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敢稱兵者,皆斬
字數:7728 加入書籤
承天殿內。
雨化田跪在地上,一張妖異的臉上,滿是慎重。
隻是一直悄悄注意著,天子的表情變化。
他不知道天子對冉閔有何態度。
張讓、常福一樣如此。
殿內氣氛,倒是顯得極為靜謐。
“平身吧。”
周乾聲音平靜,目光一直在仔細翻閱著手上的西廠情報。
實則,內心一陣激動。
這些日子,他可是跟司馬懿學了不少。
帝王者,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
真實想法,若是太過明顯,全寫在臉上,那這皇帝也算是當到頭了。
手上這一份情報,極為全麵,乃是西廠番子們,通過那些叛逃反賊勢力,前往參軍之人口中所得。
大大小小,三十六勢力,悉數皆有記載。
其中,除龍會主陳近南、反周盟主黃巢、正義盟主李自成、天道盟主陳勝、吳廣、求活軍冉閔、白花教主陳碩真、光明教主方臘。
這些名字,周乾表示耳熟能詳。
無一不叼。
全都是人才。
不過,唯獨求活軍冉閔的消息,最為讓他矚目。
殺胡令。
武悼天王!
記得,上一世曆史中對此人的記載,可以說是褒貶不一。
有人覺得,武悼天王乃是真正的民族英雄,屠殺胡人!
幾乎是挽救了一個民族。
但也不乏有人去黑。
說什麽,冉閔導致天下生靈塗炭,阻礙了民族融合。
周乾個人以為,他們都有道理。
但是後者,若是活在大周。
他一定親自下旨,請其去廠獄與魏忠賢、或者雨化田喝茶論道。
這蠻夷胡賊都把刀子,戳心窩子上了,搶你女人、燒你房子,殺你親人同胞。
不去反抗,以牙還牙。
等著被征服後,民族融合?
放屁!
周乾想著上一世的曆史記載,以及一些言論,不由麵色陰沉,目光森寒。
他絕對是一個,有血性的漢子。
不管是在上一世,還是現在。
但是,上一世他無能為力。
這一世,若不能盡興。
那他還不如早點下去投胎。
當個毛的天子!
“傳旨!”
周乾猛地起身,一掌拍在龍案之上,三百六十多載的內力爆發。
整座質地堅硬、華貴的龍案,瞬間粉碎。
甚至,其上擺放的奏章都被震飛了。
嘩!
殿內所有人,同時虎軀一震。
下意識,全部拜倒。
張讓麵色蒼白,趴在地上。
他最近可是很少看到,陛下有這麽情緒爆發的一幕了。
哎。
又要換桌子了。
“東胡賊子,喪盡天良,殘暴成性,禍我大周百姓,其形卑劣,其心必誅!”
“即日起,加封冉閔為屠胡大將軍,領一品銜,賜封滅畜侯,其麾下兵馬,賜號大周屠胡軍,誓滅東胡賊子,不死不休!”
“另加封陳勝為平寇將軍,吳廣為平虜將軍,麾下兵馬賜號大周平胡軍!”
“再傳義武侯,典韋,兵部尚書立,李嚴,前來見朕!”
周乾是怒了,聲音都帶著滔天殺意。
聽得下方眾人,膽戰心驚。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常福反應最快,與張讓對視一眼,兩人立刻親自下去傳典韋、李嚴。
二人,已是狂奔狀態。
失儀都是小事。
陛下怒了,那是大事。
雨化田的臉上,滿是冷汗,也顧不上擦拭,招呼一些小太監、宮女。
趴在地上,收拾亂成一團的奏章、筆墨。
禦前龍衛們也不閑著,再次扛來一麵嶄新的龍案,將東西擺放整齊。
陛下喜歡拍桌子,他們能有什麽辦法。
隻能,多準備一些。
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他們本是陷陣死士出身,現在擔任天子的親身護衛,保護天子安全。
雖然責任重大,而且理所應當。
可是他們的世界,在戰場,在鮮血之中。
此刻滿腔熱血,也被天子點燃了。
典韋、李嚴一樣是狂奔而來。
他們兩個,可是被傳旨的張讓、常福嚇到了。
說什麽陛下震怒,大事不妙。
“臣叩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嚴、典韋一入殿。
隻見他們的天子一身龍袍,正背著手,神色冰寒。
殿內狼藉一片。
這不是震怒,還能是什麽?
“典韋、李嚴聽旨,朕今日再立一軍,號大周天威軍,此軍自成一體,不做他事,隻有一個使命,殺胡!”
