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嬌貴的騎兵

字數:4175   加入書籤

A+A-


    “這麽冷的天氣,可真夠王、呂二位將軍受的了。”馮晟搓著手說道。

    “軍法無情,自作自受。既種業因,便得業果。”趙維淡淡地說,“馮叔,照理說你不是治不住他們二位的啊?怎麽就不痛不癢地說了兩句,讓他們二位鬧得越來越大?”

    “你還說呢?”馮晟瞪著眼說,“你看你給我封的這官名,參謀長,古往今來哪支軍隊有過這麽個職務?這到底是參議呢還是裨將啊?無品無級,你讓我拿什麽治住他們?這二人可都是沙場宿將,都是戰功卓著的角色,我一個禁軍都統製,常年窩在臨安,要戰功沒戰功,要成就沒成就,這屯駐軍裏可是憑能力說話的。你手裏握著帥印和聖旨,掌控著全軍上下的糧餉補給,甚至還決定了這些將軍們的戰功和仕途,他們必須服從你的命令,可我除了禁軍,那是真沒幾個能服我的。”

    趙維說:“可馮叔你的本事別人不知曉,我還能不知道?禁軍這片小水潭絕不是你這蛟龍長久待的地方,而且我也說得明明白白,主帥不在的情況下,參謀長全權代行主帥之職。”

    “可也就你知道而已,而且若不是你下這一條軍令,我頒布的任何命令他們都會陽奉陰違,能夠在戰場上緊密配合,不生內訌,其實已經是不容易了。殿下,元帥終究還是你,你要自己學會打仗,自己計算和判斷戰場情勢。”馮晟停了一會兒,接著說,“其實吧,官家下旨組織起來的這支荊北軍,可以說是大宋首屈一指的精銳了,官家對咱們是相當的照顧了。”

    “哦?馮叔可有指教?”

    “軍中的這些將領,個個都不是庸碌之輩,就說說幾個都統製吧,郭驥自不必說了,他自小長在蒙古,與蒙古諸多貴族都相識,他對蒙古的了解,可以說全軍無出其右,就是這人一根筋,直腸子,智謀欠缺了些;李庭芝端平年間就跟隨孟帥征戰,經驗豐富,如今又是進士出身,名副其實的文武雙全,就是書生氣有些厚;劉整,平日裏看他話不太多、不善言辭,人顯得木訥,卻是個眼光長遠、智謀高深的將領;王惟忠,餘樞密手下的悍將,弓馬嫻熟這不必說了,家族世代從軍,卻不貪圖爵位,所謂將門無犬子,王冼陽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王都統的缺點嘛,就是脾氣有些浮躁,衝動易怒;呂文德,此人鬥將出身,論戰場經曆,前麵的這些人恐怕誰都比不過他,不怕死也不怕苦,但是他的問題也是最大的,今日的行為你應該也看到了,氣量小,排擠同僚,而且結黨營私,任人唯親,他在鄂州府的時候,往軍中安排了不少他們呂氏的親戚,有的甚至根本就是廢物,都被他安置在掌握大權的位置上。”

    “哦?可是呂文德也是跟隨孟帥四處征戰的猛將,若是排除異己,任人唯親,如何有今日的成就呢?”

    馮晟笑了笑:“每個人的看法都有不同,這隻是我對他的看法,殿下要有自己的判斷。早年軍中有孟帥,也有如今的趙相和餘樞密,呂文德跟這些人比起來,就是個小兵,哪有脾氣橫的起來?如今他資曆也夠了,有些真實的性格自然也就暴露了。李庭芝、劉整和王惟忠這些人,都是良將之才,都可以為殿下所用,唯獨呂文德,雖然也可用,卻不好用,一個不慎,會造成軍中內訌。”

    “這人心果真是最複雜的。”趙維苦笑著搖搖頭,“算了,不說這個了,說說接下來的戰事如何?”

    “好啊,殿下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趙維走到地圖前,說:“一鼓作氣打下南陽,這個沒有異議吧?”

    馮晟點點頭:“這個沒異議,南陽近在咫尺,拿下來,我大軍可以得到休整的地方,糧秣也可以就地補充,然後呢?”

    “然後繼續向北,你看是打洛陽好呢還是打汴京?”

    馮晟眯了眯眼,說:“都不好……”

    “哦?馮叔有何高見?”

    “兩個字:太遠!”馮晟說,“別看我軍現下二十萬之眾,蒙古不過兩三萬兵在河南,可是荊北軍這20萬兵力,已是大宋軍力的極限,這20萬一動,四川、江淮等地已經毫無後備兵力,各地屯駐軍依靠堅城,堪堪防守而已。如今淮北的蒙古軍,張柔所部已抽調人馬支援河南,隻是寒冬臘月,大雪封路,所以行進緩慢,同樣的,大同府那邊的蒙古援軍,同樣也是因為冬季,黃河封凍,糧草、軍械無法通過水路運來,所以進展緩慢,寒冬對我們雖然是個很大的阻礙,但它更是蒙軍的阻礙,忽必烈的兵力捉襟見肘,正是拜冬季所賜,趁著這個機會,我軍以優勢兵力,奪取南陽不成問題,可是洛陽和汴京於我軍是數百裏之遙,於蒙古來說,卻是它的核心據點,兩個城池都非常大,以此兩個城池的供給能力,駐軍20萬、30萬都不成問題,我軍速度再快,沒個個把月,連行慶關都摸不到,更別談洛陽、汴京了,屆時春暖花開,河麵開封,淮北和河北的蒙古軍能夠迅速增援就在黃河邊的這兩座城池,我軍恐怕會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蒙古大軍若再對師老兵疲、彈盡糧絕的我軍予以反擊,那咱們可就是潰兵千裏,到時候,南陽、新野都會一並丟掉,如果運氣好,戰事拖到夏日雨季的到來,襄陽還有喘息之機,否則……”

