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不信)

字數:7685   加入書籤

A+A-




    第92章

    肖氏得到消息,&nbp;&nbp;立刻就來了。

    林嘉睡了一覺醒了,披著頭發坐在床上正發呆,目光落在空氣裏,茫然。

    小寧兒引著肖氏進來,&nbp;&nbp;正看到這一幕。

    肖氏一陣心酸,&nbp;&nbp;過去坐在床邊:“嘉娘。”

    林嘉喚了聲:“嬸子。”

    她握著林嘉的手,像桃子一樣,&nbp;&nbp;先安慰一通,&nbp;&nbp;無非是節哀順變那一套。

    因這種時候,也真沒別的什麽話能說的。

    林嘉喚小寧兒:“給嬸子沏茶。”

    肖氏見她這種時候,還能冷靜行事,&nbp;&nbp;依禮待客,&nbp;&nbp;心下放心了許多。

    便試著問起杜姨娘臨終的情況,&nbp;&nbp;林嘉道:“挺好的,沒遭罪。”

    “沒遭罪就好。”肖氏唏噓道,&nbp;&nbp;“我們家那口子,&nbp;&nbp;走的時候遭了大罪的。”

    再問起身後事,林嘉都說了。

    肖氏讚道:“淩家家風講個‘仁’字,&nbp;&nbp;不愧是百年世家。”

    她羨慕杜姨娘:“她這歸宿好,以後有享不盡的香火。”

    杜姨娘將要葬入淩家的祖墳,以後伴著淩三爺、三夫人一起享十二郎的香火。

    這在時人來看,&nbp;&nbp;是福分,&nbp;&nbp;是福報,&nbp;&nbp;是一個女人的好歸宿。時人最怕的還不是活著的時候受苦,&nbp;&nbp;而是死了之後入不得某家的祖墳,&nbp;&nbp;成為孤魂野鬼。

    桃子也是用這套來安慰林嘉,才讓她放開了扒著車的手的。

    林嘉點點頭。

    隻她沒穿好衣裳,&nbp;&nbp;這樣見人不夠禮貌,便起身開箱拿衣裳。

    肖氏見她從箱子裏拿出來的竟是孝服,問:“你要給她穿孝?”

    林嘉點點頭:“我想穿一個月。”

    肖氏感歎:“也好,終究是養了你一場,也算是養恩。”

    杜姨娘是林嘉的堂姨母,是異姓隔房已適人的女性長輩,在“長輩”這個詞前麵的每一個前綴,在五服關係中都要減一等,全減完之後,按照五服關係,她是不必給杜姨娘穿孝的。

    但她想穿,穿一個月,算是報杜姨娘的養恩。

    肖氏頗為杜姨娘欣慰。

    幫她穿好衣裳,肖氏低聲問:“你以後,有什麽打算?”

    林嘉沉默了一下,道:“我年紀大了,該說親了,會請蔡媽媽幫忙。”

    至於三房想讓她給十二郎做妾的事,她覺得羞恥,不願意別人知道。

    按照杜姨娘的關係,林嘉是三房的人,三房理所應當地該把這件事挑起來。別房的人不好插手她的事。

    何況肖氏連別房都算不上。

    她自己的能力有限,更明白林嘉說親的難處,已經超出了她能幫忙的範圍。三房的人來幫忙,總比她強得多。

    她點點頭,問了另一個特別現實的問題:“姨娘的東西,三房可說了怎麽處理嗎?”

    林嘉愕然。

    肖氏便明白,林嘉根本沒想到這一層。她歎了口氣,解釋道:“她是妾,身上一針一線都是夫家給的。她若有孩子,私房自然是留給孩子的。可……”

    可杜姨娘沒有孩子,林嘉不是她的孩子。

    妾沒有嫁妝,都是光身子進門的。妾的親戚也根本不算正經親戚。

    杜姨娘房裏的東西理論上來說,都是淩家的東西,不該由姓林的人來繼承。

    三房另兩個妾都還健在,杜姨娘和林嘉還沒有經曆過這種事,都自然而然地覺得,杜姨娘沒了,私房錢留給林嘉沒什麽問題。

    實際上問題大了。

    肖氏從前是主母,她懂。

    她解釋明白了,悄悄跟林嘉說:“你也在淩府裏養了好幾年了,我是覺得三夫人那個人倒不會在乎姨娘那點私房。”

    “隻是……”她說,“要不然你把姨娘的私房銀子先收起來一半?”

