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得罪)
字數:6758 加入書籤
第41章
淩府的這個中秋沒有了往昔的熱鬧,&nbp;&nbp;過得略顯冷清。淩昭陪伴母親在四房用了晚飯。母子二人雖沒飲酒,卻用一壇菊花酒祭了淩四爺。
“他最喜歡秋日裏的肥蟹,總是吃不夠。”四夫人絮絮地講,&nbp;&nbp;“每年必會吃得鬧肚子,&nbp;&nbp;怎麽說都不聽。”
淩昭點頭:“我看父親的筆記裏也有許多記錄,&nbp;&nbp;飲食上十分不節製。這不行,&nbp;&nbp;以後母親的飲食交給兒子來調理吧。必叫母親健健康康,&nbp;&nbp;延年益壽。”
四夫人那點憂傷難過,都叫淩昭活活地給噎回去了。好險沒給她噎出個大白眼。
“你少管!”她惱火地道,“我想吃什麽就吃什麽!你爹都不管我,要你管!”
淩昭道:“兒子怎敢管母親,隻是幫母親調理而已。”
這回四夫人真的翻白眼了。
她房中的媽媽捂嘴偷笑。
淩昭泰然自若地用蟹八件打開一隻肥美的母蟹,&nbp;&nbp;蟹黃蟹肉弄得幹幹淨淨的一碟,放到四夫人麵前。而他自己還是隻吃素齋。
四夫人快氣死了。但她做不出大口吃肉的不雅行徑,&nbp;&nbp;隻能用力地咀嚼。
饞死他!
晚上就寢時分,媽媽笑道:“咱們壽官兒啊,心裏裝著你呢。”
壽官兒便是淩昭的乳名。
四夫人氣哼哼:“別提這個逆子。”
媽媽道:“他剛回來時,好幾年不見,&nbp;&nbp;一身官威,&nbp;&nbp;我瞅著也是發怵。哪知道一日日看著,其實還是小時候的壽官兒嘛。”
四夫人恨恨道:“沒錯,骨子裏還是小時候那個臭樣。打小就是這副德行,&nbp;&nbp;像個老夫子似的不招人喜歡。”
“而且死心眼子!”她從婢女手裏搶過梳子,&nbp;&nbp;自己梳起長發來,&nbp;&nbp;“真當他爹稀罕他吃素啊?他爹這會兒,&nbp;&nbp;搞不好在下麵正燒酒吃肉笑話他呢!
媽媽老神在在地——因為以淩四爺的性子,還真有可能。
想笑吧,&nbp;&nbp;總覺得又不該笑——這還差一個月才出熱孝呢。臉上緊緊繃著,腮肉不免有點抽抽。
強繃了半天,才道:“我瞅著都瘦了。”
四夫人的手頓了頓,又把梳子塞回梳頭婢女手裏,長長地歎了口氣。
“人家三年茹素,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關上門到底吃什麽誰知道啊。”
“我和四爺明明都不是那等死性的人,不知道怎麽生出個兒子腦袋是方的,還死強。”
嘴上罵著,終究還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骨肉,終究還是心疼的。
“罷了,明天去跟廚房再囑咐一聲,九郎既不吃肉,那羊奶和雞蛋一定要足量,這兩樣最養人。那些個燕窩魚翅的倒不必,都是虛補的東西,他還年輕呢,用不著。別補得血氣上來再……咳咳……”
“真是,還敢說給我調理膳食。要論起吃,我和他爹甩他十條街!”
淩昭其實很愛吃蟹。尤其是現在正當時,蟹黃蟹膏都那麽豐腴,聞著味都有食欲。
但淩昭還是能忍住不吃。
他和父親分開得太早,相處得太少,還未曾報過生養之恩,他便去了。正是子欲養而親不待,其中的難過、遺憾和後悔,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明白。
總是還想為他做點什麽。這大概是唯一還能為那個人做的了吧。
淩昭回到了自己的寢院裏,菘菜和芫荽過來服侍。
剝過螃蟹的手在四夫人那裏已經洗過了,回來又用香胰洗了兩次,才算徹底沒味了。
南燭進來了。
淩昭在京城有個習慣,每天就寢前會跟貼身的小廝碰一麵,把當日重要的事情過一遍,該交待的交待,該知會的知會,查遺補缺。
然後才踏實去睡覺。
但如今丁憂在家裏,委實沒有什麽事。
淩昭打發了婢女們,問南燭:“今日有什麽事嗎?”
南燭道:“沒什麽事了。”
季白哥哥從外麵另買了肥美秋蟹,他送去給林姑娘的事白日裏已經回過公子了。現在沒什麽事要再匯報的了,南燭覺得自己可以去睡覺了。
淩昭沉默了一下,忽然覺得南燭自回來金陵好像就沒有從前在京城時候那麽伶俐了。
“知道了。”他揉揉額角,“去歇吧。”
南燭對淩昭這個肢體語言的表達有點困惑,但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麽,帶著一頭霧水退下了。
淩昭卻還不睡,榻幾上擺著棋盤,是昨晚睡前打的譜。他抓一把棋子,繼續打譜。
這副棋是禦賜的內造之物。棋子是瑪瑙石、紫瑛石研磨成粉一起熔煉出來的,夾在指間,觸感極好,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雲子。
黑落一子,白落一子。
林嘉這個節日應該過得還不錯。
他繞過了內院,直接讓季白去外麵買了上好的秋蟹給她。有他給的這些,應該可以吃得開心,縱大廚房那邊克扣了份例,也無所謂了。
黑落數子,白落數子。
十二郎他們明天一早就會回族學去了,明天沒有必要讓林嘉進去梅林裏麵了。
那就不能當麵問問她今天節日過得可好。下次見麵就是五日後了,也沒有再問的必要了。
淩昭一子落下,心中不免生出淡淡的遺憾。眼睛一掃,才發現棋子竟落錯了位置。怎地竟分心了?
