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常見的幾種心身疾病
字數:6310 加入書籤
一、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通常是指胃、十二指腸黏膜的圓形或橢圓形組織缺損。潰瘍的形成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關,故稱為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人類的常見病,分布於世界各國,目前我國尚缺乏大批人群的發病率統計,一般認為人口中約有10在其一生中患過此病。1世紀時,本病尚屬少見,而且胃潰瘍多於十二指腸潰瘍,進入20世紀後,發病率逐步上升,主要是男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增多。
消化性潰瘍的發病原因較為複雜,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如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多,胃黏膜屏障破壞,十二指腸液反流,長期的精神緊張遺傳因素,不良的飲食習慣,煙酒嗜好,胃泌素瘤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增加,阿司匹林等損害胃黏膜的藥物的使用。其中心理社會因素對本病的發生發展有重要作用。研究者認為,消化性潰瘍屬於心理生理疾患的範疇。與潰瘍病發生有關的心理社會因素主要有
(一)長期持續性的精神緊張
不良的工作環境和勞動條件,長期的腦力勞動造成的精神疲勞,睡眠不足,缺乏應有的休息和調節導致精神過度緊張。
(二)強烈的精神刺激
重大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的突然改變,社會環境的變遷,如喪偶、離婚、自然災害等造成的心理應激。
(三)不良的情緒反應
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受打擊而產生的心理上的不平衡和悲傷、憂愁、抑鬱等不良情緒,這些心理社會因素的刺激會在其他致病因素的綜合作用下,促使潰瘍病發生。
peters及richardson(183)曾對兩名病人作長期研究,此二人均無潰瘍病既往史及其他病史,而是由於親人相繼死亡(6個月內相繼死亡6人)以及遇到一係列生活事件後出現消化道症狀,x線透視證實為潰瘍病,胃酸分泌增多,常規製酸及抗迷走神經治療無效。配合心理治療,消除原因後症狀消失,胃酸分泌恢複正常,潰瘍愈合。
心理應激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有關,人的情緒反應可影響胃的分泌和運動功能。原有消化性潰瘍患者的焦慮、憂傷等不良情緒,多可使潰瘍病複雜或症狀加劇,有關精神因素通過植物神經係統及內分泌係統兩個途徑來影響胃的功能。
國外有人用艾森克人格問卷調查發現,潰瘍病患者個性特點多數具有內向(e分低)和神經質(n分高)的特點,表現為孤僻、好靜,遇事過分思慮,事無巨細,辦事井井有條,情緒易激動。
(四)潰瘍病病人的心理治療
潰瘍病在治療上,除采用藥物治療、飲食控製和手術治療外,心理治療對防止潰瘍病的複發或病情惡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醫務人員首先要把本病的知識教給患者,醫護人員對病人要進行心理護理,消除思想顧慮,建立戰勝疾病的堅強意誌和信念。正確處理治療與休息、學習、工作的關係,建立合理的生活規律,必要時,采用精神藥物治療,以消除引起發病的精神因素,如抗抑鬱劑與抗焦慮藥物。174年,weigan還采用生物反饋訓練來治療消化性潰瘍,他通過視覺反饋,訓練患者改變胃液中ph值,以減低胃液酸性,達到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目的。
預防潰瘍病的產生和複發須注意避免精神緊張和不良情緒的刺激,注意心理衛生,加強體育鍛煉,節製煙酒,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
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是目前人類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成年人死亡的第一原因。在美國,成年人死因的55屬於心血管疾病,男性死亡率比女性死亡率高3倍。我國雖是冠心病低發國家,但近年發病率已逐漸上升,成為現代社會的流行病。據衛生部統計資料,157年城市居民死於心髒病和腦血管病者占總死亡人數的102,185年上升為444,疾病的死亡率由第六位升到第一、二位。上海冠心病死亡率174年為157/10萬,184年為374/10萬,十餘年增加了一倍多。農村冠心病死亡率也呈上升趨勢,183年至185年我國南北以農民為主的幾個地區人群監測表明,急性心梗發生率為106/10萬,因冠心病死亡人數占農民總死亡人數的3。病理解剖研究表明,我國冠心病發生年齡較解放前提早5~10年。
