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朝見

字數:4555   加入書籤

A+A-


    “殿下,馬車已經備好,陛下正在臨安宮內等待殿下回京。”史昂說道。

    “嗯,好的。對了,因為本王的緣故,連累陸莊主全家上下遭此大難,陸姑娘是陸莊主的千金,如今無依無靠,可否把她一道帶上?”趙維問。

    史昂想了想說:“帶上她當然沒問題,可是……陸莊主夫婦的後事雖有信安郡王出麵料理,但是陸姑娘在喪葬期間必須要為父母守靈,一時走不開。”

    “這倒也是,史統領,你帶來了多少人?”

    “連同卑職在內,總共20名暗士,除開奸細陸霖,總共有19人。”

    趙維一聽,人數好像不少,於是說:“那這樣,留下一位兄弟保護好陸姑娘,待她處理完父母的後事,即刻帶她到臨安。”

    “是!”史昂應道,隨後從一眾暗士之中找來一女子,照著趙維的吩咐,讓她暫時留下,趙維這才知道,原來這些暗士裏麵還有女的,除了皇後身邊的柏映雪之外,還有江玉婉和薛曉月二人。

    按照史昂的安排,薛曉月留下,其他人和馮晟一道護衛趙維前往臨安,黃堯也派身邊的童虎一起跟著,他本人則去聯係手下,準備一路北上尋找楊衷和程怡。至於陸霖,因為涉嫌勾結外邦,此時已被移交給嘉興縣衙,由他們負責押解臨安,交刑部和大理寺審理,也不知道能從他口中牽出多少“敵人”。

    ……

    趙維一行到達臨安是九月十二,從嘉興到臨安一路平安。起初趙維還擔心賈似道一黨千湖莊截殺不成,會再派人扮作土匪草寇襲擊隊伍,其實這完全是他經曆幾次襲擊之後心有餘悸的瞎擔心而已。這趙維說白了,雖然是見過世麵的大學生,可是也沒見過這種幾天之內連續遇襲,對手的目標正是自己項上人頭的事情,說一點都不怕那是不可能的,盡管他表麵上努力裝作無所畏懼的樣子……

    仔細思考一下就可以明白,這一路其實有驚無險。首先,從嘉興到臨安,這一路上基本沒什麽盜匪,天子腳下誰敢放肆?即使有盜匪,史昂他們20多人全都是一樣的裝扮,黑衣、黑色披風、鋼箭短弩,腰間都是禁軍製式的佩刀,馬匹也都是經過專門挑選的戰馬,有點腦子的都看得出來這支隊伍裏個個都是行伍出身的高手,避之猶恐不及,誰敢不知死地跳出來打劫?

    至於賈似道一黨,其實也不用擔心了,賈似道現在根本不敢殺趙維,他隻是個文官,現在還隻是個寶文閣學士,連參政知事都還不是,對朝廷的決策影響非常有限,隻不過有些事情他喜歡提前布局而已,當年謀害齊昭容和皇子,膽大包天,那是因為他年少輕狂。現在趙維已經13歲了,真要讓賈似道下決心截殺皇子,他真沒這魄力和膽量,所以他根本不敢命令陸霖直接動手殺趙維,而是秘密聯係蒙古的漢將張柔,陸霖告訴張柔,當今大宋皇帝膝下隻有趙維一個兒子,剛剛從民間找到的,建議張柔派人在嘉興千湖莊截殺,這樣大宋皇位後繼無人,勢必引發朝堂混亂,於大蒙古國十分有利,蒙古大汗必然重重嘉獎殺死大宋皇子的人。

    賈似道沒想到的是,張柔不敢派出自己的親信去殺趙維。他是金國降將,還是個漢人,蒙古人對他總有些防範,他對蒙古朝廷也有防範,所以凡事要給自己留後路,趙維可是大宋的皇子,這要是死在了張柔的手裏,他就徹底得罪了大宋,這事他可不幹,留條後路總是好的,萬一自己以後在蒙古也混不下去了呢?還可以投降大宋啊。可是,陸霖言之有理,如果殺了趙維,肯定能獲得大汗貴由的青睞,這個機會他不想錯過,怎麽辦呢?思前想後,張柔就想到了借刀殺人,他知道全真教庇護了一批西夏遺族,甚至還有皇族,所以他以此為借口逼掌教尹誌平交人,為了大多數族人的安全,也為了尹誌平不左右為難,賀蘭無憂不得不帶了幾個人聽從張柔的差遣。

    賀蘭無憂是被脅迫來的,西夏遺族已經是亡國之人,更不想得罪大宋,但是不聽張柔的差遣,蒙古人不會放過他們,所以賀蘭無憂故意不遵從與陸霖約定的時間,提前動手,不僅殺了千湖莊裏的人,還裝作沒找到趙維,惱羞成怒火燒千湖莊,以此提醒趙維前方有埋伏。

    所以,總的說來,就是賈似道有賊心沒賊膽,想找張柔幹這髒活,張柔呢,大懶支小懶,把賀蘭無憂頂上去背鍋,賀蘭無憂躲不掉,就想辦法搞小動作……

    到達臨安之後的次日,就是趙維正式回宮的日子,這可是頭等國家大事,文武百官都已經齊聚在麗正門,等著看這位在民間多年的皇子究竟是個什麽模樣。

    賈似道此時已經完全沒有心思在官家麵前說閑話了,三日前,嘉興那邊傳來的消息,陸霖被抓住了,這讓賈似道心急火燎,陸霖是自己派出去的,這要是事情敗露,他“玩蟲玩人更玩國”的一生就徹底玩完了,倒是丁大全,此時仍在構思著該如何在官家麵前詆毀趙維,讓官家對他這個兒子的正統性產生懷疑。

