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
字數:18031 加入書籤
第107章
“昔年現任薑國公也就是那位老夫人的兒子初儀親時,&nbp;&nbp;曾因婚嫁的人選與那位老夫人發生過爭執。薑國公喜歡的是外祖家的一位青梅竹馬的表妹,可那位老夫人卻覺得娘家已經沒落了,&nbp;&nbp;沒法給薑國公府帶來助力。因此她並不肯同意這門親事。”
“她看中的是現任薑國公夫人,其父當時正任禮部尚書。可薑國公卻對其表妹情根深種,他為了逼那位老夫人,讓她同意他與表妹訂親,便以絕食相逼。可那位老夫人打定主意要把禮部尚書家的閨女娶到家裏,自是不肯同意。她為了給兒子一個教訓,&nbp;&nbp;便當著薑國公的麵打死了一直為薑國公及其表妹傳信的一個小廝。薑國公彼時尚且年幼,自是受不了這個刺激,便病倒在床。”
“可那位老夫人還不罷休,拿著那信鬧到了娘家,&nbp;&nbp;逼著娘家嫂嫂把那女孩嫁出了京城。這事其實知道的人不多,我之所以知道還是因為,那女孩正是嫁到了我的祖籍西北與我家做了鄰居。我當時還未出嫁,好不容易看到一個京城來的小姐,自是十分的好奇,&nbp;&nbp;便常去找她玩。後來我們兩人關係好了,我才逐漸知道了一些她的事情。”
“她嫁到西北後極為不適應那裏的氣候,&nbp;&nbp;又心中鬱鬱,沒個幾年便病逝了。或許是因為這個原因,&nbp;&nbp;我自來到京城後就不太待見那位薑國公府的老夫人。”老太君對老夫人和魏若道。
老夫人和魏若倒沒想到薑國公府的老太君竟有這等往事。
老夫人就悄聲道:“倒沒想到她竟是如此薄情,竟連逼著娘家晚輩遠嫁。”
魏若也覺得這位薑國公老夫人行事有些過了,&nbp;&nbp;她就歎息了一聲道:“可惜了她們家的大姑娘,&nbp;&nbp;那孩子看著倒還真不錯。”
老太君聞言沉吟道:“再看看吧,&nbp;&nbp;不過這薑國公府的老夫人行事太過勢力,&nbp;&nbp;這樣的人家不一定合適咱們家。畢竟咱們家未來十年的運勢總會有起伏。我可不想咱們恒哥兒將來去個嶽母家還要被人家甩臉色。”
魏若和老夫人聞言就笑了起來。
兩人笑過之後都知道。
不過這薑國公府的大姑娘和他們家恒哥兒是不可能的了。
魏若自來是什麽事情都不會瞞著李浩淼的,&nbp;&nbp;她雖說沒有把此事告訴別人,卻告訴了李浩淼。
此事涉及到長子的婚事,李浩淼仔細思考後道:“祖母說的對。恒哥兒的婚事不單是他個人的婚事,還涉及到兩個家族未來所走的路是否契合。如若不行,恐怕孩子們反成怨偶。我們再挑一挑,寧肯選擇那等清白中立的人家,也不能選那投機取巧的人家。”
魏若聞言沉思。
李浩淼這話的意思就是,他寧願給恒哥兒結一門平常的親事,也不想給他結一門顯赫但是麻煩多多的親事。
明白了李浩淼的意思後,魏若對給恒哥兒結親的事就更不著急了。
三老夫人在府上挑了幾天,果然隻挑到了一個合適的丫鬟。
她便帶著人過來找魏若,說是想從公府中尋幾個丫鬟。
魏若早就得了老太君的囑咐,自然極為配合她。
她讓薑嬤嬤陪著三老夫人一起挑人。
三老夫人在公府待了幾日,總算又挑中了幾個合適的人選。
魏若見那幾個丫鬟都是長相憨厚,身材敦厚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
三老夫人挑好丫鬟後,便派人將她們送去了南平,又讓人把彩兒帶了過來。
等來人回來後,三老夫人忍不住過來跟老太君和老夫人告狀了。
“幸虧我聽了娘和大嫂的把那個彩兒帶了回來。娘是不知道,那個彩兒竟然不願意回來。她還專挑姑爺在的時候,跪在地上抱著錦姐兒的腿哭。還說什麽自幼伺候錦姐兒不想離開她,說讓錦姐兒把她當成一個物事放在那裏就是了。你說說她是多有心眼,她這麽一哭一鬧,英明難保不會覺得咱們錦姐兒狠心。”三老夫人越說越氣,忍不住甩了甩帕子。
老太君聞言就問道:“那錦姐兒是怎麽做的呢?”
