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 軍法大如天
字數:4794 加入書籤
“報——元帥,南城門已經攻破!”
“好!”趙維興奮地一躍而起,“馮參謀長,接下來是該全線壓上了罷?”
荊北軍成軍以來,趙維雖然是統帥,但他畢竟是個14歲的孩子,就算前生已經大學畢業,當過兩年的艦艇水兵,也不可能一力統籌20萬大軍的作戰,副帥李曾伯又是個進士出身的文官,平時負責軍隊的訓練和組織還可以,具體的戰役指揮完全不在行,即使想幹涉戰役的指揮,趙維也不會答應,所以馮晟這個行營參議是事實上的總指揮,趙維也幹脆就把他當做是自己的“總參謀長”,作戰中具體的兵力調配,後勤保障,隻要馮晟拿出了結果,趙維都直接按照參謀長的意思下達命令,甚至不是特別重要但又比較急迫的軍令,馮晟都可以不用征求趙維的意見直接向下麵的部隊下令。
“不錯,攻破了一麵城牆,另外的方向也等於一同破了,傳令李庭芝和劉整,立即占據城牆,封堵蒙軍的退路。”
“是!”一個傳令兵得令後立刻退出軍帳。
馮晟又抽出一支令牌,對第二個傳令兵說道:“告訴騎軍王惟忠,新野城破,接下來該怎麽做他知道!”
“是!”傳令兵也接過令牌。
城門既破,剩下的戰鬥當毫無懸念,忽必烈從沒想過憑著新野城裏的一萬多人馬與趙維打巷戰,蒙古人雖然彪悍驍勇,可蒙古軍隊還沒精銳到可以與敵人逐街逐巷爭奪的地步,也從來沒遇到過能夠進行巷戰的對手,這個時代的軍隊,一旦城破幾乎就是潰敗。
忽必烈帶著怯薛衛軍幾乎是匆忙之間逃離新野,雖然他早就做好了棄守新野的準備,卻沒料到荊北軍攻城的進度如此之快,在馮晟封鎖北門之前,他隻帶出去了三千人馬。
出城之後不到五裏,忽必烈就一頭紮進了王惟忠布好的口袋,路兩旁飛出千萬支利箭,隨後一萬具裝騎兵將他們團團圍住,激戰了半個時辰,怯薛始終沒找到出路。
“都統,南陽方向有敵軍騎兵趕來,約有數萬之眾!”
王惟忠騎著一匹戰馬,遠遠望去,南陽方向確實聲勢浩大,路上的積雪被馬蹄高高揚起,根本無法分辨具體人數,蒙古的援軍難道來得如此之快?
“罷了,命令各部,撤退!”王惟忠說。
“可是都統,被咱們圍住的可是忽必烈,蒙古大汗的親兄弟,就這麽放他走是不是太可惜了?殿下還有參謀長那兒恐怕不好交代吧?”
“比起一個蒙古親王,咱們大宋的騎兵更重要,若是騎兵遭受重大損失,那才是不好交代!忽必烈命不該絕啊,撤!”
“是!”
王惟忠此時也是心有不甘,忽然一眼瞥見底下兵陣,那一麵迎著西北風展開的蒙古王旗,立刻從身旁衛兵的肩上取下一張大弓,又抓過3支羽箭叼在嘴裏,催馬上前,衝著那王旗而去。近到七十步之外,放慢了馬蹄,踩著馬鐙將身體站直,張弓搭箭,在3秒鍾的時間內將3支箭全都射向了王旗,箭鋒穿過旌旗撕開了三道口子,在凜冽的西北風中,那絲麵的王旗竟裂成了破布條一般!王惟忠連射3箭之後,調轉馬頭,隨著山上傳來鳴金的信號,大宋騎兵如潮水般退去……
“王爺,卑職來遲了!還望恕罪。”南陽方向前來接應的,正是史天澤,按忽必烈的計劃,史天澤的人馬將糧草輜重運到南陽之後,再回新野接應忽必烈撤退,時間上應該是沒問題的,偏偏宋軍以手雷攻城,聲如震雷的火藥將守軍迅速擊敗,史天澤已是快馬加鞭,奈何臘月寒冬,官道上全是積雪,戰馬的體力消耗非常大,緊趕慢趕總算是在半路上救下了忽必烈。
“史經略來得不晚,本王無礙。”忽必烈雖然狼狽,身邊的怯薛衛士如今隻剩下了一千人,到底沒有失了悍將的氣度。
……
“王都統,你若是再堅持半個時辰,我必然趕到,忽必烈今日就到頭了,如此良機你怎的這樣錯過了?”新野城中,呂文德對王惟忠抱怨道,他本身就是個黑臉壯漢,再黑著個臉,就更黑了。
“我怎麽知道你什麽時候能到?”王惟忠說,“半個時辰?我若不撤,再有兩刻鍾,南陽的敵軍就先到了,蒙古有的是戰馬,損失個幾萬十幾萬根本不算什麽,可咱大宋總共就這兩萬騎兵,6萬匹戰馬,若是損失個幾千人馬,那就是傷筋動骨,以後就全靠著兩條腿打仗吧!”
