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黃河改道 要塞暫停
字數:3726 加入書籤
拿到趙維的緊急公函,餘玠轉頭問管後勤的張玨:“君玉,咱們現在的糧草和火藥還有多少?”
“糧草有的是,火藥和炮彈還有300噸,上個月才補充過!”張玨說,“我們戰前的一切準備都是以我戰區獨立完成關中戰役為前提,所以河南的水災對我軍的戰役計劃不會構成太大的影響。”
“嗯,那咱們可以按照原計劃繼續打下去,而且關中四塞,我們還不用擔心潼關和函穀關方向了,可以集中所有力量去封鎖蒲津渡,把黃河作為關中的東麵屏障。”
餘玠這麽說是有底氣的,今年秋,關中、漢中和巴蜀三個大糧倉糧食大豐收,夏初的關中小麥也被他搶先一步收走,關中的蒙古偽軍頭領汪德臣掛掉之後,蒙哥雖然親自帶兵馳援關中,可是糧草仍然是個大問題,關中最富庶的產糧地盡數控製在餘玠手中,蒙哥必須從山西、河北甚至河套等地調運糧草,尤其是蒙古軍隊馬匹數量眾多,一匹戰馬消耗的糧草是一個普通步兵的10倍左右,哪怕背靠黃河,蒙古軍後勤壓力也是十分巨大的,於是在關中,呈現出了宋蒙戰爭以來最奇特的景象:蒙古軍結硬寨打呆仗,大宋軍隊在整個關中盆地來回穿插,步兵和騎兵的差距像是完全不存在了一樣。
除此之外,餘玠還秘密派人聯係了窩闊台汗國的海都,蒙哥登上大汗汗位,在“黃金家族”中刻下了深深的裂痕。事情的緣由要追溯到鐵木真的幾個兒子那裏,鐵木真死後,長子窩闊台即位,把成吉思汗生前分給拖雷的部分食戶轉授於自己的次子闊端名下,他們兄弟之間的嫌隙便越來越大。窩闊台死後,長子貴由即位,但是貴由沒兩年也死了,經過幾年的爭鬥,拖雷的長子蒙哥奪得大汗汗位。但是窩闊台當初即位時,全體宗王曾立下誓言:“隻要是從窩闊台合罕子孫中出來的,哪怕是一塊臭肉,我們仍要接受他為汗。”貴由即位的時候,宗王們也有類似的誓言。
所以,蒙哥即位,窩闊台一脈的人都認為是謀權篡位!蒙古帝國的四分五裂也是從這時候埋下的隱患。蒙哥成為大汗之後,窩闊台一脈的後人多半身居高位,掌控了不少的兵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大位,蒙哥選擇了南征大理,順道在南宋身上占點便宜,這樣就有充足的理由剝奪窩闊台後人手中的兵權。然而,窩闊台的孫輩失烈門、腦忽等人不服,密謀突襲蒙哥汗的營帳,事敗之後,被蒙哥流放的流放、處死的處死,拖雷一脈和窩闊台一脈已然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大宋淳祐十一年末,也就是趙維去年冬天打到南陽,將忽必烈趕回河南府的時候,窩闊台第五子海都成為了窩闊台汗國諸宗王裏實力最強的一個,他占據了原來乃蠻部和西遼的部分領土,將四散孤立的窩闊台汗國各封地集合到了一起,與大汗汗國分庭抗禮!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餘玠怎會放過這麽一個大好機會?他派出密使與海都建立聯係,海都要以軍力彈壓窩闊台汗國的其它宗王勢力,不允許任何人向忽必烈的南征大軍提供糧草,更不許大汗汗國借河西的糧道向南運糧,待得餘玠奪取關中之後,協助海都吞並闊端的河西之地,闊端手下的所有土地、牧民和軍隊都歸海都所有。這樣一來,忽必烈在大理的日子就很難過了,蒙哥也不好過,窩闊台汗國反叛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河套的一兵一卒都必須留在那裏壓住海都的勢頭而不能南下關中,這也就給餘玠減少了很大的壓力。靠著漢中、關中和四川這3個糧倉,餘玠已經把西戰區部隊動員到了40萬之眾,比東戰區的兵力還多,也不分屯駐兵和廂兵,西戰區各個方麵的力量都得以加強!
