖發動總攻,他們中軍空虛想必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到了這個時候,他派出去餘龍應該也要去到指定的位置了,這邊勝利的消息也已經在趙福之出逃之後的第一時間,命人送了出去,如今陳顒應該收到消息了吧!

    為了更好地發展,他所施行的就是依托陳顒名號的計劃,更好地護住陳顒的名聲,有利於分散朝廷對於他們的注意力。

    就他本意,想自立還不是時候,若想要自立。定如他之前所想的那樣,目前形勢,會舉步維艱。

    接下來,分別對眾位將士論功結束,奮勇殺敵的兵卒們也是優加財物賞賜。

    領到了賞賜的將士個個笑得見眉不見眼,其中戰績喜人的毫無意外最後還是會受到眾人膜拜的,陸開山自然就是成了眾人膜拜的對象,而他看到魏十三一笑之後轉身走下觀戰台的背影。

    午後陽光灑在他的身上,如嶽峙淵渟,大有雖萬人吾往矣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