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嚴嵩要自救

字數:7487   加入書籤

A+A-




    征北將軍,趙括

    或許,此人是有點軍事才華,甚至更高,而且不一定心存不軌。

    但是曆史戰績太過出眾,讓他去用,他也不敢用啊。

    魏武帝,曹操。

    不可否認他要是帶上麾下全部武將、謀士,全力而出。

    戰上幾年,那真未必不能滅了大清。

    問題是看著曹操那頭上四十五點的忠誠。

    萬一,老曹一時想不開

    他寧願同時麵對朱棣、吳三桂的犯上作亂,也不想在自己羽翼未滿的情況下。

    麵對一個,滿級的曹阿瞞。

    “卿等之言,足可見我大周滿朝文武,拳拳愛國之心,朕,實在是感動。”

    “有你們在,朕心甚安。”

    “快,平身吧。”

    周乾拂起龍袖,抹了一把並不存在的眼淚。

    巧了。

    你們不是愛演戲嗎?

    差點忘了,朕也喜歡。

    “陛下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常福,擬旨。”

    周乾滿意點頭,從龍椅上起身,背著手,立於百官之上。

    武將們,心情萬分緊張。

    安祿山跪在地上,手心都冒汗。

    一定要選他。

    選他啊!

    曹操一樣跪著,隻不過,縱使是他也在好奇,這個天子會作何旨意。

    若選了他

    難道,真要聽奉孝之言,率領麾下全部力量,借著天子旨意,踏入山海關。

    誅殺吳三桂。

    再奪取他麾下三十多萬兵馬,壯大自身。

    屆時他麾下兵馬,幾乎逼近百萬大軍。

    進,可取大周疆土,退,可攻大清皇庭。

    縱使按兵不動,大周境內也再無人兵鋒能與他曹操並肩。

    奉孝啊

    你這霸業藍圖勾畫的,操實為心動。

    隻是,操生於大周,祖上三代皆為忠烈,世受重用,如今縱使大周國運不在

    大周未亂,操不願先亂大周

    曹操心亂如麻。

    但下一秒,他麵上的肌肉表情僵住了,望著天子,一副見了鬼的樣子。

    “吳三桂素有勇武,善於用兵,固守山海關數十年不曾有失,先帝亦不止一次稱讚,朕自信之。”

    “所以,諸位愛卿不必再往了。”

    “內務府總管何在?”

    周乾沉聲道。

    “陛下,微臣和珅聽旨。”

    和珅身子一顫,上前俯首叩拜。

    他在這期間,一言不發。

    不是不想拍個馬屁,或是發表下,他愛大周如愛自己的忠心之言。

    實在是滿朝雖虎狼,豈知天子有神通。

    安靜一些,肯定不吃虧。

    “和珅,朕令你立刻從內務府調出五千萬兩白銀,以充軍餉,再限你十日之內,籌集二十萬石糧草,三十萬件兵甲。”

    “擇日,朕自會挑選運糧官,將這些輜重,送往山海關。”

    “常福,你立刻將朕旨意,八百裏加急,傳給吳三桂。”

    “朕意已決,任何人不得再勸。”

    “退朝。”

    周乾聲若雷霆,不容置疑。

    話音一落,大步而去。

    根本不再給任何人開口的機會。

    早朝,就此散去。

    隻剩下滿朝的忠烈,麵麵相覷,各懷心思,有喜亦有憂。

    京城。

    嚴府。

    這裏作為大周左相的府邸,豪華、奢靡程度,自是非一般豪宅可比。

    但身份、權勢太高。

    外加,文學造詣、桃李天下。

    更是無人敢去詆毀。

    才一下朝,嚴嵩便興衝衝趕回了府邸,這一次,在他身邊還有一人。

    正是征北將軍,安祿山。

    嚴府書房內。

    安祿山一臉陰沉,當著嚴嵩的麵,坐在了主位之上。

    而身為當朝左相的嚴嵩,非但不惱,反而主動為其斟茶。

    這一反常舉動。

    若是落在其他人眼裏。

    簡直不可思議。

    論官職,左相的身份可比征南將軍要高的多,隻是手無兵權而已。

    “昏君小兒,實在是無知,可恨!”

