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醫患關係
字數:7890 加入書籤
一、概述
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和相互聯係的心理關係稱為人際關係。任何社會活動都要涉及人際關係。醫療過程是一種社會活動,也存在著大量的人際交往,表現為各種形式的人際關係,如醫患之間、醫生之間、醫護之間、醫技之間等。醫患關係是醫療過程中醫務人員與患者相互間最基本的人際關係。這裏醫務人員包括參與醫療過程並和病人接觸的醫生、護士及其他醫務人員;病人泛指本人及他的主要家屬如父母、配偶、子女等。醫患之間是否能保持互相信任與和諧的關係,對整個醫療過程如診斷、治療和康複等順利進行並取得成效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醫患雙方共同的責任。這裏涉及病人角色轉換、醫生角色以及疾病行為等因素。
(一)病人角色
病人角色(sick role)又稱病人身份,這一概念是由社會學家帕爾森(tparsons)提出來的。人在社會中的一切行為都與各自特定的角色相聯係,社會和家庭中有多種職業分工,因此人們都要扮演不同角色,如市長、市民、教師、學生、廠長、工人以及夫妻、子女、哥姐、弟妹等。這些社會角色都有其社會所賦予他的行為模式,每個人都必須按照其角色或身份行事,否則會被認為異常。社會是多方麵的,故一個人經常扮演多種角色。如一男子在子女麵前是父親,在學校是教師,在商店購物是顧客,在影劇院是觀眾,其中教師是他充當的主要角色。在社會中,人們要求他的行為符合教師的模式。一個人被診斷患有疾病,在心理和行為上就有所變化。原有的社會角色部分或全部被病人角色所代替,開始履行病人角色的義務和權利。
1病人角色的權利和義務
(1)免除病前所任角色應負的社會責任,不履行有可能加劇病情的職責。根據病情的性質和程度不同,有部分或全部免除原有社會角色的權利,如病休或住院。
(2)有權要求家庭成員和有關人員來照顧自己。主要是針對軀體疾病和對所患疾病有病感的心理疾病。
(3)病人應當積極求醫或請求別人代他求醫。
(4)應當爭取盡快治好疾病,使身體恢複健康後立即放棄病人角色。
(5)在醫療過程中應與醫療人員全麵合作,遵從醫囑,如休息、飲食、服藥、注射、檢查等,遵守醫院的各項製度和規定。這些也是社會對病人角色的要求。
2角色適應不良 人在患病後,尤其是急性病,被迫扮演病人角色,在疾病痊愈後立即放棄病人角色,恢複承擔病前社會角色的責任和義務,這是病人角色的常模行為。能否按常模行事,有意識地進入和扮演病人角色,有一個適應過程即角色學習。由於人們之間有很大的差異,受諸多因素影響,其中社會文化、社會支持、所受到的心理社會性刺激以及個性特征都起著很大作用。從生病前的常態向病人角色或病愈後向常態轉變時,如出現角色適應不良會導致心理和行為的變化,影響健康和疾病的轉歸。常見的角色適應不良有如下類型
(1)角色行為缺如未能進入病人角色,不承認患病或雖承認但未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因而言行與疾病嚴重程度不相適應,仍像健康時那樣活動,導致不利於治療和休養的行為。
(2)角色衝突適應過程中與病前的各種角色發生心理衝突。人雖患病求醫,但時常參與原有工作或由於某種需要(晉升、攻關)而造成不利治療、轉歸和康複的行為。
(3)角色強化因患病導致自信心減弱,依賴性增強,對承擔原來的角色恐懼;或者由於患病可能成為“繼發性獲益”(sendary ga)來源;或回避某些問題和困難處境等。上述心理原因促使某些人不願承受社會身份,安於尋求病人身份。
(4)角色行為異常受疾病折磨而感到悲觀失望,心境不佳,從而導致行為異常。如抑鬱、攻擊性行為、厭世輕生等。
(5)角色行為減退已適應病人角色,由於某些原因,不顧病情輕重而從事力所不及的活動,以致病情加重,出現危象。
(二)醫生角色
醫生也是一種社會角色,醫生的任務是救死扶傷,幫助病人恢複健康。醫生在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方麵起著主導作用。醫生角色的權利和義務包括(1)在醫療範圍內,有權詢問病人的私生活,對身體進行檢查。有權指導病人接受醫囑、勸告和治療措施。(2)有權取得勞務報酬。(3)有義務對病人同等對待。(4)盡最大能力治療病人的疾病,解除其疾苦。(5)關心病人利益,把病人的健康放在首位。
