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火彈神威,騎兵反擊

字數:5411   加入書籤

A+A-


    “開火!”趙維的一聲令下,小澤杏子用火把點著炮尾的火繩,不一會兒,隨著“轟隆”的一聲響,一枚鐵球彈飛出炮口。

    趙維的眼睛一直沒有離開望遠鏡,確認炮彈的落點正常,沒有被飛濺的磚石和彈飛的炮彈影響。

    “鏈球彈,滿裝藥,3發連續射擊!”

    “是!”

    歐陽烈簡單清理了一下炮膛,童虎將一罐標準容量的火藥倒進炮口,穆風立刻塞了一枚鏈球彈進去,歐陽烈又用炮杵伸進炮管,搗實火藥,此時杏子已經將火繩安裝到位。

    “轟隆”一聲響,趙維從鏡筒中看到,鏈球彈飛進了怯薛軍的步兵陣列,本來因為加快進攻,已經有些變形的一個橫隊,被鐵鏈子掃過之後徹底亂了。

    怯薛軍的炮陣地距離大勝關城樓也就600米距離,城樓在他們的火炮射程內,而他們也在宋軍的火炮射程內,但是蒙古人的火炮有足足20多門,大勝關城樓上隻有兩門五公斤炮,為了能讓每一發炮彈達到最大的殺傷效果,宋軍都盡量使用殺傷範圍大、但射程小的鏈球彈或者霰彈,而蒙古人為了追平火炮的射程差距,仗著炮多,一直使用實心鐵球彈。

    趙維從望遠鏡裏根據火炮和周圍士兵的對比,大致對蒙古人的火炮做了個估計,顯然,蒙古的火炮比五公斤炮還要大一號,無論口徑還是炮管長度都要大,所以炮彈肯定也更重。

    跟五公斤炮比起來,蒙古的這種火炮真的可以叫做“傻大黑粗”,趙維的內心開始盤算:如果想辦法弄到一門蒙古人的火炮去臨安,擺到那幫無知的官僚麵前,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被這炮的尺寸給嚇傻?當初一門五公斤炮就能讓他們震驚不已,如今大宋的死對頭搞出來了更大的炮,不知道明年的財政預算能夠給軍器監和天機院增加多少份額,對付“國會山”的這幫人,就得給自己找一個足夠“可怕”的對頭,哪怕這種“可怕”純屬自己嚇自己……後世的某個皿煮國家的軍隊,在這方麵的經驗可以說非常豐富了,隻要能從國會老爺們手裏誆到錢,能把五對輪說成殲星艦!趙維如今在這方麵入門了……

    五公斤炮說到底還是最老式的前裝炮,以黑火藥為發射藥,黑火藥的爆炸產物裏麵硫化鉀是固體顆粒物,開炮的時候不僅產生大量濃煙,細小的硫化鉀顆粒還會附著在炮管內壁上,所以每次開炮之後,都需要用濕布清理炮膛,然後晾幹、裝填火藥,再插入火繩、裝填炮彈,最後還要將本來疏鬆的火藥粉末搗實,一切工序完成後才能再次開炮。這樣一套工作下來,少說一兩分鍾,再加上用量具量取準確的火藥量,這種老式前膛炮戰鬥射速至少2分鍾一發。如果開炮之後炮膛清理不幹淨,下一次發射時炮管內壁燒蝕會比較嚴重,硫化鉀顆粒長期累積起來,可能會導致火藥燃燒不完全、炮膛內出現不正常的膛壓峰值,不僅影響火炮射擊精度、射程,還對火炮的使用壽命不利。

    “停一下!”連續急速射半個小時,指揮趙維的那個軍官立刻喊停,這門炮已經連續發射了9發鏈球彈和5發霰彈,怯薛軍的進攻隊形已經完全被打亂了,那軍官從趙維手裏拿過望遠鏡,觀察怯薛軍,發現好些士兵懼怕於城牆上的火炮,已經不受百戶長的控製,加劇了怯薛軍的混亂,畢竟再精銳的軍隊也扛不住這種徒增傷亡的戰場。

    趙維他們的這門火炮一直按照指揮台上的旗語開火,連續打了這麽多發,炮管已經達到了一個危險的溫度,再不歇一歇,恐怕會炸膛。

    趙維向侍衛肖遙打了個手勢,肖遙立刻將早已準備好的十來個大水桶拎過來,裏麵早已裝滿了冷水,幾個人一起動手,用麻布將冷水淋到炮管上,炮管立時“嗤嗤”作響,歐陽烈和童虎也反複用濕布擦拭炮管內膛。不消1分鍾,水淋到炮管上再無嗤嗤作響的動靜,趙維對那軍官說:“好了,火炮冷下來了,咱們又可以繼續開火了!”