    安祿山一把抓起茶杯,狠狠摔在了地上,一張勉強英俊的臉上,殺意湧現。

    “本將軍已經上表請戰,他竟然如此昏庸,浪費軍餉、糧草,兵甲去送給吳三桂那個狗東西!”

    “大周不亡,天理難容!”

    “嚴嵩!”

    “你上次派蔡京去利用那些除龍會的人,前去刺殺昏君,怎麽就失敗了?”

    “”

    “這讓將軍見笑了。”

    “嚴某也是後來才知,那天子似是未卜先知,早就埋伏一千刀斧手,藏在後宮竹林之內。”

    “這才導致,計劃功虧一簣。”

    嚴嵩心下一歎。

    麵對安祿山的無禮、狂妄。

    竟是不敢有半點不滿。

    反而一張文雅、周正的麵龐上,帶著一絲卑微、諂笑。

    可是他內心苦啊。

    原本,憑借一身的才華、政理,外加在朝內左右逢源,一路爬上了左相的位置。

    天子軟弱、無能。

    太後、皇後爭先拉攏。

    手下又有一片的黨羽,為他在朝堂上呐喊助威,任憑差遣。

    收禮,都收到了手抽筋。

    小日子,何其舒爽。

    隻是,這一切都在天子性情大變後,全都毀於一旦。

    甚至開始,對他們文臣亮出了森寒屠刀。

    先是一些小魚小蝦。

    之後是與他鬥了一輩子的右相秦檜、太尉高俅、工部尚書尤渾等等。

    這已經不是地位不保了。

    而是性命不保啊。

    他都開始懷疑,下一次天子的屠刀,是不是該落在他的頭上。

    至於什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那是屁話!

    升鬥小民也就罷了。

    他嚴嵩一生高位,盡享榮華。

    一定不能死。

    既然天子昏庸無情,要殺他們這些文臣。

    那他何不先誅殺天子。

    擇一明主。

    輔以成就一方霸業?

    思來想去,也就安祿山最為合適。

    “安將軍稍安勿躁,依嚴某愚見,此番何嚐不是一次機會。”

    “天子昏庸無能,不惜耗費大周國力,助吳三桂成事,想來輜重到了山海關之日,就是吳三桂造反之時。”

    “再加上,那些大清韃子。”

    “大周必亂。”

    “將軍乃天下人傑,到時候隻需求得一方聖旨,召集兵馬,必定群雄四起。”

    “實則征討吳三桂,暗地裏瓜分大周疆土,到時候,憑將軍本領,以及四十萬征西大軍。”

    “何愁不能懾服四方,成就千秋霸業?”

    嚴嵩神色興奮,似是已經看到了,他成為一方開國功臣的景象。

    “哈哈,說的好!”

    “不愧是嚴丞相,此番眼力、見識,著實不凡。”

    “隻是,本將軍有一疑問,若是得不到天子的旨意,又該如何?”

    安祿山問道。

    “將軍若得不到聖旨,隻得棋行險招,要是能抓了天子,豈不比區區一道聖旨更強?”

    “要是還不行,反正大周已亂,朝中必然人心惶惶。”

    “嚴某麾下尚有八千死士,還有不少供奉的江湖好手,隻需讓他們出手,再把京城的水攪渾”

    “將軍大可趁亂離去,隻需集合征西大軍,餘下何懼?”

    嚴嵩微微一笑。

    他混了這麽久的朝堂。

    沒點本事,焉能在左相的位置上站穩腳跟?

    要不是,發覺出天子是非殺他不可。

    他堂堂的大周左相,何至於此

    “好!”

    “本將軍,果然沒有看錯人,我安祿山能得嚴兄相助,真是如魚得水!”

    “嚴兄放心,若此事能成,本將軍即刻拜你為軍師,咱們共富貴,共生死!”

    “何況,天子昏庸無能,百姓怨聲載道,這可怪不得我們!”

    安祿山目綻凶光,麵色陰狠。

    當真有一副虎狼之相。

    與平日裏展現出的爽朗、大方,豪邁之情,截然相反。

    更顯得,殘暴無比。

    看的嚴嵩都是身軀莫名一顫,心生不安。

    可是麵上隻能投之微笑、示以臣服。

    他總覺得等安祿山忙乎完,非但不會跟他共富貴、同生死。

    反而會轉身給他一刀。

    哎。

    不會投錯人了吧?

    現在換人,還來得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