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驚!敕勒叛亂
字數:6913 加入書籤
正月十七日,暴風雪肆虐了一夜,弄得早起上朝的大魏群臣怨聲載道。
大家到了太極殿候著。
皇上準時準卯到達,連因病缺失整個冬季朝會的太皇太後也來了。
皇上神情肅穆,開口說道:“昨夜尚書省兵部收到八百裏加緊,敕勒反叛!”
整個朝堂一片嘩然!
接著就又聽皇上說:“任城王,你來說說吧!”
尚書令任城王拓跋澄出列。
“河西敕勒,連川敕勒,東部敕勒,皆趁著部落酋長來京,為太皇太後賀壽,勾結柔然諸部,發動叛亂!
三部敕勒,現在正各自帶領著兩三萬敕勒人向北,意欲與北方柔然人會合!
目前,河西敕勒,已有我大魏的沃野、懷朔兩軍鎮出兵追剿;
連川敕勒,由武川、撫冥軍鎮出兵;
東部敕勒,由柔玄、懷荒出兵。
但是我大魏的這六軍鎮,主要職責是為防禦柔然蠕蠕大舉入侵,隻能派出部分兵力。
反叛的敕勒部,又有柔然的接應,六鎮軍士,恐不能一舉殲滅那些逆賊!
因此,目前朝廷最重要的是,要派出三路大軍,前往平叛!”
尚書令給眾同僚分析了目前的形勢。
“安定王!”
太皇太後開口了,聲音帶著些許的虛弱。
“臣在!”
“如今你身為中軍統帥,這平叛敕勒的重任,就交到你手上了!”
“臣謹遵懿旨,絕不負太皇太後和皇上的厚望!”
下朝後,拓跋梧和尚書令任城王、尚書仆射,還有中書令李衝等人,一起到了皇帝的禦書房。
中軍的一眾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鎮軍將軍、撫軍將軍們,皆候在了太華殿內。
同時候於殿裏的,還有大司農,太府等人。
終於,在午時,大家等到尚書令和中軍統帥回來了。
任城王宣皇上口諭。
著淮南王拓跋他,領征北西路大將軍,平河西敕勒叛亂。
著東陽王拓跋天賜,領征北中路大將軍,平連川敕勒叛亂。
著驃騎大將軍阿鹿桓,領征北東路大將軍,平東部敕勒叛亂。
三路大將軍,各領精兵五萬,即刻起與庫部倉部銜接,下午酉時,糧草和精銳先鋒必須出發,其餘大軍,明日卯時出征。
中軍統帥拓跋梧,領軍五萬,殿後,後日出發。
根據前方三路大軍的征剿戰況,機動增援,協同作戰。
眾將各領了軍令,離開了皇宮。
拓跋梧和任城王又去了皇上的禦書房。
此時司州牧拓跋義也來到了禦書房。
司州牧是平城京畿所在司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統籌京師政務、司法、治安、財經和防衛。
此職位,位高權重,由與皇帝血脈相連的宗室成員擔任。
此次平亂,大魏中軍派出了二十萬大軍,此時太皇太後憂慮京城安危。
幾位忠臣與皇帝,就京城內的禁衛軍,虎賁、羽林的防禦任務;
京師郊外的關津,四方四維的四大中郞將的防禦任務;
整個大魏,東西南三方鎮將如今的軍事重任,都作了詳細的安排部署,並一一發令到軍中。
整個大魏,由皇上坐鎮京城,以不變應萬變!
太皇太後在萬壽宮宴請了南齊使臣劉瓚。
陪同出席的,還有皇上納入後宮大半年光景的蕭淑妃。
劉瓚見著小腹隆起的蕭淑妃,恭敬地行了一禮。
這位自己齊國皇帝的親妹妹,看來在大魏的後宮頗為受寵啊!
下午拓跋梧又去了中軍大營。
當朝雖曆經七代帝王,但每任皇帝,莫不勤於政務,且擅戰。
個個皆是內修庶政,外拓疆土!
北魏鮮卑,是一個馬背上的民族,十分擅長作戰。
因此,北魏的中軍,要出征作戰的,在幾個時辰裏,便集結完畢。
酉時,糧草和先鋒準時開拔。
拓跋梧一直忙到深夜才回了王府。
他先到了壽安堂。
太妃已驚悉敕勒之變,知曉拓跋梧後日便要離京平亂。
她對拓跋梧一陣叮嚀,讓他不要為王府裏的事情操心,安心前去。
魚藻居內,鶯兒也未入睡,她忐忑不安。
晚飯時,鶯兒從太妃那裏,知悉拓跋梧即將出征作戰。
生活在歲月靜好的鶯兒,從未想過殘酷的戰爭原來離自己這麽近。
冷兵器時代以近身殺傷為主。
雖然北魏的武器在這個時代最為精良。
但刀箭無眼,誰又能保證自己,能囫圇個完好無缺地從戰場上平安歸來。
鶯兒憂心衝衝,待拓跋梧回到寢臥時,看見她手裏拿著針線活在發愣!