    這軍官點點頭,看來這個貴公子哥還是有些能耐的,不過指揮台還沒有給出下一步的指示,他對趙維說道:“不急,指揮台那邊還沒有新的命令!”

    “這麽說,我要是發現了值得攻擊的目標,可以自行開火?”趙維問。

    “沒問題!”

    趙維臉上閃過一絲陰冷的微笑:“好,童虎!”

    “有!”

    “仰角增加至19度40分,方位角,右6度20分,火藥準備!”

    “是!”

    趙維又測算了一下目標距離,大聲命令道:“火彈20發準備!”

    “火彈?!”旁邊的軍官一臉驚愕,但是幾個東宮侍衛卻早已準備好了一個很大的炭爐,炭爐裏已經有幾枚鐵球彈,其中一枚鐵球彈已經燒紅了一半。童虎和歐陽烈合力,小心翼翼地用火鉗將這燒紅的鐵彈取出,挪到炮口。

    “放!”

    隨著趙維一聲令下,兩人將這顆“火彈”塞進了炮口,紅熱的鐵球順著炮管向下滾去,童虎和歐陽烈迅速蹲下、捂住耳朵。

    炙熱的火彈直接點燃了炮膛裏的黑火藥,根本不用火繩引火,一顆明亮的火球直接飛向了怯薛軍的炮群。兀良合台大吃一驚:“不好!”

    這顆炮彈在地上彈跳起來,撞壞了兩個裝著炮彈的箱子,沒造成其它損傷,但是燒紅的鐵球仍然散發著滾滾熱浪。城牆上的這一炮,直打得阿術冷汗直冒,炮彈箱旁邊五丈之外,就是裝滿了火藥的木桶,這一顆炮彈若是打中了火藥桶,後果不堪設想!

    “快,把火藥桶分散開!”阿術趕緊命令手下的士兵,一時間怯薛軍炮兵一小半的人手都去搬運火藥桶了,炮兵火力驟然減弱。

    城牆上,趙維開炮的時候就引起了黃蓁的注意,她一回頭就發現,右側炮位操炮的士兵明顯不是襄陽軍的裝束,心裏登時明白了七八分,這時眼見怯薛軍的異動,真是一個好機會。她也不去過問趙維為什麽出現在城牆上,對身邊的傳令兵吩咐道:“命令左方炮位,跟隨右方炮位射擊,打蒙古人的炮陣!”

    傳令兵當即領命,登上哨位,向城牆左方炮位打出旗語,那一門炮的軍士們也用冷水澆在炮管上,迅速降溫之後,調整射角,跟隨趙維這邊開炮,隻不過他們沒有做火彈的準備,隻能用鏈球彈打亂怯薛軍的炮陣。

    兩門五公斤炮,一發火彈緊接一發鏈球彈,連續掀翻了怯薛軍4門火炮,重創他們的炮兵。待得第9發火彈發射的時候,運氣終於照顧了大宋軍隊,這一炮正中怯薛軍堆放在一起的20多個火藥桶,燒紅的鐵彈毫不留情地擊碎了木桶,與裏麵的黑火藥“親密接觸”。

    霎時間,一個火藥桶發生了劇烈的爆炸,蒙古軍的火藥桶,一個就是50斤,雖然不比大宋的“甲藥”,但如此巨量的火藥爆炸,殺傷力也是相當驚人的!那一堆的火藥桶被衝擊波崩得四處亂飛,落到地上,劇烈的衝擊引發火藥的二次爆炸,怯薛軍的整個隊伍當即傷亡慘重,不僅是炮陣地,就連前方攻城的步兵陣列和後方的戰鼓也都被波及。

    一個滿滿當當的火藥桶飛向了帥旗的方向,阿裏海牙見狀立刻將兀良合台拽下了馬,這個火藥桶在距離帥旗不到20米的地方爆炸,一陣狂風掃過,掌旗手和怯薛軍的帥旗都被掃翻在地,怯薛軍大亂!

