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 邊關烽火
字數:5029 加入書籤
與呂邯在深夜的見麵,趙維對皇城司裏各小派係間微妙的關係有所收獲。呂邯為什麽冒著風險夜闖東宮,也要將這些事情告訴他,而不是按常規流程將這些情況呈報行在皇城司,趙維的心裏此時已有些計較。
據呂邯所說,萬世發在獄中拒不交代罪行,被行在皇城司的人嚴刑拷打,待他接手案子前去大理寺提人的時候,人已經沒氣了,萬世發的一切口供都是行在皇城司所提供。此事趙維其實已經提前知道了,是大理寺卿留夢炎私下裏匯報的,盧允升派人去大理寺的刑獄裏審犯人,他不好阻止,也無從知道萬世發究竟說了些什麽,其中的貓膩,留夢炎也能猜測一二,也就將自己的判斷向趙維說了。
趙維此時對萬世發的死活已經不關心了,他不指望從這家夥的嘴裏撬出什麽消息,因為他的死已經暴露了某些人的狐狸尾巴。
呂邯離去之後,趙維摸著額頭說:“你們也都下去吧。”
“是。”遲千行和江玉婉正轉身離去,趙維突然又想起了點事,說道:“婉姐姐等一下。”
江玉婉回過頭來:“殿下還有什麽吩咐?”
趙維遲疑了半刻,問:“婉姐姐和呂提點是舊識?”
江玉婉愣了一下,隨後回答:“是,屬下自小家鄉遭難,承蒙呂家收留才得以活命,與呂提點自小相識。屬下從小就在探事司習武,也是呂提點的推薦,屬下後來效命於皇後娘娘,也自然而然地效力於殿下。”
“那你覺得他這個人怎麽樣?”
“啊?!”江玉婉不知道趙維這一問是什麽意思。
看江玉婉的反應,趙維就知道她和呂邯的關係絕不是舊識那麽簡單,不過這樣反而省了很多力氣,他說道:“我的意思是,呂邯辦事可靠嗎?”
江玉婉想了想,說:“我以前在探事司的時候,大家都對提點十分敬佩,辦事果斷,不拖泥帶水。”
“嗯,那就好,本宮也有件小事要交托於他……”趙維心想,這個呂邯還堪用,辦事效率挺高,皇城司有他這樣的官員,還不算完全廢物。
隨後,趙維對江玉婉低聲吩咐了一番,得知趙維的想法之後,江玉婉有些遲疑了:“殿下,這能行嗎?”
“你隻管向呂邯轉達我的意思,他隻需要動動腦子和筆杆子,這點小事對他來說不難。”
“是!”
……
很快,另一份情報從側麵印證了呂邯的調查的結果。
這天下午,童虎轉給趙維一紙飛鴿傳書,是從忠義社襄陽總部發來的黃蓁的親筆:七月十一,蒙軍自南陽以漢軍步軍一萬、騎軍兩千突襲大勝關、墨鬥關,襄陽府集結以對。
這一封密函令趙維大惑不解,按理說成都還在餘玠的手裏,蒙古沒理由這麽快就攻打襄陽,襄陽的北麵有大勝關、墨鬥關兩處隘口,地勢險要,城高牆厚,不管是蒙哥還是忽必烈都沒這麽傻,從南陽方向拿人命強衝大勝關和墨鬥關。而且整個荊湖北路有屯駐軍近十萬,襄陽府就駐了3萬,又有關隘作為屏障,蒙古人區區一萬步兵和兩千騎兵,能起到什麽作用?
趙維覺得,蒙古如此沒頭沒腦的進攻,不像是真的要攻城,更多的是一種試探的意思,他問童虎和史昂:“蒙古人怎麽突然打襄陽了?你們怎麽想?”
結果史昂、童虎兩人都是毫無頭緒,不知道蒙古人抽的什麽風。
趙維立刻去請教了黃堯,信鴿是從襄陽飛到他的府上,由童虎轉呈趙維的,但是黃堯也不知道蒙哥的葫蘆裏賣的什麽藥:“此戰來得甚是蹊蹺,蒙軍的兵力投入看起來很像是試探,信鴿能攜帶的重量有限,從這樣一張小紙條上很難讀出更多內容,具體的情勢還得等樞密院的塘報,不過蓁兒向來機警,忠義社的情報曆來準確,蒙軍的兵力當如情報所述,那就不必擔心什麽,等進一步的消息吧。”
直到第二天清晨時分,樞密院才收到了襄陽軍傳來的塘報,與此同時,皇城司的呂邯也收到了前線的消息,其中的內容與忠義社的飛鴿傳信大致無兩,都隻是報告了蒙軍的進攻動向和大致兵力,不過樞密院的塘報上,荊湖北路製置使李曾伯所報告的蒙軍兵力漲到了3萬,呂邯收到的消息則是敵軍兵力5萬!