    藏一半,要萬一三房真要收回杜姨娘的私財,林嘉還能落一半。

    若是肖氏自己,絕不會這麽做。可放到林嘉身上,這孩子連親人都沒有了,若沒有點銀錢傍身以後可怎麽辦。

    風骨這種東西,要求自己就行了,沒必要要求別人。肖氏甚至給出了這樣的建議,是真心為林嘉著想了。

    這個孩子也是看著長大的。

    肖氏很難違心地說,她喜歡隔壁的鄰居。

    她甚至一直都不喜歡林嘉的容貌。她內心裏一直預判,林嘉極可能以後要給什麽人做妾的。後來十二郎糾纏林嘉,讓她瞧見過,更覺得自己的預判是對的。

    所以她不喜歡肖晴和林嘉來往。

    但她也一直都知道,隔壁的林嘉娘是個好孩子。

    女孩子的出身和命運很難由自己掌握,但那孩子的確是個好孩子。

    林嘉原不懂這裏麵的門道,經由肖氏解釋了,才理解了。

    妾啊,連自身都不屬於自己。

    她沉思了片刻,搖了搖頭,道:“不必這般,夫人若是要收回去,便收回去吧。

    她輕聲道:“我們欠淩家的,已經太多了。”

    三夫人代表淩家,淩九郎亦代表淩家。淩家沒分家,他們就是一家人。

    欠淩九郎的根本還都還不起。甚至林嘉也知道,她若去跟他談錢的事,他隻會蹙眉嫌煩,耽誤了他看書撫琴。

    這欠的都沒法還了。怎能再去貪瀆淩家的資財。

    林嘉幹不出這種事來。

    肖氏輕歎一聲,但內心裏也高看了林嘉一眼。她果然是沒看錯這個孩子,孩子還是好孩子。

    桃子吃過午飯又來了。

    見肖氏在,她很高興。她畢竟也年輕,這種事也沒經曆過,若有年長女性來安慰一下林嘉求之不得的。

    肖氏見她來了,便把林嘉交給了她,悄悄說:“也不必使勁勸,這等事勸其實都沒用,得等自己走出來。”

    “你們關係好,若能陪著她,多陪陪她。”她又擔心,“會不會影響你差事?”

    “不會,我訂了親的,本來就閑了。”桃子說。

    肖氏又跟林嘉說:“下葬的時候我過去。”

    林嘉握著她的手,許久,道:“你搬走之後,她精神就不好了。”

    肖氏頓覺眼眶酸脹,使勁吸了吸氣,點點頭,離開了。

    府裏有什麽風吹草動,四夫人消息都不會慢。

    她聽到消息的時候頗意外:“怎麽就沒了?”

    想想又歎氣:“人就是這樣,說沒就能沒的。”

    想起了四爺,又流了眼淚。

    好在她的性子素來是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

    傍晚淩昭過來陪她用晚飯,她問起來:“三房那個小姑娘的那個做姨娘的姨母沒了,你知道嗎?”

    淩昭道:“知道。”

    四夫人驚訝。

    這不是淩昭該知道的事。他一個在守孝的年輕公子,怎麽能這麽快就知道隔房長輩的寡居姨娘去世的消息。

    他說“知道”,便等於是坦誠他與那小姑娘關係不一般了。

    四夫人原以為是發現了親兒子的小秘密,一心想看熱鬧的。誰知道還沒熱鬧起來,小姑娘的姨母就病了,她變得足不出戶,在長輩床前侍疾。

    點心也沒了。後麵就沒熱鬧可看。

    她從來不是一個能持之以恒的人,也就先把林嘉擱下了。

    此時,她驚訝地眨眨眼。

    淩昭揮揮手讓婢女仆婦們都下去,端碗給四夫人盛湯:“母親不必窺探我的事,我不會在孝期裏做出醜事。”