    “好!”黃蓁、趙維和身邊的軍官幾乎同時喊了出來,趙維就是奔著蒙古人的火藥桶去的,他早在望遠鏡裏就找到蒙古人的火藥了,黑火藥可是相當危險的東西,一發火彈過去,隻要打中了,百分百引爆!

    黃蓁看到了兀良合台的帥旗倒下,當即命令打開城門,出動騎兵對怯薛軍進行反衝擊,給予蒙古人最大的殺傷。古代打仗,戰鼓和號角是相當重要的,成千上萬的士兵,無論是進退、攻守還是陣型變化,皆以鼓聲和號聲為依據,一旦鼓號出了意外,軍隊就會失去指揮,而帥旗更是一支軍隊的士氣所在,指揮官下令投降的時候,都是放倒己方的帥旗,如今兀良合台的帥旗被火藥爆炸的氣浪吹倒,周圍的怯薛軍手足無措,正是反手一擊的大好機會。

    要塞攻防戰,守方往往都會隨時準備一支機動部隊,在攻方陣腳出現混亂或者敗退的時候進行短促反擊,精通兵法的黃蓁自然也留了這麽一手,大宋的騎兵很少,襄陽也就這麽幾千人,如今全部在大勝關,隻是過去的幾次守城戰,怯薛軍步兵都不怎麽靠近城牆,隻遠遠地開炮,耗盡了帶出來的火藥之後從容撤退,騎兵沒有任何機會,今日適逢敵軍大亂,憋了一個多月的襄陽騎兵總算接到了出擊的指令。

    大勝關的城門緩緩打開,一隊騎兵從裏麵衝了出來,趙維這是第一次見到大宋的正規騎兵部隊,都是人馬皆披甲的具裝重騎兵,騎兵鎧甲就是簡化之後的步人甲,騎兵甲著重於前胸的防護,腰部以下的裙甲也比較短,不像步人甲那樣防護到小腿。馬甲也是偏重於頭、脖頸和當胸部位的防護,再加上馬匹臀部的鎖子甲,一套馬甲算下來大概30多公斤重,騎兵甲也就20公斤的重量。大宋的騎兵所持的武器以槊為主,大宋的馬槊製式是一尺半的槊鋒加七尺半的硬木杆,加起來近3米長,全重5公斤多。

    帶頭衝出來的是十幾個旗手,他們衝出城門之後向左右散開,隨後拉住坐騎,確定了基本的陣型寬度,後麵衝出來的騎兵去到各自旗手的位置,5分鍾不到,就有大約600多騎兵集結完畢,展開橫隊陣型衝向怯薛軍。

    第一波騎兵衝出去之後,後續的人馬繼續集結,連續半小時,大勝關城門下前後集結和出發共4波騎兵共3000餘人馬。兀良合台在帥旗倒下之後,一刀斬了掌旗手,命阿裏海牙趕緊將帥旗重新豎起來,同時命後方的騎兵隊支援。

    怯薛軍的步兵本來有4000多人參與攻城,但是被趙維一炮引爆了他們的火藥桶,傷亡了好幾百人,陣型已然大亂,麵對居高臨下衝下來的大宋騎兵,幾乎是四散奔逃,一眾十夫長、百夫長完全無法組織起嚴密的陣型對抗。

    雖然怯薛軍也都是身披重甲的精銳部隊,可宋軍尖銳的馬槊有著戰馬的強大衝擊力加成,輕而易舉地就刺穿了蒙古兵的重甲,騎兵衝擊混亂的步兵,直如砍瓜切菜一般,敗退的怯薛軍步兵衝潰了自家的炮陣,如潮水般向兀良合台的帥旗湧去,剛剛趕來的騎兵也被敗兵阻塞,根本起不到支援的作用。

    阿裏海牙一手擎著帥旗過來說道:“大帥,前麵的人馬已經潰退失控了,您還是抓緊撤退吧。”

    “不行!”兀良合台擺擺手說,“命令騎兵隊頂住前麵的潰兵,決不能被衝散了陣型,帥旗必須在這裏穩住局麵,否則,騎兵隊亂了,那才是回天無力。”

    “可是騎兵隻有兩千,前麵的潰兵加上宋軍的騎兵足足七千有餘,如何頂得住?”

    “頂不住也要頂住,傳我將令,後退者立斬無赦,我怯薛軍就算潰兵,也要黏住宋軍的騎兵,南陽的一萬援軍已經在路上了,隻要堅持到他們的到來,我們就能給予宋軍騎兵致命的一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