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我真管不了(2更撒花!)
字數:5672 加入書籤
第三百四十三章我真管不了
說好的晚上去說兩句,畢文謙終究還是鴿了。
或許,他實在不想以外行指導內行的作派去給申城美術電影廠的那些人留下什麽印象。
從此之後,畢文謙倒是每天練完聲、吃過飯之後,就帶著書徑直去了鄒克勤的辦公室,而鄒克勤卻幾乎沒怎麽在辦公室待了,成天滿京城地跑。
隨著一天天的日子,不少生麵孔先後來到這三進的四合院。有些,是鄒克勤邀請而來,鄒克勤請不動的,大約是劉三劍或者黎華出馬了。但無論是誰,他們首先的興趣,似乎都不是參與創作,而是見見畢文謙。
對於這些來人說,聊些什麽,就不是畢文謙能夠徹底主導的了。
於是,即使他在公司裏說了不想過問流行音樂聯賽的消息,但消息還是不由自主地來了。
全國統計出來的結果,群眾投票的有效票接近千萬張——這還是因為考慮到人手可能不足,把很多寫得不規範的票作廢的結果——《紅梅讚》以微弱的優勢拿了第一,緊接其後的,是《歌唱祖國》。之後,《十五的月亮》、《牧羊曲》、《胡同裏有隻貓》、《那就是我》、大約算是第二集團,《枉凝眉》、《玫瑰三願》、《鐵血丹心》的分數依次更低,而《閃亮的日子》……幾乎是毫無爭議的墊底。
雖然對於音樂,這些大都不能從專業的角度說出多少一二三,但對於《閃亮的日子》的鄙薄,卻占了多數,即使話說得委婉點兒的,也是說“和其他歌比起來,差距不小”。
而基層從業者和專業學生的投票,和這個名次大同小異,倒是《胡同裏有隻貓》落到了第七。不過,這些都不是主動和畢文謙八卦的人的重點——他們更津津樂道於第二輪開賽前現場開箱唱專家票的時候——沒錯,經過三個禮拜民間、紙媒、廣播、電視台的“充分”醞釀,權威評委的投票,已經被人們叫成了“專家票”。
據說,很多評委在唱票之後,都在說第一印象和反複聽之後的判斷有出入,據說,第二天人們談論得最多的,除了比賽的歌之外,也有那些評委投票的結果。
最終,第一輪的綜合結果,《歌唱祖國》摘了桂冠,《胡同裏有隻貓》得了第六。
也許,這已經是出乎畢文謙意料之外的好成績了。
不過,對於畢文謙來說,這些,本來不是需要急著在意的事情。但他卻不能不認真去聽——那些投票的具體數據,電視直播的時候都說了,但更詳實的具體數據,甚至是分布到省為單位的數據,就不是光看電視的人知道的了——卻同樣有人和他提。
沒錯,當來自中顧委的老人饒有興趣地聊一輪比賽甚至幾乎把本該的來意放在一邊的時候,畢文謙簡直不知道該用什麽表情去麵對了。
於是,在流行音樂聯賽第三輪開賽前兩天的晚上,跑過了五公裏,洗漱完畢之後,畢文謙主動走進了黎華的臥室。
她正坐在床上,借著台燈的黃光,看著什麽材料。
“文謙?”
“難得你回來了。”
黎華把材料放在被單上,輕輕地笑:“說得我好像一直在外麵似的。”
“是啊,平均下來,一個星期有兩、三天回四合院過夜,也算是經常在家了。”畢文謙順著材料放的位置,看著黎華的腿在床上勾勒出的線條。
“還不是因為你?鄒克勤長年在申城工作,而且半輩子幹的都是動畫片製作,你讓人家去請專家,而且是在京城請,請得動幾個啊?”黎華哼了哼,反問道,“說吧,有什麽事兒?這段時間你都在工作室那邊,遇到什麽問題了?”
“問題,暫時還不存在創作上的問題,邀請的專家基本齊了。接下來才是整合討論的時間。”畢文謙搖搖頭,搬了把椅子,坐在黎華床頭邊兒,“現在大學正放假,學校裏的專家們倒是可以全職,但其他的,更多的選擇了兼職,當然了,口頭上倒是承諾了會全心全力。既然如此,我就和他們約定了,每個六晚上,還有星期天整天,大家一起討論劇本兒。明晚上,就是第一次集體討論。不過,中顧委的兩個老人家,就沒這麽要求了,他們隻需要星期天白天來過就好。當然,如果他們自己覺得身體情況和日程允許,多來也是好的。”
黎華默默看了畢文謙一會兒,突然捂了嘴笑出了聲。
“有什麽不對嗎?”
“不是……我是在想要不要和你說。”
“什麽說不說?”畢文謙不明白。
“那個啊,文謙,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把你的邀請告訴中顧委之後,人家可是專門開了一個會研究了一下,最後才共同決定這兩位過來的。”
畢文謙大囧:“……這不科學。”
“電話會議而已。何況,十三大正在籌備,不少中顧委的委員已經在京城了。”黎華笑得有些微妙,“你知道嗎?聽說,很多中顧委的老人家都想來看看的。但中顧委作為一個組織,不可能在十三大前夕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拍一個動畫片上。所以,人家才商量之後,選了人過來。那兩位老人家,身體都還挺不錯吧?”
