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慶典前夜(上)

字數:3377   加入書籤

A+A-


    加急籌備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11月13日。
    聖珀爾托自清晨起,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打亂了節奏.但事實上,整個豐收藝術節的節奏,幾天前就已經被一則突如其來的樂劇首演消息給“打亂”了。
    很多人猛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
    的確,在前一個多月裏,《春之祭》《賦格的藝術》《二十聖嬰默想》造成了風暴過境般的影響,但這一切,除了作品本身的原因和作曲家的人格魅力外,還有另外一個不容忽視、不容切割的因素
    ——特納藝術院線這個巨無霸平台在其背後推波助瀾!
    如果沒有世界電台這種催化劑般的存在,沒有被他們稱之為“直播”的這種新形式的存在如果不是他們院線在背後“公平”地提供渠道和曝光流量.僅憑一次又一次的現場演出和布道,這些龐大的化學反應的速度,發生得不會這麽快,反應得不會這麽劇烈!
    而現在的這一次.
    卡洛恩·範·寧最新創作的樂劇《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即將於今天也就是11月13日晚在拜羅伊特節日劇院首演!——首先這一日期就十分微妙,因為1420日才是本屆豐收藝術節最後的“七日慶典”,樂劇首演預告的定性,屬於“慶典前夜”。
    至於特納藝術院線的曝光流量,則不再是之前那樣“公平”且按規則地分配給外人.
    而是像一支擰到最大檔的高壓水槍,猛灌在這部樂劇頭上!
    或許這同樣也是“公平”吧。
    畢竟這次被運作的對象是他們自家的掌舵人.
    其實卡洛恩·範·寧自從初到聖珀爾托發表了一首《小柔板》後,似乎就沒搞出什麽值得稱道的、能與“新月”造詣相匹配的大動靜了,這下好,全世界終於算是領略到了特納藝術院線那翻空出奇的係統化營銷手段,以及各渠道形成合力後的龐大能量的恐怖之處!
    這場《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的首演,具體是怎麽運作的?
    所有同行中的佼佼者們,發現自己根本歸納不出什麽很係統的東西來,也無從學起!
    他們隻能和更廣大的市民一樣,感受著這個世界在幾天之內的一係列無處不在的瘋狂變化!
    各處都是!或大或小的,或正麵或細節的!!
    就在三天前的晨鍾尚未敲響的時刻,光是世界各地的郡這一級,就已有近百個城市湧現出了各種尺寸的《特裏斯坦與伊索爾德》海報,尤其是聖珀爾托市政大廳外牆垂掛的那二十米高的絲絨幕布——
    它的外圍繡著院線商標、金色音符、月桂枝葉等圖案,主體部分則是位於酒窖式光影中的指揮家實影、中古服飾風格男女主演虛影、以及更遠處若隱若現的樂隊與帆船這塊巨幅海報是如此的具備設計感與視覺衝擊力,在晨霧中宛如神跡降臨!
    實際上,巡警們昨夜就已經在驅趕那些企圖剪取幕布邊角作為紀念品的市民。更可憐的是華爾斯坦大街上的栗子樹,它們剛進行塗白防凍,樹皮就被刮去大半——一些街頭藝人或三四線音樂家們在樹皮內側譜曲,聲稱這是“汲取卡洛恩·範·寧靈感的秘儀”,也不知道這完全沒有由頭的“迷惑行為”是從哪裏傳出來的。
    聖珀爾托市政方麵不得不張貼告示,“凡破壞栗子樹樹皮者,處罰款5鎊,私自剪除樂劇宣傳海報者,罰款增至20鎊”,然而告示本身在半小時內消失無蹤,據說是被“市民視為反諷藝術,收藏下來後轉賣給藝人們繼續做譜曲稿紙”.
    各大印刷廠的生產線上,滾筒仍在瘋狂轉動——聖珀爾托已經是第七次加印宣傳冊和海報,除此之外,還有一份特別的限量版樂譜.
    樂劇的《前奏曲》鋼琴版樂譜!封麵上是燙金的作曲家簽名。
    譜子薄薄一本,價格本身不貴,1個先令。
    但隻有憑門票搖號才能抽中購買資格,目前已被狂熱樂迷炒到10鎊一本!
    再把目光放到與華爾斯坦大街呈十字交叉的、更以繁華商業為突出特征的第五大道:古戈瓦珠寶店的櫥窗裏,紅寶石項鏈被製成譜號造型,標簽注明著“男主角特裏斯坦同款(預測版)”.
    第五大道的另一處顯眼位置,是現代造型裝潢風格的狄蘭西股票交易所,當台階外的抽象銅牛雕塑被套上女主角伊索爾德的中古風格箍飾時,頂樓所在的霍德比爾特家族建築公司電報機正接連吐著紙帶。
    “拜羅伊特劇院管理方確認,共鳴穹頂的木製紋路與青銅骨架產自我們投資的格羅夫納鑄造廠。”公司的女秘書念道,“但廠方暫時謝絕向媒體透露建築圖紙,他們擔心有人複製雇主設計的聲學結構從而造成違約”
    雅努斯港口管理總署的日誌則記載著反常數據:11月12日這天進港的遠洋貨輪中,37%裝載著劇院座椅天鵝絨墊和地麵天鵝絨毯,29%是嚴密封存的看不到任何模樣的演出布景道具,剩餘有一個艙位擠滿試圖偷渡的“南大陸緹雅城名歌手”——是他們被抓獲後的自稱——海關官員沒收了某位“歌唱家”的行李箱,裏麵除鑲金假發外,全是寫給卡洛恩·範·寧的推薦信,它們用不知真假的火漆,印著各種公爵親王或藝術大師的紋章。
    老城區。
    “克萊斯特中央市場”裏的魚販,將鮭魚切片擺成“特裏斯坦”和“伊索爾德”的首字母形狀,旁邊木牌寫著“克萊斯特欽定宵夜食材(小道消息)”。
    當氣喘籲籲的仆役擠進人群搶購時,戴耳環的貴婦正指揮車夫搬運成箱樂譜和輔助文獻:“把《前奏曲》送到安瑟姆親王的別墅!他要在首演前夜舉辦私人解析會——記住走霧凇巷,主街被一群糖果廠的貨運馬車堵死了!”
    最後就連神聖驕陽教會大教堂的管風琴師,都感覺到了哪裏不對。
    這位深居簡出的老頭突然發現,這幾天晨禱的信徒怎麽正好堪堪坐滿,不再像前段時間一樣要加設座位了?
    唱詩班的男孩偷偷告訴了他自己見到的情況,所有人都擠在華爾斯坦大街的唱片行門口——霍夫曼留聲機公司設置了試聽亭,透過包銅的漏鬥形聽筒,人們能聽到範寧用鋼琴親自彈奏的《前奏曲》,有位老伯爵聽完後當場暈厥,醒來後顫抖著簽下支票:“我要預訂二十張黑膠唱片,葬禮時放進我的棺材!”
    彈管風琴的老頭不禁發出了“世風日下”的哀歎:
    “我們的沐光明者在上!聖拉瓦錫好不容易止住的節日浮誇風,怎麽又讓這個什麽卡洛恩·範·寧給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