三老夫人聞言就道:“錦姐兒當時沒說話,好在我派過去的那個媽媽機靈,說並非錦姐兒要趕她走,而是她老子娘過來求我,說是家中隻有一個女兒,希望將來能把女兒嫁回府裏。後來前院那邊又有人過來喊英明過去,這事才算了了。”
老太君聞言就鬆了口氣道:“這理由找的倒也讓人挑不出毛病。男人向來看不出來這些女人間的花招,所以才有無數德才兼備的女子在一些花言巧語的女子麵前吃了不少虧。如今看來這個彩兒倒也是個狡詐的,幸好咱們把她給帶回來了。不然若是留她在錦姐兒身邊,憑她這幅又會賣慘又會看眼色的勁兒,姑爺和錦姐兒難保不會被她離間。”
“是呀。”三老夫人聞言也後怕似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道:“幸虧娘當初提醒了我一句,若是留了這樣一個內裏藏奸的人在錦姐兒身邊,再讓她懷了身子,那我以後可要睡不著覺了。”
“那那個彩兒你準備怎麽處理呢?”老太君問三老夫人道。
三老夫人想了想道:“她也到年紀了,從府裏給她找戶人家就是了。”
老太君聞言就點頭道:“那你要找就好好給她找戶人家吧,也別為難她。她到底沒害到錦姐兒。”
三老夫人聞言就笑著應了。
經過此事後,眾人便以為錦大姑娘的事暫時告一段落了。
此時已經快要過年了,李浩淼覺得魏若平日裏在內宅頗為辛苦,便想帶魏若去京城治下一個縣城去逛逛集會。
那縣城離京城很近,若是坐馬車的話,來回加起來也隻要兩個時辰。
老太君和老夫人聽他說後都笑說魏若往日裏在家中辛苦,讓李浩淼好生帶她出去玩一玩。
李浩淼笑眯眯的應了。
到了正日子一早,李浩淼便帶魏若坐著馬車出發了。
因到了冬日,天氣逐漸的寒冷了起來。
李浩淼擔心魏若會冷,提前便讓家仆們燒暖了馬車廂。
秋雲和蘭兒還特讓小廚房燉了一蠱栗子牛肉湯給魏若和李浩淼暖身喝。
李浩淼喜歡較為重口的食物,對這清淡的羊肉湯不感興趣。
魏若就讓人拿了些黑胡椒過來倒入羊肉湯中。
李浩淼最後倒也能喝的下去。
兩人在馬車上說說笑笑了將近一個時辰,總算是到了鄰縣梅縣了。
梅縣最為出名的是此地的梅花了,此次集市也有個別名叫梅市。
顧名思義此次集市就是以賞梅,售梅以及販賣與梅花相關的飾品為主。
本次梅市的鎮市之寶就是雙支垂柳綠萼梅。
李浩淼既帶了魏若到這裏,就免不了要帶她過去一看。
但他不欲讓外人衝撞到魏若,便提前讓家仆與此間主人商議了一下。
他讓此間主人給他們勻出一個時辰的時間賞梅,在此期間,閑雜人等一律不得出沒。
此間之人知道是京城裏安國公攜家眷賞梅,原本是想勻出一天的時間給他們的。
但李浩淼想著他們本就在這裏待不了一天的時間,讓那些遠來之客與他們共賞此景豈不是更好。
因此他便讓金喜告訴此間主人,他們不欲耽擾旁人賞梅,隻勻出一個時辰就夠了。
此間主人知道如安國公府這樣的百年世家,家教甚嚴,他們其實並不仗勢欺人,說要一個時辰就隻要一個時辰。
他見金喜堅持,便笑著應了。
魏若到時,就見這周圍已圍上了帷帳。
婢女們靜立在四周,既是為了方便伺候,又是防止外人過來這邊打擾到女眷。
魏若知曉她們是主家的侍婢,便叮囑秋雲和蘭兒,讓她們給她們些賞錢。
這些賞賜之物,秋雲和蘭兒臨來前都是準備好了的。
聽到魏若吩咐,兩人連忙轉身去了馬車處。
李浩淼的小廝金喜見了忙帶著常喜趕了過來。