如今,朝廷裏對樞密院和皇城司報告的敵人兵力誰真誰假而爭論不休,趙維卻收到了黃蓁以白雕傳來的詳情密函,裏麵提到兩個重大的情況,其一,忠義社的探馬在南陽的蒙軍軍營中看到了怯薛軍軍旗,也看到了怯薛軍主帥兀良合台出入南陽軍帥帳,其二,蒙古軍沒有任何囉嗦,上來就攻城,而且第一波攻城的行動中,就動用了重型火炮,大勝關守軍意料不及,被蒙軍火炮自四百步外擊中城牆,隨後大宋守軍才動用僅有的兩門五公斤炮將其壓製。
這兩個情況令趙維驚訝不已,怯薛軍他知道,那等同於蒙古帝國的禁軍部隊,任務是保衛都城哈拉和林,很少有直接參與前線戰鬥的情況,可怯薛軍帥旗和主帥兀良合台出現在南陽,這就十分奇怪了,而另外一點,蒙古軍擁有了新式的重型火炮,射程已經達到三百步,而且在大勝關攻城的時候,上來就和大宋守軍展開了炮戰,這恐怕是冷兵器戰爭史上都少見的場景吧。
結合之前呂邯對萬利賭坊和徐清的調查結果,趙維更加確信,徐清肯定竊取了五公斤炮的圖紙和部分生產技術資料,轉賣給了蒙古朝廷,出現在大勝關前的蒙軍重炮,就是山寨版的“五公斤炮”。
“各位,還是別爭論敵軍究竟是三萬還是五萬了。”趙維在樞密院裏很平淡地說道,“我收到的消息,襄陽當麵的敵軍,步軍一萬,騎軍兩千,宋蒙邊界其它方向一如既往的平靜,哪來的三萬五萬敵軍?”
“什麽?這……敢問太子殿下何處得來的情報?”樞密副使吳潛問道。
“忠義社掌門的親筆信。”趙維回答。
“殿下……”吳潛一臉不悅地說,“江湖幫派的消息還是多多核實為妙。”
“吳樞密還是別太輕視這個江湖幫派的好!”趙維也略帶輕蔑的語氣說道,“忠義社自靖康年間以來,一直都在堅持與北方的蠻族作戰,曆次戰鬥中從未有誇大其詞之行為,而且忠義社的掌門乃是襄陽防禦使之妻,如今就在大勝關前線,這樣的情報都不可信嗎?”
吳潛還準備說什麽,但是趙維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將黃蓁傳過來的第二份戰報拿了出來,說:“這是大勝關最新的情況,比樞密院和皇城司的速度都快了點,大家看看吧。”
呂邯接過趙維手中的信函,迅速地拆開看,趙維說道:“根據這一份情報,我的想法是,蒙古這次突襲襄陽,就是為了試試水,為他們進攻成都和大理的計劃試水。情報中說到,蒙軍此次進攻襄陽的軍隊不是南陽的常駐軍,而是從哈拉和林來的怯薛軍,主帥是兀良合台,他們帶了新式火炮,以前蒙軍的火炮射程不過百步,如今卻有三百步,應該就是仿製我們的五公斤炮,隻是蒙古人隻得到了火炮的技術工藝,而沒有威力等同於甲藥的新火藥,所以射程不及我們五公斤炮的一半。”
樞密院的眾人也覺得趙維的邏輯確實也說得通,可是單憑這樣就斷定蒙古人的意圖,會不會太過於武斷了,況且,五公斤炮的圖紙和工藝手冊屬於軍事機密,由軍器監嚴密保管,蒙古人又從何處得來的?
這時候呂邯站出來說:“探事司之前調查的萬利賭坊一案,已有確鑿證據證明該賭坊是蒙古安插在臨安城裏的一處情報據點,潛逃的東宮內丞徐清,就曾通過萬利賭坊向蒙古人出賣了不少大宋的機密情報,如今看來,很可能就是他,趁太子沒有防備的時候,竊取了火炮的圖紙出賣給蒙古人,當然,也不排除火炮圖紙通過其它渠道泄密的可能。”
吳潛問呂邯:“那這個徐清現在抓住了嗎?”
呂邯無奈地搖搖頭,吳潛又問:“那個賭坊的人呢?”
呂邯說:“萬利賭坊的頭目萬世發在大理寺獄中受了大刑,已經死了,其它小角色要麽什麽都問不出來,即使有知道內情的也不多,問不出太多有價值的線索。”
吳潛十分震怒:“如此重要的犯人,大理寺竟然就這麽把人給打死了?留夢炎想要幹什麽?”
“這件事和留寺卿關係不大。”趙維插嘴說道,“行在皇城司的盧允升派人幹的,而且這件事好像和臨安知府陳慶和有點關係,本王建議應該好好查查其中內情,可惜探事司是行在皇城司下屬部司,呂提點沒權力調查盧允升。”
吳潛說:“哼,老夫就不相信盧允升這個閹人還能一手遮天!待得廷議上樞密院聯合三省六部一道上書彈劾此人,非要把事情查清楚不可,還有那個臨安知府,定要好好查查,看他到底有沒有幹過叛國的勾當!”
趙維說:“此事本王已和太傅說過了,他和吳樞密也是同樣的看法。不過,為了更全麵的了解蒙古人到底獲得了多少關於我軍新火炮的情報,以及蒙古人如今的武器裝備水平,我得去一趟襄陽,實際看看。”
趙維這話令吳潛和呂邯都大驚失色,呂邯勸阻他說:“萬萬不可!戰場前線危機四伏,殿下切不可以身犯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戰場看看,如何知道蒙古人的火器水平到了何等地步?朝廷裏一眾文人皆以為五公斤炮就能保大宋江山萬世太平,本王若不給他們敲個警鍾,他們可真的是‘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趙維陰沉著臉說,“大勝關的城樓上有五公斤炮鎮守,蒙古人兵力火力均不占優勢,襄陽防禦使郭驥也不是無能之輩,大勝關、墨鬥關斷無失守之可能,蒙古人意在試探,而不是真的要攻城,否則他們該去進攻劍門關才是。既然襄陽沒有失守的危險,我去襄陽也不會有什麽危險,就算有滲透過來的小股敵軍,我身邊又不是沒有衛隊,我的衛隊戰鬥力如何,我心裏也有數。”(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