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襄陽會戰(十)陣前劃水
字數:4528 加入書籤
“傳我命令,各炮團發揮全部火力!務必把敵軍的進攻給我打下去!”
“是!”
楊輝把炮兵整編成了3個榴炮團,都使用的十二式100毫榴彈炮,每個團配備20-25門炮,全部在樊城城牆外、護城河橋頭布置,既方便城內向陣地運送彈藥,又能依托地形展開。
襄陽與樊城一水之隔,襄陽在南樊城在北,也可以說樊城就是襄陽城防的一部分,襄陽主城區被漢水從北、東、南三麵環繞,隻留有西南麵是陸地,史天澤從東北方向的大勝關和墨鬥關而來,除了樊城,另外幾處城牆都必須渡河才能完成集結和攻城,可是,漢水上有張世傑的炮艇遊弋,而且將襄陽上、下遊100裏範圍內河段全部封鎖,嚴格盤查過往船隻,官船和有尚書六部批文的民船可以自由行駛和靠岸,普通商船不能在管製範圍內的任何地方靠岸,其它小船隻一律扣留,集中管製。所以,史天澤的主力要想繞開樊城,渡河攻擊襄陽南麵,沒有一兩個月的時間連渡船都湊不齊!真要拖上這麽長時間,史天澤的糧草後勤會出大問題的,畢竟李庭芝的人馬及時撤出了南陽,再加上忠義社集結的義軍,河南地區有不下十萬人的武裝,攻堅不成,洗劫糧道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楊輝放心大膽地把所有的榴彈炮放在了樊城,郭驥和劉整的11萬軍隊全部圍繞3個榴炮團展開,依托炮火與敵人進行野戰,呂文煥所部作為預備隊,在樊城城內和城牆上蹲守,同時兼顧瞭望觀察和物資運輸,襄陽主城區內駐紮了全部4萬騎兵主力,由王惟忠節製,而襄陽的城牆上,沿城牆布置了150多門60迫擊炮……
趙維戰前給楊輝看的“好東西”,就是這個。相比起榴彈炮,迫擊炮的製造工藝簡單很多,別說深孔加工,就連鑄造過程都沒有,其炮管直接就是拿杭州鋼廠生產的標準5號鋼鋼板卷焊而成,板厚1毫米,連續卷了4層,然後用加壓的焦爐氣火焰焊接而成,不需要占用軍器監的產能,襄陽軍器司經過擴建和改製,新增了軋鋼和焊接設備,就具備了大批量生產卷焊鋼管的能力。
本來襄陽軍器司的卷焊鋼管是為燧發槍準備的,趙維臨時起意,想起了迫擊炮這麽個簡單但是極為實用的小東西,經典迫擊炮的三大件,工藝要求都不高,甚至比燧發槍的工藝難度還低!有想法之後沒兩天,趙維的圖紙就下到了軍器司,口徑60毫的迫擊炮,炮彈重1.2公斤,發射藥更是隻有200克,最大射程不遠,但也有400米,已然超過最大的配重石砲的最大射程。而迫擊炮名稱的由來,趙維給了個定義,叫做“近迫攻擊”,實際製造出來的60迫,炮管、支架和座板三大件總重不過20公斤,炮身長85厘,炮手如果不披甲胄,一個人就可以把整個炮給抱走,一個基數的炮彈是50發共75公斤,2匹馬就可以攜帶1門炮加兩個基數的彈藥,不僅可以跟隨步兵的行軍速度,還可以跟上騎兵,如此一來,炮兵就可以在戰役中主動出擊,有了隨叫隨到的炮火,騎兵即使不帶重甲,也可以正麵強攻嚴整的步兵陣列!若是伴隨步兵,以獨輪手推車每一輛200公斤的載荷,一人一車就可以攜帶一門迫擊炮和120發炮彈。
從史天澤開始攻城,襄陽的戰鬥已經持續了9日。楊輝感覺到有些奇怪,開頭的兩天,史天澤的部隊可以說是不計代價地猛攻,數萬騎兵多次迂回試圖進攻炮陣地,從新野繳獲的榴彈炮第二天到達戰場,一度與襄陽的炮兵展開炮戰,樊城城下一片狼藉,雙方至少都是三四萬人的傷亡!
然而,從第三天開始,接連3日的陰雨,雙方休戰,第6日,戰鬥的節奏就完全不一樣了。
趙維也察覺到了一些不同,問馮晟:“你感覺到了沒?”
“什麽?”
“這兩天的戰場節奏不一樣,炮火沒有開頭那兩天密集了。”趙維說。
馮晟點點頭:“沒錯,這說明,敵軍的攻勢沒有最開始那麽淩厲了,否則,楊輝肯定不會打得這麽斯文。”
“可為什麽呢?”趙維有些疑惑了,“5天前,阿裏不哥的援兵抵達了襄陽,按理說這時候蒙古人應該一鼓作氣,多個方向同時展開才對,漢水上麵有什麽情況沒有?”
“沒有,張世傑的船隊一直在漢水上巡邏,要是蒙古人意圖分兵迂回包抄,他那邊一定比楊輝還熱鬧!”馮晟說,“你說,會不會是史天澤從新野撿到的炮彈用完了?火力完全不占優勢,打不動?”
“絕對不可能,新野有多少炮彈我還是清楚的,範文虎一炮未發就跑路了,東西全部落在史天澤手裏,最開頭兩天的高強度攻城戰,他最多消耗了3成的彈藥……”
兩人正低頭思考著,楊輝通報之後走了進來:“趙帥、參謀長!”
