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 第四宗造紙原料
字數:3329 加入書籤
時已至,三月十二日。
關羽肯定沒接觸過強堿這玩意兒,李孟羲說強堿燒手,滴到手上爛手,恐怖的很。
關羽膽壯如虎,李孟羲越說的厲害越可怕,關羽就越想一試。
關羽擼起袖子,讓李孟羲盡管來,關某人要是皺皺眉頭,就不是個漢子。
李孟羲勉為其難的,拿木棍滴了一滴強堿滴到關羽手上,很快,關羽便感受到了強堿的威力。
關羽看著手背上被燒的發紅灼燙的一塊,他點了點頭,讚到,“果然霸道。”
接過李孟羲遞過來的清水,關羽拿清水衝去手背上的堿液,他問,這所謂強堿之物,能有何用。
以關羽對李孟羲的了解,但凡出自李孟羲手中之物,必有大用。
“強堿,造紙啊。”李孟羲說。
隨之,李孟羲給關羽講起除樹皮、草本、藤蔓之外,樹幹也是極好的造紙材料。
這是第四大宗造紙材料來源。
李孟羲講,樹幹材質過於堅韌,若無猛藥,纖維難出。
所以,尋常草木灰無法煮出木漿,隻有在造出強堿之後,木屑製漿才能成功。
李孟羲說到,“草木二類當中,木本造紙,堅韌細膩,為上上之品,但樹皮稀缺;草本造紙,粗糙脆弱,品質不佳,但草本來源廣袤。
雖,合二者之長,使樹皮與草漿摻混,能提升紙質,但此畢竟是將就之計。
強堿一出,樹木幹材亦可造紙,一棵大樹,樹皮三五十斤,而幹才,何止三五百斤?隻強堿一物,造好紙之基材,暴增十倍不止。”
可以說,木漿實驗成功之後,對造紙術而言又是巨大的變革性技術。
於最後,李孟羲說起造紙的巨大汙染,說到準備把造紙產業遷移他處,說到強堿造紙必須水洗,不然蝕灼人手,可水洗過後,紙漿又會鬆散,可能需要加膠以粘合纖維。
李孟羲問,“關將軍,你可知,尋常何膠易得?是皮膠?魚膠?還是樹膠?”
關羽手捋長須,思索著,“興許,是樹膠多。”
李孟羲一想,也是。根據能力傳遞,還有食物鏈什麽的,自然界中,作為生產者的植物,植物數量遠多於動物。
所以,產膠的樹木就必然遠多於魚,遠多於牛羊等動物。
再說了,像皮膠魚膠什麽的,動物的皮革還要拿來做皮甲做皮衣,魚膠要做船,這兩種膠料來源都有大用,而樹膠,就沒那麽多用途了,可以從容的拿來造紙。
李孟羲正想著要不要種點樹什麽的好四時取膠造紙,這時,關羽在邊上說到,“羲兒,要說粘合東西,糨湖也行。”
聞言,李孟羲立刻抬起頭了,他略詫異的看向關羽。
隨之,李孟羲反應過來,對奧!他瞪大了眼睛,要說膠,誰說隻有魚膠樹膠皮膠這些專業的膠劑才是膠,拿麵粉和點湖湖,一樣有粘性的。
李孟羲坐不住了,他騰的起身,噔噔噔噔向外跑去。
關羽看李孟羲著急忙慌離開的樣子,手裏剛翻開的一卷春秋也不讀了,隨手放下。
起身,關羽跟了出去。
——
軍中白麵不多了,饅頭都快蒸不起了。
李孟羲背了半袋白麵,麵粉老沉了,他都背不動,背的吭吭哧哧的,脖子伸的老長。
走在半路,有人撞見,趕緊過來接過,來人手一提把麵粉提起,笑著說,“往哪?俺給你提。”
李孟羲不認識麵前之人,軍中那麽多人,哪能全都認識。
李孟羲朝好心人拱了拱手,“有勞,到匠營。”
至匠營,李孟羲找到造紙匠人,把麵粉交給匠人們,他讓匠人們把紙漿清洗過後再攪和上麵粉,看造出的紙會不會更好。
造紙匠人接過麵粉打開一看,袋子裏白花花的麵,匠人看了李孟羲一眼,欲言又止。
造紙匠人是覺得拿白麵來造紙有些浪費。
匠人們忙碌著,李孟羲在旁看著。
其實此時,還需要測試。既然要往紙漿裏加麵粉,那到底是加煮熟的麵湖好,還是加生麵粉好,又有,麵粉到底加多少合適,麵粉加到水裏,毫無疑問,會讓水更有粘性,會讓紙漿更有粘性,從而,可以讓紙張纖維結合的更牢固。
麵粉雖說對造紙有益,但,如果加的過多,會有什麽不利後果。
再有,不同的紙漿,樹皮煮的紙漿,草木煮的紙漿,各種紙漿濃度不一,各種不同材料該加多少比例的麵粉,這都不確定。
李孟羲清楚的知道往紙漿裏加麵粉這一步有必要一試,可他不怎麽想試,這段時日測試來測試去,做太多實驗了,有些累了。
身後腳步聲接近,回頭看,是關羽來了,李孟羲朝關羽笑了一下,轉身繼續盯著匠人們的工作。
造紙匠人們依照要求,把一鍋新熬出的紙漿過水過濾多次,然後,要加白麵的時候,匠人們珍惜白麵,把紙漿倒出來一半,準備少少的加些麵。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蘋果均可。】
一名匠人用手捧了兩捧白麵撒到紙漿中,然後有了意外的舉動。李孟羲印象中,人們拿手捧了麵之後,多是拍拍手拍掉手上的麵粉,可他看到,匠人捧完麵後,伸著舌頭舔手指,想把手上粘的些許麵粉給舔幹淨。
李孟羲感覺這很惡心,又略感覺心酸。
到底經曆了什麽,才這麽珍惜糧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