他笑嘻嘻的對秋雲和蘭兒道;“這些東西重,哪裏能讓姐姐們搬,我們來搬吧。”
李浩淼身邊那幾個年齡稍大一些的小廝成婚後,按照公府的規矩去府內別處做差了。
這金喜就成了李浩淼身邊貼身伺候著的第一人了。
他體格健壯,又行事沉穩,兼之性子也伶俐。
李浩淼倒也挺看重他的,私下也同魏若說過金喜的事情。
他說金喜這個機變的性子適合去回事處當差,他預備等金喜成親後把他放到回事處曆練兩年,等他曆練出來了就讓他在回事處做管事。
不過金喜不比那些家生子,他是從外麵買來的,在府內並無根基。
要想在回事處站穩腳跟,需得有個助力。
李浩淼說金喜已經求了他,說是想要夫人將身邊的丫鬟賜給他為妻。
魏若聽完李浩淼說的話,便知道金喜是想搭上她這艘船了。
不過她對此倒是樂見其成的。
府外所有事項都要通過回事處向內傳遞。
若是她的丫鬟能嫁給金喜,日後府裏府外有什麽事,倒也瞞不過她。
不過魏若一時之間倒也想不出來要把哪個丫鬟許給金喜,況她聽李浩淼說金喜還要在他身邊待上個一兩年。
她便對李浩淼說金喜的婚事先緩一緩,等她把手頭上的事情忙完再說。
李浩淼同魏若說這些本就是隨口一提,他又哪裏會為了個奴才的婚事去催魏若。
聽到魏若這麽說,他就笑說讓她不要急,縱是再晚幾年也沒關係。
魏若笑著應了,她身邊的兩個貼身丫鬟自是知道夫人要從她們院子裏給金喜找娘子的事情。
這裏麵蘭兒倒覺得猶可,可秋雲卻覺得有些悵惘。
她和金喜一個在夫人身邊伺候,一個在公爺身邊伺候,兩人之間自是接觸甚多。
久而久之,秋雲就對金喜芳心暗許。
但她知道兩人之間是不可能的,她比金喜要大上三歲,此為其一。
其二就是她倆分別作為公爺和夫人身邊的心腹,不可能同時在公府內擔任管事。
秋雲是自小經曆過坎坷的人,自是不願意成婚生子後就一直待在家裏不出來做事了。
也因此她自察明自己心意後,便總躲著金喜。
金喜是個極聰明的男子,至少比秋雲聰明。
若說秋雲能在魏若身邊立足靠的是自小的情誼和那股子忠心,那金喜靠的就是那份察言觀色的能力了。
秋雲在麵對他時的躲閃,他又怎能看不出來呢。
他和秋雲存了一樣的心思。
秋雲是跟在夫人身邊的丫鬟,又生的容貌秀麗,性格溫柔,時日久了,金喜哪裏能不動心。
他既將秋雲放在了心裏自然想把她娶回家,可他也知道除非秋雲主動點頭,不然夫人是不會把秋雲許給他的。
於是金喜就同李浩淼說想請夫人為他做主婚事,其意隻是為了試探秋雲罷了。
如今他見秋雲麵對他時有閃躲之色,便疑心她定是知道了許親的事情,擔心夫人將她許配給他。
所以她便故意做出了這麽一幅閃躲的模樣。
這麽一想,金喜就頗有些心灰意冷之感。
他強笑著幫秋雲和蘭兒發放了賞錢後,便不發一言的侍立在李浩淼身側。
秋雲見金喜發完賞後看都不看她一眼,便覺得他定是因為要成親了,所以自覺避諱著她們這些無關的人。
雖則秋雲打定主意不可嫁給金喜,但看他如此模樣也覺得悲從心來。
她也不發一語的侍立在魏若身側。
李浩淼和魏若正並肩立在樹下賞花,兩人並不知道各自親信的心思。
李浩淼正在跟魏若解釋這賞梅的妙處。
“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疏為美,密則無態。”
魏若聽完李浩淼的話後,立在樹下駐足觀看這梅花。
一陣冷香撲鼻而來,頗有些沁人心脾的意味。