淩昭心頭微凜,察覺到自己的思緒發散而雜亂,吐了口氣,收斂了心神專心打譜。
隻才又落了幾子,南燭又匆匆進來了:“公子。”
他頭發是蓬鬆的,顯然是解開了發髻準備歇了又匆忙起來。
淩昭將一顆雲子捏在指間,凝目。
南燭靠近他,低聲道:“排院的王婆子剛才找我了。”
無須他說,淩昭指間翻動一枚黑子,已經撩起眼皮問:“十二郎又幹了什麽?”
林嘉其實這個節過得挺開心的。
中秋能吃到大螃蟹,誰不開心呢。送走了肖晴娘,杜姨娘院裏也和隔壁肖晴娘家一樣開始忙碌了,材料是早就備下的,準備做供果。
小寧兒也洗手來幫忙。王婆子也不懶著,在一旁打下手,幹粗活。
小院子裏熱熱鬧鬧的。
傍晚時分,杜姨娘和小寧兒帶著做好供果往三夫人那裏去。
倒沒有帶林嘉,十二郎也回來過節了,三夫人肯定不喜歡十二郎和林嘉碰麵,所以林嘉不去,三夫人也不會計較她的失禮——這是杜姨娘和林嘉的一貫的認知。
她們當然不知道三夫人的想法已經改變,甚至已經安排好林嘉的未來。
杜姨娘和小寧兒去三夫人正房的這個空檔,淩延的僮兒又來了。
但王婆子是淩昭安排過去的人,她除了伺候杜姨娘的正經差事之外,還有個任務在身,就是要嚴防死守不能讓十二郎在家裏作出醜事,敗壞了淩府的門風。
僮兒是受淩延指派來給林嘉送東西的,從前對淩延的這種騷擾,林嘉都隻能自己躲著、拒著。現在有了王婆子可好了,林嘉在小灶房裏弄螃蟹呢,聽見動靜出來探看的時候,隻看到王婆子已經趕跑了淩延的僮兒,正要關上院門。
“?”林嘉問,“剛才誰呀?”
王婆子麵不改色:“找我的。”
林嘉不知道王婆子幫她擋淩延那邊的糾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隻是這會兒杜姨娘和小寧兒都不在,隻王婆子陪著林嘉。王婆子也不敢立刻去找淩昭的人匯報情況,怕自己不在的空檔,淩延或者淩延的人又覷著空子來糾纏。
等到杜姨娘從三夫人那裏回來,小院就開始過節了。
她們自己也要祭月。大廚房裏的飯菜和螃蟹都領回來了,自己小灶房裏蒸的淩昭送的螃蟹也出鍋了。
這一對比,尺寸差距真是慘烈。連王婆子都嘖嘖了兩聲,直搖頭:“廚房這幫黑心的。”
果然是克扣了杜姨娘,以次充好了。
杜姨娘自己倒是想得開。
其實想不開也沒辦法,就是鬧也得有人給撐腰。夫主都沒了,誰給她撐腰去?三夫人反正不會給她撐腰的。
知足常樂吧。
今年有淩昭送的大個的肥蟹,已經比去年好得多了。杜姨娘十分知足。
這些日子跟小寧兒和王婆子處得都十分相得,四個人一起吃吃喝喝,過了個好節。
然後又收拾碗碟灶台,一通折騰。
到了就寢時分,王婆子才終於得閑偷偷溜出來匯報淩延又騷擾林嘉這個事。
“十二郎……”淩昭將一枚黑子在指間靈巧翻動,撩起眼皮,“還是功課太少。”
他將雲子扔回棋匣,拉了拉禪衣的襟口:“南燭,給我研墨。”
今天過節,大家都睡得比以往稍晚些。
三夫人正卸簪環呢,婢女進來稟報:“九公子身邊的僮兒過來了,說是來給十二郎送東西。”
三夫人驚奇:“這麽晚了,送什麽?”
婢女道:“說是九公子給咱們十二郎留的功課。”
“……”三夫人也不知道說什麽好,“這九郎,對弟弟們還真上心。大過節的……”
身邊的媽媽道:“那自然是越嚴格越好嘛。”
三夫人道:“也是。”
才考過院試剛半個月,淩延想不到大過節的,他們那位九兄都不放過他。
九兄那僮兒還一本正經地囑咐:“十二公子下次回來前務必要認真完成,千萬別敷衍,我們公子的脾氣你是知道的。”
是,這兩個月淩延已經領教了淩昭的脾氣了。在治學上,淩昭是嚴格到近乎嚴苛的。
然而所有長輩甚至他那位母親都對他這份嚴苛讚不絕口。
隻有弟弟們唉聲歎氣。
待南燭離開,淩延打開題紙看了一眼題量,隻覺眼前一陣發黑。
明早回去族學,離下次回來隻有五天。這五天……怕是要累死了。
要不是知道這位九兄是真心為家族、為弟弟們著想,所以嚴格鞭策他們,淩延簡直要懷疑,他是不是哪裏得罪了九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