    偷窺被抓包,四夫人“咳”一聲,繃起臉:“我主要是擔心你前程……”

    “我的前程、外麵的事,母親都不必操心。”淩昭道,“父親手裏的資產,我回來之後也已經跟管事交割清楚了。”

    “另外,其實我在京城也置辦了些私產,未曾稟報過,還望母親原諒。”

    理論上,父母在子女不當有私產,未婚的子女就更不應該了。

    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不管是誰家,高門大戶,若是哪一房手裏沒點私產,隻能說明男人無用。

    淩四爺就是個頗長於庶務的人,或者說,以四夫人的了解,淩家的男人怎麽說呢,從淩老爺到淩六爺,都是讀著最聖賢的書,做著最踏實的事。

    淩六爺隻有秀才功名,但他身上也有恩蔭的官身。恩蔭的官身也是官身,淩六爺卻可以毫無芥蒂地和商賈們稱兄道弟地交往。

    他將淩家的庶務打理得十分興盛。

    四爺就曾感歎說,六弟若能把書讀出來,說不得便是一代計相呢。

    四夫人那時候隻笑——四爺中了進士,都不願意做官,卻盼著最小的弟弟登堂拜相,笑死了。

    此時,四夫人確認她這兒子真是淩家人。

    你看著他一臉的不食人間煙火相,他其實把錢的事情算得清楚著呢。

    他有私產,四夫人做夢笑都來不及,怎會生氣。

    “我生什麽氣。”她眉開眼笑,“你不跟著我們跟著你大伯,我還擔心你不懂這些。看你會過日子,我就踏實了。”

    她一個頂頂不會過日子的人說這種話,頗讓淩昭無語。

    四夫人就和三夫人一樣,家中受寵嫡女,有豐厚嫁妝。夫君在的時候有夫君,夫君沒了還有娘家父兄。四夫人更強一點,她還有兒子可靠。

    這兩個女人是從來不曾為生活愁過半點的。

    不像有的人,生著一顆梅精雪魄般的心,卻要帶著笑去汲汲營營。

    淩昭強壓下心口那一份酸楚,告訴四夫人:“母親不必使人去水榭打聽了,我與母親說實話,我也認識林姑娘。”

    “桃子和林姑娘熟稔,吃了她做的糕點,帶回來給我,意外地合脾胃。我便一直付銀錢給她,讓她專門給我做。”

    “因我在為父親茹素,不願意別人知道這個事,所以在母親麵前也沒有表露出與她相識。”

    四夫人心疼他:“你該吃吃。”

    淩昭道:“後來了解了她的情況,因我也是新經父喪,見到幼失怙恃的孤女,不免傷情,頗覺得憐憫。便將我水榭那邊調製顏料的活計放給了她,讓她賺些小錢。”

    “你果真像我。”四夫人歎道,“我也是見不得人受苦的。”

    “我知道母親猜疑什麽。我與她年紀差得頗多,看著她像個小姑娘,除了憐憫,沒有什麽別的意思。母親不必多想。”

    “我為父親守孝,還要許久,男女之事母親都不要瞎想。”

    “隻是,林姑娘確實命運多舛,她如今孤苦伶仃了。母親是心善之人,若能看顧些,便請看顧些吧。”

    四夫人點頭:“好。她要有需要幫忙的,我能幫就伸把手。”

    淩昭微微點頭,為四夫人盛飯布菜。四夫人用飯。

    母慈子孝,畫麵和諧。

    隻淩昭說的那些話,前麵的,四夫人都信。

    最後的,四夫人一個字都不信。

    傻兒子,他不知道人的眼睛會說話。尤其他生了一雙和他父親那麽像的眼睛。他說到“小姑娘”三個字的時候,那眼睛裏柔軟得要生出水來。

    若這是“憐憫”,那相公就是憐了她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