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英雄又救美
字數:5410 加入書籤
酒樓的食客們都覺得奇怪,不是說人丟了嗎?
現在怎麽又變成是狗丟了?
是王府的什麽狗?
居然能讓安定王用自己心愛的大宛名馬去換回!
大家都很遺憾,沒有見識到那狗的風采!
大家又覺得羽林郞也是大膽,敢擄了安定王的狗來換名馬!
當莫輿聽到樓下有客人在鬧事兒的時候,他就知道那幾個紈絝要開始行動了。
莫輿偷聽到他們說的,讓馬車在後門等著。
於是莫輿站起來,從靠窗的一側,走到靠後院那側的窗前。
他看完了安定王的小妾被擄的整個過程。
先是那小妾從廁屋裏出來,沒有任何防備,冷不丁地,就被人用巾帕捂住了嘴。
接著有人捆繩子,有人套袋子,一眨眼的工夫,小妾就三人被套進一個麻布口袋裏了。
那小妾好烈性,使勁在掙紮,可不管用啊!
就在小妾的兩雙手被縛,將要被套上袋子的時候,莫輿看見小妾好像見到了希望,拚盡全力扭動身子,嘴裏咿咿唔唔地叫著。
莫輿往樓下院子裏掃視了一番。
原來,是跟著小妾一起來的兩位女郞,正要進入到院中。
待莫輿回頭,安定王的小妾已經被裝入麻布口袋裏了。
院子裏動手的三人,見到自己的行徑被人撞破,正要惡狠狠地警告她倆不要多事!
那個活潑的女郞開口了,“哦,麻袋裏裝的什麽?
還在‘嗚嗚’叫,是狗嗎?
你們居然敢偷酒樓的狗?”
那三人一聽,神情緩了緩。
卻又聽見另一個文靜的女郞說:“妹妹不知,他們京城有個說法。
叫做‘臘日狗補,開春打虎’!”
“哦,連狗也要吃?”
二位女郞自顧說笑著進去了廁屋。
擄人的三個人麵麵相覷,這是沒被看見?
豈知那兩位女郞是視而不見!
看破卻不說破,巴不得擄得遠遠的,永不回來!
這一幕落入樓上窗前莫輿的眼裏。
莫輿心裏頭高興壞了,好你個安定王,平日裏自恃功高、狂妄自大!
你也有今天!
哈哈,爭風吃醋,後宅不寧!
安定王,你的好日子到頭了!
鴻雁樓外,牛大眼帶了一隊人馬已至。
拓跋梧騎上牛大眼牽過的馬,跟在莫輿等人的後麵。
前方早有莫輿的人帶路,半柱香的工夫,眾人來到了一條僻靜小巷。
在巷口下了馬,又有人從暗處出來,帶著他們走進巷內的一處小院。
莫輿示意手下上前敲門,裏麵立馬傳來惡犬狂吠!
緊接著有人喝道:“什麽人,膽敢叨撓小爺的住所!”
牛大眼上前,飛起一腳,踢開了院門!
拓跋梧率先走了進去!
莫輿、牛大眼、步六和宿六跟在後麵!
進到院中一看,裏內竟然很開闊,房間也頗多。
從房間裏麵出來一人,肥頭大耳,穿著華麗,也就十七八歲的年紀。
一看拓跋梧等人氣宇軒昂,身份定是不凡。
那人頗為識務,立刻放低姿態,“各位爺,今日到在下的院子裏有何貴幹?
怕是走錯地方了吧?
不瞞諸位,這裏是我養的外宅。”
說著一臉的諂媚。
意思就是,這屋裏,養的都是小嬌娘!
是你們這些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不能進的!
拓跋梧哪會跟他哆嗦,上前一腳把他踢開,示意牛大眼,“搜!”
“你們想幹嘛?”
那肥胖男子見軟的不行,立馬大聲喊道,“來人!”
屋子裏頓時跳出來好些手握刀槍棍棒的奴仆。
“爺是當朝大司農賀樓大人的小舅子!
爺的院子也是你等敢隨便闖的!
小的們,聽好了,把他們給爺打出去!
爺重重有賞!”
那些奴仆瞬間把拓跋梧幾人圍了起來。
“嗬嗬,司農大人何時有你這種肥豬小舅子!”
莫輿一本正經地問。
“賀樓大人的二個舅弟均在羽林軍中任職,要不要帶你去認認親?”
那些圍著的奴仆也是欺軟怕硬的,看著麵前的這幾個,相貌氣度皆不是普通人,於是手裏舉著棍棒刀槍,就是不敢動手。
那人肥臉一紅,支支吾吾辨道:“家姐是賀樓大人的第五房妾室。”
牛大眼知道拓跋梧心裏著急,衝著外麵喊了聲:“進來!”
一隊軍士立刻湧進院中,上前解了那些奴仆的刀劍,用繩子把他們縛在一起。
那肥胖男子也被捉住,捆了扔在一邊。
肥胖男嘴裏喊著:“都是自己人!
誤會!
誤會!”
不一會,裏麵屋子裏傳來一聲:“在這裏!”
拓跋梧疾步進去。
隻一會,莫輿便看見拓跋梧抱著瘦小的一團出來。
小妾整個人,連頭帶著身子,都罩在拓跋梧的雪氅裏,隻露出一雙精致秀巧的麂子皮靴。
拓跋梧抱著那小小的一團,快步走出院子。
莫輿尾隨其後。
拓跋梧沒有理會莫輿。
他先把鶯兒放在馬背上,接著自己上馬,摟著鶯兒,策馬回頭。
拓跋梧對著莫輿和他的手下陰戾地說道:“莫輿!
今日你與人共謀!
擄我王府之人、訛我大宛名馬!
我拓跋梧銘記在心,此仇來日必報!”
說完雙腿夾住馬肚子,馬鞭一甩,縱馬離開!
回到魚藻居的暖閣,拓跋梧小心翼翼地把鶯兒放在榻上。
隨後進來的府醫,翻了翻鶯兒的眼皮,號了號脈,對拓跋梧說,“無甚大礙!
是一般的迷藥,量稍重了些!
煎點濃甘草水喝下去,要不了多久,人就會醒來!”
牛大眼回府搬救兵到底是驚動了太妃。
這會兒,太妃聽說鶯兒安全回府了,在於嬤嬤的攙扶下,也來到了魚藻居。
太妃一進院,便看見牛大眼和兩個侍衛跪在院中,一個侍衛臉上有疤,一個墩實憨厚,都低著頭,神情沮喪!
進到內院一瞧,嗬!掩月、寒月倆丫頭也跪在地上!
邊上站著的小小也不好意思低著頭。
進到正屋裏,太妃和於嬤嬤的下巴都驚掉地上了。
金娘手裏端著藥碗,拓跋拿過去喝了一口。
碗複遞還給金娘,然後回過頭去,俯身,嘴兒對嘴兒,哺到鶯兒的口中,讓她咽下。
旁邊站著的金娘早就見慣不怪了。
喂完藥,拓跋梧臉不紅、心不跳地對太妃說:“祖母不必擔心,鶯兒已無大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