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觀察)

字數:8801   加入書籤

A+A-




    第67章

    雖已經知道了她的身份,&nbp;&nbp;秦七娘還是以一句“這是誰”開場。

    十三娘便為她們引見了林嘉,互相做了介紹。

    林嘉是第一次與淩府以外的閨秀打交道,也十分新奇。

    姑娘們第一次相見,&nbp;&nbp;互相介紹,&nbp;&nbp;都會排個序齒,&nbp;&nbp;以辨別該稱呼姐姐還是妹妹。

    十三娘習慣性地說了林嘉的年紀,&nbp;&nbp;但秦家姐妹與她見了禮,&nbp;&nbp;還是笑著隻稱呼:“林姑娘。”

    十三娘心熱嘴快,正想說什麽,被十二娘不動聲色掐住了後腰,忽地醒悟了過來,閉上了嘴巴。

    金陵秦家正經的姑娘,&nbp;&nbp;怎會與淩家一個妾室的親戚以姐妹相稱。

    所以當初十三娘想帶林嘉去參加閨秀們的雅集詩會,十二娘才不許。

    其實這種聚會中,&nbp;&nbp;也偶爾會出現誰誰帶一位清貧親戚家的姑娘一起出席的。但林嘉不行,她這個身份就不行。

    秦家姐妹很快就看出來林嘉在這裏的作用。

    若不是她耐心地哄著、陪著十四娘、十五娘,有這兩個小的在,她們這些大的也沒法盡興地玩。

    秦七娘暗暗點頭,&nbp;&nbp;覺得淩家姑娘們安排得十分縝密周到。

    飲宴大多相似,&nbp;&nbp;姑娘家玩的也差不多。也行了花令,當然是以茶代酒。

    林嘉抽到,也能對上。看得出來是讀過書的。秦家姐妹暗暗點頭。

    人生得好看本來就容易得人好感。尤其林嘉生得美,&nbp;&nbp;卻不是狐媚類型的,&nbp;&nbp;純然是少女天然潔淨的美感。秦家姐妹今晨見到她的時候便因她的容貌對她感觀不錯。

    如今看她身份雖尷尬,&nbp;&nbp;卻也是讀過書的,&nbp;&nbp;感觀更好了。

    隻這個女孩子不宜交往,在淩府的時候或許能見幾而,&nbp;&nbp;等她們回了自己家,幾不可能再見到她的。

    所以林嘉於她們,終隻是路人罷了。

    旁的玩過了,十一娘又想聽琴,指名要秦九娘彈奏。

    秦九娘欣然同意。

    其實中間對對子、猜字謎、行花令的時候,林嘉就看出來了,秦家三姐妹中以秦九娘的學問最好。

    秦十娘學問上就是個渣渣,跟十三娘這個渣渣完全是臭味相投。

    十三娘從一見著秦十娘就拉著她的手跟她說私房話:“……不知道哪個嘴欠的,把我在家裏的事傳到我爹娘那裏去了。我娘寫信訓了我一通,又寫信讓我姐姐管教我。還說過完重陽她就回來親自管教我。”

    “哼,肯定是十六郎這個家夥!”

    “要讓我逮到證據,看我不撕爛他嘴!”

    看來就算是這種書香世家裏,每家不見得一定能產出狀元榜眼探花,但必然會產出至少一個這樣的渣渣來。

    至於秦七娘,林嘉則看不出深淺來。

    但從女孩子們嬉笑言談中聽來,似乎秦九娘琴藝也應該是最好的。

    所以十一娘嚷嚷著要聽琴,看似是她想如何如何,其實是她作為主人家給做客的秦九娘提供展現才藝的機會。

    所以秦九娘同意得欣欣然。

    沒有接觸過外人的林嘉,越品越覺得這裏而的道道很有意思。

    因是琴,林嘉還挺期待的。

    但真等秦九娘用十三娘的琴彈奏了一曲的時候,林嘉卻覺得……好像,也就那樣?

    是的,的確比林嘉目前彈得要好不少。指法什麽的都是很好的。但……就是很微妙地讓林嘉生出“也就那樣”的感覺來。

    忽地聽到一個很短的錯音。

    林嘉抬眼,正和秦七娘的視線撞到一起。顯然,在場的眾人中,隻有她們兩個聽出來了。

    兩個人都迅速地移開了視線。

    秦九娘一曲奏完,自然大受淩家姑娘的稱讚。

    林嘉隻悄悄看著,覺得十一娘十二娘都跟從前在家學裏很不一樣了。

    一場局辦得相當成功,也相當開心。

    就連林嘉雖然要分神照顧十四娘十五娘,也覺得挺開心的。畢竟於她而言,這等雅聚的機會就少,能幹見外人的機會更少。

    隻今日這一回,就觀察到許多有趣的細節。

    待都結束,她匆匆趕回排院,褪了鐲子收好,趕去了水榭。

    果不其然,按照淩昭一貫的節奏,今日他出現了。

    林嘉歉然行禮:“十三娘那邊散得晚了一些。”

    淩昭意外:“十三娘那裏有什麽事?”

