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認知治療
字數:2850 加入書籤
認知治療(gnitive therapy)是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它的基本觀點是,人在生活中總是以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來感受、理解、評價和預測周圍事物和自身,同時作出相對固定的行為反應方式。如果個人的認知評價中存在不合理因素,就可以產生不適應行為和不良情緒,進而引起或加重心身症狀。因此,認知治療就是幫助患者改變認知曲解成分,調整其不合理的思維、想象、信念,擺脫消極觀念,接受新的、正確的思想,消除不適應情緒反應。
認知治療種類很多,常見的有(1)貝克(beck at)的認知療法;(2)艾裏斯(ellis a)的理性情緒療法(rational-eotive therapy,ret);(3)邁肯鮑姆(ichenbau d,177)的自我指導訓練(self-structional trag);(4)戈弗雷特(goldfried,171)的應對技巧訓練(pg skill trag);(5)考鐵拉(caute jr,171)的隱匿示範(vertodel);(6)德蘇內拉(d’zuril)等人的解決問題的技術(proble-solvg)等。這些療法都強調改正不適當的認知形態及想法是矯正情緒困擾或心理疾病的關鍵,但在治療程度、概念及治療的側重點上有所差別。
認知療法主要有四個過程(1)建立求助動機;(2)適應不良認知的矯正;(3)在處理日常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觀念的競爭,用新的認知對抗原有認知;(4)改變有關自我的認知。
一般認知療法的療程約12周,會談約15次,每次交談時間一般為30~40分鍾,整個療程分初期、中期及後期三個階段。不同時期,治療的側重點和方法有所不同。
一、貝克的認知療法
貝克認為人的認知曲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1任意推斷,即在證據缺乏或不充分的情況下隨意作出結論;2選擇性概括,即依據個別或偏見信息對整體作出結論;3過度引申,即在單一事件的基礎上作出關於能力或價值等的普遍性結論;4誇大或縮小;5走極端思維,即要麽全盤肯定,要麽全盤否定。
對這些常見的認知歪曲的矯正,貝克(185)認為有五種基本的技術和方法(1)識別自動性思維(autogenic thoughts);(2)識別認知錯誤;(3)真實性檢驗;(4)去中心化;(5)監測(onit)緊張或焦慮水平。
所謂自動性思維就是介於外部事件與個體對事件的不良情緒反應之間的那些思維。這種思維已構成一固定型的自動化的思維方式,大多數患者並不能意識到在不愉快情緒之前會存在這些不合理的思維。例如一個學生考試不及格,他就可能認為自己很笨,老師總跟他過不去等,於是變得灰心喪氣。這種情緒與他對自己的行為歸因有關,所以治療過程中首先要使患者學會識別這些不合理的自動性思維。一般通過指導患者完成自動性思維記錄表(日記),以及在醫師的提問、指導患者想象或角色扮演等過程中,幫助患者學會達到目的。
二、艾裏斯的理性情緒療法
這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艾裏斯(ellis a)50年代創立的一種心理療法。艾裏斯認為,人既是理性的,同時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緒或心理的困擾,大部分是由於不合邏輯或不合理性的思考。如果一個人學會並擴大利用理性思考,減少非理性思考,大部分的情緒或心理困擾就可以解除。因此,幫助病人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理的信念是減輕患者苦惱和憂鬱的途徑。
理性情緒療法認為,外來事件是中性的,不同的個體有不同的認知係統,並以不同的方式對中件作理性或非理性的解釋,繼而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反應。治療者的任務就是針對個體的認知係統,指出並糾正認知係統中非理性成分。常見的非理性信念有(1)人應該得到生活中所有對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愛和讚許;(2)有價值的人應在各方麵都比別人強;(3)任何事都應按自己的意願發展,否則就會很糟糕;(4)一個人應該擔心隨時可能發生的災禍;(5)情緒由外界控製,自己無能為力;(6)已經定下的事是無法改變的;(7)一個人碰到的種種問題,總應該都有正確的、完滿的答案;(8)對不好的人應該給予嚴厲的懲罰或製裁;()逃避困難、挑戰與責任要比正視它們容易得多;(10)要有一個比自己強的人做後盾才行,等等。
理性情緒療法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
1心理診斷階段 確認問題所屬性質以及患者的情緒反應,製定治療所要達到的情緒及行為目標。
2領悟階段 讓患者認識自己不適當的或症狀性的情緒和行為表現,認識這些症狀是由自己造成的,尋找並認識這些症狀的淵源,找出造成這些症狀的不合理信念。
3疏通階段 這是理性情緒療法的主要階段,主要是通過與患者爭辯,使其放棄導致症狀的不合理信念,調整認知結構。
4再教育階段 探查是否存在其他的不合理信念,強化合理的思維方式,使合理的思維方式成為習慣。
三、適應征
認知療法可適用於治療許多心理疾病及障礙,主要是情緒抑鬱,尤其是單相抑鬱症。除此之外,還可治療焦慮障礙、社交恐怖、偏頭痛、情緒激怒、慢性疼痛、神經性厭食、性功能障礙、酒癮以及某些特殊場合(如考試)的緊張狀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