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聞香)

字數:8523   加入書籤

A+A-




    第68章

    林嘉傍晚時候特意記得去看了一下肖晴娘,&nbp;&nbp;卻沒見到。

    “沒事,她就是癸水來了肚子疼。”肖氏冷淡地說,“不能見風,&nbp;&nbp;在屋裏睡呢。”

    既然睡著,&nbp;&nbp;就不方便去看了。

    那房門、窗戶都關得嚴嚴實實的,&nbp;&nbp;也不曉得悶不悶。

    林嘉要告辭回去,&nbp;&nbp;肖氏卻叫住了她:“嘉娘。”

    她說:“晴娘年紀不小了,&nbp;&nbp;已經托了人給她說親。從現在開始,不會再讓她出門了,要好好收收她的性子。”

    林嘉隻得說:“好,那我不來打擾她了。”

    她懂事,肖氏麵色柔和了一些,&nbp;&nbp;想拿些吃食給她。可她這邊還真沒什麽能拿出手的。

    隻能幹巴巴地誇她:“你是好孩子。”

    頓了頓又說:“以後定也能有門好親事。”

    肖氏在林嘉心裏一直是個有點嚴厲的長輩,且不怎麽喜歡杜姨娘。難得她說些聽著順耳的話。

    林嘉注意看了一眼她的手。

    杜姨娘的手保養得非常好,&nbp;&nbp;還留著長指甲。便是林嘉常要做事,也會塗香膏子,手上也沒有痕跡或者繭子。

    而舉人娘子,卻有一雙粗糙的手。陳年的凍瘡留下了許多的痕跡,&nbp;&nbp;都在訴說著生活的苦。

    “我還小呢。”林嘉抿抿唇,&nbp;&nbp;祝福道,“希望晴娘有門好親事才是。”

    肖氏歎了口氣。

    第二天下午,淩昭出乎林嘉意料地又出現了。

    通常他不會連著兩天出現的。

    “她們三個都不屬同一房。”淩昭告訴林嘉,&nbp;&nbp;“但秦九娘、秦十娘都是嫡女,&nbp;&nbp;唯有秦七娘是五房的庶女。”

    林嘉愕然了片刻,&nbp;&nbp;思考了一下淩昭給出的信息,&nbp;&nbp;說:“所以,秦七姑娘果真是在讓著秦九姑娘?”

    “未必是特意讓著秦九娘。她這一房裏上麵有個出嫁的嫡姐,&nbp;&nbp;下麵有個年紀還小的嫡妹。在嫡母手裏,大概就養成了內斂的性子,習慣了不爭不搶。”淩昭說。

    所以九公子一個晚上把昨天缺失的信息全補齊了,然後得出了比較中肯的結論,特意來告訴她。

    林嘉還是感激的,畢竟滿足了她的八卦之心。隻要是人,怎麽可能沒有八卦之心呢。

    但是吧……

    “九公子……”林嘉困惑,“專門與我說這個是為什麽?”

    這不是杜姨娘才該做的事嘛?

    探花郎該說的是詩詞意境、琴曲情懷才對。

    淩昭手往身後一負。

    “看不上這些事是嗎?”他道,“這都是人情世故。這種事,一通百通。”

    探花郎振振有詞:“你年紀不小了,長在小院裏,對外麵一無所知,該好好學一學了。”

    林嘉:“……”

    好吧。

    回去了講與杜姨娘,杜姨娘果然就愛聽這些事,津津有味。

    這幾日府裏著實有了人氣兒。

    秦家姐妹常去老夫人那裏請安,陪老夫人聊天。也記得去給四夫人請安。

    六夫人倒不必,因為在老夫人那裏就能常見到,順帶就問了安。

    女孩子們活潑美麗又知書達理,老夫人怎能不喜歡。十三娘給秦家姐妹接風的席麵,就是老夫人資助的。

    三夫人又出錢,讓秦家姐妹回請。

    當然不宜辦在三房,便又借了十三娘的地方,定在九月初七

    把十三娘喜得不行。

    林嘉料不到短短幾天她竟然就要參加兩次宴席。她的人生可從沒這麽熱鬧過。

    這一回十三娘記得提前通知林嘉了。

    林嘉雖然隻是作為綠葉去陪襯,可也很高興。畢竟她的人生中,能有多少次這樣的機會呢?