“這麽晚了,怎麽還不睡?”
拓跋梧奇怪,鶯兒平日夜裏無事,總是喜歡早早地窩到溫暖的被窩裏。
鶯兒無話,放下手裏的針黹,起身,默默地為拓跋梧寬衣。
今兒個怎麽了?
小刺蝟突然著變得這麽溫順,拓跋梧有些不習慣。
拓跋梧摁住了鶯兒為他解帶的柔荑,他有些擔心地看著鶯兒。
卻見鶯兒淚光瑩瑩。
鶯兒的嘴角癟了癟,“拓跋梧,你會死嗎?”
拓跋梧的心尖上傳來一陣顫栗,“不會的,肯定不會!”
他的手竟有些發抖,緊緊地摟住鶯兒。
鶯兒則像隻貓咪,馴服地依偎在拓跋梧橫闊的胸膛上。
待到了床上,夜更深了。
拓跋梧早起進宮早朝,忙碌了整天,已覺疲憊,正欲入睡。
誰知旁邊的小人兒,竟羅衣輕解,不著一物,香嬌玉嫩地主動偎進他的懷裏。
真是百年難遇!
還學著他用唇手四處煽風點火。
拓跋梧哪裏禁得住這等撩撥,立即提槍上陣、
這一夜,拓跋梧諸多的虎狼之式,鶯兒一一應承,無半點忤逆。
若是平日,早就一腳踢了拓跋梧下床去了。
天沒亮,辛勞了一夜的鶯兒尚在睡夢中,拓跋梧已離開王府去了皇宮。
寅時,校場上,皇上親自為出征的將士送行。
獻祭的牛羊已經屠宰好,統帥拓跋梧親自將牲血淋在了戰旗、戰鼓、兵器上。
皇上將牛羊獻祭給祖先、社稷,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中軍出征必勝。
祭祀結束,作為祭禮的牛羊被煮熟了,眾將士分而食之。
卯時到,三路征北平亂的中軍立即開拔。
拓跋梧在大軍走後,再一次去到中軍營帳,和留守的將領再次精心布置剩餘兵力。
隨後拓跋梧又去了皇宮,皇上還有許多大小事情要和他商酌。
晚飯時,拓跋梧回了王府了。
他在壽安堂撫慰了太妃、三夫人、倆表妹,和她們一起用了晚飯。
回到魚藻居的拓跋梧本想逗逗不開心的鶯兒。
可鶯兒見一見到他就無語凝噎!
拓跋梧無法,隻好帶了鶯兒去到小書房。
在小書房裏,拓跋梧取出一管洞簫,他讓鶯兒撫琴,兩人一起,合奏了一曲纏綿悱惻的《鳳求凰》。
夜裏,兩人皆有倦意,相擁入睡。
淩晨,喜歡睡懶覺的鶯兒驚醒。
她再也不能入眠,借著窗外微弱的月光,她安靜地注視著熟睡中的拓跋梧。
才兩三個月的時間,對這個陌生的男子,她竟暗生情愫,不舍他的離去,憂慮他的生死。
天微亮,作息規律的拓跋梧醒來,眼睛還未睜開,他的大手摸索,身旁竟無溫軟的嬌軀。
破天荒地,愛睡懶覺鶯兒沒有呆在床上。
拓跋梧睜開眼在室內搜尋了一番,亦無人。
正要喊人,門外傳來細碎的腳步聲,卻見鶯兒打了熱水進到屋裏。
鶯兒侍候拓跋梧穿好衣服,擰了臉巾讓他擦了臉,淨了手。
牛大眼昨晚已送來了拓跋梧的作戰頭盔、鎧甲,鶯兒正欲把鎧甲給拓跋梧穿上。
誰拓跋梧把那鎧甲一扔,一把摟過鶯兒。
他把鶯兒抵在門上。
隻見那門板竟簌簌抖動。
可憐的不是門板,是門板後早起的美姝。
昨晚美姝就想著,要一早趕來魚藻居見表哥,與他道聲珍重!
不曾想,表哥的人還未見到,卻聽見了表哥熱情奔放的衝鋒號角,鶯兒壓抑難耐的低聲淺吟。
美姝雙拳緊握,指甲嵌進掌心裏也不知疼痛。
美姝心裏的嫉恨,早已彌漫至全身,隻恨不能食鶯兒的肉,喝鶯兒的血,連那骨頭也要嚼碎了吞進肚子裏。
美姝想要轉身離開,又萬般不舍表哥興奮滿足的恣意低吼,心裏想像著他在自己身上衝鋒陷陣。
戰鬥終於在拓跋梧的呐喊聲中結束。
當拓跋梧出現在王府大門口時,已是寅時。
太妃一臉驕傲地看著自己孫兒,囑咐他勇斬敵寇,報效朝廷!
拓跋梧上馬,拽轉馬頭,最後回首看了一眼鶯兒,遂策馬毅然離去!
拓跋梧的身影在馬蹄聲中越來越遠,最後消失在安定王府眾人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