冠心病的發病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心理社會因素的應激、精神緊張、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症、肥胖和不合理的膳食、環境汙染、家族史都是冠心病發病的誘發原因。
冠心病的發病與病前性格有一定的關係,20世紀60年代,friedan與rosenan經過大量調查研究後指出,a型行為類型與冠心病的發病有密切關係,此後,在177年國際心肺及血液病學會上,公認a型行為特征是引起冠心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a型行為類型包括(1)有過分的抱負和雄心壯誌;(2)常對工作提出過度的保證;(3)情緒易波動;(4)競爭性與好勝心增強;(5)常有時間緊迫感;(6)有旺盛的精力與過度的敵意;(7)很容易引起不耐煩;(8)言語舉止粗魯。與a型行為特征相反的是“b型”行為特征,他們悠閑自得,不好爭勝。研究者認為,“a型”人冠心病發病率是“b型”人的兩倍,複發率是“b型”人的5倍。
心理社會因素所導致的緊張情緒會影響中樞神經係統,通過下丘腦激起交感腎上腺髓質以及垂體腎上腺皮質的活動,而致兒茶酚胺和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增加,心肌內鉀離子減少,血壓升高和局部心肌缺氧,產生冠心病症狀。兒茶酚胺可以促使血液凝固,高劑量的兒茶酚胺促使血小板凝集而阻塞小動脈,從而提高心肌梗塞發生的可能性。
對冠心病病人在治療時應采取綜合性措施,除內科治療外,還應定期與病人接觸,幫助病人製訂休養計劃,幫助病人調整生活習慣,限製脂肪攝入,堅持清淡飲食,減少吸煙、飲酒,改變a型性格,穩定情緒,盡早恢複正常生活和工作等。這些對冠心病的預防和康複有良好的效果。
三、原發性高血壓
原發性高血壓又稱高血壓病,是一種主要由於高級神經中樞功能失調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患病率為3~。一般北方地區較南方地區高,城市比農村高,在工業化社會中,高血壓發病率有上升趨勢。此病是最早確認的一種心身疾病。
高血壓病的病因尚未明確,有關因素除年齡、家族史、飲食中含鹽量高、肥胖外,注意力高度集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生活環境及生活方式的突變等,均易使血壓升高。
心理社會因素在高血壓的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懷特黑德(whitehead)等訓練25名誌願實驗人員自我監測他們的血壓,每天測4次,觀察病人發生焦慮與憤怒時的血壓變化情況,從統計學上所見,過分焦慮與收縮壓變化呈正相關。動物實驗也表明,使動物長期處於緊張刺激下可誘發高血壓,有人使8隻來自不同群體的大白鼠長期在一個籠子裏廝打、爭食,不久,這些大白鼠均患了高血壓病。
高血壓患者多具有一定的人格特點,這類病人大多具有雄心壯誌,爭強好勝,辦事認真,容易激動,具有被壓抑的敵意、焦慮乃至抑鬱。另外,高血壓病人的個性特征並非是特異的。一般認為各種精神因素特別是焦慮或憤怒情緒外露時,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及甲狀腺素水平明顯增高,其生理機製被認為是丘腦下部和交感腎上腺係統激活的結果。開始是精神緊張狀態下的陣發性血壓升高,經數月或數年的血壓波動,最終形成持續性高血壓病。
對原發性高血壓病除了內科治療外,還應采取心理治療。有人采用鼓勵114例高血壓病人討論其生活問題及早年經驗的方法,結果有12的人血壓恢複正常。對有焦慮、抑鬱者,可給予少劑量抗抑鬱、抗焦慮藥物及支持性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與抗高血壓藥物等結合起來,能取得更滿意的效果。近年來,生物反饋療法及氣功、音樂療法也在高血壓的治療與預防上顯示了良好的前景。
四、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種支氣管、氣管反應性過度增高的疾病。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患,也是最早被確認的心身疾病之一。