趙葵的東戰區如今已經結束了大戰,他所麵對的兩個敵手:李璮和張柔,均已投降大宋,這兩個軍閥的地盤將宋蒙兩國的東部邊界分離開來,形成了數百裏寬的緩衝區。騰出手來的趙葵,當即加派了20萬民壯和大量的糧草布匹給趙維,用於治理黃河水患,收容災民,消滅了上遊的災害,下遊的東戰區才能重新恢複水係和地形,否則,陷在洪澤湖裏的好幾艘千噸級戰艦完全動彈不得。
趙維和白暨所率的水部司官吏們討論了好幾天,白暨提出,冬季河水封凍,徑流量大大減小,這時候整修河堤,工程量最小、耗費最少,同時又能迅速達成救災的目的,一旦拖到來年開春,就很不好辦了。趙維雖然認同白暨的想法,但是也提出,簡單地修築損毀的河堤,隻能恢複黃河水災前的狀態,並不能徹底根治黃河長久以來頻繁的水患問題,而且,仁宗朝時奪淮入海的河道,嚴重破壞了淮水流域的水係徑流,黃河的泥沙大量堆積在淮水下遊,已經阻斷了淮水正常入海,長久下去,不利於淮水天險的屏障,不如趁此機會將黃河由汴梁起改道,恢複隋唐時入渤海的河道,同時疏浚淮水下遊,消除黃河泥沙淤積的影響。
“這,這個工程量太大了,黃河、淮水兩大河流一起幹,需要的民夫和耗費極其巨大,而且黃河如果改入渤海,那就去到蒙古的腹地了,光靠我大宋也辦不到啊。”白暨麵露難色。
“耗費巨大是肯定的,但是淮水如今對我大宋而言,比黃河重要得多,那是我國的東半部分的北邊屏障,與秦嶺蜀道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必須保證淮水的安全,你看阿裏不哥隨手炸毀黃河的一段河堤,就能斷了淮水的徑流,這怎麽能行?”趙維十分堅定地闡述,“當然,這麽大的工程是絕對不可能由我大宋一力承擔的,蒙古帝國惹下的禍事,不能讓他們置身事外,談判桌上我會讓蒙哥同意這個工程方案的。”
“可是,如今宋蒙兩國戰事正酣,等停戰講和,怕是河南的百姓死傷無數啊!”
“不會,加固河堤可以照常進行,也用不了多久,你在臨安,應該知道江南工業公司新建了一座水泥工廠吧?”
“水泥?”白暨眼前一亮,“我想起來了,是有這麽回事,可是水泥混了水之後雖然可以凝結,也很堅硬,但是脆啊,哪裏經得住開春後河道浮冰的衝擊?”
這時候,工程院隨水部來到河南的領頭人站了出來,此人名叫張輯:“水泥單獨使用確實耐不住衝擊,可是將泥沙與水泥混合,並在其中摻入碎石子,就結實得多了,我們工程院把這種混合材料稱作……”
“混凝土!”沒等張輯說完,趙維搶過話接著說道,“混凝土也不是很耐衝擊,衝擊力大了照樣碎,所以對於黃河的堤壩修葺,還需要加入另一樣東西——鋼筋!”
“鋼筋?”白暨一時有些興趣。
“對,水泥是從陶土中煉出來的,與陶瓷的特性有些相似,堅硬但易碎,所以,它自身是不能單獨作為承力部件的,以韌性極佳的鋼鐵作為骨架,用水泥、河沙、碎石混合物作為包裹,這樣形成的壩體十分堅固耐用,建造速度又快,即使在水中,混凝土也能硬化。”趙維侃侃道來,“襄陽的府庫中就準備了上萬噸的水泥和鋼筋,這本來是準備用作大勝關要塞的修建,但是黃河既決堤,那就先保水患治理,待下一批水泥生產出來,再修要塞!隻不過如此一來,楊輝怕是要埋怨我不厚道了。”
趙維如此說,乃是因為蒸汽車拉著火炮在許昌截住史天澤之後,趙維就已經對河南的戰局有了絕對的把握,後麵再無大規模動用榴彈炮的戰鬥,也就把楊輝派回襄陽去了。趙維計劃修建一座新的軍事要塞,將大勝關、墨鬥關連接到一起,並通過專用道路與襄陽城連接,要塞以遠程火炮為核心,依托山勢隘口,掐住邊境官道,並且以鋼筋混凝土為基礎結構來達到對蒙古軍野戰火炮的完全防禦,這樣無論蒙古帝國派多少兵力來攻打襄陽,都必須用人命往上填!
大勝關要塞的修建,是建立在趙維對宋蒙戰爭和談,大宋將河南還給蒙古的情況下,但是阿裏不哥掘開黃河河堤,表示蒙古是想放棄河南、死保關中了。關中比河南重要,趙維和餘玠也都明白,所以,大宋和蒙古誰都不可能主動放棄關中,這也是現在宋蒙之間爭奪的核心焦點了。蒙古既已放棄河南,史天澤投降,河南自然就納入了大宋的國土,這時候大勝關要塞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就大大降低,當初用於要塞修建而生產的上萬噸水泥,就該用於黃河水患的治理,楊輝在襄陽等於是閑著沒事了,趙維可以想見,此時的楊輝肯定在心裏抱怨了千百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