古今中外,醫生角色一直是受人尊敬的,被社會看成是具有自我犧牲的精神,道德高尚完善,可以信賴的角色。醫患之間醫生是主要方麵,任何時候病人總是處於被動的一方,即病人一旦完成求醫的主動過程以後,即轉變為被動角色,要聽從醫生建議和執行醫囑。作為醫生如何實現醫生角色,除了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及受有關法律的約束外,醫生的職業道德是很重要的,要求醫生全心救治病人,不圖財利,不畏權勢,不在醫療活動的掩護下做不利於病人的行為和不道德的事情。175年第2屆世界醫學大會《東京宣言》的序言中規定“醫生是實行人道主義而行醫的,一視同仁地保護和恢複人體和精神的健康,去除他的病人的痛苦是醫生特有的權利,即使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也應對人的生命給予最大的尊重,決不能用醫學知識做相反於人道法律的事。”當然任何事物都在發展和變化,醫德的具體內容和標準也在改變,如器官移植、人工流產、安樂死等情況的出現,便要求建立相應的生命倫理學。但是對病人的仁愛之心、關懷態度則是醫生永恒的道德準則,凡不能善待病人或從個人好惡出發對待病人的行為,是和醫生角色不相容的。
(三)疾病行為
疾病行為(illness behavior),指一個人患病後,對疾病和病痛的感受和評價並由此而做出的行為。如停止工作,找醫生診治,服藥等。不同的人對病人角色的態度不同,就有其不同的疾病行為。病人所知的醫學知識,疾病症狀的輕重程度,社會文化、教育水平的差異等因素,均可以導致不同的疾病行為。就醫是疾病行為的重要內容,不良的行為表現有
1延遲求醫或不求醫 原因有(1)求醫不方便,如交通不便,病重要人陪同。(2)經濟困難。(3)對疾病嚴重性認識不足,對病感的認知評價過低或認識不正確。(4)求醫不愉快體驗。如醫療服務質量不高,醫生護士輕視、斥責,程序繁瑣。(5)看病三長一短(掛號、候診、取藥時間長,醫生診療時間短);恐懼、害羞、害怕麵對或接受患病的事實如腫瘤,某些難以啟齒的疾病,怕自尊心受到傷害。(6)病人的不同習俗及信仰,不求醫而去尋求宗教、巫醫幫助。
2反複求醫,強化病人角色 原因有(1)與性格有關,如個性焦慮、疑病症等;(2)繼發性獲益,多見於涉及工傷、車禍等經濟的索賠者,長期休息及回避矛盾衝突;(3)藥癮。
二、醫患關係的基本模式
在醫療過程中,將醫患關係分為三種模式。
(一)主動—被動型
在這種醫患關係中,醫生占主動或支配地位,各項醫療措施完全由醫生做主。病人處於被動地位,不能提出任何異議。如昏迷、休克、全身麻醉狀態、精神病、接受催眠治療的病人及嬰幼兒等。他們失去思維或不具有表達意見的能力,完全聽任醫務人員處置。因此醫務人員須特別仔細觀察病情,周密製訂方案,以高度責任感診治病人。
(二)指導—合作型
是最常見的醫患關係模式。醫生是主動的,病人也有一定的主動性。醫生處於權威性地位提出意見,病人必須執行,但可提出疑問和尋求解釋。這種醫患關係的特征為病人的主動是以執行醫生醫囑為前提的,多見於急性或重危病人。大多數醫師已習慣於以指導者的身份提出醫囑,而病人對醫生也比較信賴。這種關係一般對治療是有益的。
(三)共同參與型
以平等關係為基礎,醫生和病人共同參與對疾病的治療。醫生是參謀,和病人共同商量作出決定,或提供谘詢意見,讓病人自己幫助自己。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危重病減少,慢性病增多),具有一定智力和文化程度,生活經驗豐富的人將采用共同參與模式。
上述三種模式在一個病人身上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同種疾病,同一病人在不同時期內可以使用不同的關係模式。如糖尿病病人在酮中毒昏迷時,需要主動—被動型,醫生決定一切治療措施。昏迷解除後,治療合並感染,采用指導—合作型,病人照醫囑執行。以後的長期治療中,則需共同參與型。由醫生提出建議,互相商議,解決病人控製飲食、定期尿糖檢查、注射胰島素等問題。醫務人員必須掌握行為科學知識來判斷病人在不同時期的心理需要,對醫生與病人間的關係作出靈活的必要的調整。
三、建立和維持良好的醫患關係
(一)交往的心理過程
醫患關係的建立和維持離不開交往(unication)。交往是一種動態的進行過程,由五個功能成分組成。
1交往的功能成分
(1)發送者(sender)發送信息的人及效應器官。
(2)信息包括所用的詞匯、體態語言、聲調、音量等。
(3)接受者及所有與接受信息有關的解剖結構接受詞語性表達是聽覺,非詞語性表達是其他感覺。
(4)信息的反饋接受者將送來的信息反饋給發送者或自身的內部反饋。
(5)來龍去脈(ntext)相互發生作用的背景。
這五種功能是發生交往所必不可少的。
2分享信息的過程
盧歇(ruesch)概括了分享信息的三個過程(1)知覺作用,是人們對感性刺激的選擇、組合和對其意義的解釋。一個人的需要、評價、信任及自我觀念是決定個體如何對待所生存空間環境的關鍵因素;(2)評價作用,是指對感知到的信息的分析;(3)傳遞作用,是指發送者給接受者信息的實際表現。
醫患交往是診治中雙方相互表露和感知的過程,交往起點是病人,主導是醫生。
(二)醫患交往手段
1詞語往 言語可以直接表達感情,除聾啞人外,均可以進行詞語往。交談是主要形式,也是醫患之間的情感交流,是信息溝通的主要來源。