魏若素日裏為府務煩憂,難得有如此愜意的時候。
她的麵容舒展了開來。
李浩淼看她神色愉悅,便知此次梅縣之行算是來對了。
兩人先是在梅市賞了一個時辰的梅花,隨後李浩淼便帶魏若去當地有名的酒樓品嚐梅花宴。
魏若素來喜歡新鮮的吃食,看到這些或是以梅花為主料,或是以梅花為輔料做的菜,自然很是喜歡。
兩人吃完飯後,李浩淼見此時離天黑還有三個時辰,便說要帶魏若去當地的首飾鋪看一看。
其實當地首飾鋪的首飾無論從做工還是材質來講都比不過京城內的首飾鋪。
但他們店裏的首飾勝在一個新意。
此地首飾鋪為了配合梅市,特意推出了一批以梅花為點綴的首飾。
魏若想著既然來了,不如買些新鮮樣式的首飾回去送給老太君等人,便也挑的不亦樂乎。
最後他們買了許多的首飾和成衣回去。
李浩淼見她連成衣都買了就笑道:“這些衣服縱是咱家下人都不穿的,你買這麽多做什麽?”
魏若聞言就笑道:“我是瞧中了這上麵的花樣,想著拿回去讓丫鬟們依樣做些出來。”
“這樣倒也可以。”李浩淼聞言失笑出聲道。
她們兩個還未天亮就出府了,又直到晚間天黑方才回來。
幸得晏哥兒現在常與五皇子在一起玩,今日並不在家中,不然他們這麽久不見魏若,隻怕會鬧翻天。
幾個大些的孩子現在的生活都規律了起來,他們回來見母親不在家倒也沒說什麽。
恒哥兒和毅哥兒自在老君堂的東廂房寫功課,老太君和老夫人擔心燈太暗了會傷眼睛,便讓婆子們多點了幾盞燈。
潤姐兒和橙姐兒則帶著勇哥兒和燕姐兒在側廳玩。
清姐兒和冰姐兒則坐在側廳的榻上。她們一邊說話,一邊看著幾個孩子
老太君和老夫人則同五夫人和七夫人等人拉些家常。
五爺和七爺在一旁作陪。
聽說李浩淼和魏若回來了,五爺夫婦和七爺夫婦便出去迎他們。
眾人進來後,老太君先問李浩淼和魏若可用晚膳了沒有。
兩人就說隻在車上隨便墊了些東西。
老夫人聞言便讓王嬤嬤帶著丫鬟們去側廳擺膳。
趁著等開膳的功夫,眾人便問他們到梅縣後去了哪些地方,可有什麽好玩的沒有。
魏若一麵說了些在梅縣的趣事,一麵讓丫鬟們把在梅縣買的東西拿了出來。
她對眾人道:“這些東西倒也並不貴重,不過勝在樣式新穎,我想著把這些買回來也好讓大家看看新鮮東西。”
說話間,丫鬟們便把那些首飾、衣服之類的東西都拿了上來。
李嬤嬤見狀便命人抬了個大長桌過來,將這些東西全都擺到了長桌上以備夫人們觀看。
舉凡女人,就沒有不喜歡首飾與衣服的。
老太君和老夫人果然來了興趣,她們來到長桌前逐一觀看,賞玩。
李浩淼原本一直坐在那裏喝茶,他見祖母她們對這些東西感興趣,便放下茶杯笑道:“我讓人把那梅市上的梅花分品類各買了一盆回來。不過今兒個晚了,估計要等明早才能送過來。祖母和娘明日可以帶著弟妹們去花園賞梅。”
老太君雖然年老,但她一向是個極有興頭的。
聽李浩淼說完,她就笑道:“既如此,幹脆明日我們就自家人在家樂嗬一日,讓人把你二叔和三叔府上的人也請來吧。”
老夫人和李浩淼等人聞言自然笑著應是。
等李浩淼和魏若從側廳吃完飯回來後,就見不止老太君和老夫人等人,就連清姐兒和冰姐兒她們也都站在長桌前。
她們或是拿著首飾,或是拿著衣服在那討論些什麽。
看到李浩淼過來了,清姐兒和冰姐兒立馬不說話了。
李浩淼見狀眼中閃過一絲無奈。
他自覺對清姐兒她們幾個女孩也不凶呀,為什麽她們那麽怕他?