不錯……精神頭那是真好!
“黎華……你是說,那兩位是中顧委商議之後才來的?不是隨便決定的?”
“看嘛!”黎華咯咯地笑,“我說了,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個戰鬥出身的上將,一個政工出身的部長,不是很符合你的初衷嗎?”
“上將……80多歲的人了,第一次過來,伸手拎我胳膊,和我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說我身子弱,鍛煉不夠,非要拉著我打網球!我敢和他打嗎?打輸打贏倒是小事兒,把他給累傷了怎麽辦!而且,我倒也是才知道,劉三劍買了地,已經改建出了乒乓球場、羽毛球場、網球場……三小球都有了,將來是不是還要建三大球的球場啊……”
“那倒不可能。”黎華笑看著畢文謙略殘念的臉,“我們這兒離工體又不遠,用不著大球場。何況,真建了,我們公司湊得齊那麽多人經常打球嗎?每個人喜歡的項目又不一樣。”
“行,這個我本來也不是要反對,問題是怎麽不早和我說!天天跑五公裏,好無聊啊!”畢文謙稍微抱怨了一下,又繼續著剛才的……抱怨,“還有那政工的,真不愧是政工出身的幹部!人長得挺溫和的,結果,一有機會,就琢磨著把話題往偏了帶,非要討論些什麽,對於曆史問題,如何辯證地看待粗和細;還有什麽,如何辯證地認識自由和民主;還有什麽,如何辯證地思考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創建自己的改革發展道路;還有什麽,如何辯證地看待雙百方針……我整個人都辯證了!不是說辯證看問題不好,但他老想著說的話題,和這回的動畫片有關係嗎?黎華,他該不會是中顧委專門派來帶歪節奏的吧?”
好吧,畢文謙總算沒把話說成什麽“猴子請來的XX”。
臥室裏詭異地寂靜了十來秒。終於,黎華隔著床單,拍著大腿,大笑不止。
“你這話要是傳出去了,人家陸部長說不定會氣得不好喲!”
“他真是部長?”
“現在已經不是了,退居二線,在政·協當副主席了。”黎華忽然眨眨眼睛,“真要說部長,人家二十多歲就當宣傳部長了。”
“啊?!”畢文謙瞪大了眼睛。
到底是自己對號稱史上最逆天的YY小說——黨史了解得太淺,還是自己穿越的世界線其實不一樣啊?
瞧著他的驚訝,黎華得意地笑一陣,才補了一句:“團中央。”
畢文謙幹脆地翻了個白眼兒。
“那個呂將軍倒還好,隻要不拉我打網球就行了。那個陸……副主席,”無論如何,政·協副主席也是副主席,不是麽?“明、後天集體討論的時候,他要是刻意搶節奏,我怎麽辦?”
“怎麽辦?”黎華難得地掘了嘴,沉思了一會兒,“……你自己看著辦吧。”
畢文謙眼巴巴地望著黎華,伸手過去拉住她的手:“你不管我了?”
“那也得我管得了啊!”黎華苦笑起來,又搖頭歎了一口氣,“那個陸部長,當年可是既被太祖抱怨成閻王,又敢和伍豪爭鋒相對的人。”
……這麽屌?!
黎華掙開手,揚起來伸起食指,朝畢文謙不覺張開的嘴巴虛點了點:“其實,那位陸部長願意詳細和你聊那些理論上的問題,你反而該高興了。倒是那位呂將軍……指不定會說什麽讓人目瞪口呆的話出來。”
“是……嗎?”
畢文謙仿佛整條脊柱都是涼颼颼的。
“所以我說了,我真管不了。不過,你好像也沒什麽值得怕的吧?”黎華勉強寬慰了一句,“對了,第二輪聯賽過後,竇惟就和我抱怨,他上街也得戴墨鏡了。”
“是……嗎?”
同樣的話,卻是不同的語氣。黎華聽了,彎著眉毛笑。
“所以,我挺好奇的,後天張靜林登場之後,又會是什麽效果。”
“她?她不是已經挺出名了嗎?”
“是啊!但我很想看看,當所有人都發現,唱《黃土高坡》的張靜林就是晴雯兒時,報紙上會寫些什麽。”黎華笑得有些狡黠,“師父,這些時間你都沒去關注報紙。圍繞著流行音樂聯賽,全國大小報紙,那可是精彩紛呈啊!連《解放軍報》都下場發了好幾篇文章了,甚至,前一篇還在說《紅梅讚》唱得更好,後一篇就致力於剖析《歌唱祖國》的時代意義有多麽的無與倫比了。以前我可不知道我們中國有那麽多妙筆生花的散養音樂欣賞家。”
散養……
畢文謙哭笑不得:“能夠被更多的人關注,這總不是壞事兒。好了,沒別的事兒了,我也去睡了。晚……”
“等等,既然你今天過來了,我也和你說兩個事兒吧!”
“嗯?”
“一個,劉三劍初步決定這個月下旬發行萬鵬的磁帶,到時候她會自己找你問。一個,之前不是說公司趁暑假招歌手嗎?既然動畫片那邊的人差不多齊了。你下個星期就把這事兒辦了吧?辦完,就安心動畫片的事情。畢竟,我們可以和中顧委有不同的意見,卻不能辜負他們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