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袁紹的去處
字數:4089 加入書籤
曹軍東線戰役沒有讓曹秀等很久,主要是袁譚兵敗河內,袁紹已經失去了西麵屏障,東麵與曹軍的交戰自然力不從心,再加上袁熙並非善戰之輩,與曹洪,張遼一交手,便兵敗如山倒。
收到曹操繼續進攻鄴城的指令後,曹秀立刻整頓兵馬,將之前收納的袁譚的降卒整編成一支兩萬人的步兵隊伍,並從原本的騎兵之中挑選了一千精兵組成機動隊,而後這才朝著鄴城而去。
袁譚並未請求曹秀對袁紹手下留情。
相反,他告訴曹秀,若是能殺了袁紹,還請曹秀不要手下留情。
若是換作他人,袁譚此舉可謂大逆不道,必為人所不容也。
可是對於袁譚,曹秀卻並未感到有什麽奇怪之處。
試想他一個長子,卻因為父親對幼子的寵愛而失去了原本屬於他的一切,他對袁紹的記恨自是不言而喻。
早年間他便被袁紹過繼給堂兄,而今袁紹兵敗之後卻又想起他來,讓他為自己賣命,卻仍是給予他贏得的一切,袁譚對袁紹這個父親僅剩的一點尊重隻怕也在那時煙消雲散。
而今袁譚對袁紹所剩的,唯有那埋藏於心底的恨意。
他想袁紹死,如此一來他才能名正言順的成為青州牧,拿回屬於他自己的東西。
袁譚自然不會跟著曹秀前往冀州,他被曹秀留在了並州上黨,意思很明顯,就是要讓他善後。
並州的一切袁譚清楚,而今歸於曹操,很多事都要重新來過,袁譚既然已經投靠了曹秀,這些事自然由他來完成。
當然,袁譚也並不想錯過袁紹兵敗鄴城的畫麵,所以他請求待並州事了,他便趕往鄴城與曹秀回合。
對於此,曹秀沒有反對。
前往鄴城的路上。
因為糧草的供應充足,所以曹軍士氣格外旺盛,一日五十裏的速度當真可謂驚懾世人。
步卒疾行,騎兵護衛,機動隊就跟在曹秀的身側,以保證曹秀不被偷襲。
如此不到兩日,冀州便遙遙在望。
“袁譚此人,心胸狹隘,連他父親都不願放過,少公子卻將他留在了並州,若他......”
踏入冀州地界後,許攸道出了他的心中擔憂。
袁譚不足以成大事,這樣的人留在曹秀身邊,成為一州州牧,對於曹秀而言,絕非好事。
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袁譚並不是一個值得曹秀利用的人。
而許攸的意思也很明顯,一個沒有利用價值的人,殺了最穩妥。
“曹丕何嚐不是如此?”
曹秀沒有辯證他的話,反而笑著道了一句看上去無關緊要的話。
可許攸一聽,卻是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曹丕與袁譚何其的相似?
他們都是一方諸侯的長子,也都未曾得到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
隻不過袁譚得不到,也不敢去搶,而曹丕卻是想盡了一切辦法去爭奪。
在這一點上,袁譚雖然心胸狹隘,但胸無大誌,對曹秀能起到的威脅少之又少,比起曹丕不知要穩妥多少倍。
“留他在並州,也是想看看他究竟能有什麽本事,他若是能處理好並州之事,日後州牧的位置未嚐不可給他。”
“可他若有二心,屆時祖父的主力大軍北進,他也難逃一死。”
並州已經攻克,曹操自然要派大軍鎮守,打下來的地盤若是無人鎮守,豈非給了那些意圖不軌之人機會?
袁譚身在並州,夾在曹操與曹秀之間,若有異動,必定為他們所滅,所以曹秀並不擔心。
此時曹秀擔心的乃是另外一件事。
“袁紹東西兩線皆敗,他若要逃,隻怕我們還真不好留下他的性命。”
“此人貪生怕死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若不能斬草除根,對於祖父而言,便是禍患之根。”
兵敗官渡之時,袁紹跑得比誰都快,讓曹操錯失了斬草除根,一絕後患的機會。
此次曹秀東進鄴城,若再讓袁紹逃了,那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
“曹洪,張遼兩位將軍已在西進的路上,按照他們的行軍速度,應當已經抵達鄴城範圍。”
“我們何不等他們先出手,而後斷袁紹後路,前後夾擊?”
許攸建議,繞道而行,堵住袁紹往幽州的退路,這樣就能確保萬無一失。
可誰知曹秀卻搖了搖頭。
“有何不妥之處?”
許攸不解問道。
隻聽曹秀道:“袁譚說過,袁紹絕非易於之輩,當年他攻公孫瓚時,曾十年圍而不攻,致使公孫瓚糧草盡絕,不得不與袁紹一戰,為袁紹所敗。”
“倘若我們圍城,袁紹自然想得到當初公孫瓚的下場,所以他必定會提前尋好出路,溜之大吉。”
“幽州境內,袁紹兵馬稀缺,他不會去幽州。”
袁紹兵敗官渡之後,原本諸侯河北的軍隊基本上都在袁譚和袁熙的手中。
此次北征,曹秀擊潰袁譚四萬大軍,曹洪與張遼在東線一役擊潰袁熙三萬大軍,而今鄴城之中,不過四五萬軍隊。
幽州雖北臨鮮卑,烏桓,但畢竟是不毛之地,袁紹不會如此重視,所以駐紮在幽州的軍隊不會太多,他的主要重心仍舊集中在青州,冀州與並州。
所以袁紹若是要逃,自然不會逃去幽州,畢竟那對袁紹而言,無異於絕路。
“那他能往哪裏逃?”
許攸十分不解,畢竟眼下局勢如此,袁紹已經退無可退。
“前幾日收到郭嘉來信,江東孫策見祖父北征,蠢蠢欲動,已調集大部分兵力集中在揚州以北,虎視青州兗州徐州。”
“若我猜得不錯,袁紹恐怕想去投靠孫策。”
“青州境內並無我曹軍把守,而祖父又剛剛將兗州的於禁調往了徐州,孫策若聲東擊西,說不好還當真能讓他從青州將袁紹接走。”
曹秀抬頭望去,遼闊無際的冀州大地之上不見炊煙,唯有青鬱的麥苗在隨風搖晃,時值初夏,肉眼可見的一個豐收的季節。
冀州乃袁紹老巢,此地糧草產量更是傲視天下,袁紹當真舍得放棄如此一個富饒遼闊的地盤麽?
可他若拚死一戰,隻怕也是無力回天,偌大的河北轉眼便要落入曹操手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