老太君也看出了女孩們在李浩淼麵前不自在,她就對李浩淼兄弟道:“你們幾個自去前院說話吧,不要在這裏打擾我們娘兒們樂嗬。”
李浩淼聞言隻好無奈的離開了老君堂。
他走後,清姐兒和冰姐兒的表情明顯鬆快了起來。
魏若看了就覺得有些好笑。
她們在老太君房裏又待了一會兒,各人都有各自看準的款式。
魏若就讓人自拿便是。
等到了第二日,老太君和老夫人又帶著二老爺和三老爺府上的人在公府樂嗬了一日。
不過這日倩姐兒並沒有過來,老太君和老夫人知道她必是害羞不好意思過來,便也不勉強她。
老太君就吩咐李嬤嬤,讓她派幾個人送些吃食過去給倩姐兒。
等李嬤嬤帶著人走後,老太君就把六夫人叫到了身邊,問起了前日發生的事情。
“倩姐兒的舅父走了嗎?”老太君問六夫人。
六夫人聞言忙道:“已經走了,我們說了倩姐兒既有父族在,那麽也應當在父族出嫁才是。他到底不是倩姐兒的父族,聽後也沒什麽好說的。”
“那她祖父那邊又怎麽說呢?”老太君又問倩姐兒。
“她祖父原本是想讓倩姐兒在他們家出嫁的,不過我想著他們這些年也沒怎麽管孩子,這時候也沒必要回去了,便說在他家附近買個小宅子。倩姐兒到時就在那裏出嫁吧。”六夫人把自己和三老夫人商議好的話告訴了老太君。
老太君聞言點了點頭道:“你們做的很對。對於如倩姐兒舅父那樣的人家就要一開始跟他們把利害關係說明白才是。不然他們必會得寸進尺。而如他父族那樣的人家,雖說他們對倩姐兒絕情了些,可又比她那舅母家要臉麵些。咱們隻要表現的態度冷淡一些,他們自也不好湊上來。”
老夫人原本在一旁聽著聞言就對六夫人道:“我當初說過等倩姐兒出嫁,一定會為她準備一份嫁妝的。這幾日也一直在讓王嬤嬤整理庫房,我們差不多已經都理清楚了。等你們那宅子收拾妥當後,和我們說一聲。我讓王嬤嬤找人把嫁妝運過去。”
六夫人聞言忙道:“倩姐兒的嫁妝自有我們準備”
六夫人話還沒說完,老太君就打斷了她。
她對六夫人道:“倩姐兒對高老爺是有著救命之恩的,不止你大伯母,就連高夫人都為倩姐兒準備了嫁妝的。這也是她們的心意,你就不要再推卻了。”
六夫人聞言這才沒說什麽。
既說到了倩姐兒的嫁妝,今日賞梅宴後的第二日,老夫人便帶著王嬤嬤去了高府,同嫂嫂商議倩姐兒嫁妝的事情。
她想著兩家素來是常來常往的,且其與高夫人向來親厚,便也沒有提前遞帖子過去。
高府的門房看到老夫人來了,連忙打開正門讓車駛到了二門方才停下。
二門外,高夫人得到消息匆匆的帶著兒媳們趕了過來。
老夫人一下馬車,她就迎了過來。
老夫人原本想與高夫人說笑,哪想到走近一看,就看到了她微紅的眼眶。
老夫人見狀心神一凜,她將目光放到了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的身上。
其中高大夫人的神色倒是很坦然,但高二夫人卻因今日之事與她有關,略微有些心虛。
老夫人一看就知道定是高二爺夫婦又出幺蛾子了。
她雖心下有了判斷,卻沒有立刻發作,而是同高夫人婆媳一起先去了正院。
眾人坐定說了幾句話後,老夫人就對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道:“我來這裏也沒有別的事,不過是找你們婆婆說一下我們府上孩子的婚事罷了。你們自去忙吧。”
她這話一說,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就不好再留,隻得起身離開正廳。
她們走後,老夫人就問高夫人:“嫂嫂這是怎麽了?怎麽我來時看到你眼眶都紅了?”
