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化緣和尚,才要命

字數:7440   加入書籤

A+A-




    “陛下天恩,如此看重微臣”

    “微臣,感激涕零!”

    “請陛下寬心,開絕不讓陛下失望,若三月內學不會韃子的粗鄙之言,願提頭來見。”

    郭開是真哭了。

    稀裏嘩啦。

    大周右相是什麽位置?

    幾乎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啊。

    何況還有萬戶侯,萬畝良田,還有他此生最愛的黃金萬兩

    區區一點考驗,算得了什麽?

    不要說是精通一國語言,八國他也幹了!

    這可是他做夢,也夢不到的東西。

    “陛下,微臣鬥膽,敢問是什麽差事”

    郭開強壓下驚喜,抹了把眼淚。

    “不著急。”

    “那是一件非你莫屬的差事。”

    “放心,對別人而言,難如登天,對你來說,隻是探囊取物罷了。”

    周乾笑容溫和,上前輕輕拍了一下郭開的肩膀。

    “朕,很看好你。”

    “好了,下去吧,要珍惜時間。”

    “”

    “微臣謝陛下教誨,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郭開享受著肩膀上來自大周天子的寬慰、親近。

    要不是忍著,都要叫出聲了。

    這是天子,第一次跟他有過肢體接觸。

    幸福,往往來的很突然。

    他必須把握住機會!

    再次虔誠叩拜後,郭開毅然而去,目標,文德院。

    望著郭開離去的背影,周乾微微一笑,重新坐在龍椅上,似是思索。

    張讓低著頭,小聲道。

    “陛下,這郭開隻是一個太史令,並無功績、才能”

    “你懂什麽?”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在你眼裏,他是一個小小太史令。”

    “在朕看來,他就是一代戰神。”

    周乾目光深沉。

    這一番話,聽在張讓耳中。

    當真是振聾發聵。

    戰神?

    他?

    太史令郭開?

    張讓有些想笑,可是當著天子的麵,他可不敢,但也不再多問。

    反正,他是不相信。

    至於陛下的旨意,他隻需遵從即可。

    “傳旨,朕的大周功臣們,不日將會凱旋,你即刻令工部,在朱雀門三十裏外,建造一座長亭,賜名天迎亭。”

    “另外讓禦膳房的人早些準備,到時候朕要擺下慶功宴,犒賞三軍,酒肉需當多備。”

    周乾背著手,遙望山海關的方向,直接下了一道聖旨。

    這是他承諾過的。

    天子,豈會失信於臣子。

    “遵旨。”

    張讓心思透徹,一猜便知。

    肯定是山海關的事情,隻是尚無消息傳來,陛下未免太過心急。

    萬一失敗了

    這座天迎亭,那不是成了笑柄。

    不過看陛下的樣子,他要是把這話說出來。

    必定壞了興致。

    罷了罷了。

    遵旨幹活就是。

    大周境內。

    經曆了,天子的幾道聖旨洗禮,外加東廠番子們在魏千歲的監督下。

    任勞任怨,賣力幹活。

    可以說大周千千萬百姓們的心態,已經是開始迅速轉變。

    以前遭受朝廷昏官的欺壓、被強占的所有東西,基本上,有大部分回到了他們自己的手裏。

    不少地方庸官,罪大惡極,更是被百姓監察當著菜市口斬了。

    雖然,時間尚短。

    隻是部分,最為靠近京城的郡、縣,進展較快。

    但天下的百姓們,已經看到了希望。

    要知道,皇帝陛下不惜更改大周皇朝祖製,下旨建造百姓學堂,為所有大周的孩子提供一個未來。

    且不分貴賤。

    這可完全戳中了,所有寒門、百姓的軟肋。

    一時間,天子聖明,愛民如子的言論,迅速開始蔓延。

    雖然依舊有許多深受朝廷昏官、惡官摧殘的百姓,始終保持怨恨。

    甚至,在一些有心之人的挑撥下。

    不少針對大周朝廷的言論也在蔓延,但是更多的貧苦百姓,他們並不管上位者們,有什麽陰謀、算計。

    他們隻在乎,有沒有活下去的希望。

    手裏真實拿著官府退還的銀子、銅錢、田地的百姓,他們就願意相信,天子是聖明的。

    就這麽簡單。

    至於其他人的蠱惑。

    沒銀子、沒希望,隻會畫大餅。

    那都是屁話!