2非詞語往 心理學把它分為四種(1)視—動覺係統,包括手勢、麵部表情、身體姿勢;(2)語詞性提示,如音質、振幅、音調、停頓及附加音、咳嗽、哭笑等;(3)時空接近,時間如準時、遲到,空間如朝向、距離;(4)視覺交往,即目光接觸。
(三)影響醫患交往的因素
1信息互通的影響 醫患之間的信息互通在建立良好的關係中占重要位置。作為醫生除了用足夠的臨床知識技術為病人解除痛苦外,還應特別注意主動獲取信息,仔細詢問病史,否則就不了解疾病產生原因(包括心理社會原因)以及病人對治療的看法和反應,就不可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影響治療效果。影響醫生與病人之間信息互通的因素有
(1)出自病人方麵1病人不願向醫生透露引起病痛的真正原因,他們迫切希望醫生盡快解決他們的病痛,但又不講出內心的煩惱和衝突,多見於神經衰弱的病人,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認為向病人詢問這些事是多餘的,導致信息缺乏;2病人不能記住醫生告訴他的信息,看完病後不能回憶和回憶不準確,導致信息保存不良,多見於病人處於焦慮狀態時;3醫務人員的“行話”使病人難以理解,病人的方言又使經驗不足的醫生誤解,形成交往障礙,導致信息傳遞不準確。
(2)出自醫生方麵醫生沒有或不願意把有關信息告訴病人,以致許多人看完病後並不清楚患了什麽病,有什麽後果,怎樣治療才能好轉等等。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醫生不習慣向病人通俗易懂地解釋病情,或工作太忙沒有足夠的時間作解釋,以及有些信息不知是否應該告訴病人,如惡性腫瘤等。此外醫生不仔細詢問病情,不能全麵了解病人的真實情況,也是導致信息不足的原因。
2情感交流 主要是醫生對病人是否有同情心。醫生對待病人要和藹、同情、溫暖、誠懇,這是醫生的道德規範之一,並且還要求醫生有“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的感情,把病人的痛苦看做是自身的痛苦,即“情感移入”(epathy)。醫生在實際工作中,較多地看到有病的器官和係統,而忽略了把病人看做是有病的人。認為導致病人痛苦的原因是有病的髒器,即軀體障礙,對病人的心理問題則不夠關心,這樣就會影響醫生對病人的谘詢行為。醫生與病人之間能否保持良好的關係,除醫生主動因素外,病人的表現也很重要。有的病人可引起醫生的同情,有的則不能或相反。常見的有病人主訴多而查不出器質性體征或體征輕微;用軀體症狀代替內心衝突,即心理焦慮軀體化,應用單純生物醫學知識不能解決從而使醫生感到無能為力;摧毀自己的健康類似慢性自殺的病人,如酗酒、吸毒、性病;對醫生的診斷和治療表示懷疑或執行醫囑不合作。這些病人往往不能引起醫生的同情。
3遵從醫囑 在醫患關係模式中,除第一種模式不存在遵從醫囑問題外,第二、三種模式的病人可以自理生活,自己決定是否認真執行醫囑,這是醫患關係中的重要問題。實際上很多病人並沒有認真地服從醫生的囑咐和建議。有人統計完全執行者約35,完全不執行者為15,短期1~2天內執行者為50。構成不遵從醫囑的因素有
(1)醫生對病人缺少熱情和關心,或接診病人時不是全神貫注,使病人對醫生的診斷或治療產生懷疑,缺乏信任。
(2)醫生向病人解釋過於簡單,或使用專門術語使病人難以理解,或強調治療的重要性不夠,使病人不夠重視。
(3)病人具有一定的醫學知識,對醫囑有自己的看法。
(4)病人不能記住醫囑或不理解醫囑的重要性,同時服多種藥物或服法劑量不一致,易出現錯服、漏服藥物或藥量不準等,多見於文化水平低的農村患者。
(5)病人多根據症狀的輕重來決定是否遵從醫囑。急性病、器質性疾病、重症、住院病人多認真執行。母親對孩子疾病多照醫囑行事。神經官能症、慢性病、輕症者或門診病人對醫囑遵守多不夠。
(6)病人多不願意執行較難的或可引起痛苦的醫囑。要提高病人的遵醫率,醫生要加強醫德修養和業務技術訓練,對病人認真負責,全神貫注診病,取得他們的信任。要向病人或家屬解釋清楚診斷或重要的治療計劃,爭取他們的合作。對不同年齡不同教育水平的病人,應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專有名詞轉化為簡單扼要的口頭語給予解釋,對重要內容應反複叮嚀,引起重視。治療措施(尤其是藥物)種類不宜過多,尤其是門診病人,以便於病人記憶和執行。對病人提出勸告時做到有的放矢,少用空洞性語言。如隻說“注意飲食”就顯得籠統,要告訴病人如何選擇食物的質和量,以及進食餐次間隔等。
綜上所述,醫生角色行為與病人對醫生的角色期待相吻合,就能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
(金曉莉 劉建軍 石明 王光明 許玉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