高夫人聞言鼻子一酸,眼淚順頰而流。
老夫人見狀就把帕子遞給了她,對她道:“嫂嫂若是有什麽難為的事盡管同我說。我能幫得了的話,一定鼎力相助。縱然幫不了,說出來好歹心裏也爽利些。”
高夫人這才對老夫人說了實情。
原來高老爺用了那偏方後身子雖好了些,可還是得讓人看著他的飲食起居。
這些事情單憑高夫人一個人去盯倒也不現實,她畢竟年紀大了,身子又不好。
於是,高家便將兒子兒媳,孫子孫媳分為幾班,由每班人輪流照顧。
林姐兒自和君哥兒成婚後就住在了高夫人的旁邊,她們兩人本就是高夫人撫養長大的,現在又與高夫人離的近。
小兩口自是與高夫人越發的親近。
因此高府人在排班時就將高夫人和林姐兒及君哥兒排在了一日。
昨日就是高夫人和林姐兒夫妻照管高老爺的日子。
高老爺昨晚有些貪嘴,看到廚房送過來的糯米糕便多吃了一塊。
高夫人和林姐兒想著多吃一塊糯米糕也不算什麽,倒也沒攔他。
哪想到高老爺克化不動這些東西,夜裏便發燒了。
好在大夫及時趕到,為高老爺施了針灸,又開了幾副湯藥服下。
高老爺這才好了許多。
高二爺知道原委後不好對著高夫人發脾氣,就訓斥林姐兒:“你怎麽沒看好你外祖父?”
林姐兒雖和君哥兒成婚了,但因還未圓房,就仍稱高老爺和高夫人為外祖父母。
他到底是長輩,林姐兒年齡又小也不敢和他反駁,隻好含淚低頭不敢說話。
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等人明知此事不關林姐兒的事,可她們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個本就樂得看林姐兒被訓,自是不會說些什麽。
君哥兒見父親訓斥林姐兒,便出來維護林姐兒。
高二爺訓斥起自己的兒子就更不嘴軟了。
高夫人見他就這麽當著自己的麵訓斥君哥兒和林姐兒,自是氣的不行。
她正想說話,就聽丫鬟來回說安國公府的老夫人來了。
高夫人隻好先來迎老夫人。
老夫人聽高夫人說完事情原委,氣的直拍桌子。
“反了他了。”老夫人氣憤的道:“他這是在指桑罵槐呢。”
高夫人聞言就含著淚道:“到底不是我親生的,我也管不住他。”
老夫人是知道自己這個嫂嫂的,她總覺得高大爺和高二爺不是她的親生子,擔心說多了會惹的他們厭煩,因此從不對他們立規矩。
可她卻是看不下去高家這兩個庶子的做派了。
高夫人再怎麽樣也是他們的嫡母,有無甚過錯,他們憑什麽仗著自己年紀大了又是男子,就這麽不尊重她。
“去把你們大爺和二爺給我叫過來。”老夫人冷冷的道。
高夫人的貼身嬤嬤聞言連忙去了前院。
她走後,老夫人就對高夫人道:“上次我讓浩淼和他們談了談,浩淼回來和我說他們似是有些悔意。我本以為他們已經改了的,哪想到他們竟又故態複萌了。”
高夫人聞言就道:“他們其實都還好,就是我看不慣老二夫婦總找林姐兒的麻煩。”
老夫人聞言就冷哼道:“嫂嫂還是對他們太寬和了。”
兩人正說著,高大爺和高二爺就從前院過來了。
兩人一進來就對著高夫人和老夫人見禮。
等兩人起身後,老夫人冷哼一聲對高二爺道:“我可不敢當你的禮,你現在威風著呢。”
高二爺見老夫人現在和他說話是如此的不留情麵,自是心中惶恐。
他忙躬身道:“姑母這話說的倒讓侄兒無地自容了。”
老夫人聞言就哼了一聲道:“你還知道無地自容?我看你是天王老子都管不了你了吧。”
她這話一說,高二爺再也站不住了,他連忙跪了下來。
高大爺見他跪下,便也跟著跪了下來。
老夫人見他們跪下就問高二爺道:”我且問你,你父親多吃了一塊糯米糕與林姐兒又有何幹係,你為何要訓斥林姐兒?“
高二爺其實有些猜到老夫人的忽然發作是因為林姐兒了,但他沒想到的是老夫人竟如此當著大哥的麵訓斥他。
高二爺不用看就能猜到高大爺的麵色是如何的得意洋洋了。
如此一想,高二爺的心中就是警鈴大作。
這段時日高二夫人常在他麵前念叨林姐兒是如何如何的不好,他聽了之後自然對林姐兒的印象也越來越不好了。
這段時間沒少給林姐兒臉色看。
可他隻顧著同林姐兒置氣,卻忘了不止父親和嫡母,就連公府的姑母他們對林姐兒都是多有憐惜的。
她們要是成日裏見自己訓斥林姐兒,豈不對林姐兒更加憐惜,對自己更加厭惡了?