一旁的馮晟勸解道:“兩位將軍莫要傷了和氣,如今我們拿下新野,河南門戶洞開,應當厲兵秣馬,精誠團結,一來繼續北伐,收複故土,二來防備蒙古反咬一口,這時候可萬萬內訌不得,說來兩軍消息不暢才使得忽必烈脫逃,是我的錯,我這廂給兩位賠個不是,都少說兩句吧。”
“哼,若是人人都這樣避戰自保,大宋就亡了!”呂文德陰陽怪氣地說,“王都統該不是把這兩萬人馬當做自家,擁兵自重罷?”
“姓呂的,把話說清楚了,誰擁兵自重?”王惟忠脖子上青筋暴起,“騎軍從襄陽出發,趕了一天的路,接到軍令在新野城下血拚蒙古騎兵,可有半分遲疑?”
“景修(呂文德的字)兄,你這麽說就有點過分了。”剛剛進來的李庭芝也勸說著爭吵的兩人,跟在他身後進來的還有副帥李曾伯。
呂文德卻不理李庭芝的話,冷笑地說:“嗬嗬,自己兒子在血戰之中,當然用盡全力……”
“呂文德,你再說一遍……”王惟忠當即拔出佩刀指向呂文德。
呂文德也毫不示弱跟著拔刀:“怎麽?我不小心把實話說出來了?”
“幹什麽?!”李曾伯大喝一聲,“你們要造反不成?這裏是什麽地方?都把刀收起來!”
“喲,好熱鬧啊!”後堂的趙維早就聽到外麵鬧哄哄的,本來他躲在後堂一個人悄悄地用手機查找蒙古滅大理的具體戰爭過程,想著馮晟可以控製局麵,沒想到耳中傳來刀劍出鞘的金屬摩擦聲,然後就是李曾伯的嗬斥,急忙收起手機出來,“兩位將軍,是把我這帥府當角鬥場了?”
看到連太子都驚動了,李曾伯和馮晟一人一邊,從呂文德和王惟忠手裏奪下了佩刀,放到了桌案上,李庭芝站到兩人中間。
“看來本宮是太年少了些,兩位將軍都是沙場宿將,都當我不存在的是吧?”趙維似乎輕描淡寫地說。
“末將沒有看輕殿下的意思……”呂文德連忙賠罪。
“這樣吧,各位將軍聯名上書臨安,把我這個元帥換掉,你們覺得誰有資格做這個元帥,向樞密院提出來,趙維讓賢!”說著便將元帥印信和兵符放到桌案上,“帥印在此,哪位高明願意接手的盡可拿走。”
“元帥萬萬不可!”李曾伯勸道,“呂都統和王都統都是武人,脾性自是大了些,還望元帥海涵。”
“軍人脾氣大不是壞事。”趙維說,“但是軍人更得守規矩,令行禁止這四個字不是嘴上說說而已的,兩個都統製,帥府大堂刀兵相向,成何體統?!武器是拿來殺敵的,不是對準同袍弟兄的,兩位將軍都已是不惑之年,怎麽比我這個14歲的毛頭小子還衝動任性?馮參謀長壓不住你們是吧?”
“末將慚愧!”呂文德和王惟忠心裏各自憋著怒氣,向趙維賠罪。
“誰先拔的刀?”
“他。”呂文德指了指王惟忠。
“哼,是你先胡說八道!”王惟忠憤然。
“夠了!有完沒完?!”趙維大吼一聲,所有人都嚇了一跳,從來隻見太子溫言細語,還沒見過他如此厲聲嗬斥誰,“你們兩個火氣挺大的是吧?好,呂文德惡言中傷同僚,王惟忠先動粗,你們兩個都給我去城門站崗,麵對麵地站,最少三個時辰,上不封頂,什麽時候氣消了,相互擁抱一下,道一聲‘好兄弟’,就可以回去了。”
“這……元帥,這樣恐怕不妥吧?”李曾伯連忙求情。
“副帥覺得有何不妥?”
“兩位將軍好歹也是一軍都統製,如此懲罰,教下麵的軍士們如何看他們。”
“副帥是覺得這麽做太丟麵子了是吧?”趙維冷笑道,“那你問問他們,今天這事讓將士們知道了,我這個元帥不丟臉是吧?14歲的太子就不要麵子的嗎?行營參謀長都勸不住他們,參謀長的威信何在?軍威何在?軍法何在?火氣大,我倒要看看是你們火氣大,還是這數九隆冬的寒氣大。”
王惟忠和呂文德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趙維看了看他們,說:“還愣在這裏幹什麽?要我派轎子抬你們去啊?!”
“是!”兩人自知這個威風無論如何也掃地了,軍令如山,他們隻得認罰,各自退下,領了儀仗槍,去城門麵對麵地站著。
看著兩個將軍被罰到城門口站崗,下麵的將士都是唏噓不已,趙維命人貼出了告示,將兩人的是非過錯寫得一清二楚,並且告誡全軍:軍令如山,軍規大如天。即使兩個統兵數萬的都統製,犯紀也絕不姑息,下麵的士兵還有誰敢造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