    如此聖明的天子,誰敢再讓他們加入什麽光明、正義啥勢力組織的,那才是害他們!

    而在大周疆土以西,安樂郡內。

    朱府。

    “砰!”

    “逆子,這個逆子啊!”

    “混賬東西!”

    朱棣一身輕甲,坐在書房內,看著手中的一封書信。

    一張堅毅、威嚴的臉上,氣得發紫。

    地上,一片狼藉,全是被摔壞的瓷器碎片。

    “父親,是不是大兄的書信?”

    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

    有些戰戰兢兢,站在一旁,不過目光都落在了書信上。

    “不錯!”

    “就是那個逆子。”

    “書信,你們自己看吧。”

    朱棣目光陰沉,將書信一甩,閉上了眼睛。

    他很少,如此暴怒。

    因為掌兵者,理智、心態遠比兵法更為重要。

    之前決心叛逃,他是不惜耗費巨資,打點了右相秦檜,才從京城一路躲躲藏藏,吃盡了苦頭。

    可過程不重要。

    他活著回到了封地!

    安樂郡!

    這裏有他四十萬兵馬,有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失去的東西,他有信心全部拿回來。

    結果才修整三天。

    他就收大兒子朱高熾的書信。

    起先,他內心是愧疚的。

    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讓親兒子留在皇宮裏頭,作為質子

    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從那日,他上奏章請旨重回西北封地開始,他便察覺到了天子的變化。

    那看向他的目光,至今他都記得。

    深邃、複雜、警惕。

    似是看穿了,他的內心最深處。

    “什麽!”

    “大兄他竟然要勸父親回皇宮向天子請罪,還說隻要去了,天子聖明,寬宏大量,一切都既往不咎”

    “這分明是天子詭計!”

    “”

    朱高煦、朱高燧目光中狠辣一閃。

    但是麵上,不約而同的全是不可置信、以及對朱高熾來信內容的傷感、痛恨。

    他們從來不服,這個看似仁義無比的大哥。

    奈何,朱高熾才是長子。

    想不到天子正好下旨,將其帶入宮內當成了質子,順便幫他們騙取天子信任,才得以逃離。

    現在機會來了,他們不借此書信,增加一下父親對朱高熾的不喜、失望。

    還等何時?

    他們可是知道,父親未來的計劃是什麽。

    改朝換代,拯救百姓,一統山河。

    一旦成功了,他們就是繼承人啊。

    朱棣麵無表情,隻是目光平靜的在他們身上掃過。

    心下,一陣苦歎。

    高熾仁厚、忠義,但問題就是太過仁厚,少了野心。

    而高煦、高燧,明麵上是兄弟和睦,一家親。

    實則有勇無謀,扶不上台麵。

    更是少了仁義二字。

    “報!”

    正在此時,一個兵卒上前稟報。

    “大將軍,府外來了一個穿著僧袍的和尚,說是前來化緣”

    “”

    “放肆!”

    “這點小事,你也要來通報咱大將軍?”

    朱高煦大怒,上前就是一腳。

    “小的該死,少將軍息怒。”

    “隻是,那和尚揚言要吃天上的龍肉,要喝天上的甘泉,小的隻當他是瘋和尚可他卻讓小的前來原話告知大將軍,不然”

    兵卒挨了一腳,迅速重新跪好。

    隻不過,話尚未說完。

    一直不語的朱棣,猛地睜開雙眸。

    陰沉著的臉,瞬間化作驚喜。

    整個人直接跳了起來。

    “什麽!”

    “你說什麽?”

    “快,快帶咱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