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哭墳山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楊絮散盡,京城的天氣也一夜之間熱了起來。
沈明月每日腳不點地。如今這筆用來打點的錢已被她分成兩份,一份用作落星山莊,另一份就交由禹堂送往多寶閣。
數量不少,絕非一人之力可以搞定。無心山莊、唐相與孟九千各出其一。保管一年為定,利錢每日一厘,一年總計三千六百兩雪花紋銀。
她這幾日扒拉著算盤想著這筆銀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但若有滔天的陰謀怕是還不夠塞牙縫的,至於本金錢行用作放利錢,銀貨相抵,紕漏也不常見。
夏日炎熱,落星錢莊對麵有一處老宅子,宅子裏有棵高聳入雲的大槐樹,小姑娘想不明白,所幸忙完了這一切,躲到枝芽上,從白天到黑夜。
這人來人往,除了禹堂揣了兩塊紅糖芝麻餅送來與她充饑,竟也沒人發現有什麽異常。
一連守了三日,沈明月哈欠連連“這幾日錢莊生意一般,也不見有什麽額外動作。我隨身帶這存條沒有什麽用武之地。”
“既然有心把錢藏好,又怎麽著急這一時。”
夜中路上無行人,隻有家家戶戶門前掛著的燈籠散發出些影影綽綽的光亮。
這宅院是別人的,禹堂講究君子之法,沒翻進院子裏,隻靠著牆根滿不在地回答著小姑娘的話。
“所以等。”
“我知道要等,可左等右等總是不來。前兩天唐師與遠宜都邀我去城西的白衣庵一聚。”沈明月說道。
“想去?”
沈明月坐在枝頭,兩隻小腳自然垂下,隨意地晃動。她想了想說“不想,總都是那些東西,尋幾條珍惜的錦鯉放歸在護城河中,還不忘囑咐姑子們事後找人撈出來,免得壞了換環境。”
“又或者是開粥篷,長公主喜歡蓮子百合,每每都是這兩樣。”她笑著說道,“可是你若說不想,白衣庵的素齋做得好,尤其是一道清水白菜,禦廚都做不出來。”
禹堂不知道沈明月的身份,卻也敏銳捕捉到她對宮闈之事知之甚多。但念在兄長對待她與旁人的不同,他一言不發,隻謹慎地看向少女。
她美,翦水秋瞳盈盈一笑彎成兩艘小舟。可她又沒有那麽美,和諧多數時候是判斷的一個人相貌的最終標準。她是鵝蛋臉,因為嬰兒肥尚未褪去,遠看上去像一塊糯米糕團。
因此這雙富有魅力的雙眼就與她的整體形象顯得格格不入。
這不應該是她的眼睛。
但不可額否認的是,隻要再過三兩年,她可能會取代人們印象中的沈明月,成為與唐大小姐並稱的另外一隻月亮。
禹堂用力地搖搖頭,想將這些不合時宜的想法拋諸腦後。就在此時從錢莊西側小門中鑽出一尖嘴猴腮的中年人來。
他猴子似的撓著自己兩側的腮幫子,左顧右盼間確定了沒有人看見他,將兩隻手指放在嘴邊,一聲尖銳的哨響從中溜出。
馬車從遠處駛來,趕車的胖子似乎無意地向沈明月兩人所在的方向瞟了一眼,後立刻收回了視線。
沈明月與禹堂兩相對視,忙帶上帷帽。她因為功夫稍差,不敢靠得太近,不過兩人之間的對話聽得清清楚楚。
“老張,怎麽樣。”趕車人跳下馬來,與中年人寒暄兩句。
“這筆錢,客戶定了一年之期。足夠上頭那位用一段時間了。”老張囑咐道,“不過你別忘了,小心行事,如今朝中是多事之秋,若被人發現影響了上頭那位的春秋大業,咱倆的腦袋掉幾次都不夠。”
“老哥這你還擔心什麽,咱兩人合作又不是一次兩次,我知道分寸。”趕車人招呼躲在錢莊裏的小廝們,趕緊把東西裝上車,莫壞了時辰。
沈明月一箱箱地數,貨物一共四箱,與她帶去的東西相比倒是不多,顯然是怕動靜太大,惹人注目。
等到馬車距離兩人四五十米遠時,沈明月才悄悄跟上。
也幸虧她曾經是京城小霸王,京城內外每一處地點都牢牢印刻在腦海中,才不致於在山路中迷失了方向。
她狐疑地落在一根楊樹上,看馬車停在一處破敗已久的山間古廟上,嘴裏念叨著“這有點不太對勁。”
“不對?”
她點點頭“這裏是京外居雲山,但傳說這座古廟的建造者是前朝的一位妖僧,他想要龍脈歸順,百求不得,隻能將廟建到龍頭上,徹底斬斷生機。”
“有趣。”禹堂仍是一個個字往外蹦,但麵上神情不會騙人,分明心向往之。
沈明月及時潑了碗冷水過去“此種傳說的根源是因為前朝皇室信仰塞外光暗雙神,為從民心將其與本土道教融為一體,進一步開展滅佛運動。”
但無論是什麽政策都不能阻止百姓希望將願望傳達給滿天神佛,祈盼祂們能夠為自己積極正確的需求保駕護航的熱切心理。
佛教宣揚的內容經過長足的發展,同樣寄托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這所寺廟就是因其而建造,並因為山間不宜行軍,形成天然的保護屏障,成為部分百姓的心靈休憩場所。
但因果循環,盛極必衰。
沈明月沒有向禹堂說明這所寺廟最後落得個什麽下場。
寺廟的最後一位主持把持不住紅塵心,迷戀前來燒香的一位婦人,求而不得,惡向膽邊生。
一把柴刀,將全家三代八人全部割喉。
歸來後,佛心、人心與惡鬼心交織一處,攪得他不得安寧。自此他就瘋癲成魔,有時是嬌滴滴的小娘子,有時又是德高望重的主持。
最後在殺了廟中人,廟外客後,揚長而去,不知所蹤。
落星山尚且有大能,改換星辰軌跡。人們自然相信,魑魅魍魎之事。
信則生怪。
從那天起,這裏再無居雲美景,反倒成了阿鼻地域,夜夜鬼哭。山中怪事頻發,京中百姓再不敢來此處,並送了一個新的名字。
哭墳山。
自古以來,欲成事者,講究天時地利人和。此一處寓意不好,常人不敢觸其黴頭。
再論夏日多雨,山間潮濕。沈明月這一路尾隨其後,看腐爛枯葉上隻有一道來時車轍,可見這並非馬車去時之路。
難道是她行動有疏,打草驚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