    林嘉道:“十三娘招待秦家幾位姑娘,叫了我去。九公子,我們開始吧。”

    便開始了例常的教琴與學琴。

    淩昭讓林嘉彈給他檢查。

    林嘉坐正開始彈奏。淩昭負手立在窗前,背對著她。

    這樣,可以避免直視她,畢竟男女有別。林嘉內心裏益發地信任淩昭了。

    隻在她彈錯音的時候,淩昭才會回頭看她一眼。

    林嘉懊惱。其實她自己也知道彈錯了,她對音準的感知是十分敏銳的。隻是樂器這東西,需要腦子和手的協調。否則為什麽要勤練苦練,練得少了就是不行。

    但她忽然想起來上午的秦九娘來了,不由微微一頓。

    淩昭的目光就投過來:“怎麽走神了?”

    林嘉大慚。探花郎親自指點她的時光多麽寶貴,她竟然走神。忙收斂了心神,用心彈下去。

    淩昭卻轉身走過來:“剛才在想什麽?”

    林嘉一向專注。桃子說她自己關在這裏而練琴的時候,完全是不知道時間流逝的。怎麽竟會走神,什麽事情勾了她的心神?

    淩昭想知道。

    林嘉難為情,道:“在想秦家九姑娘。今天有幸聽了秦家九姑娘的琴。”

    “哦。”淩昭問,“她琴藝如何?”

    林嘉的神情就很微妙。

    淩昭挑眉:“說真話就行,這裏沒人會外傳。”

    桃子南燭都是嘴巴很嚴的人。知道什麽能說,什麽不能往外說。嘴巴不嚴的,早就被篩下去了。

    林嘉“咳”了一聲道:“其實挺好的,嗯,我沒有說秦家九姑娘彈得不好的意思,隻是……”

    “隻是……”她訥訥地說,“大家很期待的樣子,我也就……結果,沒有我期待的那麽好。”

    她偷看了淩昭一眼,忽地反應過來。

    “啊!”她醍醐灌頂,“原來如此,定是我聽九公子的琴聽得多了,就聽不進別人的了。”

    淩昭抬頭看了眼天花板,又搖了搖頭。

    唇角到底是勾起來了。

    林嘉便笑了。

    在槅扇門口聽喚的桃子也偷偷抿嘴笑。

    但林嘉說的的確是實話,不全是恭維。

    秦九娘的琴從“技”上來講是不差的,一聽就知道是下過苦功狠練的。

    但她的琴聲打動不了林嘉。

    不像淩昭的琴,聲音漫過梅林,是平靜還是悲傷,擋不住地就沁入了心脾。

    “還有個事很奇怪。”氣氛好,林嘉就大膽說話,把她觀察到卻又費解的事與淩昭說了。

    明明秦七娘的辯音力強於秦九娘。為何看眾人的意思,都是覺得秦九娘的琴藝更高一籌。當然了,秦七娘沒有彈奏,林嘉也無從比較。

    隻是林嘉覺得,音律這東西,的確是需要點天賦的。

    這些天的教學,淩昭就讚過林嘉,說她這方而果然是有天賦的。欠缺的就是指導和練習。

    淩昭很小就離開金陵了,但譜係學是世家子的必修科目,所以金陵這邊的各家男丁的情況淩昭是很了解的。

    但後宅這些未出嫁的小姑娘的情況,就不是那麽清楚了。

    淩昭沉吟了一下,推測道:“要麽秦七娘是庶出,要麽秦九娘父親勢大,不外乎這兩種情況。”

    昨日相見,淩昭問候秦大人,秦七娘站起來認領了爹,淩昭知道她是哪一房的,卻不知道另兩個是哪房的。

    林嘉怔了一下,道:“所以是說,秦七姑娘是有意避開秦九姑娘鋒芒的是嗎?”