周乾開口了。
“陛下,不可啊。”
“那些東胡賊子,素來在我大周邊境作亂,雖然最近越發猖獗,但從不敢深入,隻是一群跳梁小醜。”
“陛下若是降旨出兵殺胡,不易於與東胡開戰,請恕微臣直言,如今大周內患未”
李嚴說不下去了,趴在地上,身軀發顫。
他是被天子的森寒目光,硬生生嚇到閉嘴。
而且,他毫不懷疑繼續說下去,下一個被抄家的人,是不是他李嚴。
“正方,那些東胡賊子猖獗,朕就該讓他們繼續猖獗?”
“那些活在邊境,慘遭屠戮、家破人亡的百姓,就不是我大周百姓?”
“至於與東胡開戰?”
“可笑!”
“朕何懼之?”
“欺辱到了朕的頭上,踩在我大周的臉上,朕若不十倍,百倍還之,不若就此退位,請你上來一坐如何?”
周乾笑了,指著上方的龍椅,邀請李嚴上去一坐。
“臣萬死!”
李嚴麵色慘變,以頭杵地,生怕陛下再出虎狼之詞。
同時,他也明白了。
陛下心意已決。
再多言,下場必定很慘。
典韋一聲不吭,但是一雙虎目中的瘋狂,早已掩飾不住。
又要殺賊了。
爽啊!
“正方,朕知你憂慮,並不怪你,隻是所處的位置不同。”
“你不懂朕,朕卻知你。”
“大周百姓受辱,若是朕置若罔聞,與那賊子何異,冉閔、陳勝、吳廣之流,尚知民族尊嚴不可辱,朕不知?”
周乾長歎一聲,聽得李嚴越發羞愧。
他也是男人。
隻是,思慮得太多。
但有些時候,未必是好事。
“傳旨,朕欲討賊,誓誅東胡,責令鎮國大將軍趙匡胤、車騎大將軍董卓、還有那朱棣,讓他們各自發兵遣將,前去征討東胡。”
“一應軍餉、糧草,大周朝廷出了!”
“倘若誰敢不遵聖旨,或是借此機會內亂”
“天下共誅之!”
周乾聲音趨於平靜,但是所表達的意思,卻是讓李嚴悚然動容。
陛下這是玩真的了。
而且,此聖旨一下,不亞於押上了大周國。
誰要是敢不聽話,隻憑那一句天下共誅之,就要命了。
若是董卓不聽,朱棣、趙匡胤必定大喜。
他們大可借著遵照天子旨意的機會,立刻出兵作亂,扛起滅董大旗。
然後吞了董卓,再吞大周。
要是,他們誰都不去。
隻待聖旨公布天下,他們都將會受到大周千千萬百姓的指責、仇視。
很簡單,天子都不惜掏銀子、送糧草,隻為守護一方百姓安寧。
他們手握重兵,明麵上還是大周的臣子。
結果非但不遵旨,還雪中送屎。
這樣的人,還能配活在世上?
“典韋、李嚴聽旨!”
“朕加封你為天威大將軍,賜你三萬鐵鷹銳士,兩萬無當飛軍,另準你從禦林軍內,抽調五萬,共十萬大軍。”
“李嚴,朕加封你為軍師將軍,與典韋共同執掌十萬大周天威軍,軍事戰鬥上,典韋,你要多聽從李嚴的建議,不可魯莽。”
“至於軍餉,去找和珅,糧草,去找嚴嵩。”
周乾神色肅穆,將張讓剛剛擬好的聖旨,親手交給了二人。
“記住,要與冉閔他們交好,不得交惡,更要想辦法,讓冉閔、陳勝、吳廣接下聖旨。”
“告訴他們,從今以後他們俱是我大周的正規軍隊,不再是民間勢力,而且在此事上,朕深表敬重!”
“明白嗎?”
“”
“陛下囑咐,臣記下了!”
李嚴、典韋高舉聖旨,相視一眼後,同時叩首領命。
“很好。”
“你們記住了,此去一戰,朕不需要任何心慈手軟,更不需要君子仁愛。”
“見胡殺胡,婦孺皆擄,焚城屠寨,寸草不生,朕要你們殺的他們膽戰魂散,永無寧日!”
周乾聲音冰寒,一字一頓。
更是用上了內力加持。
聲音,幾乎傳遍整座皇宮!
“犯我大周者,雖遠必誅!”
“敢稱兵者,皆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