“喲,楊總指揮來了。”馮晟說,“我和趙帥正說呢,這幾日炮聲可有點稀疏啊,怎麽?咱們的彈藥這麽快就見底了?”
楊輝連忙解釋道:“沒有沒有,前天才到了20噸彈藥,充足著呢!我來就是跟兩位長官稟報此事的。”
“哦?怎麽回事?慢慢說……”趙維說著,看楊輝氣喘籲籲的樣子,遞了杯水給他。
楊輝喝了一口,說道:“今天敵人完全不對,9天前史天澤的人馬幾乎是全線壓上,襄陽的戰場有多寬,他的攻擊麵就拉了多大,咱們的炮火甚至都照顧不到那麽大的寬度,摁住這頭,翹起了那頭,咱們直接投入戰場的兵力就有8萬多,我估計史天澤那邊差不多有10萬,你也知道,我們的炮陣地被砸了幾發炮彈,我當時都沒指揮得過來,郭將軍和劉將軍隻能按照既定的戰術自顧自地打!”
趙維點點頭:“嗯,我知道,我軍的傷亡有1萬7,火炮被炸壞了6門,史天澤那邊估計有個三五萬的傷亡吧?”
“差不多,但是4天前就不一樣了,陰雨天過去之後,阿裏不哥還是像一開始的史天澤一樣一上來就猛攻,可史天澤的人馬卻慢慢悠悠,毫無進攻的意思,4天了一直沒有進入我火炮射程,也就沒交上手……”
“慢著,你說隻有阿裏不哥在全力猛攻,你確定嗎?”馮晟問。
楊輝仔細想了想:“我確定,阿裏不哥的王旗很顯眼,每天都在城外五裏的高地上,旁邊就有個穿著金甲的蒙古將領,定是阿裏不哥本人沒錯!”
“這史天澤什麽意思?跑襄陽城下劃水來了?”趙維低下頭沉思了一會兒,問楊輝:“阿裏不哥有沒有使用榴彈炮對我軍進行打擊?”
“沒有!”楊輝很堅定地回答,“史天澤手裏的榴彈炮就在開始的兩天出現過,之後再無蹤跡,我也很納悶,如果我沒算錯,他手裏彈藥應該至少還有6成才對!”
趙維臉上突然有了笑容,他看向馮晟:“參謀長,你看呢?”
“史天澤和阿裏不哥鬧矛盾了……”
馮晟和趙維所料不錯,史天澤和阿裏不哥之間矛盾已經積累到了一定程度,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是蒙漢矛盾的一部分,阿裏不哥是典型的蒙古王公貴族,深受蒙古貴族元老的支持,可以說,此時的阿裏不哥,已然是蒙古帝國儲君的存在,所以他來到河南,來到襄陽戰場,從北邊來的兵力和物資才如此雄厚,蒙哥把他弄到襄陽戰場來,也出於這個考慮,可是阿裏不哥接手的是忽必烈敗退留下的爛攤子,本身十分不滿,再加上河南又是史天澤盤踞,兩人的矛盾始終無法消解。
於是,阿裏不哥對史天澤的人馬各種排擠,不僅截留了河北來的全部兵力物資,還多次試圖擠占河南本地的捐稅,另一麵,戰鬥中總是支使史天澤的人衝在前麵,用後世的話來說,阿裏不哥就是把史天澤當“炮灰”來用。
史天澤當然不傻,沒那麽心甘情願讓阿裏不哥賣了還幫著數錢,所以一直就很注重保存實力,新野一戰,他連夜行軍,本意是要圍困新野,在李庭芝的人馬後撤路上打打伏擊,結果沒想到碰上範文虎這麽個草包,兵不血刃地奪了新野,徹底堵死了李庭芝的後路。
緊接著,阿裏不哥令他抓緊南下襄陽,他顧忌到蒙哥親自來了河南,不敢不動,心想著將就新野的火炮一鼓作氣打下襄陽,沒想到趙維守襄陽是死硬到底,又有個楊輝排兵布陣,以炮兵為核心,炮彈像不要錢一樣地砸,打了兩天,河南軍消耗了繳獲彈藥的一半,火炮被炸毀9門,仍然沒有近到城牆200米以內,恰逢陰雨天,冷靜下來的史天澤仔細想來,這麽打下去不是個事,此時又收到部下來報,蒙哥在河南府沒有南下的意思,他抽調人馬西進函穀,去支援關中去了。
史天澤這才恍然大悟,大汗原來不是七王爺招來的,那他就沒什麽可顧忌的了,掰著手指頭算了算阿裏不哥和自己的實力,他發現,蒙哥抽走了原本準備南下的7萬多兵力之後,阿裏不哥手裏的人馬就剩9萬多,而他刨去襄陽攻城時損失的3萬多兵力,還有11萬人馬,張柔的淮北軍聽說在南陽被李庭芝纏住了,5萬多人馬動彈不得,淮南的趙葵似乎有什麽大動作,淮水上最近來來往往全是大宋的官船,都是從下遊上來的。這麽算下來,張柔自己的後院可能馬上要起火,甚至已經起火了,他自己都顧不過來,河南這地方就剩阿裏不哥和自己了,現在史的手裏又有大宋最新式的榴彈炮,實力已經完全大於阿裏不哥,史沒有理由再怕他,也就不必再讓他把自己當炮灰使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