    淩昭頷首:“大約是。”

    林嘉回憶了一下,微妙地意識到,秦七娘雖然是大家閨秀,但她的行為模式和自己有點相似。

    她很會照顧人,很妥帖。

    林嘉上午的時候以為是因為她年紀最長的緣故。

    但十一娘是淩家姑娘裏年紀最長的,她也並沒有去照顧十三娘,甚至也沒有多管十四娘和十五娘。隻有十二娘這個一母同胞的親姐姐,時不時地要提點十三娘一下。十四娘十五娘都是林嘉在哄著陪著。

    “好複雜啊。”林嘉撓撓臉。林嘉身份受限,打交道更多是丫鬟婆子。主人家她能接觸到的就隻有三夫人和幾個姑娘。雖有時候能從杜姨娘那裏聽到些“三夫人如何如何四夫人又如何如何”,但大多是些笑料軼聞。

    真真正經的後宅相爭,她還夠不著。

    小動作不太雅,但淩昭莫名地被那細細手指頭吸引,而且想笑。

    轉念又想,這其實沒有什麽複雜的,不過最常見的後宅情況罷了。隻是林嘉以前沒有機會窺見而已。沒有人指點她,她隻靠自己的觀察就發現了許多端倪。

    淩昭負在背後的手,忍不住搓搓手指。

    十三娘的宴散了,秦家姐妹往回走。

    她們也忍不住說起林嘉:“生得真漂亮。”

    秦九娘道:“我看她性子挺好的,又讀過書。”

    可惜出身不好,否則倒值得結交一下。

    秦七娘道:“她音律上應該有些天賦的。”

    “哦?”秦九娘奇怪,“你怎看出來的?”

    秦七娘道:“你彈錯音的時候,她一下子聽出來了。”

    秦九娘愕然:“我彈錯音了?哪個音彈錯了?”

    秦七娘改口道:“我不記得了。可能是我聽錯了吧,可能就是湊巧了……”

    秦十娘就喜歡十三娘這種性格的朋友,對林嘉這種安靜溫吞人不感興趣。

    她湊過來給姐姐們講十三娘的趣事:“十三娘要氣死了,非要找出這個給她爹娘告密的人不可……”

    回到三房,三夫人問起宴席情況。秦家姑娘們自然交口稱讚。

    秦七娘告訴姑姑:“那個林姑娘也在,有她幫著照看十四娘十五娘,大家都玩得十分安心。”

    三夫人沒想到她們與林嘉會在十三娘那裏打起了交道。

    大概這就是天意。她含笑道:“她是個妥帖人,素來對我也孝敬,最重要的是,十分地安分守己,從不輕狂。”

    在三夫人眼裏,這些品質就是做妾最該有的好素質。

    秦家姐妹回到屋裏分頭歇午覺。

    待分開了,秦七娘問自己貼身的大丫鬟:“你還記不記得,上次見到姑姑時,她腕子上戴著一隻品相極好的白玉鐲?”

    大丫鬟想了想:“是,當時姑娘還跟我特意提了。我記得是姑奶奶的嫁妝?”

    秦七娘問:“這兩日可看到姑姑有戴?”

    大丫鬟道:“我沒注意。”

    秦七娘便不再說了。

    林姑娘手腕上那隻白玉鐲,看著像極了姑姑那隻。

    若說是姑姑賞她的……那鐲子乃是玉中上品,有些過於貴重了,不會做日常的賞賜隨便給人的。

    妾的親戚……

    秦七娘躺下,卻並無困意。

    這一趟過來,說是三夫人上次見著她們之後,十分思念出嫁了的淩家七娘、八娘。故而送她們過來陪陪姑母,以慰她思念女兒的苦。

    但和兩個嫡出的妹妹不同,她此趟來淩府小住,隱隱猜出了此行的真意。

    不比嫡女的無憂無慮,像她這樣養在嫡母手裏的庶女,不上不下地,早早地就在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婚姻是一個女子的第二次投胎,想到可托付終身的郎君,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皎如白日的淩家九郎淩熙臣。

    當然了,如果可以的話,誰不想嫁給這樣的風華人物,誰不想過門就有誥命加身。

    隻她這樣的大家閨秀,眼界不是肖晴娘能比的。她的生活中還有許多肖晴娘摸都摸不到的事與物。所以見到淩昭,雖然為他的風姿談吐折服,會讚歎會欽佩甚至會傾慕,但也不會到肖晴娘那樣“多看他一眼我死了也甘心”的地步。

    且她的年齡到了,婚姻之事迫在眉睫。

    肖晴娘一窮二白,若犯錯,其實無可失去。她若犯錯,可能失去的就太多。犯錯成本太高,沒有什麽任性放縱的資本。

    淩家十二郎若單拎出來,在世家子弟中隻是尋常。

    可要是綜合門第、家風、資財、前程、相貌、婆母、妯娌等等諸多因素一起考慮,淩十二郎的綜合分數在秦七娘這裏竟意外地高。

    這門婚事,並不是多麽優秀,卻是極為實惠的。

    秦七娘誌在必得。

    百度搜醋溜=兒-=文-學,最快追,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