    桃子已經從家裏回來了。

    通常丫頭配人,公布了之後就基本上要退後給新人讓位了。一般半個月、一個月地就能把事辦了。這期間丫頭大多躲起來繡繡嫁妝,也是為了躲羞。

    四房的丫頭又不一樣,這次桃子和芫荽的事定下來是要明年才辦的,還要大半年的時間。通常來說,不大可能讓她們躲大半年,還是要接著做事的。

    但芫荽已經被打發回家了。她家裏就在淩府後巷,仆人的聚居之地。

    可桃子回家報完喜,回到府裏連羞都沒躲直接複崗就位了。

    柿子雖然失望但也沒辦法。淩昭不發話,桃子就得一直做下去。丫鬟婢女不要說婚配這種小事、喜事,便是爹娘死了,別說沒資格穿孝,主人需要,該伺候照樣還得上去伺候。

    奴仆沒有家隻有主子。

    桃子心裏比誰都明白。且她根本就沒想著嫁人之後就一輩子灶台鍋邊的。

    的確很多姐妹覺得嫁若嫁給了季白——這明明白白跟著公子有前程,說不得將來公子自己開府就能成為大管事的人,桃子就可以洗手作羹湯了。

    桃子自己可真不這樣打算。

    這半年她得站好最後一班崗,她得讓公子記得她的能幹,為將來打下伏筆。

    雖然和柿子李子都逐漸熟稔了,但林嘉當然最喜歡的還是桃子。

    人都容易有雛鳥情節。當初梅林外,林嘉接觸到四房的第一個人就是桃子,且要不是桃子決定從她那裏訂做點心,後來又怎麽能向探花郎一點點靠近。

    而且淩昭對桃子的信任、器重是看得出來的。這也很大地影響了林嘉,林嘉對桃子也是十分地有信任感。

    她有話願意跟桃子說的。

    隻是她不知道,凡她跟桃子私下說的話,桃子或精煉或詳細地,都會稟報給淩昭。

    淩昭撩起眼皮:“又設宴?”

    桃子道:“姑娘們十分有分寸的,林姑娘也說了,都是以茶代酒。”

    淩昭頷首,問:“她很樂意去?”

    “小姑娘家家的,誰不喜歡熱鬧呢。”桃子微微一笑,“何況林姑娘沒幾次這樣的機會。”

    淩昭默了一下。

    有些事,為世間規則所限,縱有心有力,也不能使。

    回請宴也開心愉快。

    可能是因為已經見過一回了,林嘉覺得秦家姑娘跟她說的話比上次多了。

    主要是秦七娘。

    她是個溫柔淑靜的姑娘,說話的風格跟十二娘相仿。但十二娘如今是五房最大的未嫁女兒,常要管教十三娘,不免給人嚴格刻板之感。

    秦七娘卻如柔風撲麵,令人舒服。

    “真好看。”她說。

    說著,托起了林嘉的手腕。

    纖細皓腕上套著品相上佳的白玉鐲,益發襯得那腕子欺霜賽雪。

    “咦,這鐲子好看。”十三娘被吸引了,“你姨母給你的?”

    林嘉自然道:“不是,是三夫人賞的。”

    十三娘恍然:“哦,我說呢。”

    秦七娘微笑。

    閨秀們在一起,自然又要調香調琴的。

    十一娘彈奏了一曲,眾人又要秦九娘彈。

    秦九娘卻想起昨晚秦七娘與她提起“那個林姑娘詩詞一般,不知道音律上如何”,目光投過去,開口道:“林姑娘來一曲吧。”

    林嘉微訝,忙笑著推辭:“不了不了,我不成的,不班門弄斧了。”

    她很明白自己的綠葉身份,怎能與紅花相爭。況且淩昭將他後來收集的秦家姐妹的信息分享了給她,她已經知道秦九娘素有才女之稱。

    類似這種場合,她的姐妹都還要避一避她的鋒芒。

    十一娘、十二娘她們從前偶也有謙讓的時候,大多是出於自身的修養表示禮貌,並非真的是讓她表現什麽才藝特長,博人稱讚。

    林嘉早就明白的。

    這種情況,通常她一推辭,她們就一笑而過了。

    孰料秦九娘卻又想起上一次宴罷,秦七娘說她彈錯音的事。

    雖則秦七娘事後反口不承認了,秦九娘卻一直有些介意。

    她也笑道:“不過是女兒家閨中一樂罷了,又當不得什麽真,你盡管來。”