更別說還有他大哥一直在虎視眈眈的想要挑他的錯處。
這麽一想,高二爺就暗道自己糊塗了,不該聽信高二夫人的話,總和林姐兒生氣。
至少不能在父親和姑母都還在的時候,在明麵上薄待林姐兒。
高二爺立馬磕頭向老夫人和高夫人認錯。
高夫人垂眸不語。
老夫人卻在看到高二爺那轉動的眼珠子時就明白。
她這個侄子根本就不是真心覺得自己錯了,而是在糊弄她罷了。
她低頭沉思片刻後道:“你能明白過來倒也算是我們高家的福氣,不過你不光要自己明白過來,還要管好內宅才是。”
高二爺聞言羞的臉都紅了。
老夫人這話就差沒明說,高二夫人在背後挑唆生事了。
敲打了高二爺一通後,老夫人就讓他們兄弟二人下去了。
等她們走後,老夫人就對高夫人道:“之前你一直覺得林姐兒若是嫁給了君哥兒,那麽她日後必定要在那耿氏手下討生活。也因此你對耿氏一直不曾太過決絕,就是怕風水輪流轉報應到林姐兒身上。”
“可是嫂嫂,對於如耿氏這樣不講情麵的人來說,忍讓和懷柔隻會讓她得寸進尺。唯有三五不時的敲打她,扶起一個人和她鬥起來,她才會老實。”老夫人正色的對高夫人道。
高夫人聞言先是沉默了一瞬,隨後就道:“可這後院沒人願意和她鬥呀。”
眼下,高二爺才是高府官職最高的人,那些人又怎肯為了她們得罪高二爺呢?
老夫人聞言冷哼一聲道:“那要是有利益可圖呢?沒誰願意一輩子被人壓著,你那大兒媳心裏就沒有個小九九嗎?你那庶長子現在已然這樣了,縱然現在再去扶持也有些晚了。可他還有兒子呢,你那大兒媳是眼看著夫婿現在沒指望了所以不想管旁的事,隻讓你和那耿氏鬥便是了。可若是她知道隻要她幫你壓住了耿氏,幫你照顧林姐兒,她兒子的前程就有了。她還會對耿氏手下留情嗎?”
這些事,老夫人其實早就想過,隻是那時她想著都是自己的娘家侄子和侄媳婦。
她也不想眼看著娘家鬧成一團,因此便也沒說出這些主意。
可她實在見不得高二爺和那耿氏仗勢欺人了。
她經曆的事情也多了,哪裏能看不明白耿氏是為什麽總是針對林姐兒嗎?
一來是擔心兒子被兒媳婦搶走,二來就是生活過的沒有希望了,所以便總想通過諷刺,打壓如林姐兒這樣的年輕小女孩去獲得快樂。
如她這樣的婦人她見的實在是太多了,她們純粹是婆母太省心,日子過的太閑了。
既如此,那她們就給她找些事情做吧。
等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鬥起來之後,估計那高二夫人也沒有心思來找林姐兒的不是了。
說不得,她為了獲取高夫人的支持,還會再次在高夫人麵前做小伏低。
不過這次,她們怎麽都不能給她機會,讓她再抖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