雖然對這一病症很早就有研究,但目前對此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當前人們認為支氣管哮喘的病因有三特異性體質的患者吸入或接觸過敏源、感染和心理因素。維裏斯(willia)對487例不同年齡的各種哮喘病人致病因素進行了研究,發現外源性過敏原因素引起者占2,呼吸道感染者占40,由突出心理因素引起者占30,僅12是由單純性精神因素所致。心理因素對於產生ige抗體者及有支氣管哮喘素質傾向者,常能促使哮喘發作。
一般認為,單獨心理因素雖不能引起發病,但由於心理因素激起的強烈情緒可改變呼吸係統的生理功能,影響機體的免疫機製,當接觸到變應原和上呼吸道感染相互作用時,則可引起支氣管哮喘。另外,母親過高要求或過分愛護患兒的母子關係,也可導致支氣管哮喘病的形成。有人觀察到兒童離家、在校、住院或下鄉勞動時,哮喘發作常可減輕。
研究證明支氣管平滑肌受副交感神經支配。實驗表明生物、理化因素或緊張的情緒可刺激迷走神經,興奮肥大細胞膜上膽堿能受體,增加鳥苷環化酶的活性,促進三磷酸鳥苷轉為環磷酸鳥苷,加速生物活性物質的釋放,引起哮喘發作。交感神經在支氣管的分布雖然很少,但支氣管平滑肌內分布有腎上腺素能β2受體和α受體,前者受刺激後使支氣管平滑肌鬆弛,後者使其收縮,在正常情況下,二者處於平衡狀態。若交感神經功能低下,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同樣可引起哮喘。
在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中除去消除病因、控製發作和預防複發外,還應加強體育鍛煉,避免過度疲勞,避免吸入有害氣體,戒煙,控製情緒,並積極爭取心理治療,如催眠療法、鬆弛療法、係統脫敏療法等,常能取得一定效果。
五、癌症
癌症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據統計,全世界每年有1000萬人患癌症,美國在174年統計每年死於癌症者有36萬人,占死因第二位;日本183年統計有176萬人死於癌症,占死因第一位;中國每年至少有60萬人死於癌症。人們心理上已把“癌症”的概念與“逐漸走向死亡的過程”聯係在一起。但另一方麵,由於癌症研究進一步深入,臨床診斷技術日益完善,癌症患者的存活率、治愈率也顯著增加,癌症病人的心理反應已日益受到臨床醫學的關注。
對於癌症的病因迄今尚未闡明,據目前所知,可能與物理刺激、病毒、慢性感染、藥物、遺傳因素等有關。但也不能忽視環境、社會、經濟、職業、個性、情緒等心理社會因素對癌症發生的影響。事實表明,心理社會因素造成的緊張刺激所引起的不良情緒,常是引起癌症的重要因素。情緒憂鬱、壓抑、仇恨、悲觀、敏感、孤獨、絕望等常與癌症的發生和發展並行。不少學者在對癌症的回顧性調查研究中,都發現負性情緒具有削弱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而加強了機體對癌症的感受性。美國一位醫生在研究白血病及何傑金氏病患者的心理時發現,情緒憂傷會促使癌症的發生發展。美國癌症研究所對同期進行手術治療的惡性黑色素瘤病人進行觀察發現,對治療懷疑、喪失信心、焦慮者常常複發,具有壓抑情緒者預後不良。
動物實驗用人工製造幼鼠的母愛剝奪或惡性刺激,成年後讓它們罹患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結果其存活時間比幼年無創傷者短得多,揭示幼年的精神創傷對急性腫瘤的發生和發展有影響。
心理社會因素在癌症發病中的機製可能是心理社會因素(尤其是失去親人等不幸事件)作用於具有獨特人格特征的個體,個人根據以往生活經驗作出認識評價,大腦皮層的認識興奮灶與邊緣係統聯係的結果產生相應的消極情緒,導致下丘腦—垂體及垂體以下的內分泌腺功能失調,激素間和激素與受體間的相互作用導致免疫機能降低,利於腫瘤的生長。
從臨床角度看,癌症患者往往表現出否認診斷,拒絕承認殘酷的現實,照常工作學習,以暫時維持心理平衡。但一般來說,完全否認診斷的病人很少,更多的是壓抑自己對疾病的強烈情緒反應,不主動要求親友給予情感上的支持。采用否認機製使情感表露遲鈍、猶豫,在心理上將自己封閉起來,常產生孤獨、被遺棄感。更為突出的是,人們聽到“癌症”二字,必然會引起恐懼,加之患者個性特征影響到對癌症的正確認識,容易產生恐怖感。如有人認為癌症具有傳染性,親友的疏遠以及配偶間因疾病治療使以往親密關係疏遠,都會加強患者產生孤獨和被遺棄感,並易發展為抑鬱。對此,應積極開展有關癌症醫學常識的宣傳,同時醫務人員對患者及家屬的談話應適度掌握,注意提高談話的技巧,解除患者的恐懼和抑鬱心理,使患者與醫務人員緊密配合,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早日康複。
(韓長賦 王海 王紅鴿 田川 薛倩 杜曉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