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5-此之世,是謂大同
字數:7728 加入書籤
時光流轉,轉眼來到了三日後。
天氣不算晴朗,濃雲遮住午陽。
看上去,似乎又要有春雨降下的架勢。
自京城北的皇家獵苑歸來的先行車隊,已經將隨行的大臣們送了回來。
顧長歌的娘親顧紫真,自然也在車隊最中央的核心位置。
剛到正午時分,楚國公府便已經開始了為家主歸來的接風洗塵。
顧府正堂,餐桌之上。
換下一身官服的顧紫真,坐在桌前的主位上,手上拿著一份第三期的《廣陵候報》。
顧長歌坐在下首,老老實實的等候‘領導’檢閱。
廳內的仆從們早已很自覺的擺完炒菜之後,退到了廳門外的空地上,免得打擾了家主與少爺的談話。
“歌兒...”
顧紫真放下手中的報紙,一臉哭笑不得的看著自家兒子。
“這個學術板塊上的新學說,是你搞的?”
顧長歌笑嘻嘻的點了點頭,旋即故意做出一副邀功的姿態,笑道:
“娘親,孩兒這吸引人氣的辦法怎麽樣?”
聽到這話,顧紫真又好氣又好笑的看了他一眼。
隻要‘娘親’這個詞一出,她就知道事情肯定脫離了計劃原本的走向了。
畢竟她的寶貝兒子,從來都不喜歡和那些小男子一樣,老老實實的稱呼她‘娘親’。
反而和那些個假姑娘似的,喜歡把‘娘’掛在嘴邊。
所以,每當顧長歌轉變稱呼的時候,顧紫真心裏就明白了。
她的寶貝兒子,肯定是又做出了不按套路出牌的事情。
要不就是闖禍了。
要不就是出格了。
很明顯,這一次的學術爭論之事,便是有些‘出格’的跡象。
顧紫真一直都有種預感,自家兒子絕對不會老老實實的按照計劃行事。
出發之前,顧紫真已經囑咐好了改革派的大臣們,讓她們配合廣陵報社的宣發之事。
同時,她也早已有了決定,將《廣陵候報》上的文學板塊刪除。
顧紫真這麽做,自然是為了報紙的穩妥發售。
要知道,世間除了政治以外的另一大複雜群體,便是那些鑽研學術的讀書人。
顯學之所以成為顯學,正是因為這種‘尊聖人之言’的學說,更受到民眾們與學子們的推崇。
倘若一旦出現了新學,提出了一個與顯學完全相反的理論。
那麽,受到利益侵犯的老學士們,自然會忍不住現身說法,力求打壓新學的發展。
這種矛盾的產生,便會成為一個不小的隱患。
至少在以前,大秦帝國的學術之爭,確實是這樣子的。
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到翰林們為當今陛下舉行的宮廷筵講。
正因此,顧紫真此前考慮了相當長的時間。
最終,她才決定將《廣陵候報》上的學術板塊刪去,以免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隻不過,讓顧紫真沒想到的是,她的兒子竟然還有讓雙方在報紙上公開辯論的辦法。
新學本就是顧長歌搗鼓出來的東西。
廣陵報社刊登新學的文章與理論,借助新生的思想來碰撞老一代的固執。
此舉必然會引來顯學宗師們的不滿。
事實也正是如此。
大秦京城中教授年輕學子們學習顯學的老學士們,大多都已經將自己的駁斥文章,投到了第三期的《廣陵候報》上。
她們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打壓新學的誕生。
可顧長歌將兩者矛盾利用的最巧妙的地方在於,他將‘主戰場’放到了《廣陵候報》上麵。
也就是說,新學一開始就沒打算開堂授課,更沒有爭搶學子資源的意圖。
顧長歌創造出不同於社會主流的學術思想,目的根本不是取顯學而代之。
實際上,他為的隻是讓大秦子民們的腦海中,多誕生一些類似於新學的新思想。
不必拘泥於聖人之言。
不必將聖人過度神化。
不必捧經而視若聖書。
在不會產生顛覆大秦政權的前提下,多一些靈活多變、引人深思的新學。
這對大秦帝國的發展,絕對是有巨大的好處的。
再加上思想的解放,必然會迎來舊時代者的壓迫。
於是,顧長歌直接換了一種爭論的方式,將對抗的主戰場放到了《廣陵候報》之上。
如此一來,顯學宗師們最多也隻能在報紙上虛空對線。
她們甚至連對方尊崇的哪位聖師都不知道。
等到新學的學堂建立,盡皆都是後世的效仿者。
至於最初的新學被誰所創...
這種事情,還是淹沒在曆史長河之中吧!