    雖笑著,卻堅持。

    十三娘傻嗬嗬地,笑道:“她還不如我,她來不如我來。”

    十二娘卻按住了她。十一娘則開口道:“嘉娘,沒關係的,來一曲吧。”

    十一娘是未嫁的淩家姑娘中最年長的。秦家姐妹是客人,客人的要求當盡力滿足的。所以她開了口。

    林嘉是明白的。十一娘既都開口,她再推就難看了。

    便隻能起身,赧然道:“那我獻醜了。”

    每個人手鬆手緊不一樣,坐在琴案前,先調弦。調好了隨手一抹試個音。

    這琴是十三娘的,林嘉聽了不止一回了。但親自上手,腦中還是忍不住閃過——不及溪雲多矣。

    溪雲是淩昭的琴,如今拿來給林嘉日日練習用。

    一直知道是張好琴,甚至可能是張名琴。但直到真的摸了別的琴,才有了清晰的對比。

    林嘉凝神,指尖按在了弦上……

    待彈奏完,林嘉長長地舒了口氣。

    這支曲子是她練得最熟的一支。今天發揮得很好,一個錯音都沒有。

    這都是被淩昭逼出來的。

    探花郎總是負手麵窗而立,背對著她。絲絛紮著細麻道袍,勒出勁瘦的腰身。

    偶爾回眸一顧,在窗畔彌漫的陽光中,如煙似塵地好看。

    可那代表著她又錯了音。

    林嘉寧可隻看他的背影,也不想被他橫這一眼。那清冷眸子似清潭凜冽,給人的壓力太大。

    這一曲怎麽說呢。

    因為曲目簡單,隻能算是入門級的。但從頭到尾沒有錯音,指法也無可挑剔。

    秦九娘覺得有點難以評判林嘉的水平。

    十三娘卻大驚道:“你是不是偷偷練過了?竟彈得比我好了。”

    十二娘給了她腦門一個爆栗:“藏拙,藏拙,會不會?”

    眾人都笑。

    人若有秘事,常易心虛。

    十三娘叫那一聲,林嘉就心虛。

    怕她們追問她怎麽私下裏練起了琴。怕她們問她怎麽有了琴。怕有人心細通過蛛絲馬跡對她起疑心。

    可十二娘彈完十三娘腦門,女孩子們笑著就換了話題。

    原來根本沒人在意她。

    林嘉微微鬆了口氣,釋然笑笑。

    再抬眸,卻見秦七娘微笑望著她。她隨即移開了視線,加入了女孩子們的談話中。

    宴是好宴,盡歡而散。

    臨散前,秦七娘抬起袖口嗅了嗅,讚道:“好聞。”

    又對十一娘笑道:“多謝你了。”

    琴、香、茶常常不分家的。

    今天用的香是十一娘拿來的。因姐妹中,她最擅長合香。

    她也愛收集好的、稀有的香料。今日既然是招待客人,自然不會用普通的貨色。所以秦七娘謝她。

    秦七娘也十分愛香。

    誰擅長什麽,誰喜愛什麽,這些熟識人家的女孩子互相間都知道。隻有林嘉不知道。

    她們這樣說著的時候,林嘉也拎起袖口嗅了嗅,果真嗅到了附著在衣料上的香氣。

    林嘉怔了怔,忽然腦後生出了冷汗。

    因上次列席,她是當日早上新穿的衣裳,便沒有特意再換衣裳。所以今天過來的時候,雖然身上的衣裳昨日已經穿過一天,但瞧著還十分幹淨,她本也沒打算換的。

    是出門前杜姨娘喊住了她,叫她換件衣裳。

    林嘉雖還算聰穎,見過些人情冷暖,眉眼高低,終究隻是個未及笄的少女,做事不可能縝密無缺。

    她沒有想過,昨日穿過的衣裳上,可能沾著另一種香。

    水榭琴房裏,不管淩昭在不在,總是燃著香的。那香她問過,桃子說:“公子喜歡在調琴時熏這個。”

    香名飛氣,乃是道家之香。

    百度搜醋溜=兒-=文-學,最快追,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