    巳時,趙維身著深紅色通天冠服、方心曲領,腰束金玉帶,白襪黑舄,出現在麗正門前,腰間懸著那塊刻寫了“衝昭”二字的玉佩,馮晟跟在他側後方,著綠色武官公服、頭戴籠巾貂蟬冠,腳蹬烏皂靴。趙維再一次默記了一遍馮晟教他的朝拜禮儀,同時腳下不快不慢地向前走。

    過了麗正門、南宮門,又經過文德殿門之後,再右轉經過一道宮門,便來到大慶殿門前,此時殿門大開,殿前的禦林軍身披鐵甲,執槊而立,為趙維站出一條路。兩人到得殿前的石階下,大慶殿門前的內侍見趙維、馮晟二人的身影,對殿內高呼道:“衝昭祁王趙維、禦林軍翊衛郎馮晟殿外候旨!”

    此時在大殿上的趙昀已是激動不已,連忙說道:“快宣!”

    內侍高呼:“宣祁王趙維、禦林軍翊衛郎馮晟覲見!”

    趙維和馮晟兩人一前一後拾階而上,進入殿中,朝堂之上拜見天子,乃是正式場合,禮節是必須到位的,但是漢人王朝的朝見禮儀比蒙古人和滿清簡單多了,“三跪九叩”是元朝為了壓迫漢人發明的,明清兩代沿用了元朝的這一禮製,而在大宋朝,趙維拜見他的父皇趙昀,根本無需跪拜,躬身作揖即可,跪拜隻限於接聽聖旨的時候。

    此時端坐於龍椅上的,正是皇帝趙昀,同樣身著通天冠服,通天冠服是皇帝標準的朝服,祭祀、大型慶典以及朝會的時候都會穿著,由通天冠雲龍紋深紅色紗袍、白紗中單(襯衣)、方心曲領(一種上圓下方、套在項上的鎖形裝飾,用來防止衣領雍起,起壓貼的作用,有天圓地方的寓意)、深紅色紗裙、金玉帶、蔽膝(掛在前邊的斧形飾片)、佩綬、白襪黑鞋組成的通天冠服作為朝服是大宋朝的一大特色,相比起曆朝曆代傳承下來的冕服、袞服(由冕旒和黑色袍服組成,隋朝之後,袞服的底色由黑色變為明黃色),通天冠服簡潔大方,沒那麽臃腫(一整套冕服的各部分重量加起來也就比一套完整的步人甲輕點)。

    趙昀的身後是一麵珠簾,珠簾後,在趙昀左側是皇後謝道清,身著青藍色翟衣,戴花釵鳳冠。

    趙維和馮晟俯首跪拜,隨後起身,眾大臣這時候看清了趙維的麵容,原本準備好了要詆毀趙維的丁大全不敢說話了,趙昀、趙維兩人,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來這是父子倆,趙葵和吳潛等老臣更是驚訝,趙維的相貌與青年時的趙昀簡直一模一樣,這時候誰要是跳出來質疑趙維皇子的身份,那純粹是自討沒趣。

    趙昀徑直站起身來,走到趙維的麵前,撫摸著趙維的臉,眼睛有些濕潤,顫聲道:“孩子,你終於回來了!”說完,將趙維攬入懷中。

    這是,趙維也不知為什麽,也感覺鼻子有些發酸,照理說,他的意識是後世的那個大學生趙偉,與眼前的理宗皇帝八竿子打不著,這個身體原本的記憶裏也沒有他的任何片段。後世那個趙偉可能是很久沒見過父母了吧,他覺得眼前的這個皇帝完全不是皇帝,就是一個與愛子分別多年的老父親,如今孩子回來了,怎能不熱淚盈眶?都說皇家無親情,可是自己真切感受到的,就是父子之間那真切的嗬護與關懷。

    “爹……”本來趙維下意識地想叫一聲“爸”,不過這個字到嘴邊又咽回去了,立刻改口叫一聲“爹”,而且聲線有些顫抖,旁人聽來趙維似乎有些哽咽。

    “哎。”趙昀開心地答應著,“維兒,來,見過你母後。”

    這時謝道清已經從珠簾後起身走了出來,臉上帶著和藹親切的笑容,趙維整了整衣服,拱手作揖:“兒臣參見母後,願母後鳳體安康。”

    謝道清扶起趙維,嗔怪道:“這孩子,見了你父皇就那麽親切地叫一聲爹爹,對我這個嫡母怎的如此見外?”

    趙維一時無措,在他印象裏,正式場合中,皇子稱呼皇後不都該叫“母後”嗎?剛才下意識地脫口而出叫了趙昀一聲“爹”,他都擔心禮儀上會不會不好,畢竟文武百官都在呢。殊不知,父皇、母後這兩個稱呼在正式場合固然是顯得尊重,可是像這樣父子相認、母子相認的場景,誰也不會用禮法去責怪趙維對皇帝皇後的稱呼。

    趙昀說道:“對啊,維兒,你也應該叫一聲娘吧。”趙維點了點頭,望著謝道清,叫了一聲“娘”。謝道清也滿心歡喜地答應著,她這麽做,一來是要拉近趙維和自己的關係,畢竟趙維不是自己親生的,二來,在眾大臣麵前做出個姿態,表明以後趙維就是我謝道清撫養了,他就是嫡長子,那麽不管是賈似道、丁大全還是後宮裏的那個閻貴妃,都得把尾巴給我夾緊了做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