顧長歌不喜歡被人議論,尤其是被後世人揪著‘學術’一說指指點點。
無知者,越無知而越勇。
知之者,越知之而越謙。
正是懂得這個道理,顧長歌才對新學的創始人閉口不談。
他不需要讓人來推崇自己。
他需要的是,當自己離開之後。
歸來時,依舊是那個讓他眷戀的大秦帝國。
畢竟,相比起上輩子讓他難過的世界,這裏才是他的家。
“娘親,這不是挺好嘛。”
顧長歌拿起桌上的那份報紙,指著學術板塊上的各種文章,笑著說道:
“大秦需要新的思想。
人民需要新的寄托。
我們需要新的國家。
此舉一出,改革的阻力將會愈來愈小,直至保守黨隨著民眾們的覺醒,最終徹底消亡。
隻有那時,大秦距離聖人口中的‘大同之世’,才算是往前又走了一大步。
娘親應該是明白的。
這才是我們一代代人想要看到的景象。”
聽到這番話,顧紫真定定的看了顧長歌許久。
那些年,積攢起來的深沉情感。
如今,像是隨著他這番話釋放出來了一般。
隨即,顧紫真溫和的笑了起來。
“為娘早該知曉的。
歌兒,你與你父親很像。
他臨終前對我說過,你從來不是池中之物。
哪怕你是男子,也將會飛得比世間的任何人都要高遠。”
顧長歌聞言不由一怔。
他很少從自家娘親的口中,聽到自己的父親。
沒想到,他早已過世的父親,居然對他有著這般強烈的期願。
顧長歌忍不住想要問問關於他的父親葉氏的事情。
但顧紫真顯然沒有想要繼續這個話題的意思,主動開口問道:
“歌兒,你所說之‘大同之世’,莫非就是你們新學的思想?”
聽到這句話,顧長歌明顯有點兒尷尬的點了點頭。
說起來,他剛剛其實是口誤了。
這個女尊世界的聖人,似乎並沒有提出過‘天下大同’的思想。
顧長歌下意識的說出了這個詞,脫口而出後才察覺到了他忘了此事。
“差不多吧。
我的意思是說...
顯學沒有的思想,正是新學誕生之追求。”
顧紫真應該是誤會了顧長歌的意思。
在她眼裏,顧長歌將他自己與聖人標榜的行為,還是稍微有些過的。
顧紫真從不懷疑自家兒子是個有才華的少年,更有著女人所不能及的全才之趨。
可顧長歌對比聖人的行為,確實讓顧紫真忍不住為之莞爾。
不過,當娘的就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
無論是女兒,還是兒子。
她唯一的孩子,已經比不知多少同齡人優秀太多了。
所以,顧紫真並未因此對嗬斥自家兒子的‘倨傲’行為,反而笑嗬嗬的問了起來。
“這個‘大同之世’,何解?”
顧長歌聞言沉吟了一會兒,一時竟不知該不該說。
看到自家兒子猶豫的模樣,顧紫真頓時忍不住笑了出來。
“怎麽?
莫非你這孩子是在擔心為娘反對新學?”
顧長歌默默的搖了搖頭。
顧紫真倒是看得好笑,不由鼓勵道:
“歌兒,無妨。
雖說為娘是顯學出身,卻也不是那種一成不變的老學究。
倘若你所創的新學有過人之處,為娘給你當話事人又何妨?”
聽到這番話,顧長歌登時眼神一亮。
“娘親,你說的是真的?”
顧紫真笑嗬嗬的點了點頭。
“為娘何必騙你?”
有了這句話,顧長歌心中最後的顧慮也就放下了。
要知道,他的娘親可是被世人尊稱為‘天下文宗’。
論起名氣與影響力,可比他這個‘大秦第一才子’大了不知多少倍。
要是自家娘親認可了他的觀念,新學就算是徹底的站住腳了!
想到這兒,顧長歌不再猶豫,當即就朗聲背起了上輩子刻在DNA裏的文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這篇《大道之行也》,字數並不算多。
顧長歌從開頭背到結尾,也不過花了一兩分鍾的時間。
可顧紫真從自家兒子吟誦的第一句開始,剛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酥肉的手,登時頓了一下。
緊接著,她一臉震驚的看向顧長歌,像是在重新認識著抄襲相處的寶貝兒子。
整篇文章,僅有七十五個字,卻字字珠璣。
顧紫真從開始的動作一頓,到中途的眼眸連眨,再到最後的倒吸涼氣。
直到顧長歌吟誦到了最後一句...
顧紫真此刻的臉上,已然盡是對這篇文章的驚歎之色。
“此之世,是謂大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