    “這麽說來……我們奪下南陽之後,就必須與蒙古議和了?可是蒙哥能答應嗎?”趙維問。

    “戰爭不是隻有進攻和防守,更多的時間是對峙和備戰。”馮晟說,“南陽是河南地界的一處交通要道,西北方向有官道經過武關,通往京兆府,北方與河南府(洛陽)、汴京、許州(許昌)通達,東邊又有唐州、蔡州,實屬要害之地,若趁忽必烈兵力不足之時強攻南陽,乃是最佳時機,隨後有兩個方案可以選擇,其一揮師東進,攻克唐、蔡兩州,不僅可阻截淮北張柔,更可臨近淮水,與我大宋淮南的兵力連成一片,淮水之上,有我強大的水軍戰船,蒙古的整個淮北,乃至河北皆處於大宋的窺伺之下;其二,兵出武關,威脅京兆府(長安),此地也是一處要害,如今蒙古敢千裏跋涉南征大理,就是仗著餘樞密在四川動彈不得,若是我們拿下了武關,京兆府無險可守,我軍再轉頭南下,那麽蒙古汪德臣部在沔州和興元府一帶將是腹背受敵,成都的壓力驟減,餘樞密隨時都可以出兵襲擾茶馬道,斷掉蒙古南征大軍的糧草。”

    “也就是說,我們隻要占據了南陽,無論後麵是東進還是西進,對蒙古來說都是極大的威脅。”

    “沒錯,尤其是我們總共有20萬兵力。”

    “我明白了,馮叔果然算得深遠。”

    趙維的大軍在新野隻休整了一日,就立刻開始了對南陽的進攻,這一戰,王惟忠的騎兵全部下場休息,步兵成了絕對的主力。

    由於天氣日漸寒冷,前些時候騎軍四處作戰,已有三千多匹戰馬病倒。這馬可要比人嬌氣很多,冬季嚴寒對自然界的大多數動物來講,都是一次劫難一般,馬也不例外,冬天馬匹應該躲進馬棚裏吃著幹草和糧食,防寒過冬,此時加以重勞役,成批地死亡那是正常現象,趙維不知個中原因,隻當騎兵是冷兵器時代的高機動兵力,如後世坦克一般的角色,在進攻新野的過程中往往命王惟忠四處迂回包抄,不注意節省馬力,所以才致使現在大量馬匹生病。

    馮晟對於馬的習性也不是很熟悉,沒有提醒趙維節省馬力,郭驥和王惟忠倒是提示過趙維,隻是戰事緊張,被趙維忽略了,如今王惟忠報告說騎兵已損失近半的戰力,趙維大吃一驚,還道是大冬天地發了瘟疫,經過郭驥的解釋之後這才明白自己的疏忽,好在軍中的獸醫得力,藥物也充足,戰馬雖病倒,病死的卻不多,隻是暫時失去戰力,待得天氣轉暖,病愈之後的馬兒還是可以繼續作戰的。

    這個其實不能全怪趙維,後世的文學作品中,關於古代騎兵的描述實在過於誇張,後世的各主要國家的軍隊都淘汰了騎兵,以至於大家都以為騎兵真的是古代的“坦克”,機動力和攻擊力都強悍,是碾壓步兵的存在……實際上,騎兵為什麽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就被全世界淘汰?因為騎兵壓根就沒有想象中那麽完美,馬匹是非常昂貴、非常嬌氣的,一戰時的德國陸軍,在路況良好的情況下,騎兵團行進22公裏的距離需要5個小時,而步兵團行進同樣的距離要6個小時,越是長距離、長時間的行軍作戰,步兵反而越是快,古代騎兵的急行軍,一天不過百裏,而且還會伴隨著戰馬大量病倒和死亡,步兵的急行軍速度記錄,由中國工農紅軍創造,飛奪瀘定橋,一晝夜強行軍差不多100公裏,非戰鬥減員基本為零。

    此時趙維才明白,曆史上最終淘汰騎兵的,有人說是機槍,有人說是坦克,都是錯的,真正淘汰騎兵的,是汽車!因為汽車的存在,摩托化步兵的機動能力比傳統騎兵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汽車比嬌貴的戰馬皮實可靠得多,在後世,一匹好馬隨隨便便就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價格,一輛頂配的奔馳重卡也不過幾百萬,騎兵徹底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